45fan.com - 路饭网

搜索: 您的位置主页 > 网络频道 > 阅读资讯:对联知识大全

对联知识大全

2015-11-23 18:45:03 来源:www.45fan.com 【

对联知识大全

一、对联的历史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很好吧?这样的形式就是对联。
 
大家都知道:过春节时家家户户贴在大门两侧的,人家结婚时贴在大门和新房门侧的
 
,都是对联。至于对联究竟是什么,对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对联是由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chǎng会意字,“永日”意,即白天特别长)开创
 
的。在新春时,他将自创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贴在门口。于是,中国的第一副
 
对联诞生了。
 
在此之前,春节时,人们“总把新桃换旧符”,只是把表示吉庆的桃木挂在门侧。当
 
然,也有在门板上贴门神的——最早的门神应为钟馗,后为神荼、郁垒,再为秦琼、敬德
 
,也有采用“四大天王”之二的。所谓王羲之贴春联,因书法漂亮、内容优雅而多次被人
 
揭走,三十晚上被迫贴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年初一早上各添三字成“福无双至今
 
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而终得贴成的传说,纯属附会。
 
对联得到大的发展和普及,立功至伟者当属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相传在他登基后的
 
第一个春节,曾要求全国上下都贴对联以示喜庆。年前微服私访时,还在民间留下了“双
 
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锥锥锥锥出穷鬼去;拉拉拉拉进财神来”等佳联。
 
此后,对联便大面积的开花结果,成为中华的瑰宝了。
 
对联,也叫对子,喜子,联句等,可以写在纸上,布上,竹子上,木板上,柱子上,
 
或者刻在木头上,石头上。总之,只要是成双的,对仗工整的,都是对联。
 
二、学习对联知识的妙处和意义
 
对联是中华的瑰宝,民族的骄傲。世界上只有使用表意文字的中国,才有这一美丽的
 
文学样式。以前,尤其是在中华的封建时期,即使是没有级别的童生,也必须精通对联。
 
对联,可说是学生的基础功课,先生上课总会先考对课,其实就是对简单的对联。鲁迅先
 
生幼年时期曾在私塾以“比目鱼”妙对先生所出“独角兽”就是很出色的一例。
 
现在的年轻人,对对联是很少感兴趣啰,说道什么“四大天王”,什么“天皇”“天
 
后”,那是张嘴就来;加上现在的课本也不重视对联的传授,考试不考了。对联的前景堪
 
忧啊!
 
这里,风某肯花时间,于此方寸之地专门开讲这一知识,并非故意卖弄,并非疯言疯
 
语;实在是为学生的知识面着想,为学生的语言表达着想,为学生的审美水平着想。同时
 
,这也是风某的一个小小愿望——为挽救濒临灭绝的稀有文学样式做一点微薄贡献——也
 
许有人会说对联好好的呀,过年时,不是很多人家都贴的有吗?街上不仅有人卖印刷现成
 
的,还有现写现卖的呢!怎会是你说的那样?其实,你看看,写的买的,有几副是“新生
 
事物”?家家户户,千人一面,有什么意思?
 
讲一个小笑话:胸无点墨的吝啬鬼给母亲拜寿时为了省钱,自作聪明地将春联改了两
 
个字,终于落了个灰头土脸。春联是什么呢?很传统——“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
 
满门”。他将上联的“人”字改为“娘”字,下联的“福”字只好改为“爹”字喽!可笑
 
吧?不过,大笑之余,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傻瓜先生”敢于独创的勇气和前无古人、后
 
无来者的“绝对”。
 
对联不仅承载着先人的智慧,承载着古代的文明,还饱含着祖辈的高尚情操。学习它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提高审美情趣,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的素材和角度。学
 
好了它,不仅对对偶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轻而易举,而且对遣词造句,对天文地理,对音
 
律的抑扬顿挫,对炼字,对意境等多方面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有了一定的对联基础,
 
写起文章来自然文采飞扬。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或亲朋乔迁之喜,或好友新婚佳期:大笔一挥,佳作顿成,独一
 
无二。当然,书法也应漂亮,何其美哉!岂不是很拉风?
 
怎么样,想学吗?下一讲专门讲述对联的基本要求,记得来看喔!
 
三、对联的基本要求
 
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有四条:
 
1、对联二字顾名思义,每副两句:出句,对句;或上联,下联。相当于修辞中的对偶
 
,但比对偶更严格,术语称对仗。字数不限,清末秀才钟耘舫作《拟题江津临江城楼联》
 
合计1612字。迄今为止最长!春联、喜联通常多为5、7、9、11等。
 
2、每联相对位置的词,⑴词性要相同。也就是说,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名词对
 
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尤其表颜色的词)连词对连词,语气词对语气词…
 
…⑵词的构成要相同。也就是说,词组的内部结构要相同:并列对并列,主谓对主谓,动
 
补对动补,偏正对偏正。前缀、后缀亦然。
 
3、每联相对位置的字词,不允许用同一个字,声调平仄相对。就是说,假如上联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那么下联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4、上联最末一字是仄声,下联最末一字是平声。对联是竖着写的,贴的时候,老古人
 
传下的规矩是从右到左,现在虽然横批书写改成了从左到右,但,贴时依然遵从老规矩—
 
—上联在右。
 
可能单说理论太枯燥,读来太郁闷,举个例子吧。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对得可工?看词性,看结构,都没什么可挑剔的,
 
但,平仄似乎不妥哟?
 
这个平仄的问题,不是古人弄错,也不是我们读错,这是个历史问题,是语音演变造
 
成的。
 
古人将四声分为“平、上、去、入”,今人将四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古时平声仅“平”声字;现在平声含“阴平、阳平”。古入声字今已消失,原入声字分
 
别进入其他各部;平声字,再分为两个。故而,一部分古时的仄声,现在读为平声。现在
 
读古诗时才偶尔出现抑扬顿挫不是很和谐的尴尬局面。
 
春联喜联都有横批,横批的字数也未作规定,但,不可长于各联。通常为四字。注意
 
:横批的最末一字当为平声。
 
律诗不是分为四联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首尾二联不论,中间二联必为对联
 
。可以说唐人早已创作出了优美的对联,只是当时没有这个概念,也没有将它贴出来罢了
 
 
从平仄角度来讲,以上为工对,意即对仗工整严格的对联。而今的对联已简单化了,
 
古诗的押韵都讲究“一三五不论”呢!我们的对联也就出现了宽对一说,不是那么讲究了
 
。但怎么讲究都好,“二四六”还要分明呢!就是说,关键处——逻辑停顿处——平仄必
 
须相对。否则就不能称为对联了。切记!
 
四、对联的分类
 
对联从内容上分有三种:正对,反对,串对(俗称流水对)。从内容或用途分,还有
 
以下数种。
 
大家熟知的春节所见之对联,结婚时的对联,只是对联家族中的最常见的两种:春联
 
,喜联。在名胜古迹或其他古建筑的亭台楼阁,往往悬挂的有木刻喷漆的对联,称为楹联
 
,例如山海关的“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不会读吧?这里运
 
用了谐音,上联“朝”之一四六字都读“潮”,其余都读“招”;下联“长”之一四六字
 
都读“涨”,其余都读“常”);古代读书人还爱在书房门口或书房里张贴对联,称为自
 
勉联,例如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要人逝世之时,往往
 
有人在敬献的花圈上附上对联,称为挽联,例如康有为在得知谭嗣同为国捐躯时,悲愤地
 
写下:“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在上联中用康有为之名,下联中谭嗣同的字)
 
;在第一讲中谈到的朱元璋所拟二联,都是行业联;还有来自生活的许许多多的谐趣联,
 
按艺术手法细分起来又有谐音联,嵌字联,拆字联,合字联,藏头藏尾联,回环联等等;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入联,嬉笑怒骂可以成联,人名地名可以成联,若按内容及小的名
 
目分,则更是多得不得了。
 
这里,先让大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以后的讲述中再一一举例讲解。
 
五、行业联欣赏
 
日常生活中,春联,喜联固然内容优美,品种繁多,欣赏性强,行业联却也是不容忽
 
视的一个品种。它太实用了。
 
朱元璋之“双手”联,是写给屠夫兼阉匠的,很得体吧?也很大器;“锥拉”联,是
 
写给补鞋匠的,除很符合其人身份外,还有着浓郁的喜庆气氛,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很妙
 
 
在梨园,流传着一副很美的对联: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该联除了概括出演出艺术之外,还很具哲理:人生不就是恢弘的演艺场吗?个个都是
 
表演艺术家,就看你对没有剧本的“剧作”认识如何,你的演技如何。掌声,不是那么容
 
易获得的。“作戏”,必须认真!
 
有一副对联可说是茶馆兼酒馆行业中的上品:
 
因公忙因私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为名苦为利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仔细品品,对仗工整以外,那种尘世中的沧桑与豁达呼之欲出。有这样一副佳对,生
 
意想不好都难。
 
古时,有一户人家,新年时请人代写一副对联,差点儿吃了官司:
 
数一数二门户;震天震地人家横批:先斩后奏
 
够吓人了吧?原来这家三兄弟,老大是卖烧饼的,老二是卖炮仗的,老三是杀猪的。
 
这副对联,巧妙地将三人的职业融为一体,很是豪放。故而流传千古。
 
在理发行业,也有一副妙联:
 
虽为皮毛小技;却是顶上功夫
 
该联很自然地将精湛的手艺和满腔的自豪表露无遗。身为社会最下层的理发匠,却能
 
如此乐观,很不容易。让人不自觉地想起毛老人家的一句话:“革命工作没有贵贱之分。
 
”三百六十行,果然行行出状元。人,可以被别人看不起,却绝对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
 
对联也体现着人的胸襟。有位个体医生贴出了这样一副对联:
 
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
 
医者父母心呀!假如每个医生都有如此医德,何来黑心药,坏大夫?假如世上都是这
 
样不计个人得失的好人,世界多美好啊!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学究,为我们留下了一副辛酸的对联:
 
点半盏残灯替诸生改之乎也者;剩一支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
 
可以说,这是对那些黑暗的时代的血泪控诉!当然,从对联角度讲,这也是一副上等
 
之作。对联创作,跟心境有着很大关联啊!
 
在一间公共厕所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很有意思。虽然不太雅观,鉴于其艺术性,也
 
谈谈吧。
 
有小便宜;得大解脱
 
该联对得工整,意思更妙。利用对联不允许加标点的规则,既可断句为“有,小便宜
 
;得,大解脱”,意为“花少少钱财,得大大舒适”,毕竟“水火不留情,屎尿憋死人”
 
嘛!又可断句为“有小便,宜;得大解,脱”,意为“需要小便也合适,需要大便得先脱
 
”。俗则俗到极点,但,既是大实话,又说得很风趣。皱眉之余,不得不为之击掌赞叹。
 
太多太多了,这里挂一漏万地作一点品评,意在提醒大家多多留心,多多在意。不费
 
什么事的,即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又加强了语文修养,增添了文采。何乐而不为?
 
六、不像对联的妙联
 
在对联世界里,有一些看似不像对联的佳作。下面就两例作一解说。
 
祸国殃民的袁世凯死后,有人送去特制大花圈,且附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
 
这是对联吗?稍稍有点儿对联知识的人都知道明显不是:上下句字数都不等。但,它
 
是被当作对联贴上去的喔!仔细一看,“千古”对“万岁”,很工呀!唯“袁世凯”对“中
 
华民国”……对了!高超的作者正是运用了这一点——对联中称这种情况为“对不起”或
 
“对不住”。现在一读:哦!是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呀!很美吧?这句话今天我
 
们可以随便说,当时能巧妙地说出来地实在没有几个人。
 
有一副春联,据说作者还为它吃了官司: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秀才在生活极端困苦的新年时的愤懑之作。纯以数字成对,掐
 
头去尾。读的时候要深入一层: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想想在封建时代,在
 
统治阶级千方百计粉饰太平的黑暗时期,这样的惑乱民心的肺腑之言,怎能逃脱制裁?不
 
过,这的确算得上极品。
 
古时,还有一副妙联流传下来,可以说也是对联中的奇葩。
 
相传,一户穷苦的庄稼人——当然是没读过书的了——为儿子娶妻时,请了一位先生
 
来代笔写喜联——这里,先声明不是看不起农民;也不是糟蹋读书人。——结果,这位很
 
不厚道的先生,因不满这家人的招待,欺人太甚地写成了这样一副:
 
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秋雨百年愁
 
这明明是丧联嘛!喜日里,亲朋好友到了后,急得直搓手,但重写吧,又太不吉利;
 
还连说都不敢说。新娘子到了——新娘倒是粗通文墨,临下轿,偷偷观望夫家,也着上了
 
急。埋怨归埋怨,对联总是要处理的。结果,在下轿走到门口时,她用手摸着将上下联的
 
最末一字撕掉了。好个厉害的小女子,居然将挽联改作了意境相当不错的喜联:
 
流水夕阳千古;春风秋雨百年
 
读过书和没读书就是不一样吧?
 
七、巧改对联
 
上一讲我们看到了通过减字而意境全非的妙联,第一讲中又提到了王羲之的增字妙联
 
,这里,将就增字联再举些例子,以增强认识。
 
明末有一员名将叫洪承畴,崇祯帝很是倚重他,授以重兵,且待遇极佳。洪承畴曾感
 
激涕零地写过一联来表忠心:“君恩似海;臣节如山”。不料,就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
 
”的大人物,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候,投降了满人。于是,当时就有人为他的对联各添一字
 
,变成了:“君恩似海矣;臣节如山乎”,极尽讽刺。
 
明朝还有一位状元叫解缙,很小的时候以很有才情。七岁时随父到长江洗澡,其父将
 
衣物挂上树枝时吟出一句“千年老树当衣架”,他便对上一句“万里长江作浴盆”。幼时
 
家贫,家对面却是一蠢财主,财主家还有葱郁的竹林。一日,小解缙贴出了一副对联:“
 
腹藏万卷书;门对千棵竹”。财主生了气:“用我的竹子入你的对联?”就命人将竹子砍
 
短,不让解家看到,让解缙的对联“不好玩”。结果解缙在上下联后各续一字,成了“腹
 
藏万卷书长;门对千棵竹短”。对联还是好美。财主着了急:“把竹子全部砍掉!”于是
 
解缙再加一字:“腹藏万卷书长有;门对千棵竹短无”。财主,晕了……
 
相传,大文豪郭沫若在庐山修改了一副对联还救了一位姑娘的命。郭老拾到一个日记
 
本,内有一副对联:“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横批)春在哪
 
里”。他急忙赶上姑娘,立刻为她修改成:“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无成事无
 
成事事无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于是,这位原本打算寻短见的姑娘拨开云雾,
 
重见光明。
 
对联,厉害吗?
 
还有一副对联,是写竹子的,比较有意思:“叶垂千口剑;竿耸万条枪”。一位秀才
 
所作,自以为很得意。意境不错的,看过的人也都夸赞。结果,一位老农大是不以为然。
 
秀才很恼火,讽刺并质问老农;老农不慌不忙地说:“可惜呀可惜,大好的竹子,却是十
 
竿一叶。”秀才顿时哑口无言。
 
这副对联难改喽。它告诉我们,不论何时何地,说话作文时,都必须前思后想,思维
 
谨严。否则,会闹笑话的。
 
八、巧妙拆字成联
 
对联中有一种是通过对字的拆合而创作出的,习惯上称为拆字联。因主要属于文字游
 
戏,所以非常有意思。是俗称为趣联的其中一种。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好玩吧?“此木”合起来正好是“柴”字,“山山”正好是“出”字;“因火”恰是
 
“烟”字,“夕夕”又是“多”字。作者巧用合体字成联,技巧很高。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
 
“冻”,“东两点”;“洒”,“西三点”;“切”,“横七刀”;“分”,“竖八
 
刀”。字的分合既佳,表意又很顺。不错吧?
 
还有一副类似这样的对联,有着一个凄美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爱联成癖的老人,经营着一间小酒馆。他定了一个规矩:客人们凡是对
 
上了他出的对联的,不收钱;客人出对也可以,他对不上的不收钱。老人确实是个高手,
 
还没败过。人是来了不少,效益可不怎么样。在他看来,赚钱赔钱都是小事,能有人陪他
 
联对就什么都好,就很过瘾。
 
一日,一个应考的举子经过,出了一副上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之后当然是
 
分文未付就走人了。
 
这副对联可太刁了,意境又顺,用字又巧:“冰冷酒”三字的偏旁刚好是“一点两点
 
三点”——古“冰”字是“水”字的横折上方加一点。难死人了。
 
两年后,这个昔日的举子今日的官老爷又一次来到小酒馆。遗憾的是,老人的女儿在
 
经营。她告诉“老爷”:“我父因您的上联而成疾,不到半年就去世了。”“老爷”坚持
 
上祭,到了坟前只见丁香灿烂。“老爷”含着泪说:“对上了,对上了:丁香花百头千头
 
万头”——古“万”字不是“萬”么?“丁香花”三字的顶上不正好是“百头千头万头”
 
 
唉,古人对对联的着迷一至如斯!求知、治学的态度严谨如斯!实在令今人惭愧呀…
 
 
但,惭愧归惭愧,同学们可万万不能如此着迷呦!
 
九、奇妙的谐音、双关联
 
趣联世界里,有一种是利用谐音创作的,很有趣。其实,谐音双关在文学作品中并不
 
少见,像“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只是,在文字如此少的对
 
联中,运用它,显得格外奇妙。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批:长长长
 
这副对联好吗?什么对联呀!不是说上下联的字不能相犯么?它居然连横批在内,17
 
个字都相同?
 
其实,要是会读,就会觉得好玩了。读来应该是:
 
Chángzhǎngchángzhǎngchángchángzhǎng;
 
Zhǎngchángzhǎngchángzhǎngzhǎngcháng
 
横批Zhǎngzhǎngcháng
 
这是豆芽铺的招牌联,很有意思吧?应该是借鉴了山海关的楹联后,再出新而来。
 
还有像“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注意,“落乐”方言
 
中同音。
 
一秀才偶至田间,小路上农人正忙,数农妇挑着泥挡住了去路。“要让路吗?可以!
 
对上对联就让*—一担重泥挡子路。”书生那个急呀——重泥—仲尼;子路,你的路。
 
——可怎么办呢?田间农夫见到秀才窘状无不“^_^”大笑。——哎!有了*—两行夫子
 
笑颜回。夫子,颜回,——可以了吧?总算秀才够机灵。初看上联,我都捏了一把汗呢!
 
再说回前边提到过的解缙——明朝的一个状元。他小小年纪就中了状元,一群老官员
 
道贺,互相联句,当然也有考较的动机。解缙一一妙对,博得一片赞叹。结果,一老学究
 
很不以为然,出句曰:“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解缙立刻对道:“一
 
马陷足淤泥里老畜生怎能出蹄(题)”!对得又工,谐音也妙。老头自取其辱,大快人心
 
呀!
 
清朝乾隆年间,四川有个李调元,很有才情。相传小时生过疥疮,听课时,因为痒啊
 
,就抓啊抓。先生一见,就开始调侃他。给他出了上句——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抓不痒不
 
痒不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好个李调元,顺口而出——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
 
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先生那个气呀,但仔细一想,太绝了!于是只好吃个哑巴亏。
 
这两个小故事都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厚道,否则,会找不到台阶下的,会很丑的
 
 
顺便提一个上联,属于千古绝对的:霜降降霜孀妇孀居双足冷。大家可以试对。
 
注意: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霜孀双同音,且霜孀同偏旁,双同时又是数词,孀居
 
双足方言中又同音。难度很大吧?难度不大能是千古绝对吗?
 
十、名人名联
 
毛泽东同志批评党内一些错误思想时,曾借助一副对联:“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可以说,这是对只会空谈这者的绝妙素描。
 
周恩来同志曾作一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有肝胆人”,指的
 
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格高尚的人;“无字句处”,指的是日常生活。体现出他的伟大人格
 
和善于观察,善于研究的优良工作作风。也难怪人民如此爱戴他。
 
邓小平同志曾巧作嵌字联:“列为无产者;宁不革命乎”。横着看,是伟大的无产阶
 
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的名字。既有趣,又体现了为无产阶级革命到底的伟大抱负。
 
鲁迅先生的名联相信大家都知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冷”与
 
“甘”,用得很绝,将他对反动势力的疾恶如仇,斗争到底的战斗精神;对年轻人对后学
 
者的热心辅助和指导风尚,展示无遗。注意:这里的“指”字应该是名词,作“手指”讲
 
,从下联的“牛”字可以证实。
 
诸葛武侯的祠堂很多,楹联当然也很多,使用很普遍的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功盖
 
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该联很好地概括了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难
 
怪蜀人至今仍为他戴孝了——都戴了快两千年了啊!
 
我国古代的名著中,《聊斋》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了很多灵
 
异故事,但它不同于一般的神话。从它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蛛丝马迹。那
 
些或悲壮,或凄美,或滑稽的文字,往往使人哭笑不得。智慧高得惊人。后人给的评价也
 
很高:“画狐画鬼高人一等;刺虐刺贪入木三分”。可说十分中肯。
 
清朝乾隆皇帝可算是个文人,留下的诗作有两万余首。不过,绝大多数是臣子们补齐
 
的。就如下面这副对联。
 
相传,爱吟诗作对的乾隆皇,曾在与几位大臣闲聊时,出了这样一句上联:
 
七男一女同桌凳何仙姑怎不害羞;
 
在他看来,该句很有难度,也很得意,应该可以难住大家了吧?谁知话音刚落,就有
 
一人接道:
 
三宫六苑多妃嫔圣明主理当自爱
 
对得不仅工整,还有规劝味道,皇上老大没趣。乾隆的轻佻与臣子的迂腐相映成趣,
 
当然,巧妙地进谏也是该联成功的决定力量。
 
名闻遐迩的冯玉祥将军,在主持国民党的会议时,曾很恼火地写下这样一副对联:
 
一桌子水果半桌子点心哪知民间疾苦;
 
三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拖拖沓沓的官僚作风,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另外,国民党未必都
 
是反动派,张学良、杨虎城、冯玉祥等绝对是爱国将领;蒋介石、何应钦之流,与人民为
 
敌的,才是反动派。
 
十一、生活中的趣联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极其伟大的,除了精彩的神话传说,还有精美的对联。前边的“重
 
泥子路”联可见一斑,还有很多美妙的作品。
 
小大姐洗黑白菜;大小伙打长短拳或:高矮子吃热凉粉
 
该联巧妙地运用相对反义词,组成佳句,意境与对仗都很美。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上联或为:男教师女
 
教师男女教师教男女
 
很漂亮吧?其实,假如以“男犯人女犯人男女犯人犯男女”也大可对得工埃只是不
 
太容易被人接受罢了。
 
清朝时候,褒城县的一位官员,偶游连城山,喜得一联:褒城城连连城山。却苦无下
 
句。多年之后,他被调到宝鸡任职,路过斗鸡台时,豁然开朗:宝鸡鸡斗斗鸡台。
 
多好的对联,多好的态度啊!
 
据说苏轼曾为大宋皇朝解了金人之难:
 
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苏轼解释说:“雅分为大雅小雅”。够绝了。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哞
 
这副对联除了对得工以外,还巧妙地“山”对“水”,“上”对“下”,拟音对拟音
 
,很有意思吧?
 
稻草系秧父抱子;竹篮装笋母怀儿
 
是不是很巧呢?稻草就是由秧苗长成的,而竹篮不也是竹笋生出的么?不但有了传承
 
关系,还很有些教育意义。很绝呀!忤逆子戒!
 
还有一些属于雅俗共赏的。
 
抽烟摇扇风云俱会;屙尿放屁雷雨交加
 
丑是丑点儿,这个俗不可耐却异常工整。也算难得。
 
白日放歌须纵酒;黑灯跳舞好揩油
 
上联很文,出自大诗人杜甫之口;下联却俗得到家,市侩得厉害。但不可否认,真的
 
很工,很妙。
 
还有巧妙利用夸张而成的绝对:
 
天为棋盘星为子谁人敢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很有气魄,也很有意境。是不是美极了?
 
还有像回文对,顺读逆读都一样。创作起来真的不易。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京北直通车通直北京
 
这是绝对一样的,还有仅声同的,难度更大: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书翰林书
 
下联也仅为过得去之作,严格意义上都成问题。
 
留两句上联大家试着对对吧!
 
望江楼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绿柳红桃桃红柳绿
 
十二、我的对联作品
 
我学习对联,可以说纯粹依靠摸爬滚打,依靠日积月累。有了兴趣以后,就轻松多了
 
 
读高中时,赶上了县里举办“春联大赛”,也许是“初生牛犊”吧,居然够胆投稿!
 
居然不仅入围,还获得了三等奖!在此,不怕丑陋,将处女作展示给你。
 
灵雨潇潇生成千重绿雨意舒心;瑞雪绵绵塑就一色白雪景可人
 
不要见笑,上下联尾字都是平声,可就是改不了。诸位若有好的建议,又不损害意境
 
,记得告诉我!
 
得了这个鼓励,便一直钻了下去,就有了以下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对联——当然,只是
 
一小部分。
 
接下来,得意之作是好友的兄长结婚时,胆大妄为地拟了三副对联——大门,新房,
 
饭堂。现在能记得的就是为饭堂写的了:
 
素菜酬亲友见谅;薄酒敬同僚海涵横批:抱歉得很
 
多用口语,也还工整,顺畅。
 
此后的春节,也曾拟过数联,但均未被专家采用:
 
松竹梅寒天藏春色;诗词画陈墨焕新辉
 
风出汉水鱼影远视;雨降巴山鹤鸣近闻
 
风乍起惊皱一池春水;日陡明染红万树桃花
 
喜玩三春酒味神意颠涂汉水仙境;笑品四时花香妙笔醉绘巴山诗情
 
闲暇无聊坐山观虎斗增几许智慧;闷极生趣向岭伴兔搏长无穷技能
 
这些其实都属老生常谈,不好玩的。大学期间写成一副,还有点儿意思。
 
寒假过后开学,赶上元宵节在学校过。学校体恤大家,便发了餐票,让我们免费池汤
 
圆。上联由此而来:
 
一张餐券一身臭汗换取汤圆八个
 
下联却苦思而不得。后,自我宽解说:人家死后两年才对出下联呢!急什么?
 
半年后,一个偶然的场面激活了我脑中可说绝佳的下联。
 
那是棋盘上,看着对手困苦的模样,我的意念中立刻跳出一句:
 
十步妙着十只香烟赢得残局一盘
 
怎么样?“香烟”对“臭汗”,很不错吧?嘿嘿……
 
再后来,为一公园的望江亭拟了一联,虽未被采用,倒也还有点味道。
 
童叟漫吟风飘絮;鸥鹭争歌浪淘沙
 
又曾自拟春联,却不太够胆张贴,后换了内容才与“观众”见面。没敢问世的对联,
 
我反而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时,客居山水间——不要以为很美,是紧紧地那种前水
 
后山——生活与工作又都不是很顺心,就拼成一联:
 
倚山难措手;临水易湿足横批:横着来
 
唉!到底没敢横着来,还是换了:
 
脚踏贺江但见渔光点点;头枕虎鼻唯闻松浪声声
 
也算应景了吧!
 
近年,为一烟档茶档凑了副对联,也还有趣:
 
好日子芙蓉王恭贺新禧;铁观音玫瑰花极品人生
 
上联是三种烟,下联是三种茶——“人生”实为“人参”,飞白嘛!没问题!老板问
 
:“横批呢?”“哈,你的招牌不就是绝佳的横批吗?‘名烟名茶’!”
 
一边写着这篇文章,一边“胡思乱想”。刚得一联,草药铺之类个体诊所可用:
 
一根银针除却千辛万苦;数味草药解脱春伤秋悲横批:体和万事兴
 
“千辛万苦”和“春伤秋悲”,倒还有点意思吧?
 
好了,就谈这些吧!对联呢,其实并不难,只要你愿意钻,很容易进步的!
 

本文地址:http://www.45fan.com/a/question/29138.html
Tags: 知识 历史 #8220
编辑:路饭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App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