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代简史的详细解说
三皇五帝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黄”,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皇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帝喾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
尧帝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好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死后,禅位于禹。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天下王朝。都城安邑。
夏朝简略:
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舜立为继承人。
禹收九洲,金铸九鼎,以显其功绩及威信权力。
禹之子启,承袭父位,中华历史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奴隶制社会大致形成于禹在位时期。
禹传位启,启传位太康,后历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
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夏朝地图:
商朝(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
商朝简略:
夏桀无道,部落首领汤反。建立商王朝。一开始定都毫(念:bo。今河地商丘。),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洒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汤之后有:
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盯外壬、河澶(没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盯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盯祖庚、祖甲、廪辛、庚盯武乙、太乙(文丁)、帝乙、帝辛。
帝辛即纣,商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商朝地图:
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
周分两段,西周、东周。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东周都城洛邑。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商末,文王姬昌反。文王死后,其子武王继续反商,纣王自尽,发取而代之,国号为周,幽王无道,锋火戏诸侯而失信天下,最后亡国。
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武王姬发朝为西周。
西周地图: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东周后,国势衰危,后分为两段,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前256年,周郝王59年,秦国(当时一诸侯国)灭周朝。
东周春秋时期地图:
东周战国时期地图:
秦(前221年-前206年)
秦朝结束了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社会。
秦朝建都咸阳(今西安)。
从周郝王59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后,经昭襄王蠃则、孝文王蠃柱、庄襄王蠃子楚三代,史家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史家仍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开始,称始皇帝。
秦朝重法,苛政酷刑。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始皇死后,天下大乱,经二世胡亥、子婴,不久亡国。
秦朝地图:
汉(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分两段,西汉、东汉。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东汉定都洛阳。
西汉(前206年-公元25年)
秦暴政,天下乱。刘邦斩白蛇起义。
亡秦后,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垓下。
刘邦定都长安,国号为汉。
高祖刘邦死后,经惠帝刘盈,刘邦后吕稚专权,文帝刘恒,景帝刘启。
武帝刘彻,北击匈奴,南定南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武帝后经:
昭帝刘费陵、宣帝刘询、元帝刘爽、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kan)。
公元6年,王莽摄政,8年,篡政,改国号新。
西汉地图:
东汉(25年-220年)
光武帝刘秀灭王莽。迁都洛阳。
光武帝后经:
阴帝刘庄、章帝刘火旦(火与旦合在一起,念:da)、和帝刘肇、殇帝刘垄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宏、少帝刘辩、献帝刘彻。
东汉地图:
三国(220年-280年)
汉末,外戚、宦官争权,搞的民不聊生。黄巾起义后,天下大乱,群雄割据。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操之子丕,废献帝刘协。
魏(220年-265年)
曹操之子曹丕废除献帝,汉亡,国号改魏。
文帝曹丕、阴帝刘(睿又,念:rui)、齐王刘芳、高贵乡公刘(mao)、元帝刘奂。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元帝刘奂,魏国亡,国号改晋。
蜀(221年-263年)
与曹操三足鼎立之西蜀刘备,据四川而联吴抗魏。
曹丕灭汉于220年,221年,刘备自立为帝。
备死后,子后主刘禅即位。
公元263年,魏灭蜀。
吴(222年-280年)
孙权,孙坚之子、孙策之弟。据江东而联蜀抗吴。
公元222年,孙权继曹丕、刘备之后,称帝。
经会稽帝孙亮、景帝刘休、末帝刘皓。
公元280年,晋灭吴。
三国时期地图:
晋(265年-420年)
晋分两段,西晋、东晋。西晋建都洛阳。东晋建都建康。
西晋(265年-317年)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除曹魏,于公元265年改国号为晋。
公元280年,灭吴。再次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晋武帝司马炎之后,经:
惠帝刘衷、怀帝刘炽、愍帝刘邺。
西晋地图:
东晋(317年-420年)
东晋帝王次序:
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海西公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
东晋地图:
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亦是北方少数民族融于我中华文明的一次历史时期。
东晋末年,天下大。刘裕取代东晋后,建立宋政权。
当时,先后有很多政权建立。
南北朝时期地图:
南朝
宋(420年-479年)
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垄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yu)、后废帝刘昱、顺帝刘(淮十:两字合为一,上下结构)。
齐(479年-502年)
高宗黄道成、武帝黄赜、林王黄昭业、海陵王黄昭文、明帝黄鸾、东昏侯黄宝卷、和帝黄宝融。
梁(502年-557年)
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文智。
陈(557年-589年)
武帝陈霸先、文帝陈(艹倩,上下结构。念:qian)、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
北朝
北魏(386年-534年)
道武帝拓拔(王圭,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焘、南安王拓拔余、献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恽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字去彡加月字)。
东魏(534年-550年)
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550年-557年)
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
西魏(535年-556年)
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元廓。
北周(557年-581年)
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斌贝,合一字,上下结构。念:yun)、静帝宇文阐。
隋(581年-618年)
公元589年,灭亡最后一个南北朝时期的陈国。经过27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获得统一。
隋帝王次序:
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
隋朝很短命,炀帝杨广暴政。唐朝取而代之。
隋朝地图:
唐(618年-907年)
唐王李渊太原起兵,反抗炀帝暴政。灭隋后,改国号为唐。
太宗李世民为唐高祖李渊之次子、在位其间,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李世民之子,个性懦弱,皇后武(明空:二字合一字,上下结构,念:zhao)专政。
经中宗李显、睿宗李旦,武后后改国号为周,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则天皇帝。
后经中宗李显(二次继位,复唐国号)、殇帝李重茂、睿宗李旦(二次继位)、玄宗李隆基、肃守李亨、代宗李豫、德帝李适(念:kuo)、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帝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氵崔: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cui)、僖宗李儇、昭宗李晔、哀帝李(木兄: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chu)。
唐朝因为设立节度使制度,为日后胡人作乱埋下祸根。
唐朝地图:
五代(907年-960年)
五代时期,又是中国一个大分裂时期。当时有很多小国同时存在。
后梁(907年-923年)
太祖朱温(又名朱晃、朱全忠)、末帝朱(王真: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zhen)。
后唐(923年-936年)
庄宗李存勖、明帝李(澶字去掉三点水,念:dan)、闵宗李从厚、末宗李从珂。
后晋(936年-947年)
高祖石敬唐、出帝石重贵。
后汉(947年-950年)
高祖刘(cao)(本名知元)、隐帝刘承佑。
后周(951年-96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
五代时期地图:
宋(960年-1279年)
宋朝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
宋朝为两段,前朝北宋,定都京(今河南开封)。后经靖康之耻,为金国所灭,迁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北宋(960年-1127年)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北宋帝王次序为:
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侦、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钦宗赵恒。
北宋期间,南有大理、吐蕃,因为国小,不列帝王表。北有西夏、辽国、金国。西夏国小,亦不列帝王表。
辽(907年-1125年)
辽国,后为辽朝。是契丹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后为金国所灭。
帝王次序为:
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景宗耶律贤、圣宗耶律隆褚、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1115年-1234年)
金国,后为金朝。是女真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灭辽国、北宋。后为蒙古国所灭。
帝王次序为:
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澶字,去三点水)、海陵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卫绍王完颜永济、宣宗完颜(王旬,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哀帝完颜守绪、末帝完颜承麟。
北宋时期,与辽等国对峙图:
南宋(1127年-1279年)
北宋政权经历了靖康之耻,被金国灭后,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前朝为北宋。
于1279年为蒙古人建立的元政权所灭。
帝王次序为:
高宗赵构、孝宗赵(shen)、光宗赵(dun)、宁宗赵扩、理宗赵昀、度宗赵(qi)、恭宗赵(xian)、端宗赵昱、帝(bing)赵(bing)。
南宋时期,与金等国对峙图:
元(1206年-1368年)
孛儿只斤氏,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摆脱金人统治,征战四方,开拓疆土。部下称之为成吉思汗。
对外扩张期间,死去。其子拖雷监国一年。后由铁木真之子窝阔台即汗位,继续对外扩张。之后,乃马真皇称制,再往后,贵由称汗位,再往后,海迷失后称制。
蒙哥称汗。蒙哥死后,忽必烈即汗位,改国号为元,灭亡南宋。追铁木真庙号太祖、窝阔台庙号太宗、贵由庙号定宗、蒙哥庙号宪宗。
忽必烈之后,为:
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帝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天顺帝阿速吉八、文宗图帖睦尔、明宗和世(la)、宁宗懿(王磷:两字合一字,去石字,左右结构)质班、顺帝妥(忄颧:两字合一字地,去页字,左右结构)帖睦尔。
元朝时期全盛图:
明(1368年-1644年)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统治期间,民族矛盾激化,农业生产遭到游牧的破坏。
天下大乱,各路义军反抗元政权。农民军中,朱元璋逐渐取得领导地位。
地1368年,灭亡元朝。定都北京,改国号为明。
明朝帝王次序为:
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火文:二字合为一字,左右结构。念:wen)、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英宗朱祁镇(二次继位)、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cong)、穆宗朱载(hou)、神宗朱翊、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明朝地图:
清(1616年-1911年)
东北女真族长期被明朝欺迫,而女真各部族之间又相互残杀。
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结盟蒙古,共同对付明朝。
于1616年,定国号为金,(历史上称为“后金”)。
其子皇太极即位后,继续对明用兵。
真到皇太极之子福临即位后,才打进山海关,入主北京。
于1636年改国号为清。
清朝皇帝先后顺序位:
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率烨、世宗胤(zhen)、高宗弘历、仁宗颙琰、宣宗旻宁、文宗奕(zhu)、穆宗载淳、德宗载湉。
末代皇帝溥仪,只在位3年,变被赶下位,因为没有庙号。清朝灭亡。
清朝地图: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
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中华民国时期地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今)
中华人民国共和国的成立开始迈向社会主义阶段。
新中国地图:
注: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遭到了有史以来的沉重的民族浩劫。晚清,各种思潮涌起,各种救国救亡思想主张、运动会成立。
孙文此时走上了历史的政治舞台。他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制度国家。
但在当时的世界历史格局下,帝国主义国家仍然在残酷压榨中华民族。帝国主义国家是不会让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有了一个比较顺利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但是,从1931年以来,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从来就没有放停过他们侵略的脚步。
从1937年7月7日,中国开始了8年抗战时期。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6年,中国开始了全面内战。
1949年,中国国民党败走台湾。
中国从1840年始,经历了109年的艰苦奋斗,终于结束了分裂、被压迫、被剥削的局面。
---------------------------------------------------------------------------------------------------------------------------------------
朝代更迭说华夏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保持完整史系的国家。自有国以来,五千年文明历史薪火传承,又是世界上历史渊源最久远的国家。
中国的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大社会历史形态,共经历了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共十二个朝代,其间,还有春秋、战国、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历史阶段。纷纭繁杂,眼花缭乱。
这里,不揣愚陋,将华夏大地上演绎的朝代更替作一个粗略的介绍。
一、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中,社会文化落后,没有文字。因此原始社会的历史只存在于口传,后来有了文字之后,才根据口传予以追述。
原始社会没有准确的年代纪述。根据史料述记,这一社会历史阶段,中国共经历了8代统治者(严格的说,还只能算是部落酋长),他们依次是:
(一)有巢氏
传说是他解决了人类的居住问题,将人们从洞穴中带进了居住的场地(有了巢,也就是窝)。
(二)燧人氏。
他发现了钻木取火和击石取火的方法。取火方法的发现,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物。
(三)伏羲氏。
传说中的伏羲,是一个人面蛇身的神,是他创建了文字。史称“伏羲造八卦”。
(四)神农氏。
开创了农耕,使华夏先人从游居无定的游牧方式转而成了定居的农耕方式。居住相对安定,生活资料的来源也相对稳定。
(五)黄帝。
发现并使用医学。中国第一部医学专著《内经》据说就是黄帝与其臣子歧伯的对话录,故又称《黄帝内经》。分上下两篇。上篇叫《灵枢》,下篇叫《素向》,《医学三字经》开字明义第一句就是“医之始,本歧黄,灵枢作,素问详。”黄帝的活动为北方黄河流域一带。与黄帝同时代在南方还有一个部落酋长,称之为炎帝。现在一般将黄帝和炎帝并称,并做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故而全世界的中国人都自称“炎黄子孙”。
(六)尧。
据传是唐姓。
(七)舜。
据传是姚姓。
(八)禹。
传舜帝时天下大水,是禹发明了疏导之法,治理了洪水。舜死后,就由禹继位治理天下。
原始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的位置是按个人的贤德品质来继承的,故又称“官天下” 。自禹的儿子启继位之后,就改为家系相传,故又称“家天下”了。
二、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的时代上限为大约公元前21世纪,下限为公元前476年(东周及春秋结束),历夏、商、周三代。
(一)夏(约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历时约六百年)
禹取得统治地位之后,再没有传位于天下贤人,而是传位给自已的儿子启。启立国号名夏。夏上下共历17位国君。至帝履癸即夏桀而亡,被汤取而代之。
(二)商(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历时约五百多年)
夏末,桀残暴,激起天下民怨,汤起兵伐桀取而代之,立国号为汤。汤先后共历31位国君。至帝辛即纣而亡,由周代之。
(三)周
汤末,纣亦暴虐,姬昌起兵讨之,并由其子姬发打败纣,而立国号为周。姬发自号武王,而追赠其父姬昌为文王。自此以后的统治者方才使用“王”的称号。
周自武王立国,前无确切历史年代,至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天下七国而建大秦,前后约历八百余年,共历38王。分为东周西周两个阶段,其中东周后期又称之为春秋时代,西周又称之为战国时代,已进入封建社会前期。整个周代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大社会历史形态。又因为国都迁徒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阶段。
西周
西周自武王发至幽王宫渥,共历13王,时间是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因都城在峡西“西歧”,故名之为西周。
西周第十代君王周厉王姬胡之后,实行共和行政,共和行政的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东周(春秋)
周代第14代君王平王宜臼东迁都城至河南洛阳,故称之为东周。东周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赧王姬延59年),共历514年25王(春秋14王,战国11王)。
东周自平王起至敬王止,这14王期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共294年)史称春秋时代。这一段周王室对各诸候国还有一定的约束力。国之王还握有一定王权。
东周(战国)
自周文王姬仁至赧王姬延(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共历219年11王,是为战国时代。此时,诸候混战,周王室已失去了实际控制力,王位只是一个象征。尤其是公元前256年之后,天下无主,群雄混争,到公无前221年赢政统一天下建国,号秦,方才结束这混乱局面。
历史上,将公元前256年至前221年,这35年的无主时代算在战国一体,而实际上周与秦之间,这35年是不相连的。
战国时代,中国历史已进入封建社会阶段,但为了保持叙述的完整性,将战国所属的东周后期一并列入周代。
三、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实际起自东周后期的战国时代。但因战国时代已在周代一并叙述,故这里就从秦代开始介绍。
(一)秦
秦自公元前221年赢政“横扫六合”自立为“始皇帝”,实际在此之前,赢政已在王位上25年。自号皇帝后,又在帝位上坐了12年。至其子二世胡亥,在位仅三年。实际上秦王朝仅16年历史(胡亥死后还有子婴,号称在位1年)。但秦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其最主要的就是统一中国(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实行了真正的中央集权,实行车同轨书同文,促进和加快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汉
汉代自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前195年)至献帝刘协(公元前189年—220年)共历426年经27帝。分为西汉、东汉两个阶段。
西汉
自公元前206年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战胜霸王项羽立国号汉,至淮阳王刘玄(公元23年至25年),史称西汉。共历14帝,231年。其中另有刘邦死后,皇后吕雉专权8年(前187—前180年)及王莽篡权号称“新朝”15年(公元9—23年)不算在14帝之中。
自西汉第三帝刘恒登基,定年号为“前元”始,以后,历代皇帝都要确立年号。
东汉
东汉自光武帝刘秀(25—56年)至献帝刘协(189—220年)前后共经13帝196年。
(三)晋(三国两晋南北朝)
汉献帝刘协在位期间(190—220年)魏、蜀、吴三国即混战不止,皇位形同虚设,不过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工具,到220年,曹丕干脆逼迫令刘协“禅位”,自立国号为“魏”,到公元265年,长达45年的混战局面。这一时期称之为“三国时期”。
265年司马炎将“魏”元帝曹焕赶下台去,更国号为晋,自立为晋武帝(265—290年,在位26年)至晋恭帝司马德文(419—420年)晋历15帝,155年。分西晋、东晋两个阶段。
西晋
西晋自武帝司马炎(265—289年)至愍帝司马邺(313—316年)共历4帝51年。其中真正的一统天下仅22年(280年—302年)前面是三国时吴国末帝孙皓到280年才被消灭,后面则因303年北方又崛起了少数民族国家“成”、“凉”等。
东晋(十六国)
自晋元帝司马睿(317—323年在位)至晋恭帝司马德文(419—420年在位),史称东晋,历11帝104年。
此时的晋,名为中央当权,实际上失去了对全国的约束力,从北方游牧民族中先后崛起了16个国家,因为对少数民族的鄙视,而称之为“胡”,故这一段历史又称之为“五胡十六国”。
到公元420年,东晋消亡,中国社会分为南北两大势力集团,每个集团内部也是一片混战,“朝代”更迭,史称之为“南北朝”。这一阶段,至公元581年杨坚灭北周立国号为隋,方才基本结束(说基本结束,是因为南朝的最后一个国家“陈”直至589年即隋立国8年后才被灭亡)。
从220年曹丕逼禅称帝到581年杨坚立国,这前后361年期间统称之为三国两晋南北朝。
(四)隋
自隋文帝杨坚(581—604年,在位24年)至隋炀帝杨广(605—618年,在位14年),隋共历2帝38年。
(五)唐
唐自高祖李渊(618—626年,在位9年)于618年立国至褒宗李 (905—907年在位3年),共历22帝290年。其中684年至704年20年间为武则天执政。
自公元507年至960年这五十余年间,中国又陷入混乱之中,称之为“五代十国”。
(六)宋
公元960年,后周世宗手下武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取后周恭帝柴岭侧而代之,立国号宋,是为宋太祖。(960—976年在位17年)至赵 1279年被元兵追杀而亡止,共历19帝319年,分北宋、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
自太祖赵匡胤至钦宗(1126—1127),北捞,共历10帝167年。因钦宗年号为靖康,故皇帝被捞称之为“靖康之耻”。
南宋
靖康耻之后,宋室南逃杭州,偏安一隅。立赵构为高宗(1127—1162年,在位32年),是为南宋,至赵 (1279年),历152年9帝,亡于元。
与宋同期,北方一直也有一个国家,与北宋同期的为辽,与南宋同期的为金。但金比南宋还早12年,于1115年灭辽而兴。至1234年,金被元所灭。
(七)元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称帝(1271—1294在位24年),8年后亡宋而统一中国。忽必烈以下,至惠宗妥 贴睦尔(1333—1368年,在位54年),历10帝,共98年。
(八)明
自1368年太祖朱元璋(1368—13398在位31年)至明毅宗朱由检(1628—1644在位17年),共历16帝,280年。
(九)清
自1644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44—1661在位18年)率兵入关定都北京至1911辛亥革命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逊位,共历10帝267年。
综观中国历史,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真正一统天下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秦16年,西汉230年,东汉175年(25年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至灵帝刘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西晋22年(武帝太康元年281年至惠帝太安元年302年),隋30年(589—618,隋立国于581年,但灭陈在589年),唐290年,元90年(1271年立国,但实际到 1279年才灭南宋),清280年,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间长达2133年间,中国的统一年份一共只有1133年。
然而,虽然合久必分,但最终分久必合。众多的民族,也就在这分分合合的历史中,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牢不可破的炎黄文明。
------------------------------------------------------------------------------------------------------------
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12P]
[夏朝疆域图]
早期的中国人并没有地域概念,只有人群的概念。人们随着部落迁移。随着农业发展,人类逐渐由迁徙不定转变为定居,由于有一定的区域被长期控制,才渐渐有了地域观念。最主要的标志是国家的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是公元前21世纪出现的夏朝。
根据考古与文献资料,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天的河南省西部,以及黄河北岸、山西省南部地区。当时夏朝的势力曾经到达长江、淮河之间。
虽然夏在黄河流域有了比较固定的活动区域,但并无统一的管理和区划。
[春秋时期疆域图]
战国时,各国都努力向外开拓疆域,修筑长城。后世常常爱用的“天下”观念也是这个时期形成的,是对战国时各国疆域的总称。中国早期的地理著作《禹贡》、《职方》所记载的“天下疆域”:“芒芒禹迹,化为九州”,就是以春秋战国时期为蓝图。“天下”就是“九州”,“九州”的涵义实际是代表整个天下的九大地理单元。
先秦时期的诸侯国一般都建有一个城池作为国家的象征,城池丢了,国也就不存在了,所谓“城破国亡”就是这个意思。当时都城的名字与封国往往同名(特别是小国),这些都城到了以后的统一王朝实行郡县制时则往往成了郡、县办公的地方。
秦朝及其之后中国古代王朝疆域的发展
公元前221年,秦国国王结束了战国时期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秦,都城是咸阳,在今天的陕西西安附近。秦王自称始皇帝,意思是第一个皇帝。
[秦朝疆域图]
秦朝的疆域东到辽东半岛西北部,西到今天的甘肃东部及四川、云南一带,南到岭南(在广东),北到蒙古高原。由于秦朝皇帝的暴政,秦朝存在了不到二十年就灭亡了。
其后中国又经历了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朝时期。在西汉、唐和清这三个盛世王朝时期,中国的领土得到了大规模的开拓,并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辽阔的领土范围。
[西汉疆域图]
西汉(前206年~8年)和东汉(公元25年~220年)在秦朝版图的基础上建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仍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但疆域范围有所变化和发展。西汉疆域的拓展主要是在汉武帝时期。东北拓展到朝鲜半岛中部,西北拓展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西南拓展到云南和四川地区以及海南岛北部。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这个时候开通的,它的重要意义就是加强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交往。
[东汉疆域图]
东汉时期,因为北方的匈奴南侵,疆域缩校势力范围不如西汉,辖境内缩主要是因为弃守朔方郡。
随后历史進入了三国(公元220年~280年)、两晋(公元265年~420年)、南北朝(公元420年~581年)的大割据时期。
三国时期的疆域与东汉差不多。三国时的魏、蜀、吴都对自己的边疆進行了一定的拓展。
西晋由于是在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基础上统一的,其疆域基本上与两汉、三国相近。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州的设置越来越多,处于混乱时期。
[隋朝疆域图]
杨坚统一中国后,建立了隋朝(公元581年~618年)。隋朝仅存38年。它极盛时期的版图没能达到汉代水平,与西晋盛时相比,虽拥有河套及蒙古高原东南部,但失去了辽东、西域西部和云贵高原大部。
短暂的隋朝灭亡后,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辉煌的王朝——唐(公元618年~907年)。特别是初唐时期的贞观之治,在文化、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等各个方面,都远远的超越了以往的所有时代。当时,世界其它国家没有不知道唐朝的,后来“唐”就成了中国的同义语。直到今日,外国人还称呼华人为“唐人”,把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所穿服装称为“唐装”。
[初唐时期疆域图]
唐朝前后时期盛衰反差很大,疆域盈亏也很明显。唐在最辉煌时的疆域不仅拥有秦汉时期的疆域范围(只缺今天的云南西南部),而且东北推進到日本海西岸地区、库页岛和朝鲜半岛西南部,北方到达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南方拓展到海南岛南部。在西部,唐朝还统一了西域,并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其疆界推至咸海,势力范围延至里海。
755年动乱后,唐朝疆土丧失很多,特别是东北和西域地区。
[晚唐时期疆域图]
唐朝末年,出现军阀混战,前后五十四年,称为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60年)时期。随之出现的是辽(947年~1075年)、宋(北宋,960年~1127年;南宋,1127年~1279年)、金(1123年~1223年)等朝。
辽的疆域只限于东北和今天华北的部份地区。北宋的疆域与唐朝晚期疆域比较,北宋南疆已不含越南北部,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流域与西夏、吐蕃接界,北部则在河北、山西中部一带与辽对峙。
女真族建立的金,与南宋对峙在淮河、秦岭一带百余年,据有东北和中原广大地区。南宋对金处于屈从地位,丧失了中原的广大地区。在辽、宋、金时期,西南地区青藏高原有吐蕃等部,在云南高原则有以大理为中心的大理政权。
[元晚期疆域图]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时期,随着对外扩张,其疆域曾一度横跨欧亚大陆:东北到日本海,北到今天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北极圈内,西北接窝阔台(成吉恩汗三子)汗国(在今天的新疆)、察合台(成吉思汗二子)汗国(在今天的新疆)、钦察汗国(成吉思汗孙拔都所建,在今天的俄罗斯)和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旭烈兀所建,在今天的伊朗),西南接尼波罗、印度、缅甸、越南,东南至海。
明朝(公元1368年~1661年)前期时的疆域基本与元后期时差不多:在东北的鸭绿江一线与朝鲜接壤,在北方与蒙古各部有不同程度的藩属关系,在西北哈密以西一线与亦力把里(察合台汗国演变而来)相接。到了明朝后期,北方蒙古诸部地域有所发展,与明相交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长城一线;东北边界退至辽河流域;西北有由各部蒙古建立的王国;西南部云南西界也有东移。明后期澳门和台湾也被西方人入侵。
[明晚期疆域图]
明后期,女真族建立的后金开始强大,并于1636年改国号清。清朝最终完成了中国疆域奠定的历史使命。最著名的康熙皇帝统治时的疆域,已经达到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到曾母暗沙,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为1300万平方公里。
清中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的疆域
[清时期疆域图]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国家入侵中国;割占中国领土,是本时期最重要的边疆大事。西方国家侵占中国领土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邻国强占中国领土。俄国和日本是典型。在东北,俄国通过强迫清王朝签订1859年《中俄瑷珲条约》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强占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在西北,俄国通过签订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伊犁改订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强占了从唐努乌梁海、科布多到巴尔喀什湖、帕米尔地区的大片领土。日本在甲午之战(1894)中打败中国后,次年迫使中国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占中国的台湾剩
第二种是欧洲强国将中国领土纳入他们在中国周边国家建立的殖民地。英、法两国是典型。英国将北起帕米尔、经西藏至云南的不少中国领土并入其殖民地;法国将滇南乌得、孟乌二土司划入法属交趾支那。
第三种是西方国家强租强占中国沿海地区。葡萄牙在澳门,英国在香港、威海,德国在胶州湾,俄国(后为日本)在旅顺口大连湾,法国在广州湾都采取了这种手段。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民国初年,中国边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外蒙古有沙俄导演的“独立”、“自治”事件。1914年,唐努乌梁海地区被沙俄出兵霸占。1913年至1914年,英国策划了旨在统治西藏的西姆拉会议,中国政府代表拒签并声明不承认所谓英藏的《西姆拉条约》。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东北沦陷于日本。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领土沦陷于日本。1945年,抗战结束。战后,中国收复了大陆的失地,而且收回了被日本侵占50年的台湾省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侵占的南海诸岛。
现在中国的疆域
建国后,中国的领土范围是:东起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西至帕米尔高原,南到曾母暗沙,北到漠河。但在东北和西南仍一直存在着领土争议问题。
[现在中国疆域图]
50年代初,中共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补充协定》、关于重申和保证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地位的换文等条约。通过上述条约或换文,外蒙古正式独立,中国丧失了外蒙古 1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此外,中共还将新疆和东北划为“苏俄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
1997年和1999年,中国收复了香港和澳门,但是1999年12月9日和10日,中国与来访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西两段的叙述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
在《议定书》中,中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外兴地区”,乌苏里江以东的“乌东地区”的40万平方公里,唐努乌梁海地区的17万平方公里,以及库页岛的7.64万平方公里。上述领土相当于东北三省面积的总和;而且图们江出海口被划给了俄国,中国东北通往日本海的出海口被封死了。
此外,还与塔吉克、吉尔吉斯以及哈萨克,签订了中塔吉边界划定协定、中吉哈边界划定协定等,基本放弃了所有争端国土。例如江与塔吉克斯坦总统签约,将靠近帕米尔地区的27,000平方公里的争议土地出卖给了塔吉克斯坦,而中国仅得到1000平方公里。
关于南部有争议的领土问题,秉承同样政策。1996年11月底,与印度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为中印两国按照现在的控制线划分边界定下基调,这就等于承认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放弃了喜马拉雅山南麓肥沃的9万平方公里领土。
1999年12月30日,还批准《中国和越南陆地边界条约》,将云南老山和广西法卡山划归越南,而这些地方埋葬了当年中越战争中许多牺牲的中共军人。
从中国疆域的历史发展演变来看,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32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