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能够从《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中学习不生病的技巧?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不生病的具体方法)
仙学传人武国忠
真水无香道友发给我的连接,转给大家一起受益吧,呵呵。
工作之余,我喜欢来天涯里逛逛。近两年来,我发现大家对健康养生的话题比较关注,很多朋友在这里写下了自己对养生的感受与心得。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中医师,我非常希望能把自己从医这么多年学到的、感悟到的真正对我们有用的养生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是当代仙学泰斗、著名中医家,针灸大师胡海牙先生的入室弟子。追随先生多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重点研习仙学养生、丹道中医、武当古法太极拳、道家针灸等。也是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之女——著名养生大师,宫廷指科传人——王玉芳的入室弟子、义子。我跟随王玉芳先生研习意拳养生及宫廷导引养生术,并得到意拳大隐朱垚葶先生的悉心传授。
曾得到过峨嵋丹医学派大师周潜川先生弟子廖厚泽先生的传授,学习丹道医家的“大方脉”。三上贵州寻访高真观廖复阳传人彭显光先生,学习丹家外丹的炼制法,访得丹道家梦寐以求的融阴阳丹法于一炉的浑圆丹法秘传。于四川得到乐天子的毒龙丹秘诀炼制法,精通丹道医家丸散膏丹的制作及使用。
学医之初,老师曾对我说:“从学医的角度来讲,我这个老师只是一个领路人,病人才是你真正的老师”。不知不觉,做“大夫”已经二十多年了,对于今天的我,对老师的这句话又有了新的感悟,因为有很多东西确实是临床上总结出来的,我珍惜与每一位患者结缘的机会,感谢患者对我的信任,使我在医学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地提高。
这些年,除了追随老师和以患者为师以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另一个老师——书籍。二十多年来,书籍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遇有棘手的疑难杂病我都会向这位老师请教,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里,对《黄帝内经》一书尤为偏爱,用功尤深。工作之余,我愿意把这些年随师学习的心得和实践,结合对《黄帝内经》的研习感悟如实地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祛病延年。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构成,文字古奥,博大精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几千年来一直是炎黄子孙寻求健康养生祛病之道的宝藏。 唐代著名的道家医学大师启玄子王冰,以自己多年修炼道家功夫的体悟,重新整理了一个本子,开头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把养生摄生的要点说出来了,可是自王冰之下的近千年的时间里,因为缺少体认的功夫,大部分的学家都在对这部千古奇书进行随文演绎,以经解经的注解,少有新意,无法去理解其中的精妙。
记得早些年随师修炼道家功夫时,老人家讲做学问与练功夫是不可分开的。他告诉我,传统文化注重体悟,要经历几个阶段方可,一要亲证;二要体知;三要妙悟,需要身与心同时证悟。这些年来学习传统中医,研读最多的经典《黄帝内经》给了我很多治病救人的启示,并从中领悟了中华养生文化祛病延年之道。
南宋时期有一位研究儒学的大师陆九渊,他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治学主张和方法叫做“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在此基础上他创立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儒家学派心学。
我要提供给大家的养生方法,并不是按照前人的习惯对《黄帝内经》进行以经解经的“我注六经”的注解,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六经注我”式的解读,书中的每一个方法都是本源于内经之义。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这八个字,从字面意思来看并不难理解。“我注六经”就是要去尽量理解六经的本义,用通俗的语言来进行文本的还原;而“六经注我”则是要利用六经的本意,反复体悟其中的道理,来阐释自己的学术理念,说白了就是用自己生命中所领悟到的东西,去理解学到的知识,来与古人之心相契合。
现今的养生书都流行以经解经随文演绎,也就是“我注六经”的方式,对内经进行解读。这种方式,读者可能在养生保健的知识上对内经有些了解,但缺少具体实用的方法,朋友们很难从中真正受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从我本人多年来对内经应用的经验来看,要想让大家通过学习《黄帝内经》并在养生治病上真正的有法可循,可能换一种解读方式会更好。于是我用“六经注我”的解读方式,尝试与大家分享《黄帝内经》养生祛病的智慧,使每位朋友都从中获益。
古云:天地之大德曰生,所有的生命事物都是因缘际会,既然上苍赋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那么就一定要好好珍惜她,毕竟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只有一次,希望大家在平时从身到心多关照一下自己,好好呵护她。
道经云:一言半句便通玄,何须丹经千万卷,如果大家能够从我所述的只言片语中受益,吾心足矣!
瞬间强肾法——仙学泰斗胡海牙先生的不传之秘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
我的老师胡海牙先生今年已经95岁高龄了。前一段时间陪他去体检,身体各项指标基本都正常。他单位的老同事跟他见面后,开玩笑地说:“您的身体棒得跟三十岁小伙子似的,有什么养生秘诀吗?您是研究道家仙学的,也给我们传授一些灵丹妙药啊1老先生微微一笑,说:“哪有什么灵丹妙药,妙药就在自己体内,只是你们不知道怎么用罢了。”
老师的一句话引起大家的好奇心,纷纷请教。只见老师双手握拳,贴在身后,随着身体的上下轻微抖动,一边笑呵呵地说,“看明白了吗?就是这个。”
大家看得一头雾水:“就这么简单?1
老师颇有深意地说:“千万别小看这个动作,在过去你花多少钱都不一定能学得到,这可是千金不换的秘诀埃”
这样一来,大家更好奇了,赶紧追问是怎么回事。
老师说:“其实古书里面都讲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活就得动啊,关键是如何去动。这个方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动肾气,短时间内使人体阳气生发起来。肾乃先天之本,主人体水液,喜暖怕寒。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好静不好动,导致人体阴气过盛,阳气相对不足,会产生乏力、疲劳、健忘等症状,用这个方法三到五分钟,就可以缓解一个小时连续劳动的疲劳,很适合现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这个方法还适合中老年人养生,人老腿先衰,腰腿通相联,其实是肾气衰了,按摩肾腧有直接补肾的功效。中老年人平时动一动,肾气足了,自然腰背也就不弯了。”
听了老师这么一解释,大家纷纷学着刚才老师的样子比划起来。我也习练这个方法多年,觉得特别好,亲身实践下来更是深有感触,获益匪浅。
曾经有一次应约到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讲养生,有学生问我:“您既搞临床诊疗,还要做学术研究,您怎么还有那么好的精力呢?”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从座位上找了一位看起来精神不太好的学生,让他到台前做胡老传给我的这个瞬间强肾法的动作。
我让他双手握拳,拳心虚空(如图1),贴在肾腧位置(如图2),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三五分钟后,这位学生高兴地说,“从来没感觉这么轻松过,这个方法真有效1一时间,课堂上沸腾起来。
由此可见,这个方法对谁最管用?恰恰是过度疲劳、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
现在大多数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保持充沛的精力了。前苏联有一位生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的疲劳并不能单纯靠休息来缓解,也就是说休息不是恢复疲劳的最好方法,也就是说单纯的运动,只能缓解疲劳,并不能补充精力,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运动来恢复,而我们这个方法,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在短时间内补足肾气。另外比如说散步、走楼梯、慢跑、打球、瑜伽等运动也有一定的效果。
在过去,这种运动被誉为中医里的金匮肾气丸,有温补肾阳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补肾方法。对肾虚,慢性腰脊劳损,腰间盘突出的病人非常实用。我之所以能够在忙碌的生活工作当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就是掌握了这个奥秘。从道家医学的观点来看,这正是启动了人体自身的大药的结果。
后溪穴——泻心火、生阳气,治疗的颈肩腰椎病的正脊穴
话外: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适合经常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发育中的孩子,可预防颈椎、驼背、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有一位外地的学生告诉我,当地有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医名家,每次给病人治疗时,都会在在病人腰部疼痛的部位扎上几针,然后贴上一种特制的膏药,最后在后溪穴上扎上一针。有些经年不愈的重症患者,经过这番治疗,短时间内就恢复健康了。他觉得很老先生的膏药很神奇,准备拜老先生为师,学这个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绝招。
听了他的描述,我跟他说,“这种绝活儿我也会,而且比他还简单。其实在腰部局部扎针、贴膏药都是老先生使用的辅助疗法,真正管用的是扎在后溪穴上的那一针。扎针有个小窍门,进针之后边捻转边提插,同时让病人活动腰部。”学生听后恍然大悟,“我怎么就没想到呢?1
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针灸是比较专业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养生保健时则只需用按揉后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这个动作不需要有意识的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这个简单的治颈肩腰椎病的方法,我把它叫作滚揉后溪穴。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非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以前工作繁忙时,我每天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也有十一、二个小时,但多么多年来我的视力、颈椎都没有问题,靠的也正是这个方法。
其实二十多年前,我初行医的时候,颈椎病是四十岁以后的人的专利,但现在不是了,二三十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我甚至见过的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不仅仅得颈椎病,长期伏案的白领、职员或者搞文字工作的,老早就腰也弯了,背也驼了,眼睛也花了,脾气也糟了,未老先衰,没有足够的阳刚之气。这是当今多数人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看到这些问题,很多人都说,这是脑力劳动的结果,脑力劳动也是很消耗人的;人们以为近视仅仅是由于眼睛离书本或电脑屏幕太近所致。其实不尽然,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弯了,人的精神也没了。人体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眼睛也需要靠阳气来温煦,仅仅是眼睛疲劳,可能不能导致近视;真正导致近视的,是眼睛在缺少阳气温煦的情况下过度疲劳。
这一系列问题,出于同一原因,那么,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我们说的后溪。这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一切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我们想想,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三到五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这是毫不耽误时间的,因为这时候,眼睛该看什么还可以看什么,不耽误。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视力疲劳会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如果因为忙,总是忘记做这个动作怎么办呢?我建议,可以定个闹钟,每隔一个小时提醒我们揉动一下后溪穴。不管忙到什么程度,我想这么一点时间还是能抽出来吧。何况,每小时这短短的三分钟,拯救的是我们的健康!
凡是到我这里来看颈椎并腰椎病的人,我都建议他们这样去用后溪穴,效果都非常好,很多病人反映,这样做比去按摩院按摩颈椎腰椎要管用得多。有位三十岁的白领对我说:“本以为骨骼已经定型慢慢要生驼背的,但最近感觉背明显比以前直了。”我说,当然,年轻人驼背不是因为骨骼定型,脊柱是一节一节的,是活动的,怎么可能随便定型呢?关键是你背上气机不畅,经脉阻滞,才出现驼背的迹象的,一旦这个气机通畅了,你的背自然就直起来了!
我还要特别把这个方法介绍给正在读书的小孩子。这些孩子很可怜,从小学到高中,小小年纪就承受这么沉重的学习压力,我们可不希望他们一辈子戴上近视眼镜,更不能让他们在沉重的压力下失去朝气,成为小驼背。作为一个被人称作养生治病的大夫,我想这是我能做到的。
其实我也是受益于后溪穴的。很久以前,我就养成了揉后溪的习惯,随时随地,有空就揉一揉。比如,我开车的时候,如果碰见路上堵车,或是红灯亮了,也会把后溪放在方向盘上来回滚揉几次,很舒服,甚至很潇洒。这时候,别人在着急上火,而我在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正脊柱、利眼目,受用无穷。一不起急,二不发火,精神振奋。这么一来,有时候居然觉得堵车也堵得很值!
减肥原来如此简单——轻松变成窈窕美少女身材的绝招
说起减肥,可以说是很多爱美人士的心头之痛。什么运动减肥、节食减肥、吃药减肥、清肠排毒减肥、穴位减肥、按摩减肥,但遗憾的是,这些方法都不是很见效。甚至还有离奇的吃寄生虫减肥法,杀鸡取卵,得不偿失。
门诊时,有很多身体超重的人向我诉苦,说她们饱受多年减肥无效之苦,很苦恼,问我中医有没有什么减肥的特效方法。说起中医减肥,让我想起了前几年一个真实的事例。
一位朋友的母亲,因为身体肥胖疾病缠身,试了很多方法,多年的肥胖一直没有减下去。朋友是个孝子,这么多年一直在帮助母亲寻求减肥的良方。看到他愁眉不展的样子,我说,我有一个减肥妙招,不用吃药,百试百灵,可以让您母亲试一试。结果,一个月下来,体重掉下去十几斤。朋友的母亲很高兴,平生首次对中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推荐很多人用这个方法来减肥。其实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味青荷叶泡水喝。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荷叶性微温平,味辛,无毒,入心、肝、脾经。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除湿祛瘀,有利尿通便的作用。
有资料报道,荷叶中的生物碱有降血脂作用,临床上常用于肥胖症的治疗。服用荷叶后,在人体肠壁上形成一层脂肪隔离膜,能有效阻止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从根本上把体重减下来,还解决了减肥反弹的问题。
我和老师胡海牙先生,胡老今年已95岁高龄了。
使用荷叶茶减肥,还有一些小窍门:一般去药店购买荷叶干品即可。有条件也可以自己采摘鲜荷叶,只要能开荷花的池塘,就证明那里的水基本上是没有被污染的,可以放心使用。荷叶茶不用煮。将干荷叶10g或鲜荷叶20g放在茶壶或大茶杯里,倒上开水焖五六分钟就可饮用了。这样泡出来的荷叶茶减肥效果才最好,只喝第一泡的茶汤,再泡减肥的效果就差多了。最好是在饭前空腹饮用。荷叶茶中也可以放陈皮(3g),有理气化痰之功。
喝茶期间不必节食。因为喝一段时间后,对食物的喜好自然就会发生变化,很多人不太爱吃荤腥油腻的食物了。
中医认为肥胖是一种病,大都是由体质阳虚痰湿过重造成的,痰湿在中医里也叫水饮,胖人体内都有痰湿,所以减肥就要化痰湿。像他父亲这样肥胖体质的人,主要是阳气虚弱,体内的水湿过多,脾阳的运化功能失常,产生脂肪堆积。生活中常有人抱怨说喝凉水都长肉,也是这个原因。
中医的减肥主要从腹部入手,因为肥胖一般从小腹开始,然后是腰部与臀部,这个现象在道家医学里面叫坎离异位,最典型的是结婚以后男女的发福。
减肥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上的调养,尽量不要吃寒凉助湿的食物。膏梁厚味也能助湿,太甜、太酸、太辣、太咸的食物都算是膏粱厚味,食用过多会戗伤人体阳气,痰湿过重,肥胖就找上门来了。
对于真正因肥胖给工作生活带来困扰的人,一杯清清荷叶茶,祛湿减肥去心火,是最安全有效的减肥良法,让有肥胖之苦的人既不用刻意节食也不用乱吃减肥药,尤其适合年轻女孩。但有些体型适中的女孩也想减肥,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健康才是真正的美。
照海穴——快速摆平咽痛和失眠的神效大穴
照海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称“漏阴”,属足少阴肾经,是八脉要穴之一,通阴跷脉,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适用主持人、广播员、歌唱演员、教师、公司领导;肩周炎、失眠患者等,可缓解胸闷、嗓子干疼、声音嘶哑、慢性咽炎等症状,对肩周炎、失眠有神奇的治疗作用。
我有一位唱京剧的朋友,一天深夜打来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他干涩沙哑的声音,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说,“武医生,我嗓子疼得实在受不了,要不是明天有演出,不会这么晚来电话打扰您,看您有什么好办法来帮我解决一下?”
我在电话里简单地询问了他嗓子疼痛的情况,主要是问他嗓子干不干,他告诉我有干痛的感觉,并且说前两天感觉有点着凉,忽然间嗓子不舒服,肿起来了,声音变得沙哑,说话也很费力。
听完他的主诉,我让他坐在床上,把两只脚心对齐,告诉他在内踝下有一个小坑,用力往下摁,并且神秘地告诉他,“摁的时候要闭嘴不能说话,等你感觉到有津液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咽下去,否则就不灵了,十分钟以后你再告诉我有没有效。”一会儿,电话就打过来了,他高兴地说:“您这一招真灵,我现在嗓子虽然还有点肿,但已经不疼了,改天请您喝茶。”
演出结束后他特地来谢我,我有些不好意思,只是尽到一个医生该做的本分罢了。想到他还要经常用到嗓子的特殊工作性质,我建议他在每次赶场演出前或熬夜演出后,如果感觉嗓子不舒服,就用手揉摁照海穴来进行预防和治疗嗓子干疼,并且还给他开了一个小方,每天用金环石斛10克泡水喝,长期坚持服用,可保嗓子无忧。
为什么嗓子疼点揉照海穴就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因为照海穴在奇经八脉中属阴蹻,与足少阴肾经交会,为八脉交会要穴之一,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既补益又清热。点揉这一个穴位既可以调理阴跷脉又可以调理肾经,可谓一举两得的妙法。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此穴为“漏阴”,就是说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因此,只要我们感到胸口闷得不舒服、嗓子干疼,声音嘶哑,甚至得了慢性咽炎,都可以按一按这个穴,既有滋肾清热的功效,还能让身体的三焦的功能顺畅起来,可谓是一举两得、立竿见影的妙法。
这里可以透漏一个小窍门给大家,以便于更好的使用照海穴的来保养自己的身体,就是在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要闭口不能说话,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现,一定要咽到肚子里去。一般来说,点揉三到五分钟后就会感觉到喉咙里有津液出现,疼痛也会马上随之缓解,古代修炼家都讲究炼津化精,津液生发多了,人体的肾精自然充盈,客观上也起到了滋阴固肾的作用,是真正调动了人体的大药。闭口不说话,并没有什么玄机,只是为了使生发的津液易于滋润喉咙,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吞津法。阴蹻主人一身的水液,交会于照海穴,既滋肾清热、又能通调三焦,所以揉按照海穴会激发肾中精气,引水液上行,滋润喉咙,虚火得到肾水的滋润则下行,嗓子疼痛自然就“水到病除”了。但如果已经溃烂发炎比较严重的,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在以后的临床中我逐渐发现,按揉照海穴不仅能治疗嗓子干痛,还能治肩周炎。一位五十多岁的一个老大姐,刚退休,本来想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结果退休不到两个月,忽然觉得肩膀疼得很厉害,到门诊一检查是肩周炎。除了按照常规治疗以外,我还告诉她一个治疗和预防肩周炎辅助窍门。就是让她回家后坐在床上,屈膝,脚底平踏在床面,自己用双手拇指分别揉摁两侧内踝下的照海穴(配图)两至三分钟,刺激量以自己产生酸胀的感觉为宜,每天坚持按揉一到三次。
没想到,这位大姐一周后就来到门诊找我,非常激动地说,她不仅肩周炎好了,多年的失眠症也好了,中医太神奇了。由此,我也得到启发,在临床中有意无意地使用这个穴位治疗一些经久不愈的失眠患者,居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后来我把它做了一个变通的方法,建议有被失眠困扰的朋友,睡前揉几分钟照海穴,不仅可以滋阴降火,补肾益气,而且还可以让你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何乐而不为呢?
八髎(liáo):通治一切妇科疾病的神奇区域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
几年前,我治疗过一位二十多岁的女患者,自称得了宫颈炎。我问她有什么症状,她说:“没有什么症状。是体检的时候发现的,不然我根本不知道。”她不知道那次体检的结果到底对不对,又不愿意再去做检查,更不愿意一边治疗一边隔三差五去医院做妇科检查,所以来找中医了,想讨个让她更为放心的说法。我按照望、闻、问、切,仔细诊断了一番,并没有发现多大问题,只是有轻微的湿热下注之证。按常规疗法,我给她开汤药为她利湿清热,调整全身气机。我的方子刚开出来,她就杏眼圆睁,说:“吃完药怎么办?再去做检查?我说了,我不喜欢做妇科检查1我也蒙了,不做妇科检查怎么能证明我的疗效呢?而且,如果不让她做检查,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埃就在那时,我脑子里灵光一闪,想起多年前老恩师教的一招绝活儿,便用手捏了捏她腰部下方臀部上方的一片区域,然后从容地对她说:“我开的药,你必须吃。吃完后不用检查了,但你必须坚持做妇科保剑”
“什么妇科保健?”她问。
我说:“就是我刚才捏的这一个区域,在医学上叫八髎,是妇科保健的重要区域。你瞧,你这个区域捏上去很死板,很硬,你自己应该也会感觉很疼。而正常人这里捏上去应该柔软的。你回去就在这个地方下功夫,或者揉这个地方,或者拔罐;如果感觉这一块发冷,还可以艾灸。总之,把这里弄得软软的,你就没有任何毛病了。根本用不着检查,听我的没错1
她听说不用检查了,很高兴,回去就照着我说的做了,效果非常不错,后来,她反馈说:“自从懂得利用八髎后,她的月经正常了,不再痛经了,白带也明显减少,睡眠也好了,不再时不时失眠了,大便也有规律了,不再时不时便秘了……”我问:“原来你还有这么多毛病啊?那次我问诊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啊?”她不好意思地说:“那些都是小问题,因为工作太忙,也没顾得上。没想到被您一竿子统统解决了。你真是神了。”
当然神啊!为什么能这么神呢?因为我有“法”。任何人,只要有“法”,他就是神!使用八髎,就是通治妇科病的**,也是妇科保健的**!
这个世界上女人占了一半,但女人的问题占了一大半。因为女人在生理上尤其特殊性,除了人所共有的生理和疾病之外,还存在经、带、胎、产四大问题,这些问题与身体的其他问题结合,往往会把问题搞的更为复杂。比如,女子的很多失眠、便秘等,都是由妇科问题导致的,医生如果不考虑妇科因素,用常规的方法去治疗,往往没有疗效,或者不能根治,容易反复。所以,古代很多医家总是说:“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中医里也单列妇科。一般来说,女子初潮以后,其治病养生就要考虑妇科因素了。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大多数女人需要和男人一样上班,担负着和男人一样繁重的工作,回家后还需要照顾家庭,所以,女人的问题变得前所未有地多。在我遇到的女性病人当中,带有各种妇科问题的人占到了九成以上。她们大多是忙里偷闲来的,很多人在诊室里还在不停地接电话,一会儿是家里的事情,一会儿是公司里的业务,无不让人操心。而她们自己身上的疾病和痛苦,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在意。尤其是那些妇科病,即使有人关心探问,也是难言之隐,有苦说不出。这让我深深感叹:在这个社会上做女人真辛苦!
对于形形色色妇科的问题,完美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八髎。
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毛病的外在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胞宫健康了,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初恋的时候,第一次鼓起勇气轻轻地把手放在女友的腰上,她报之以甜美的回眸,那种感觉令人终身难忘。现在想来,我的手不就是放在她的八髎上吗?对于女性来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区域,能带来健康,也能传递温情和爱意!
仙家入手第一招:快速启动人体大药库的秘匙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前几天给大家介绍了几个养生穴,只要好好去使用它们,自然就会感到阳气升腾,精力充沛。但这只是抛砖引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将养生保命的阳气固藏在体内使之不失,这才是我在这里给大家“渔”的真经,就是道家的“种阳之法”。
关于这一方法,历代祖师奉为绝秘。无论是各部丹经、还是无数道书,其中都有没有泄露,甚至还有“轻泄者必受天殃”之类的威吓言语。而我的老师仙学大师胡海牙先生却没有丝毫顾虑,毫无保留地把打开奇经八脉的入手方法奉献给了大家。
八脉里有一个道家特殊的修炼穴位——阴跷穴,历代修炼家都视为珍宝,自古就有“阴跷一穴秘不宣”的说法。为什么这个穴位如此重要?这还要从庄子的一句“真人呼吸以踵”说起。
俗话说,真传一句话,但有些话却被无数人越解释越含糊。“踵”是脚跟的意思,所以有的人说要用脚跟来呼吸,当然这在生理上讲不通;还有的人说“踵”是“接踵而来”的意思,比喻呼吸的连绵不断,如此将养生真言文学化,更是小看庄子了。
为了不再让众人猜来猜去,延误养生时机。老师在前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踵”其实就是阴跷穴。我们的脚跟处正是阴跷脉的起始端,再结合上古丹诀“当呼吸之机,我则从阴跷迎归炉”的说法,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阴跷穴在哪里?按古人的说法,它就在人体的前阴与后阴之间的凹陷处。这个穴位与我们头顶上的百会穴是一条直线上的,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它统摄着真气在全身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所以说,阴跷穴发生作用,连带阴跷脉,在脚跟一定会有感应。其实何止脚跟,全身都有感应,“真人呼吸以踵”这句话其实是借脚跟来暗讲阴跷穴的。
有的朋友会想,既然阴跷的开端就在脚跟那儿,为什么意守脚跟又不行呢?我们说养生要抓核心,阴跷脉的核心就在阴跷穴,舍本求末肯定不对,如果仅仅意守脚跟上的阴跷脉,将意念放在脚后跟、腿肚子上,日夜守住,结果后来身体都出毛病了。
阴跷穴如何保养呢?实际上,激发阴跷穴最大潜能的方式就在静坐的时候。
静坐的姿式,是所有的门派共同的,道家、佛家,都是一样。先找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坐在地上或普通椅子都可以,然后下面垫一个坐垫,可以保证身体不后仰;百会(头顶)、颈椎、尾椎成一条直线,可以调整头的角度,体会一下全身放松的感觉;打个比方,好比橡皮筋,不是扎得很长,也不是松松垮垮,而是略微扎一下,这样的松紧度就是整个身体略微往上抬一下,再往回收一点的那个状态,这样我们就坐好了。
就这样每天静坐15~20分钟,不必追求身体的反应,一切顺其自然。待用功日久,真气充裕以后,就会感觉腰间像有个暖水袋捂着一样,热呼呼的,异常舒适。这时只要把这似有还无的一物以意送入阴跷穴即可。不要纠缠什么腰间到阴跷的路线,更不要琢磨什么路线的宽窄。人身本处处贯通,并不存在什么特定路线。只要一闪念,腰间热力便已到阴跷,如同在山中一叫,四处都有回声。
当真气已经灌注到你的阴跷穴时,会感觉像小草发芽般有微微的动感,说动却不对,又像是下小雨时阴阴静静的光景,那种感触非动非静,在动静之间。只要阴跷中感觉一到,你就不要去管它了,只安安稳稳地坐下去,阴跷中的感觉自然会反射到全身。这时全身如泡澡般舒泰,腹内的感觉好像刚饮了酒,这是精气神在蒸腾互化,此时只管静心享受,自然就有源源不断的阳气升起,这便是古人不传六耳的种阳法了。
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近些年,我在坐诊的时候,有时一上午开的都是附子、肉桂、干姜、薏仁、泽泻等扶阳祛湿的药物,给我抄方的学生好奇地问:“老师,这些病人得的难道是同一种病吗?您开的药方怎么都是这几味呢?” 我很欣慰地对他笑了笑,这回总算问到点子上了。虽然他们得的病并不一样,但一摸他们的脉象,都沉细无力,有时还伴有胸闷、心慌、气短,手脚冰凉等症状,在我看来,这就是典型的阳虚症状。
我周围不少朋友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常年被这些慢性病困扰,他们经常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呢?”我一般这样回答:“你之前和现在所生的病,包括将来要生的病,都可以说是阳气虚弱引发的,因为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阳气好比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动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敷布运行,而血液、津液需要通过阳气的气化作用,才能营养全身而产生精神活动和一切的脏腑机能活动,如此才能生生不息。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动,体液占人体百分之七十,阳气不足,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体湿邪过重。正常的体液是滋润人体肌肤和运行五脏六腑必不可少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人体的病变反应。少了就是火,多了就是痰湿。可以说,现代人大部分的慢性病或疑难病症都是由阳气不足引起的体内阴液失调造成的。
有的朋友会想,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怎么好端端的阳气就跑掉了呢?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伤害我们阳气的不利因素,只是被你忽略罢了。
什么消耗我们的阳气最多?是精神。从中医角度讲,人体阳气五种外在表现为神魂魄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神属心,魂属肝,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的不调和,也会引发脏器的病变。这种无形的阳气,却左右着人体的健康,这也是养生最大的秘密。今天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家,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早日脱离疾病之苦,都能健康长寿。
就我们的形体来说,除去先天带来的疾病,24岁以前发的病,一般都没有大问题,因为人24岁之前先天的元阳之气很足,人体神经、肌肉、骨骼都处于最佳状态。24岁以后,人们身上的压力会逐步增多,耗费精神过度,也就是耗费阳气过度,身体呈现出阴盛阳虚的状态。24岁以后的成年人生病,更应该从精神情志层面去找病因,大部分疾病是精神情志受到损害造成的。
损害人们精神最大的因素之一,是现代社会的信息污染。我们每天一打开电视或打开报纸,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很多保健品的广告,教我们如何变强、如何变壮,甚至过了四十岁还如何生龙活虎;而另一方面,也有同样多的广告在教我们如何减肥、如何消耗过剩的营养,如何在四十岁时还能远离大腹便便。边吃着补品边减肥,是不是有些自寻烦恼呢?我们现在一天内接触到的信息,可能比古代人一辈子接触到的都多,每个人的心里都装满了事,脑子里也充斥着各类信息。长此以往,人的精神受到的损害可想而知!比如说一个人听到不好消息,生气发火了,很可能马上就能感到血冲到头顶了,甚至一些人还会突发心脏病死去。信息污染真是伤人于无形啊,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点,还单方面的认为是科技发展的象征。
俗话说,病从口入,阳气遭受损伤比较大的一个根源还来自于我们的饮食。别看我们现在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其实大部分食物都受农药化肥或者各种添加剂的污染,包括转基因食品。长期食用被污染后的食物,会让我们五脏六腑的功能发生紊乱,反过来,五脏受损也会侵害到人的情志。肝不好的人易怒就是这个道理。久而久之,人体也呈现出阳虚状态了。现在非常流行吃反季节蔬菜,这恰恰违反了蔬菜自身的生长规律,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生命能量发生了变化。东北一年一季的大米看起来油润光泽,吃起来口感细腻圆润,就是因为它吸收了一年的天地精华之气,蕴含的生命力也旺盛。我经常听到一些人向我抱怨,“哎呀,现在的东西越来越不好吃了,越来越没有食欲了。”这些食物蕴含的生命能量,满足不了身体的需求,这样的食物又如何能美味呢?
人的身体好比银行,阳气就是我们使用的货币。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银行就不干了。当健康不断被透支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哪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等,都是身体在提醒你,阳气不足了,货币透支了。补足阳气也像理财那样,需要开源节流。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很强的抵御外邪的能力,发挥这种能力的根本是培固自身阳气。我后文将要提到的养生桩,就是让你把心静下来,以形控意,以意固形,让气血通畅运行,让机体自愈力处于最佳状态,养生桩是目前我发现的养阳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长生。
武老师,本人正在研读黄帝内经,现在碰到一个问题特请教如下:
《素问.金匱真言论》里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这里说心开窍于耳,肾开窍于二阴。而《素问.阴阳应像大论》里又说,心开窍于舌,肾开窍于耳。两篇文章有矛盾吗?能解释一下吗?谢谢
内经里确实是有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按照丹道医家的观点应该是心开窍于耳是正确的,所谓肾开窍于耳严格的说是肾之外侯寄窍于耳,亦即两耳的外形与耳类比相似,这两种说法中,一种说的的内窍,一种说的是外形,希望大家在运用时仔细的辨析其功用。大家看看寒冷的冬天,最容易在头部发生冻疮的部位就是双耳。
谁冒犯了我们的身体:阳虚的年代是湿邪在作祟
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奥运期间,有个病人晚上熬夜看比赛,还吃了很多冰激凌,第二天上午就开始发烧了,当时体温不到38度,到社区门诊去输液,输完了以后,还不见好。晚上九点多给我打电话求助,此时他的体温已经升到39度多。他告诉我怕冷,我马上问他怕冷的时候想不想盖被子,他说想盖被子。随即给他开了一个很简单的药方,两个小时就把他的高烧给退下去了。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已经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了。他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到体内。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门诊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可能有朋友会产生疑惑:“武大夫,您说反了吧?冬天气温低,受寒湿侵犯容易理解,可夏天那么热怎么还有寒湿啊?”刚学医时,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直到领悟到中医的实质后,才慢慢解开这个谜团。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瘀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人体在这种乍暖乍寒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玻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孰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
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还有的人喜欢吃猪肉,猪肉性味咸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导致痰湿,如果感觉体内湿重,最好坚持吃一段时间的素食;长期吃电饭煲煲的大米饭,也容易造成湿。体湿的人可以用红豆薏米粥或吃锅巴来解决。喝上一阵子红豆薏米粥之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湿自化。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粘浊,如油入面。”被湿邪侵害的人好像身上穿了一件湿衣服,头上裹了一块湿毛巾,何等难受!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生活中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患上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都跟湿邪、痰湿有关。湿邪性粘腻重浊,湿气向下走,就容易聚集在腰部以下,造成膀胱肿瘤、前列腺肥大增生等病症。湿气在体内排不出来,甚至会导致一些怪病发生,如吃土块、砖头、墙皮、生米等异物,这是身体湿邪很重的表现了。
所幸的是,我们还有祛除湿邪的根本方法。既然湿邪能导致体内阳气不足引发多种疾病,那么我们就努力守护好身体的一轮暖阳吧。只要固护好自身阳气,那么身体也就有了自愈大药,仿佛天天都与春天有个约会。
晨起三步曲”:自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简易方法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有一次在某机关讲到养生时,一位女士在我讲完湿邪后,她很急切地问:“武大夫,既然湿邪的危害这么严重,像我这样不懂中医的人,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身体里有没有湿呢?”
她问的这个问题很关键,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湿邪的危害我在上文已经详细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那么如何自我判断体内是否有湿呢?在这里我推荐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我把它称为“晨起三步曲”。
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
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于是百病丛生。
洗漱时——看舌苔
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漱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瞧瞧看看自己的舌头。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应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你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当我把这三个小窍门教给大家后,这位听众又举手提问了:“如果通过您教的这些方法检测到了体内有湿,那我怎么袪除体内的湿气呢?”
“祛除体内湿气,也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甚至比'晨起三步曲’还简单。什么方法呢?我们下回分解……”
虽然我卖了一个大大的关子,报告厅内还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养生之道贵在日常的生活细节。让健康之路就从每天起床后,我们对自己的身体问声“早上好”开始吧。
薏米红豆汤——彻底疏通湿邪的神秘小偏方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
临床上,我们治疗湿症一般会采用中药的治疗方法,比如说实用三仁汤、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药,它们都具有芳香、化湿、解表的功效。但这些药我们自己不能乱服,有的人会问,在家里有什么好方法来预防湿邪呢?或者说我明显感觉到体内有湿了,到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怎么办?
薏米红豆是清除体内湿气最好的偏方
如果诊断出病人体内有湿时,我经常给病人推荐两种“药”,这两种药既能祛除体内湿邪,还能当水喝、当饭吃。这两种“药”,一是薏米,一是赤小豆(红小豆),一起熬汤喝,是清除体内湿气最好的偏方。
很多朋友说,红豆加薏米仁很难熬,怎么熬它都不粘不稠,能不能放点大米或别的食物一起熬?其实如果从治疗的角度来讲,我建议大家最好不要用。因为这个薏米红豆汤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热除湿。赤小豆是红色的,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红豆还有减肥的作用。薏米性偏寒凉,主要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除湿的作用。正是这种不粘不稠的清轻之相,才能达到清热驱湿的效果。如果从预防的角度来讲,熬大米粥的时候,加上一把红豆一把薏米也未尝不可。
有的人体质偏寒,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有的人失眠,体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经,可以把薏米去掉,熬点红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关节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
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红豆汤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而且,单纯的薏米红豆汤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圆后,就变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仅能驱散我们体内的湿气,而且给我们的心带来生机与温暖。我们就叫它薏米红豆桂圆粥吧,它特别适合强劳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湿热内扰所致,用薏米红豆汤洗脸有奇效,或在薏米红豆汤中加上百合与莲子同煮饮用。百合能润肺、养颜,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莲子最能养心、清心火,同时又能健脾、补肾。当然,如果感觉汤没有什么味道,还可以加点冰糖。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红豆汤中加几片生姜。生姜性温,能温中驱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如果想在汤里加点调味品,最好放红糖,红糖是性温的。需要注意的是,妇女产后保养时,喝红豆薏米汤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点大枣,大枣能温中、健脾、养血是非常适宜的。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红豆汤中加一些黑豆。因为黑色入肾,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以形补形,是补肾的佳品。
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是典型的湿热下注。可在薏米红豆汤中加点碎黄豆,用熬出来的汤泡脚,这是治脚气的一个小秘方。
如果咳嗽,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加入薏米红豆汤中同煮,可以润肺、化痰、止咳。
学会薏米红豆汤的加减变化,使用得当可以对生活中大部分常见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薏米红豆汤的喝法
薏米红豆汤每天应该喝多少呢?我建议大家从5月初开始喝,一直可以喝到10月份。熬了以后可以随意喝。
每年到天热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家里不常用的一个暖壶洗净,抓上一把米、一把薏米,一把红豆放到暖壶里,再烧一壶开水,水开了以后直接灌到暖壶里,最后把盖盖上。如果你想早晨起来喝,头天晚上灌进去,第二天早上壶里的豆子全都泡碎了;如果想晚下班回来喝,那早晨临出家门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泡上一壶,下班以后到家正合适喝。
临床上有很多体内湿气很重的病人,在喝了薏米红豆汤一两周后,便感觉到腿脚发轻了,走路不那么沉了,湿疹也慢慢地也消退了。这也告诉了一个道理,很多小病其实都可以自己进厨房里找药,食物就是最好的药。
阳气若足千年寿,灸法扶阳第一方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把自己喻为扁鹊再生,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说的就是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
其中的灼艾之法还有一个小故事:
南宋绍兴年间,有一个叫王超的军人,退役后遁入江湖做了江洋大盗,无恶不作。他年轻时曾经遇到一个得道的异人,传授给他一套“黄白住世之法”。王超按照这套方法修炼,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腴润。……后来犯案被抓,判了死刑。临刑前,监官问他:你这么高的年龄,还有这么好的身体,有什么养生秘术吗?王超回答说:秘术我没有,只是年轻时师父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是像一团火那样温暖。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埃王超被处死后,刑官让人将他的腹暖之处剖开,看见一块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这就是长期施灸用艾火灸出来的。
可见灼艾对培固人体阳气的力量有多强大。《神农本草经》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玻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关元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手小指的下缘处即是该穴。
关元穴的温和灸法就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关元穴熏灸。艾条距离皮肤约二到三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5~30分钟,灸致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灸关元的最好时机在夏秋之交,相当于北京地区的7月底到9月中。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冬春两季除去特殊原因,尽量不要去灸关元穴,因为冬主收藏,春主升发,灸多了反而会泄精气。
学医之初,我老师有位病人,患有性功能障碍。老师没给他开药,就让他用艾条灸关元穴,每天一次,每次灸15至30分钟。一个月过后,患者的病就痊愈了。老师嘱咐他最好每年夏秋之际,都用艾条灸一灸关元穴。如今他已近古稀之年,依然身体健康,无尿频、阳痿等症状。
道家还有一个小秘法:每晚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把手掌的劳宫穴对准关元,意守此处,慢慢入睡即可。劳宫是心包经的大穴,属火,关元是小肠经的募穴,小肠经也属火,用心经与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收到水火既济之功。
灼艾之法除了灸关元以外,还可以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一个礼拜熏一次,一次二十分钟。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相交汇的一个聚合点,艾灸此穴有从阴引阳之意,补益阴精,长期灸这个穴位对肝脾肾都有补益固摄的作用。可祛湿浊,降血脂,还可以用来辅助治疗脂肪肝。女人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不调,都可以通过这穴位来治疗。方便的话还可以请别人帮忙灸一下肾输穴,此穴可以缓解疲劳,温补肾阳,对肾虚的病人很有帮助。
除了灸法扶阳外,另两个扶阳大方就是丹药与附子了。丹药,主要成分为矿物,以铅汞等金石品为主。《扁鹊心书》提到的丹药名为太上金液丹,以硫磺为主,扶阳祛湿。民国时代的医学大家张锡纯受丹道医家的影响,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主张服用生硫磺来回阳,他认为生硫磺回阳效果比人参还好,能兴垂绝之阳。但是现在的硫磺杂质很多,需要炼制后方可应用,丹药炼制必须要明师指点,工艺复杂,操作不易,只在极少数精通丹道医学的医家手中使用。
附子是现代中医界应用比较广泛的一味回阳药物。从古到今,使用附子的著名医家有很多,像东汉的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创立了很多以附子为主的汤药,像附子里中汤、桂附地黄丸、四逆汤等等方剂都是以附子为主组成的。到清末,以四川名医郑钦安为主的医家,则创立了以回阳扶阳为指导思想的医学流派,就是大名鼎鼎的火神派。
我在四川访道之时,曾经有一位老师,是重庆名医补晓岚的弟子,他告诉我,补晓岚先生是一位擅长使用附子治病的丹道医家大师。补先生曾经在重庆行医时每天都要煮两大锅以附子为主要的汤药来治病,凡是阳虚的患者通过简单的望闻问切,不管什么病,只要是阳虚都服用该汤药,临床的效果非常好。
现在云南、四川还有一道名菜:附子炖狗肉,作为招待尊贵客人佳肴。但不是人人都能吃到这道美味。吃前,还要检查一番,有口干舌燥、舌体发红,体内有热的人是不让吃的,否则容易上火。因为附子和狗肉都是性大热之品。具备了阳虚症状的人,吃上一顿附子炖狗肉,会感觉到非常舒服,浑身暖融融的,如同美酒微酣,既治病又养生。附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味中成药是附子理中丸。适合手脚冰凉、四肢无温,腹泻畏寒等脾阳不足的人服用。
“三阳开泰”开启人生大运——升发阳气的心法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有一次在外地讲扶阳保健,一位听众提了个问题:如果不用药物和灸法,您还能有什么方法让我升发阳气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当时给了一个回答,就是减少欲望,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但我自己不太满意。回来后查阅了大量的道家古籍文献,发现道教的教理和仪轨当中,蕴藏着不用借助药物和灸法却行之有效的升阳方法,我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把这个方法,叫“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出自《易经》六十四卦之中的泰卦。古人发现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三阳”表示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人体的阳气生发也有类似的渐变过程,我称其为人体健康的“三阳开泰”,即动则升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
动则生阳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动一动,摇一摇,那么气血流通就百病不生了。学五禽戏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却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动摇正是对动则升阳最好的诠释。现代社会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人们大多时动摇的是精神,不动的是身体。上班的时间坐在办公室里,出门就坐车,回家又坐在沙发上看半宿电视,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坐着的,不动则阳气不得升发,气血都瘀滞了,长此以往身体怎能不病呢。动摇精神损耗的是我们的阳气,动摇身体则能生发阳气,所以我们要身体健康,就一定得先让身体动起来。
中医有一句话:“阳光普照,阴霾自散”。如果你体内阳气严重的不足,阴气过盛,可以选择一些柔和舒缓的传统功法,如养生桩、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等。运动有一个标准,就是以心脏不剧烈跳动,身体微微出汗发热为宜,运动过度反而会伤害身体。上午和春夏都属于阳长阴消的阶段,所以阳虚的人应该在上午锻炼。
善能生阳
《太上感应篇》中对“善”做了三个定义:一是语善,第二是视善,第三是行善。
“语善”就是要求我们说一些鼓励人、激励人、柔和的话,比如说这个孩子今年考试成绩不理想,没考好孩子也不高兴,如果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一定不会去埋怨孩子,而是用激励、鼓励的方式,让孩子的信心建立起来,聪明的小孩都是夸大的,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聪明。
事实上,现实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大都是伴随着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夸奖中长大的,在这种肯定的阳性语言激励下,人的阳气就会持续得到生发,身心都会得到平衡的发展。古人讲,“良言一句三冬暖”,讲的就是语善升阳的道理。
视善,就是要让眼睛经常看到美好的事物。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间的大美,所以久居尘市的人要经常出去看看,以此养目调心,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也是与天地交换能量,升发阳气的过程。据说德国有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男人看漂亮女孩,如果每天看上5分钟,可以延长10年的寿命,女人看帅哥也可以延长寿命。所以,逛街时看看过往的美女帅哥,养养眼,我想,这也算是视善吧。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所见之物反过来也会影响心灵,生活中不要总看到社会、人生的阴暗面,凡事要多看阳光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到随处视善了。
那什么是行善呢?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能看到很多的这方面的例子。像汶川大地震,无数人伸出了关爱之手,捐出善款,还有的人做义工,亲自到一线去支援灾区,这都是行善的表现。再比如一个人用车拉着一车煤或者白菜,爬高坡时上不去了,这时你帮他推一把,过了这个坡以后,拉车的人会回头道一声谢谢。这个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呢?一定会感觉到暖暖的,这种暖就是阳气升发的表现。日常中帮助他人的行为其实都是行善。
《礼记·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管是语善、视善还是行善,都是在讲做人做事要去掉私欲,内心光明磊落,多为他人着想,那种累在身暖在心的感受,也是能延年祛病的。
喜能生阳
古人说,喜则阳气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看一些欢快的娱乐节目,听自己喜欢的歌曲,看自己喜欢看的书,业余时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阳气生发。
喜能升阳,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冲喜”。按照道家医学的观点,冲喜是很高明的升阳方法,冲喜冲掉的是身体的邪气,换回的是正气。过去的人用办喜事的方法来治病或者转运。久病或长年身体不好的人,有意地操办些喜事,对病情是很有帮助的。实际上冲喜是借助外在的环境改变病人的状态。
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喜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能够保持一颗欢喜心,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的。
命运是每个人穷其一生都想去把握和改变的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命运赋予了每个人更加切实可把握的意义。阳气旺盛不仅不会受到病邪侵害,还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悦,心想事成。所以,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
健康男人拒绝将军肚——脾肾阳虚是产生“将军肚”的罪魁祸首
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
几个月前,我有一个学生从海外归来,携妻带子地来看望我。开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的大腹便便,与他出国前清秀瘦弱的样子很难联系起来,这让我小吃了一惊。这位学生自我解嘲地说:“还是娶了媳妇好啊,您看我结婚两三年啥事都不用操心,生活安逸,心宽体胖,哪像没有结婚前,天天惦记娶媳妇,怎么吃都长不胖。”他用宽厚的手撑摸着自己的大肚子一脸幸福地说,“这身材,才叫男人啊1
“男子身体壮实能给女子安全感,像个男人,是有道理的,但浑身脂肪,还挺着个大肚子的这种'壮实’就不仅不像个男人,而且长此下去就会成为一个病人。”我的一番话这回轮到我的学生吃惊了。
不是因为病理原因引起的大腹便便,我们都有一种说法,叫“将军肚”或“啤酒肚”。目前,国际上对将军肚的成因有好几种说法。有人说,将军肚是营养过剩导致的,也有人说是营养不均衡造成。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从中医角度来说,脾肾阳虚才是导致将军肚的罪魁祸首。
有很多人就不理解了,“将军肚”、“啤酒肚”分明就是肥胖造成的,怎么和人的内脏脾、肾扯上关系了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还是拿我一个学生“开一下涮”。他结婚前是孤家寡人,不近女色,体型虽瘦,但身体健康。有了老婆后,有一股新鲜劲在那,无形中房事过多,造成肾虚。而肾主水,脾主土,房事过多,水就少了,水带动克制不了土,加上现代人喜欢喝冰镇啤酒,啤酒性凉,直接入脾脏(翻译啤酒的人是天才,知道啤酒就是入脾的,一语道破天机),这时脾也就虚了。《黄帝内经》里讲“两虚相得,乃克其型”,讲的就是肾和脾都虚了,才会造成“将军肚”、“啤酒肚”。而肾脾一虚,肚子就大了,肚子大腹便便了就是身体虚弱的第一个硬指标。
脾肾双虚造成“将军肚”、“啤酒肚”也许还有人觉得太玄,不太懂。那我再作个简单的比喻。那就是肾和脾既是亲家,也是冤家。因为肾主水,脾主土。肾和脾的关系,就是土和水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要好,合在一块,你才可以捏出泥来。但水和土又是相克的,在讲到生克制化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克你的就不好,比如说金克木,在正常的情况下,金是为了让木来成材,比如我们的桌子、椅子、板凳,只要是木制的东西,它都要靠锯、刨子、凿子,全都要用金属的东西来克制它,才能让它成材。代表水的肾和代表土的脾,人健康时两者是相助相克的,但一旦哪一方先虚了,那么另一方随之也会虚了,就好比如肾和脾都是武功相当的成年人,两者时常试试功夫,这是既锻炼了身体也增加了武功技艺。但如果肾亏了,总是不想动,长此下去,肾的功能减退,此时的功力可能就不如一个6岁的孩童,试想当6岁的肾去找成年的脾比武,脾是没有兴趣的,长此下去,脾也懈怠了、荒废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当房事过多,水就少了,而土不来克制一下的话,水就自我膨胀了,土自身的能量消耗不掉了,它就开始虚了。这就是《黄帝内经》里为什么说肾、脾都虚才会造成“将军肚”、“啤酒肚”的原因。这个大肚子一出来,如果不及时保养身体,改掉坏习惯,可能随着大肚子带来的,还有其他大问题了。
以色列总统沙龙我们以前是经常在电视里看到,他出来的形象,就是挺着一个大肚子,这不是福气的表现,这个大肚子里,藏着诸多隐患,结果不出我所料,他现在中风了。原因在哪呢?
“将军肚”、“啤酒肚”首先会造成腹部肌肉松弛、腹部脂肪层过厚。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腹部脂肪分子很容易以游离脂肪酸的形式进入血液,并随血流直接进入肝脏。当肝脏游离脂肪酸分子过多时,会转成低密度脂蛋白,并随血液流往心脏、肺和动脉。其中,一部分低密度脂蛋白转化为有害的胆固醇,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玻而冠心并心肌梗死、脑栓死、中风、心脏并肝肾衰竭、糖尿病等均为心脑血管疾玻
这里有个小窍门,来让你对自己身体的胆固醇做一个自我检测,方法就是男性腰围与臀围的比值高于0.9,表明体内可能有胆固醇过高的潜在危险。假如腰围等于或超过臀围,那么危险性就更大了。
拒绝将军肚的方法有很多,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比如睡好觉、多吃醋,少吃大蒜,吃荤食后别立即饮茶、补充维生素等别处都或多或少讲了一点,我这里只从一个中医医师的角度说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少喝或尽量不喝啤酒,特别是冰镇啤酒
啤酒营养成份高,人体易吸收,经常大量饮啤酒的人,他的心肌组织中就会出现脂肪细胞,心室体积扩大、心肌肥厚、心脏增大,特别是冰镇过的啤酒,寒凉入脾,便会出现啤酒肚。已经有了啤酒肚的男子,只要坚持3个月不喝冰镇啤酒,啤酒肚会相行见消。
2.房事注意节制、有规律,不可太过。
这个不多说,房事节制才能为你打败将军肚助一臂之力。
3.最方便的有效食物——南瓜山药粥
南瓜一定要削皮,山药却一定要带皮。这一个带皮一个不带皮,都是为了这些营养入脾胃,因为不同的吃法就养不同的器官,这个需要注意。
当然,除了南瓜山药粥之外,我们还可以吃一些红豆、黑豆、子米等,都对消除将军肚有好处。
4.最便宜的有效中成药——参苓白数(zhu)丸
这个也不多说了,我是个中医大夫,免费给您开药了。
我的这个学生当时听完我的讲解后,有些郁闷地回家了,但成功就是坚持不懈,他发挥了他拜我为师时的坚持。不久后,他再次携妻契子地来看我了,但这次不同的是,他与三个月相比,并没有瘦,身体看起来反而更壮,只是以前打眼的大肚腩已经消失不见了。
我正感欣喜,忽然见他一拍头,狡黠地说:“老师,我有一个同学,结了婚,吃喝都没有禁忌,但他也没有大肚子呢,这是怎么回事啊?”
“那他就是个火型人,吃什么化什么,这就和人的体质有关,是特例了……”
“火型人真让人嫉妒啊1
“都是两面的,有利就有弊,火型人能化,也不能有恃无恐地吃喝,吃喝无度还是会出问题。”
你才是自己的长寿佛——保养生命的最大玄机是辨别自己的体质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两年前的一天,诊室来了一位女士。她一进来就坐在我面前,我刚要开口问诊,她就带着一副考问的语气说:“别问我哪不舒服,先给我号号脉再说。”
我笑了笑,看了一眼对她说:“你有高血压,怕热、爱出汗,喜欢吃凉食,小便涩黄,有时候还睡不着觉。”
“还行,这才是真正的中医,不号脉就把病全看出来了,挺神的1
其实,不是我神,只是遇到了一个偏阳体质的病人,只有用这种“未卜先知”的望诊方法,才能让她安静地坐下来,给她看玻从体质学说角度来讲,她的病也是体质病,都在脸上写着呢。
为什么有的孩子出生后很好养,连小病也不怎么生;而有的孩子却很娇气,动不动就生病?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苗条,而有的人体态臃肿?为什么有的人怕热,有的人怕冷?这些都是体质所决定的。
《黄帝内经》把人分为二十五种体质,每个人生来就分属于不同的体质,但是辨别起来很复杂。在此基础上,按照道家的观点,我把人的体质简约归纳为三类,即:偏阴体质、偏阳体质、阴阳平和体质。在养生治病中,应用起来就很方便,使得《黄帝内经》的体质学说对普通人有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人的体质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它就像老天安排给你要过一辈子的亲密伴侣。而保养生命的最大玄机是明白自己是哪种体质。只有明白自己体质的特征,才会有的放矢的运用养生和祛病的方式、方法,才能防患于未然,让我们少生病,甚至不生玻这才是养生治病的大智慧。
要辨别自己属于哪一型体质,得从不同体质表现出的特征入手。
偏阳体质
偏阳体质的人,大多体型较瘦,但很结实,喜欢动、容易急躁,性格外向,自制力较差,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强大。皮肤易长疮,大便干燥,易眩晕、头痛、失眠等。这类体质的人怕热、喜冷,或体温偏高,动则易出汗,喜欢喝冷水。面色多苍黑或偏红,或油性皮肤。精力、性欲旺盛,动作敏捷,反应快。
在《黄帝内经·灵枢》里,黄帝又把偏阳体质分为太阳和少阳体质,也就是火型人和木型人。
火型人,即太阳人。一般体型锐隆,面色赤黄或赤白。头孝锐面、肩型好,手足也校这类人大多热情、敢于冒险,但喜夸张、好虚荣、骄傲好斗。且随意自得而不拘谨,喜欢高谈阔论,无能虚说,志向远大但往往都不切实际,常过于自信而意气用事,虽遭失败也不知悔改。
木型人,即少阳人。一般体形修长,面色苍白,头小,长脸型,肩背大,身子直,手足校这类人大多个子高但很瘦,站立时头高仰,行走时则左右摇摆,站立时双手多放于背后。一般慷慨公正,能与人合作,善于人际交往,但不喜欢埋头工作,喜欢抗上,不服人,容易顶撞,善变不稳定。
像来我诊所的这位女士,就是偏阳体质里的火型人,这样的人对风、暑、热易感性较强,受邪后多伤阴、耗阴,易得高血压、心脏病等。
偏阳体质的人,也就是说火型人和木型人在养生时要以静养抑阳为主。心态要平和,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平时多吃偏阴凉的食物,如马齿苋、白菜、黄花菜、西瓜、苦瓜、冬瓜、海带、紫菜,水果中多吃梨、香蕉等。
偏阴体质
一般来说,偏阴体质是指有偏寒多静等特征的体质。具有这种体质的人,多见于体型较胖但较弱,体温较正常稍低,怕冷,喜热,面色偏白而少光泽,精力偏弱,容易疲劳,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格内向,喜静少动,胆小易惊,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
我有个病人得了结核性腹膜炎,病到腹水了才来找我看玻我说:“你这病都半年了,再拖俩月,可能我也救不了你,这个病是有很多前期症状的啊,你为什么现在才来看病呢?”
这个病人很委屈地说:“武大夫,我这半年真的是一点症状都没有啊,吃喝拉撒,什么都正常,您说这是个炎症,总得要发烧才对啊,可是我这半年就是连个感冒都没得过,所以才耽误了……”
听了他这么说,我也就没怪他了。这位病人,就是典型的偏阴体质,因为偏阴体质的人对寒、湿之邪易感性强,受邪后多表现为不发热或发热不高,容易传里或直中内脏。这样体质的人多阳气不足,腑脏功能偏弱。所以这位病人在得了炎症后也没有发烧的症状。
在《黄帝内经·灵枢》里,偏阴体质还分为太阴体质和少阴体质,就是水型人和金型人。
水型人,即太阴人。这类体质的人一般体型圆满,皮肤较黑,头较大,面不平,肩窄或小,腹部大,手足喜欢动。水型人柔弱,不好动,不好争,有利于他人,适应能力强,比较内敛,能适应万物。这类人还具有很强的调和性和妥协性,具有说服力,为人有同情心,敏感、谦虚、顺从、性柔和,心灵手巧、精善艺术,肯低矮就下,沉静安静,温柔婉约,在习惯领域可变性强,但这类人容易自卑,爱哭,消沉抑郁,忧柔寡断等。
金型人,即少阴人。这类人一般体型方正,皮肤白,头小,脸型圆中带方,肩背小,肚子平,手足也校这种体质的人多具有较强的支配力和控制力,有创意,有想法,具有上进心、目标力很强,常有威严的气质。金型人一般坚定、坚毅,仗义疏财,稳重自持,高瞻远瞩,有远见,做事独立而不愿妥协。但这类人通常也固执、好比较,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偏阴体质,也就是水型人和金型人在养生时要以精神上的调养为主,即要让这种体质的人动起来,活跃起来,心理有这个准备,往往就真的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偏阳体质的人平时可以多吃偏阳性食物,如辣椒、干姜、香菜、狗肉、羊肉、芥菜、南瓜、大蒜、荔枝、桂园、橙子等等。如此结合调节之后,偏阴体质的人也可以慢慢变成阴阳平和之人了。
阴阳平和体质
可能有朋友会问了,我看前面的偏阳体质和偏阴体质里我都有点像,又不全像,那我到底是哪种体质啊?如果前面讲的两种体质好像都有又好像都没有,那么你就是阴阳平和体质了。
阴阳平和体质是最健康的体质。这类人通常胖瘦适度,肤色较好,目光有神,性格随和开朗,这类人不易受外邪,不易生病,即使生病,也会好得很快。精力充沛,睡眠好,工作效率高,如果调养得好,这类体质的人一般较长寿。
阴阳平和体质的人就属于五行里的土型人,是阴阳最和谐平衡的人。这类人大多长得很敦实,皮肤黄、头较大,圆脸型,肚子大,手足校这类人往往居中不偏激,比较综合,敦实、诚信,但思想不够活跃,沉闷保守,反应迟钝,开拓性不强。
阴阳平和体质的即在养生方面要注意的我就不赘述了,取偏阳体质和偏阴体质的中间就可以。
肺腑之言,不吐不快。倘若有朋友再问我:如何能不生病?如何能长生?我唯有送你一句话:体质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决定怎么面对,那是“运”!命是无法改变的,掌握了体质养生密码,运却可以自我控制。
提心吊胆是致病的根源,无意识紧张偷走了我们的健康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前些年孩子还小时,一次周末我带着她去爬山,回来的时候,我已经累得不行了,可再看女儿还是又蹦又跳的,浑身还有使不完的劲儿,一点没有累的意思。按理说,小孩子的体力远远不如成年人,同样的路程,为什么成人反而还不如孩子呢?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这里面有很多的医学道理:在爬山的过程中,小孩子是把关注点放在山水景色之中,尽情尽兴地游玩,身心是放松愉悦的。而成年人第一任务是看护好孩子,关注点在孩子的安全上,爬山过程中陡峭的山路、荆棘的树丛,处处都充满了危险,对孩子的监护丝毫不能放松,得时时提醒孩子这个地方不能爬,那个地方不能去,家长在这种状态下心神的消耗远比单纯爬山消耗的体能要多得多。
“多动劳身,多虑劳神”,劳神带来的疲劳感远远比劳身要大得多。带过小孩的朋友都有这种体会,带孩子比上班做家务都要累,因为总悬着一颗心。
有句俗语叫“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出生的小牛为什么不怕老虎呢?这是一种生命的自然本能,牛犊对周围环境没有任何危险的概念,完全没有防护意识。
人也是这样,在婴幼儿时期,人的意识未开,处于混沌状态,身心都是放松的,遇到外界的刺激会有本能的紧张,外界的刺激消除后,身体马上恢复到自然松弛状态。老子所讲的“抟气至柔,能婴儿乎”就是要让我们学习婴儿的先天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是没有病的,病可以说都是在后天形成的。人在成年以后,理性成熟,七情六欲也逐日增多,外在的环境有着很多安全隐患,潜意识会形成人的自我保护系统,防止潜在危险对人体造成伤害。久而久之,就陷入一种习惯性紧张中,也就是无意识紧张状态,而无法自然放松,在这种状态下,人消耗的不单纯是体力,还有心神,也就是阳气。阳气耗损过多则导致阳虚。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行走在车辆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和行走在花草芬芳的公园里,心境是截然不同的。
临床上,很多患者在就诊过程中,肩部一直耸着,坐着也放松不下来,形成惯性了,这是典型的无意识紧张状态。长期处在无意识紧张中的人双肩会不自觉地上耸,气机上浮,郁结在胸膈部分沉不下去,造成虚火上升,产生胸闷、心烦、易怒、头晕等一系列不适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心脑血管疾并颈椎并高血压等病变。治疗时如果不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无意识紧张,无论吃多少药,都只能缓解一时之痛。
写作这篇文章时,刚好有一位病人来复诊,经过几次调理后,病人双脉平缓,舌苔净洁,饮食正常,大小便通畅,已经是一副无病之躯了。但是这位病人总感觉身上这儿也不舒服那儿也不舒服,好像有东西堵在里面,甚至怀疑患了癌症,非常紧张焦虑。仔细问询后才知道,她在家带着一个一岁多大的外孙,小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一会儿用手指去捅插座,一会儿把碗摔了,没有安静的时候。老太太生怕外孙有个闪失,整天提心吊胆,感觉到很累,起急上火了,又不好意思跟女儿说,烦恼闷在心里边,浑身就不舒服了。我跟她说身体正常没有病,是由于长时间的心情紧张劳累所致,她认为我是在安慰她。为了让她相信身体没有大病,我用了道家医学中一个叫做遍山寻贼的手法,按压她的三阴交穴,病人有强烈的酸痛感。有压痛就说明体内有气机淤阻,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的聚合点,这个穴有疏肝解郁、培补元气的功能,是调节心情的妙穴。我告诉她一套运动治疗法,就是每天练习抱住健康养生桩,把气沉下来,用脚趾抓挠的方法刺激三阴交,一周后,这位患者明显感觉身轻气爽。我告诉她,以后不用吃药,每天坚持站养生桩就能健康如意了。
从事20年的中医诊疗工作,无数患者的体验证明,这个融武术健身、中医养生、道家修炼为一体的养生桩,是目前所有调整身心方法中最简捷、最便利、最安全而且见效最快的一种方法。它能从根本上消除阳虚给人带来的一切身心问题。
明白了无意识紧张致病的道理,再去旅游时也要学会使自己放松,把肩松下去,使气沉下来,用心去欣赏天地间的秀丽风景,犹如柳宗元在《使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的描述,一瞬间“心凝形释与万化溟和”。达到古人说的天人合一的养生至高境界。
后溪穴:振奋你一身的阳气
后溪穴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揉此穴受用无穷!!!
过去,颈椎病是40岁之后人的专利,但现在20~30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甚至还有得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
阳气不足,人就会未老先衰,这是当今生活中多数人面临的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差了
人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
这一系列问题,都出于同一原因。现在,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后溪穴。后溪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用这个穴位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坚持。我们坐在桌子旁,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的效果。
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这是毫不耽误时间的,因为这时候,眼睛该看什么还可以看什么。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缓解。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如果因为忙,总是忘记怎么办呢?我建议,甚至可以定个闹钟,每隔一个小时提醒我们揉动一下后溪穴。不管忙到什么程度,我想这么一点时间还是能抽出来的。因为,这是能真正拯救我们健康的好方法
要养成揉后溪的习惯,随时随地,有空就揉一揉。比如,开车的时候,如果碰见路上堵车,或是红灯亮了,把后溪放在方向盘上来回滚揉几次,特别舒服。这时候,别人在着急上火,而你却在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正脊柱、利眼目,受用无穷;一不起急,二不发火,精神振奋,这么一来,有时候居然觉得堵车也堵得很值!
注:后溪穴在手侧面小拇指下两三厘米处,见上、下附图
补阳气
人缺阳气,首先,手脚冰凉,面色没光泽,再严重的话,就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的一些疾玻中医上讲,前为阴,后为阳,所以晒后背主要是通过督脉的这种阳气生发的过程,生发自身的阳气的。现在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刚过40岁就发生阳虚,而产生早衰现象。这些人必需想办法来补阳气。
阳气不足,湿气重要多晒晒太阳。要多吃点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肉桂,韭菜等,正所谓血旺则气足。补阳的食物能够补充人体阳气,增强人的抗寒能力,阳虚的脏器有心脏,脾脏和肾脏,关于补充肾脏阳气的食物,之前介绍过四味肉类和核桃。千万不要以为,吃吃羊肉狗肉就能够改善阳虚体质了,NO,NO,心脏和脾脏的补阳食物同时都要一起吃的,同时进行才会更有效。阳气衰弱,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怕冷,消瘦,四肢寒冷,脸色苍白,皱纹很深,根本就去不掉。这里介绍的食物能够温暖脾胃,驱赶寒气,被中医称为“温里”食物。但是因为这些食物大多为辛味调味品,所以量不能大。并且因为辛热而干燥,容易伤津液,由此可见,食补都有禁忌损伤,更何况中药。
韭菜和韭菜子都是温补阳气的保健蔬菜,皆能温暖身体,补肝肾不足,韭菜子可以单独煮熟吃,而韭菜和核桃用芝麻油炒熟之后食用,能够治疗阳虚肾脏寒冷,阳气不足,腰膝寒冷,有补肾暖腰的功效。
肉桂隆重登场,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良药。阳虚的外在表现是,怕冷,四肢冰冷,体型消瘦,腰疼膝冷,尿频,注意到了没,松松小猫,你为阳虚体质。肉桂辛热纯阳,温补命门之火,补益阳气,治疗身体虚冷。这里我解释一下命门,这是督脉上的一个穴位,以后会详细介绍,而督脉则主管人体的阳气,这也没什么复杂的。
肉桂能够散寒气,温暖血液经脉,体寒造成的月经问题也可以吃肉桂治疗。肉桂特别的优势在于,如果阳气虚弱,同时气血也虚,它可以和补血补气的食物一起吃,能够运化阳气,鼓舞气血的生长,低血压的人可以常吃。
肉桂只能当调味品来吃,一次量很少。阴虚火旺,血热,孕妇都不能吃。服用方法可以磨成粉冲水喝,也可以和生姜红糖煮水喝。
阳虚的人很多,特别三十五岁以上,皱纹比较重,又怕冷的人,还有年轻的女人特别瘦,怎么也胖不了的,都要关注自己是否是阳虚体质,如果是的话,皱纹和消瘦就很容易调理好了。
晒干的生姜能够唤回身体里的阳气,有疏通经脉,温暖肺和化痰的功效。脾胃虚寒,和严重的阳虚以及肺寒,咳嗽,气喘,身体寒冷,后背寒冷可以服用。作为治疗阳虚的食物,它可以用做抢救人性命的药物!干姜通心助阳,具有回阳之功。
同时还有红糖,它主要用于血瘀和体寒这两个症状,此外,驱寒的还有胡椒,茴香,丁香,辣椒,花椒。
对于阳虚,我推荐牛羊肉,狗肉,核桃,韭菜和韭菜子,肉桂和干姜。
推荐了三个小方法:一是用艾灸灸督脉。督脉就是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上,从颈椎到尾骨这段距离,贯穿着人体一身的阳气。加上灸法的温热作用,能很好补益阳气。二是多用热水烫脚,脚上有很多穴位,特别是脚心上的涌泉穴,热水对这个穴位的刺激能很好地调整人体的阳气。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烫脚能很快消除疲劳,身体也很容易暖和起来。在寒冷的冬天,烫一下脚,身体就会感觉暖暖的。三是用一根木棒,每天早晨起床后,拍打自己的督脉以及全身各处,感觉到全身温暖发热,舒服就可以了。这个方法也能很好温补阳气。
一个食疗方,阳虚的人可以经常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每次可以选用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放在锅里用小火炖。这个食疗方能很好地补益阳气,祛寒止痛,特别适合冬日或阳虚的人食用。
适当运动: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此时阳光充足,树木茂盛,能对大气起净化作用。因此夏季多到户外,尤其是日照充分的山林,对健康是大有好处的。这时多到户外活动,可以吸收自然界阳气精华,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循序渐进。如果运动过度,可导致大汗淋漓,这样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在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切不可大量喝冷饮。
调养:夏天出汗较多,汗液又是阳气蒸腾阴液所致,所以夏天阳气消耗大,我们在起居饮食中要注意保护内脏阳气。如睡觉时要避免腹部受凉,要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否则会有损于阳气;中午温度高,可安排短暂午睡小憩,这样既可以避开中暑高峰,又可补充体力,保护阳气。不要用冷水冲淋,这样会耗伤阳气。每天应用温水洗澡以护阳气。
有度:夏季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应注意饮食调节。饮食既不宜过多,还要慎吃冷饮,以免伤脾胃阳气。还可适当吃一些温性的食物以温补体内耗损的脾胃阳气。尤其本来就是阳虚体质的人,可多吃鲫鱼、大枣、胡桃仁等益气温阳的食物。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也多,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此外西瓜、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乌梅汤等都是解渴消暑佳品,但不要冰镇食之。
健康小偏方 :枣参牛肉汤(夏季保健汤):30枚红枣洗净、去核加半斤牛肉、1两党参、2片生姜一起放入开水中,继续用中火煲三小时左右,加少许盐调味。可温补脾胃、养心安神、强身健体。荷叶茯苓粥(夏季保健粥):先将一张荷叶煎汤去渣,再把1两茯苓、2两大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加少许白糖调味。可清热解暑,宁心安神。
韭菜炒鸡蛋、韭菜饺子:韭菜可以壮阳还可以通大便,具有“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的作用,其对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有较好的功效。韭菜温而益人,以初春二月的韭菜最好。一周吃一两次即可。阴虚肝火旺者可以上午吃韭菜,这是因为早上升阳,晚上应滋阴,如果晚上吃了温补升阳的韭菜,容易让本来就阴虚的人夜间烦躁。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3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