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中隐藏的秘密
从士兵到元帅 编辑
蜀汉有双隐形的翅膀——《出师表》背后的恩恩怨怨
蜀汉丞相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专制时代“贤臣”的标志性人物。他的一篇《出师表》写得声如金石,感人肺腑,是一个很重要的缘起。
后世读书人把此表奉为圭臬,其最主要的原因却还不是诸葛亮文笔优美,或他此后取得过军事政治上巨大的成功,而是他竟然可以这么写,竟然有这样的话语权,一个臣子可以对一个君主以如此真诚的、教诲的语气说话。而且,孔明说出了历代的士人所欲言而不能言、不敢言、不尽言的东西,这又正是普天下把“为帝王师”当成最高理想的读书人所梦寐以求的境遇。
虚君无为,忠臣用命。这种无形的特质,使得蜀汉这个在当时的三国中最弱孝偏僻的国家,在经济上落后,军事上又没有获得战争利益的状况下,能够立国几十年不灭——翻开历史记载,几乎在这同时,曹魏被权臣篡窃了,东吴被孙权自己虚耗了。看看在魏、吴的两位诸葛亮的本家的下场:族弟诸葛诞在曹魏,为了维护曹氏、反对司马氏而兴兵败亡,被灭三族;侄子诸葛恪更惨,作为吴国的重臣而遭谋害,也被灭三族。
蜀汉这种特质,在《出师表》的行文中透露得淋漓尽致,所以它是一篇多层意味的,文意非常复杂的文字,是忠臣的自白书,也是老臣的牢骚书,同时又是权臣的政略书。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结合当时的史实,加以分析。
忠臣的自白书
龙战与野,其道穷也。止戈为武,有凤来仪。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在西方,古代战争主要是流贵族的血,而在中国,古代战争主要是流老百姓的血。好战者自亡,强国之正道,在于不战而胜。
既然穷兵黩武不是强国正道,所以历代上《出师表》,一定要首先申明出征的理由。
蜀汉的出征理由是什么呢?孔明说得非常清楚:不是我要拥兵自重,而是要完成先帝的遗愿,要光复汉室——包括此前平定南中,也一样是基于“光复”的国策。
后人透过《三国演义》看《出师表》,往往曲解诸葛亮的真意。《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里病态地拔高孔明的智商,到了“多智而近妖”的程度(主要是毛本《三国》),好像诸葛亮太厉害,不北伐,不打别人,实在是浪费资源、明珠投暗、暴殄天物、美妇偏伴浊夫眠。
还有人说,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功高震主,控制军队,将来自己当皇帝。
其实,如果北伐成功了(希望极其渺茫),那么诸葛亮受九锡,封王是有可能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因为曹魏强大,蜀汉弱小,加上北伐远征军的补给根本上不去,北伐是没有多少成功可能的。何况蜀汉与孙吴的联盟,只不过是一种战略媾和,名为“平分天下”,实则互相戒备。从刘备败归白帝,直到蜀汉灭亡,蜀汉都在对吴前线设置重兵,修筑工事。蜀汉亡后,果然有吴国来攻,幸好有得力边将防御,才使江州百姓免受兵燹之祸。
在这种环境下,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很难打破的。蜀汉作为其中最弱小的一方,更难成功。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北伐呢?
当时蜀汉的战争理念是:三国如果和平发展,曹魏的国力增长速度,会远远超过吴、蜀两方,越不战,实力对比越有利于曹魏;开战越早,反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这就跟投资买股票买房子,要买涨不买跌是一样的心态。诸葛亮和姜维,都是这种观点的坚持者。费祎并不同意姜维的观点,曾经加以掣肘,但费猝逝,姜维遂得以继续用兵。
同时,诸葛亮也希望通过对曹魏用兵,而促使其内部发生变乱。这样,蜀汉才有趁机取得中原的可能。从后来曹魏被司马氏篡夺的过程看,蜀吴的连续用兵,导致曹氏失去了对军队的绝对控制,确实构成了曹魏在三国中最先被架空、颠覆的主要外因。
此外,《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裴注之中,收录了一篇署名是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其中回答了一些对他的北伐有所质疑的问题,也可以证明蜀汉的北伐,有一些必然的缘由。
原来,先主刘备创业时,走南闯北,聚集了一批猛将精兵,到南征孟获之后,这些精锐逐渐凋零老朽。诸葛亮的意思是,与其养着他们,看着他们老去,不如发挥其余热,带他们去打曹魏。《后出师表》云:“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嗨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蜀汉立国,凭借蜀道天险,不用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也能守土无虞。后来几次曹魏攻打蜀汉的劳而无功,印证了诸葛亮的这一判断。到司马炎时,钟会、邓艾平蜀,姜维扼守剑阁,钟会大军始终无法攻克,眼看准备撤退,如果不是天才加亡命的邓艾取道阴平奇袭江油、成都侥幸得手,蜀汉将再次逃过一劫。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心迹:自己的领兵出征,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是“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换句话说,是作为他丞相分内的责任。
老臣的牢骚书
《出师表》不仅表达了“忠”的意思,而且也渗透了很多牢骚的成分在其中。作为托孤老臣,诸葛亮这样铺陈自己的“悲苦”,是要取得皇帝以及群臣的体谅。
在《出师表》的后半段,诸葛亮铺陈了自己出仕的轨迹,表明自己一片苦衷:都是为了你们刘家。看他怎么说的——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诸葛亮不是布衣。这个在说《三顾茅庐》的时候,扑会摆得很明白:诸葛亮是名门之后,在荆州已经经营了很深厚的人脉,是荆州青年士人中的佼佼者之一。诸葛亮这样说的目的,一是要表明自己没有野心(“不求闻达于诸侯”),二是强调自己本来与刘氏没有利益的瓜葛。“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句话说明,自己为刘家效力,都是来自先帝刘备的一片诚意,而非自己主动投机到刘备帐下。历史上有记载显示,是诸葛亮首先主动与刘备接触的,二人谈得投机,遂成君臣“鱼水”之谊。诸葛亮在表文中,其实也并没有说谁先访问谁,而是强调了刘备对自己有“三顾”之礼。换句话说,诸葛亮去拜谒刘备的次数可能更多,但那是很平常的事情,毕竟当时刘备的社会身份与声望远远高于诸葛亮,这些事没有铺陈的必要。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说的是,刘备被曹操击败,派诸葛亮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的事情。这强调的是,自己为刘氏效命21年,安富尊荣的好日子并没有享受几天,从一开始,就在危机中殚精竭虑:诸葛亮把他从草庐出山到上表北伐之间全算在“二十有一年”里了,这是着实强调自己的悲苦。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谨慎”作为托孤的关键词,是照应前面强调的“蜀汉立国于忧患”的意思。不谨慎,蜀汉很可能很快崩盘,换句话说,形势非常严峻,所以我不得不出来替你理政,因为我谨慎,而你刘禅还太嫩。另外,这也有强调自己无甚野心的色彩。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讲自己的这一番艰难苦干,加上马上就要开始的北伐,都是为了报恩,在按先帝的既定方针办事。史载,诸葛亮的身体素质很不好,虽然身高八尺,但经常生病,中年时身体就已经基本垮掉了,儿子也只有诸葛瞻一个。《演义》中,骂他的人说他是“诸葛村夫”,其实应该是“诸葛病夫”;“武乡侯骂死王朗”一段,诸葛亮比王朗小那么多,诸葛亮却坐车(相当于现在的轮椅),王朗还能骑马。《演义》中的记载,都是依据于史实中诸葛亮的体质孱弱这一点生发的。诸葛亮强调自己“深入不毛”,也是铺陈自己的劳苦。
通过讲点旧事,发点牢骚,叙说一下自己的悲苦,诸葛亮要让天下人明白:北伐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刘家的事业。
平心而论,刘氏待诸葛亮及其家族也是非常优抚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后来做了驸马、卫将军,与老爸同样位极人臣。很多好事,虽然不是诸葛瞻做的,也算在他头上,给他添彩。
诸葛亮为什么要进行忠臣的自白,发老臣的牢骚呢?其实,《出师表》的这两部分不是给刘禅看的,而是给蜀汉内部反对北伐的人看,比如李严、谯周等人,这些人都是蜀汉政权中 “本土派”的发言人。所谓“本土派”指的是益州出身的大臣和将领,诸葛亮重用的,则大多是荆州人。刘备伐吴,以益州将士为主力,结果几乎全军覆没,益州出身的高层人物(主要在军队方面),一下子损失不少,百姓更是多有破家之痛,所以本土派的态度基本都是反战的。谯周曾专门写《仇国论》反对北伐。诸葛亮强调“先帝之殊遇”和自己的“职分”,正是要压倒反对派的舆论:你们反对我,就是反对先帝立国的国策,我自己作为一个老病号,还要不得不出去砍人,你们再把词锋落在我头上,就太没有道理了。
权臣的政略书
诸葛亮是在建兴五年上这篇《出师表》的。这时候,汉昭烈帝刘备已经死去五年了,而孔明在表文的统共631字中,提“先帝”有十三处,“臣”字自称(加上结尾省略处)一共也是十三处,“陛下”则只有七处。而且对陛下也都是教诲口吻。
权臣的气势展露无遗。
有人问:上《出师表》时,已经21岁的刘禅并不是昏君,诸葛亮难道不该归政吗?
从《出师表》的主要内容看,当时的“归政”时机远未成熟。“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讲出了一个实情:刘禅在刘备留下的这些先朝老臣中,是没有威望和不受信重的。他们之于先帝是报恩,而对于你刘禅只是连带的忠诚。
当年,刘备入蜀,为了安抚益州本土派,任用了其中的谯周、尹默、来敏、郤正等人为太子刘禅的亲信与师傅,意思就是将来刘禅登基,将主要使用本土派掌权。刘备更娶了益州豪族吴氏的女子为皇后。作为交易,本土派容忍荆州派先在蜀汉掌权。可是,刘备没有想到自己“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只好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是“荆州派”的代表人物,李严则是“荆州派”与“本土派”之间的骑墙派,后来被诸葛亮排挤掉了。诸葛亮虽然也重用过杨洪这样出身本土派的人,但在实权位置上,他任用的几乎都是荆州派。
看看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不久开府理政(实际就是摄政)的班底:董和(董允为其子)、郭攸之、刘巴、马谡、陈震、吕乂、廖立、魏延、杨仪、霍峻、王连、向朗、向宠、蒋琬、费祎、邓芝、董厥、樊建……这些人都是“荆州派”。他后来着重提拔的姜维也不是益州人。
再看看当时朝廷中的“本土派”:彭羕(此人才华出众、锋芒毕露,后来被诸葛亮干掉)、李严(荆州出身,在益州出仕)、张裔、杨洪(最先主动投靠诸葛亮后成为其亲信)、费诗、杜微、周群、杜琼、孟光、来敏、尹默、谯周、郤正、李恢、吕凯、马忠、王平、张嶷、张翼……这些人几乎没有一个能够进入蜀汉的权力中枢。
诸葛亮依靠荆州人,一旦他还政于刘禅,表面上刘禅亲政了,可那些荆州人仍会听诸葛亮的,而益州人则会急于上位,刘禅也将把益州人提拔上来,挤掉荆州人,这样刘禅的宫中和诸葛亮的府中就会形成政治对立,政出多门,发生内耗甚至内乱。这种形势对于刘禅而言,反而是不利的。
这就和刘备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不能提前传位于太子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除去压制反对派的质疑,主要的意思是敲定自己“远离”之后,朝廷中的权力划分方案,以及刘禅应该怎样做,才能与自己的方案配合好,与留在府中的人协调好。
那么,诸葛亮的方案又是什么呢?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意思就是要政出一门。哪一门呢?当然是府中。这是明言,告诉刘禅你不要干涉府中政务,我诸葛亮走后,国政继续由府中处理。“刑罚赏赐的事情,自然有有关部门去处理,你就不要费心了。”
陛下在宫中如何学习理政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郭攸之、费祎、董允,这些人都是荆州人,是先帝简拔给刘禅的,是刘禅与荆州派之间的联络员、协调人。
接下来,诸葛亮特别提到了中领军向宠。此人也是荆州人,一直掌管成都地区的禁卫军以及附属部队,负责中枢卫戍,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诸葛亮要求刘禅如何处理与向宠的关系呢?“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注意,不是直接管理,而是跟老向咨询。向宠是听命于诸葛亮的,刘禅不能随意调动他,只有过问权。刘禅亲政之后,即派向宠到前线去打仗,向宠也不久就阵亡了。
下面,诸葛亮提到了“小人”与“贤臣”。他所说的“后汉小人”指什么人呢?指的是宫中的近臣和外戚。有人说指黄皓。其实不然,黄皓那时还是小屁孩呢,相父从来都没听说过这个人。诸葛亮指的是谯周、来敏等人。这里警告刘禅:不要让近臣和外戚越权干政,否则下场会像后汉那样。
要信任谁呢?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要信任他们,听他们的。侍中指郭攸之,尚书指陈震,他们是宫中的大臣;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他们是府中的实权人物。
其中,只有郭攸之是刘备提拔上来的,前面说了,他是联络员,也是荆州派。
尚书陈震(南阳人,当年的“诸葛庐”就是在南阳)是荆州派的老干部,是诸葛亮的死党,又是李严的政敌,曾力促诸葛亮除掉李严。
留府长史张裔是益州人,他似乎能代表本土派的利益,其实,张裔是当初刘璋向刘备投降时派出的谈判代表,在本土派心目中并没什么好印象,而且南中猛人雍闿联结孙吴造反时,曾把时为益州太守的张裔解送到孙权那里邀功,张裔被关押在东吴数年,是诸葛亮派邓芝到吴重开和谈成功,张裔才被放还的,诸葛对于张有再造之恩。留府长史是丞相出征后,留在府中治事的最高级官员,是孔明北伐后,成都最掌实权的人。孔明让张裔做留府长史,表现他对张非常信任。实际上,张当时已经60多岁了,而且身体多病,府中的主要事务,都交给蒋琬处置,蒋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相府参军蒋琬是诸葛亮最信任的心腹。蒋琬年轻时曾酗酒不治事,刘备非常讨厌蒋琬,曾将其开除公职。诸葛亮多次为他说好话,但在刘备在世时,蒋琬也始终不过是个郎官。诸葛亮北伐,把成都的事主要都交给他处理,蒋琬成为实际上的留守丞相。诸葛亮首次北伐后的第三年,张裔老死,蒋琬正式升任留府长史。诸葛亮死前,推荐蒋琬为继任者;诸葛亮死后,蒋琬从留府长史直接升任大将军。
这些周密的人事安排和嘱托,表现了诸葛亮“谨慎”的权臣个性。这也确实是非常有水平、有分寸感的安排。所以,诸葛亮在汉中用兵,但对成都的大小事务均如在掌握。
作为权臣、忠臣、老臣的诸葛亮,为国、为军、为己、为民考虑,都必须把北伐时后方的情况安排好。有人说,从《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篡位野心。这种说法臆断成分居多——如果诸葛亮想篡位,不必去打曹魏,蜀汉周边还有很多蛮夷部落。即使在“平定南中”以后,各地少数民族的变乱也没有停息过。《出师表》中提到的那位将军向宠,就是在后主刘禅延熙三年时,死于“征汉嘉蛮夷”的平乱之战中。诸葛亮如果全心治理内部,为自己打造功劳,要废除刘禅并不困难。但诸葛有所不为,因为那不是他追求的。
掌握了这些细节,我们才能够真正明白《出师表》的主旨是二元的:既要平息反对派的质疑,又要向皇帝说明自己的留守安排。而在这主旨的背后,看到的是一个作为忠臣、老臣和权臣的诸葛亮,一个真实而又复杂的政治强人;也能够通过《出师表》的折射,看到蜀汉的权力运作内幕,看到刘禅大局为重的隐忍是成就了蜀汉一段君臣佳话的重要因素。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38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