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fan.com - 路饭网

搜索: 您的位置主页 > 网络频道 > 阅读资讯:经络穴位的基础常识介绍

经络穴位的基础常识介绍

2016-02-18 18:22:16 来源:www.45fan.com 【

经络穴位的基础常识介绍

经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大肠经 →→ 足阳明胃经 →→ 足太阴脾经 →→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小肠经 →→ 足太阳膀胱经 →→ 足少阴肾经 →→ 手厥阴心包经 →→ 手少阳三焦经 →→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奇经八脉
 
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它有三个方面的生理功能: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2、别络对其它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3、灌注气血濡养全身。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称之“正经”。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的分布是:足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处;足太阴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寸处;足厥阴经循行规律性不强。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寸;足太阳经行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足少胆经分布于身之侧面。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阴,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相互为用。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互为表里)在手足末端相交,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相交,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十二经脉的流注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阴阳相贯,首尾相接,逐经相传,到肝经为止,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休的流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起到濡养的作用。
 
人体经脉穴位常识介绍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众多:
 
“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
 
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
 
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饥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饥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穴,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另附:
 
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胳走向
 
武侠小说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1、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2、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3、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4、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而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穴道
 
穴道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而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仅仅如此,便是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更何况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经络以外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新穴”,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体穴道的总数远超过1000个。
 
我在这里大致列出人体各部位的穴道名称,以便让你有所了解。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腧穴
 
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又称孔穴、穴位等。
 
腧穴学是研究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及其基本理论的一门学科,是针灸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本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结合腧穴的形态结构和针灸效应等进行研究,时腧穴学的内容更为丰富。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玻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分类 分布于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可分为3类:①经穴。又称十四经穴。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②奇穴。又称经外奇穴。凡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部位及治疗作用,但尚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称为奇穴。③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它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穴用以治疗的。腧穴虽有分类,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构成了腧穴体系
 
定位 人体腧穴各有自己的位置。腧穴定位的准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法有骨度折量法、体表标志法和手指比量法。骨度折量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成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为一寸。体表标志法是以人体各种体表解剖标志作为取穴的依据。如两眉之间取印堂穴,两乳之间的中点取膻中穴等。手指比量法是以手指的宽度为标准,作为取穴的尺寸。如中指中节两端横纹头之间为1寸,称中指同身寸。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为1寸,称拇指同身寸。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3寸,称一夫法。
 
作用 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临床上腧穴有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作用。由于腧穴有沟通表里的作用,内在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可以反应于体表腧穴,相应的腧穴会出现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凹陷等反应。因此,利用腧穴的这些病理反应可以帮助诊断疾玻腧穴更重要的作用是治疗疾病,通过针灸、推拿等刺激相应腧穴,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达到治病的目的。腧穴不仅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证,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此外,某些腧穴还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可专治某玻如至阴穴可矫正胎位,治疗胎位不正。
 
命名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义,《干金冀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对腧穴命名。了解腧穴命名的含义,有助于熟悉、记忆腧穴的部位和治疗作用。兹将穴位名称择要分类说明如下:
 
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 既根据腧穴所在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颧骨下的颧髎,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
 
2.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即根据腧穴对某种病证的特殊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肿的水分、水道,治面瘫的牵正等。
 
3.利用天体地貌命名 即根据自然界的天体名称如日、月、星、辰等和地貌名称如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泉、海、渎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情况而命名,如日月、上星、太乙、承山、大陵、商丘、丘墟、太溪、合谷、水沟、曲泽、曲池、涌泉、小海、四渎等。
 
4.参照动植物命名 即根据动植物的名称,以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攒竹等。
 
5.借助建筑物命名 即根据建筑物来形容某些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作用特点而命名,如天井、印堂、巨阙、脑户、屋翳、膺窗、库房、地仓、气户、梁门等。
 
6.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 即根据腑穴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理论命名,如阴陵泉、阳陵泉、心俞、肝俞、三阴交、三阳络、百会、气海、血海、神堂、魄户等。
 

本文地址:http://www.45fan.com/a/question/39780.html
Tags: 常识 经络 穴位
编辑:路饭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App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