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fan.com - 路饭网

搜索: 您的位置主页 > 网络频道 > 阅读资讯:学语文的方法技巧及诀窍

学语文的方法技巧及诀窍

2016-02-18 20:27:10 来源:www.45fan.com 【

学语文的方法技巧及诀窍

语文恐怕是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但是,许多学生直到离开校园都不曾学好语文。从短暂的教学生涯中,我体会到,要让学生学会语文,其实就一个巧字。
 
一巧——学会闭嘴
 
回想一下自己的求学经历,其实并没有多少知识是通过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才种在我们脑子里的。课上,往往会看到:老师唯恐有一点讲不到,而造成孩子们学不会、学不牢,慷慨激昂过后,拍着胸脯自语道:“唉呀,这节课过得真充实啊1。实际上,学生真正学会了吗?不一定!这是因为老师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去。这就如同老师在教室里教游泳一样,老师讲如何憋气,如何漂腑…结果下了水,呛水还是免不了的。实际上学生真正的尝试过几次呛水,就有可能学会了游泳,学习也是一样,不经历学习的过程,不经历错误的答案,学生很难掌握知识的要点、难点。所以老师要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呛水”。
 
如何才能够真正的把课堂放手给学生呢?掌握好一点:少说话!限制自己在课堂上说话的量,这要求老师有很强的炼字能力,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清楚学习要求即可。一堂课的时间是一定的,老师说的少了,自然学生学的就多了。
 
二巧——找对方向 渗透方法
 
学语文无非就两个目的:一是表达自己的思想;另一个就是听懂别人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两个途径:一是说,一是写;听懂别人的思想也有两个:一是听别人说话,一是读别人的文章。
 
有了努力的方向,就避免了南辕北辙。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字(即习作),字词是最基础的知识,再就是适当积累一些名篇及文学常识。从教材的角度来看,主要就是生字的默写、背诵篇章、古诗文的作者、朝代、个别字的解释和个别句子的理解。
 
基础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生字听写了一边又一边,可是仍然有那么几个同学会写错;课文背了一次又一次,依然有记不住的同学。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所要记忆的内容。对于文章的记忆,往往是以顺口溜的形式记忆下来,并没有理解文章中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内涵和关系,而对于字的记忆则是没有真正的从字的结构上去把握它,仅仅靠一遍遍的重复抄写记忆,开始写什么样子,最后还是什么样子,因为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多一笔或少一笔,学生自己根本不会发现。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需要背诵的篇目提到前面来讲,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前接触、提前理解、提前记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给学生讲:“这些都是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内容,早点儿背吧!明天我检查。”机械的背,就如同小和尚念经,叽里呱啦背完之后,自己也不知道背了些什么。老师应该给予一些方法的指导。对于优美写景的文章,可以让孩子们用自己所学的并不精湛的美术知识,把课文内容画下来,在画的过程中既是对文本的理解和再创造的过程,又能够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欲望。接下来记忆的过程中,在脑子里通过呈现出一幅接一幅的画面来进行对文本的记忆。与抽象的符号相比较,形象地画面更容易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能够保持长时间不忘;对于说理性的文章,要让孩子真正的理解文章中的逻辑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才会更好的去记忆。
 
背诵之前,最好让学生把要背诵的内容默读几遍,默读不是浏览,而是认认真真地读文字间的联系,读文章中的含义。之所以强调默读,是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讲解得再深入、再透彻,学生也不一定能够真正的理解,只有他们自己静下心来去读书了,不管用多长时间我们都不要责怪,因为他是真正的读进去了,读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多数老师喜欢让学生用出声朗读或者是抄写的方法来记忆课文,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理解,往往会出现只用嘴读,不用心读,只用手写,不用心记。有些学生读成了顺口溜,离开课本就不能够准确的再现文本,甚至中间忘了一点,后边所有的内容都会忘掉,这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读进去。
 
会背了,那么是不是会写呢?不一定。生字写一边有错,再写一边还会有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在抄写生字的时候,并没有从结构上掌握字的写法,不知道这个字是由什么部件组成的,仅仅是根据自己感觉中的字型去写。感觉中的字型如果是对的,那么他就写对了,反之,就会出现一遍遍写错字的现象了。学生并不会自动自发的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因此为下一次写错字埋下了种子。
 
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哪儿呢?应该让孩子们真正的理解字的间架结构,知道字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然后在练习写。当然,整个过程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观察。具体步骤如下:
 
1、背字形。就是去观察字的形状,看字的结构,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由哪些偏旁构成?一笔一笔的看,静下心来看,不出声音,每个字最少要看5秒钟的时间;
 
2、忆字形。闭上眼睛去想象字的形状,要在眼前呈现出字的形状来,如果记不起来,再观察、再想象;
 
3、练习写。把书合上练习写一遍,然后打开课本与生字表对照,纠正错误。
 
有位篮球教练,同时训练两支篮球队。他让第一队的队员每天练四十分钟的投篮,第二队的队员每天先练习十分钟想象投篮的动作,然后再练习十分钟的投篮。一个月过后,投篮比赛,结果第二支队伍的命中率比第一支队伍的命中率高出了许多。分析其原因不难看出:第二支队伍在想象投篮的过程中,是在不断的纠正着自己的姿势,关键是在用心练习和纠正,而第一支队伍的队员仅仅是在机械的重复着上次的动作,并没有用脑子去思考,怎样的姿势命中率高?我的姿势是否正确?所以效果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最初,我每天都让学生写两遍生字,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书写正确率并不理想,期末考试临近,情急之下我突然想起了这个小故事,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有两个选择,一是动手把课本上的生字写二十遍,第二个选择是不动笔,只用眼睛看生字表中的生字,但每个字要看不低于五秒钟的时间。学生都笑着选择了第二个方案。12分钟之后,我再次听写生字表中的160个生字,结果让所有的孩子都张大了嘴巴,全班22人仅有5名同学出错,并且只错一个字。12分钟解决了一学期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是令我感到诧异而又兴奋的事情。
 
三巧——多读书,勤练笔。
 
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是写作,写作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解决怎么写不难,难的是写什么?写作的材料从何而来呢?一是读书,一是经历。
 
学生整日待在校园里,所经历的事情实在是太少,老师也许会说虽然生活单调,但是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就会有很多的东西可写,话是这么说,可是做起来就难了,老师也未必能够每天都写出精彩的文章。所以,阅读成了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要让孩子们进行大量的阅读,书中的内容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既积累了写作的材料又丰富了自己的语言,还可以激发表达的欲望,并且还能够从范文中学到一些技巧和表达形式。从来都不读书的人,决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教学中,要重视对读书的指导。
 
少读作文选,多读名家名篇。名家的文章是历经千百年的锤炼遗留下来的,是经得起考验的,是大师思想的精髓,直接与大师对话,聆听圣贤的教诲,那岂不比读同龄人浅薄的想法好得多呢?
 
读书,并非要把书中所有的人物都记住,也无须把故事情节一字不拉的背下来。一篇文章中有一两句话能够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你的共鸣就可以了,重要的是批判的接受别人的思想。
 
具体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学生读书兴趣。
 
小时候,爱听评书,也常学着说两段,一次心血来潮,给学生讲了一段《三国演义》,结果学生每天都吵着要我给他们讲评书,我就说:“书上都有,上面写的比我讲的好多了。”阅览室里,孩子们就开始抢着读起了四大名著。后来,想让学生读哪一本书,就提前找来,翻看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段落,给他们讲一段,不几天,这本书就读完了。只有学生自己想读,才能够读进去,才能够读出东西,否则适得其反,使得学生越来越讨厌读书。
 
2、读书之前,桌子上必须摆放一本字典。要培养学生善于用工具书的习惯,
 
字典既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又能引导学生形成扎实良好的学习习惯。
 
3、老师要给学生做出表率。小学生的向师性是很强的。课间、课前的时间,
 
老师可以拿一本书,在教室里转着读,时间久了,就给学生留下一个观念——读书是一种好习惯的。因为老师总是在读书啊!老师都这样做,肯定没错的!
 
4、读书时,必须一手持书,一手执笔。书中的内容,往往会激发读者的灵感,若不及时的记录下来,想法终归是想法,总会慢慢的被遗忘,终不能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这便是古人所说的“锦囊”的作用。
 
5、坚持写读书笔记和日记。
 
读书多的人往往有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的欲望,老师就应该及时地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把平时“锦囊”中灵感整理成篇。每天坚持一篇,一天中拿出一段时间来师生共同写日记,久而久之当写作形成一种习惯,成为思想的乐园,写作便不再成为教学的负累。
 

本文地址:http://www.45fan.com/a/question/39793.html
Tags: 学生 语文 怕是
编辑:路饭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App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