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能够在一天里入门会计?
会计是在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博弈下形成的,是为经济或者政治服务的一个信息系统。企业在发展中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才产生出现会计的必要,有了会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性的而且具有统一性的理论。
一、会计思维编
二、基础知识编
三、统驭会计学的东西
四、复式记帐法研究
五、现金流动的四种情况及其会计分录形式
六、会计报表研究
七、会计工作的基本模型
一、会计思维编
笔者曾经发帖子认为,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混沌”。人要认识世界,得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不但是为了认识世界,也是要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直至保护社会等等,人是脆弱的,怎样在存在各种已显露或者潜在危险下有正确的思维让自己及相关的人脱离危险,这是思维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思维这个东西是很难去进行全局研究了,笔者认为只能寻找一些共性的东西,而完整的有效的有保护能力的思维能力,始终是要靠每个人自己主动去完成的。有了正确的思维角度,找到正确思维的一些共性的东西,这是打好基矗那么,学会计也一样,具有会计的思维无非是“能发现决算表中有疑点的地方”,并“能快速记忆复杂的交易”等能力。笔者认为如果能找到两种方法做出下面的题目,从中可以就归纳出基础会计的几个基本思维方式。
题目是:小明是个小朋友,他的同学小甲会制作弹弓,于是他就花了10块钱向小甲买了个弹弓玩,不久就玩腻了,于是小明就以12元的价格把弹弓卖给了小乙,可后来小明又想拿弹弓弹人家玻璃,于是想问小乙买回,小乙趁机喊价14元,小明不得不多花2元买下,不久他又玩腻了,于是以16元的价钱卖给了小丙。题目的问题是:小明最终是赚了还是亏了?赚了或者亏了多少?此题包括基础会计的三个基本思维方式,也要一一总结出来。
笔者用周易的哲学指导来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种方法,要研究小明最终赚了多少,根据周易的阴阳平衡哲学,这里用损益代替阴阳,那么其实就是损益平衡。要研究小明最终是赚了还是亏了,就得研究其他几个人的总损益,其他人总的损失了多少,小明就必然赚了多少;其他人赚了多少,小明就必然亏了多少。
假设弹弓的成本是X元,现在开始分析小明之外的其他人的损益。
小甲是赢利的,赢利的金额是:10-x(元)
小乙很明显是赢利的,金额是:14-12=2(元)
小丙是亏损的,因为他用16元买了价值为X元的弹弓,当然了,你要说做弹弓的小甲是傻瓜,做了个成本大于16元的弹弓却以10元卖给小明,那我无话说,但算法是基本相似的,小丙亏损的金额是:16-x(元)
由此上面的分析可见,小甲和小乙都是赢利者,赢利之和为:A=10-x+2=12-x(元);小丙是亏损者,亏损的金额为:B=16-x(元)
B-A=16-x-(12-x)=4(元)
可见,如果没算上小明,那么亏损金额是大于赢利金额的,根据损益平衡,亏损必然等于赢利的,可见小明一定是赢利的,才能平衡,赢利了多少呢,就是上面的4 元。在这里运用的“损益”平衡的思维方式,从高处着眼是一分为二的思想,一阴一阳两个面,有着必然的关系,例如出与进、原因和结果、现象与本质等等,这就是会计要具备的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会计的复式记帐法体现了这种思想,也因此,会计能够提供的信息量成倍增加。
第二种方法,我们要从资金运转的流程角度去分析损益。小明第一次进货花了10元,而销售出去收入了12元,这就是一个资金运转的流程,他赚了 12-10=2元。他第二次进货花了14元,再以16元卖出。又赚了2元。两个资金运转的流程,他总共赚了4元。这就是会计学需要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二,着眼于资金运转过程。这个题目是简单化的流程,一般企业资金的运转过程为:企业资金的流动过程是:资金来源→资产财产→费用支出→收益→分配。这五个过程,可以类比我们尖端武器终极哲学里五行的相生过程“水→木→火→土→金”,根据周易哲学,物极必反,五行到了金会回归到水,同样我们的资金运转过程到了分配步骤,投资者会把一部分资金返回企业,重新成为资金来源。
笔者在这里同时找到了另外一个思想,就是正确计算利润的思想。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正确的利润值。而另外一种会计,纳税会计,它是国家为了避免企业偷税漏税而强制性设置的一种会计。企业会计和纳税会计的目的不同,采取的科目有所区别,得出的结果也不一样。
另外,笔者还找多了一种思维方法,就是除法运算,这是日本会计师山田真哉在他的大作《知道点儿:会计常识》和《知道点儿薄记常识》里面提到的。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我们能在两个数的基础上,得出第三个数,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一种运算方法。
基础会计学的四个基本思维方式已经找到了。
●一分为二的思想
●着眼于资金运转的流程
●正确计算利润的思想[这适用于企业会计,税务会计的目的就是正确计算企业应交的税额]
●除法运算
补充一下,笔者认为在第二种思维方式之下,我们需要一个工具,就是“资金静止和流动电子显示牌”
我们把每一个矩形框框都想象为一个电子牌,上面的XXXX.。XX是电子数字,数字的值随着资金运动变化而变化,一般而言,企业的资金就是这样流动的,是依靠资金的流动来运转的。
还有具备系统的观念,这是人类正确思维的基本观念之一,这是笔者在《人类正确的思维初探》里面提及的。
还有一个会计的思维方式,这是会计的本质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那就是抽象思维。我们在电脑看着精彩的图片、视频,听着各种声音,大家都知道,其实这些现象的背后,不过是由“0、1”组成的代码而已,精彩的电脑影音,可以被抽象为“0、1”组成的代码;无论多么复杂的资金运动,都可以被抽象成为几张会计报表,这就是抽象的魅力,也就是抽象思维的魅力。笔者认为,当你用着抽象思维的时候,就不要用具像思维;用具像思维的时候,就不要用抽象思维,否则,将可能发生矛盾,从而发生错误。
抽象思维是会计的本质思维,会计区别于其他学科特别是记帐类学科的本质特征是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会计的本质所在。
基本思维方法有了,会计的本质思维和本质被破译了,会计学是人们在解决混沌复杂世界里的相应问题,例如正确计算企业成本、利润等等,在遵循终极哲学约束之下形成的学科。下面让我们来领略这些经过了众多学者努力而的文明成果吧,并用我们的方式破解会计的密码吧,获取它的精华吧,下面,将处处体现抽象思维。
二、基础知识编
1、复式记帐法、基本会计等式
上面已经提到:“会计区别于其他学科特别是记帐类学科的本质特征是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会计的本质所在。” 企业资金的流动过程是:资金来源→资产财产→费用支出→收益→分配。再简易一下,则是“资金来源→资金用途”。也即是说,只要我们能够搞清楚“资金来源 ”、“资金用途”,其实,就已经可以了解一项资金活动的来龙去脉了,任何资金活动都可以抽象为“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笔者认为,复式记帐法就是基于这个考虑而创立的,也同时体现了周易一分为二的哲学。复式记帐法,反应出一个交易同时影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由于是同一个交易,所以记录的时候肯定是用相等的金额的。
基本会计等式,体现的也是“资金来源→资金用途”这个简易的资金运动形式,等式的左边是“资金用途”,而右边则是“资金来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2、基本的会计概念定义及举例
笔者在《周易?逻辑学基本原理概念?应用实例》中,讨论了定义是什么?定义即是描述事物的本质和主要特征的句子,明确了这个之后,下面将给出基本的会计学的一些概念的定义,为我们进一步破译会计密码打下基矗
★资产★
指的是为公司拥有、能创造未来现金流入或减少未来现金流出的经济资源。
举例:
创造未来现金流入,例如货币资金(能取得利息)、存货(能通过销售得到现金)、投资性房地产(能得到租金)、设备(能制造货品以供销售)
减少未来现金流出,例如预付房租、保险费等各种预付项目,由于已预先付清,未来可享受居住服务及保险保障,不必再付出现金。
★负债★
指的是公司对外在其他组织所承受的经济负担,也包括部分的估计值。
举例:
应付及预收帐款、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借款
部分的估计值方面,例如公司需要估计法律诉讼案所造成的可能损失。
★所有者权益★
指的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由公司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为“净资产”或“账面价值”。
★收入★
一般指企业营业活动所提供的劳务或商品收入。
★成本与费用★
在营业活动中,公司提供劳务或商品的相关成本。
★损益★
简单的概念,不必定义
三、统驭会计学的东西
司马迁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绝对的真理,和笔者归纳的终极哲学意识公理不谋而合,意识坚持快乐原则,一切意识皆是趋向自身快乐的。而快乐的载体,就是“利益”。但是,这个“利益”绝对不能是狭义的“利益”,例如对人类而言,它根本就是由人来定义的,例如笔者曾经喜欢一个女孩,只要她开心,这就是笔者的“利益”,笔者也因此开心,事实上,笔者并没有得到金钱权力等等,但心灵上就需要并且希望这样一个“利益”。而既然是绝对的真理,那么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会计学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经过人类智慧的大量投入努力,它必然处处体现终极哲学,也必然体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作为会计,是为企业本身记帐的,企业也是为了“利”而存在,但企业不可能时刻都盈利,但必然时刻都把“利益”放在首位,因此,企业关心的是自身的“损益”,即本身赚了多少,亏了多少;而企业之外其他单位的损益,并不是企业关心的重点,复式记帐法必然体现这样的一个特点,记录了资金用途和资金来源之后,必然要能体现企业的关心的东西,其实,我们的会计科目,每一个都是从企业的视角去设置的,这就能体现这样的一点。而且,企业会计的目的是计算出准确的利润,这也是“利”字当头的体现。
四、复式记帐法研究
理论上能够搞清楚会计的复式记帐法和一些基本概念了,实际操作的方式,也就是怎样复式记帐才能准确合理,中国的很多课本都有所展示,但是,它们几乎不会给一个基本的东西出来统驭这种方式,这样的话,课本的习题例题不过是为了实现课本的某个教学目的而设立而已,一旦离开了课本习题例题设置的那种情况,遇到新的情况,不少人就茫然不知道所措了,笔者认为,得找出那个基本的东西统驭会计的实操,让我们能够随机应变,无往而不胜,而这个基本的东西,才能有资格成为基础会计学的精华。笔者认为,复式记帐法首先是“资金用途”记在借方,而“资金来源”记在贷方。在传统的教课书说到这个问题时,是这样表述的:在资产类账户,“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费用成本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方向相同,收入成果类账户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方向相同。其实一分为二的事物,我们要区别两个面,其实很容易,因为它们的本质是绝对不同的,区别它们的标准就是本质的不同,这是周易的太极图给我们的启示,周易太极图上,阴阳的两面,要么属阴,要么属阳,没有哪一面是阴阳参半的,这表明任何事物都有本质,而对应的两个事物本质是不同的,虽然它们的特征可以有相似的地方,因为太极图也体现“阴中带阳,阳中带阴”嘛,表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绝对与其他事物不同的事物存在。而且两者本质构成阴阳对应关系。一借一贷,构成原因和结果两个阴阳对应,而虽然“阴中带阳,阳中带阴”,原因中会带有结果的特色,结果中也会带有原因的特色,但是它们的本质还是可以搞清楚的。这个传统会计学教材是不会说出来的,只是把几类科目增减应该记录的方向说明一下。我们必须破译这个密码,否则将很难取得突破。会计学有一条公式,反映期间关系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事实上,这条公式反映的事实是经常出现的。收入-费用=利润,笔者理解,也就是利润在未分配前,也是构成资产的来源之一。其实这条公式可以变化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那么“资产+费用 ”和“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是周易的一“阴”一“阳”或者一“阳”一“阴”两个面。其实所有者权益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负债而已,所以我们把“负债+所有者权益”就统一为“负债”,因此,构成会计的要素,就是“资产+费用”和“负债+收入”。这就是会计要素的两个系统,很明显,“资产+费用”是用途类科目,而“负债+收入”是来源类科目。而其实,费用可以说是一种消极资产,资产是一种积极资产;而收入可以说是一种消极负债,因此,把积极资产和消极资产都归入资产,负债和消极负债放在负债里的话,那么会计的要素其实就是资产和负债两个系统。写成公式,就是资产系统=负债系统。积极、消极之分只是现象的区别,积极资产和消极资产本质是一样的,也就是负债和资产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都是企业有权利控制的经济资源;而消极负债和积极负债本质也是一样,即是负债和收入本质一样,都是企业没有权利控制的经济资源。资产和费用是属于企业的权利,而收入和负债是属于别人的权利。负债企业要还给其他单位,收入这个资源别人给不给你是由别人来决定的。“在资产类账户,“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费用成本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方向相同,收入成果类账户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方向相同。”事实上,可以表达为“资产系统的科目,“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负债系统的科目,,“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还可以表达为:企业有权利控制的资源,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权利不在企业的资源,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五、现金流动的四种情况及其会计分录形式
参考书目《知道点儿薄记常识》(日本:山田真哉)
四种情况:
1、获取现金
2、支付现金(没有得到其他商品,所以借方为费用等等)
3、用现金去换取自己某资源的控制权利
4、用自己有权利控制的资源去换取现金
会计分录形式
1、借:现金 贷:所有者权益
2、借:费用 贷:现金
借:所有者权益 贷:现金
3、借:资产 贷:现金
借:费用 贷:现金
4、借:现金 贷:收益
借:现金 贷:资产
六、会计报表研究
先看看具体的例子:
现金流量表 会企03表
2
一笔交易,必然产生一借一贷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分录,随着交易的不断增多,会计分录也积累越来越多,多了就要系统化,系统化后就产生报表。交易的发生借贷平衡原则将可以检查报表的正确与否。不同的报表就是不同的系统,有的系统比较大,有的中等大小,有的比较小,有的专业,有的粗糙...簿记流程为:整理单据→做会计分录→日簿记→财务总帐→财务报表。财务总帐的最终余额将成为财务报表的基矗
我们先研究一个会计报表的基础要素,我们的“资金静止和流动电子显示牌”显示了资金的基本运转和基本分类
事实上,任何会计报表都是由这四个分类的相关的会计经济内容组成的:1、资金来源2、资产,财产3、费用,支出4、收益、营业额。例如试算平衡表就是这四个电子显示牌的基础,试算平衡表也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综合体。
其中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是:1、资金来源2、资产,财产,这两类经济内容是库存的、长期的,该表表示的是财政状态。按照上面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财产”电子显示牌上显示的数字应该等于表上的“资产总计”的数字。而“资金来源”电子显示牌显示的数字应该等于表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的数字。另外,“资金来源”电子显示牌显示的数字除了包含两个资金来源(负债、所有者权益)之外,还有一个是扩大销售额增加现金的金额,即使利润产生的现金增加,包含在“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盈余公积”里,只要有的话。另外,试算平衡表里面的资产和费用的总和等于资金来源和收益的总和。即使左边两个显示牌的数字加起来等于右边两个显示牌的数字之和,但是资产和资金来源之间可能会有差额,这个差额就是等于利润产生的现金增加。
利润表的内容是:3、费用,支出4、收益、营业额,这两类经济内容是流动的、短期的,该表表示的是经营业绩。利润表上有不少名目的“利润”,例如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等,它们都是一个结果性质的项目,主营业务利润表示主营业务的成果,营业理论表示营业活动的成果,净利润是公司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它们是站在不同立场得出的结果,将满足不同的人的观察需要。
而在制作它们之前的试算平衡表,就包括了上面四项内容,试算之后再把它分解成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金流量表。它是以现金为中心的,和利润表一样,反应一定的经营业绩。
资产负债表主要由积极资产和积极负债组成的,可以反映公司的财政状况,某个时点的穷富的情况;利润表主要由消极资产和消极负债组成,即是费用和收入,可以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还有一个现金流量表。一个报表就是一个系统,研究报表,就得研究其中的 “勾稽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表内的“勾稽关系”,另一种是表间“勾稽关系”,第一种很简单,就是表内各项目之间的加加减减,看一看加减得对不对,汇总是否有误等;第二种较复杂一点,就是,一张报有的某一项或几项,与另一张报表的某一项或几项,有一个确定的关系
表内关系
资产负债表的表内重要“勾稽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笔者不明白为何这条等式能够成为会计的基本等式,其实“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才是大部分资金运动的体现)
利润表的表内重要“勾稽关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等于利润”
现金流量表的表内重要“勾稽关系”:“流入的现金减去流出的现金,等于余下的现金”
表间关系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期未数减去期初数,等于损益表的未分配利润项(未分配利润就是企业支付成本费用,取得收入,然后交了税金,付完利息后,将余下的利润分给股东之后,最后余下的钱,企业的所有活动产生的经济效果,到最后,都要体现到未分配利润下来,做个最后的了结)
资产负债表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的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等项目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现金流量表最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量。
七、会计工作的基本模型
会计工作大概有两大类:1、管理帐簿[决算表、预算(会计业务、计算业务)]2、管理金库[控制资金、现金管理(财务业务、出纳业务)]。管理帐簿是指利用帐簿编制决算表、税务申报表和预算表等。管理金库是指保管、管理每日的流动现金,负责向银行贷款、还款等事宜。会计一般负责预算计划和现金管理等这些与企业的经营计划密切相关的工作。笔者认为,我们的会计教材有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等,不同的课本,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有着不同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
下面研究一下管理帐簿的工作,其流程基本是:收据(收集)→帐目(记录到帐单)→财务账本→财务总帐→财务报表→决算表。当然,这是或者说类似形式逻辑的顺序,笔者在《从行为系统看形式逻辑的局限性》文中提高过一个逆推法,大家不妨试试。虽然现在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较高的会计电算化,用会计软件记录帐目,之后财务账本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同样可以利用软件自动完成,因此,部分企业的管理帐簿工作主要只是负责收取各部门的收据,利用电脑会计软件录入帐簿即可,轻松多了,但是,笔者认为,仍然有必要学好手工做账的知识,否则就不是合格的会计。
现在要再进一步研究复式记帐法,笔者认为,复式记帐法其实可以反应到这样的一个模型上来:要点就是当一个会计经济联系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要记帐,用到一“借”一“贷”两个符号,我们应该认为,其实这样会计记帐反映出经济资源流动其实是在会计主体本身所拥有的帐户里面流动的,而每一个会计科目,就是一个帐户,我们假想会计主体都拥有这样的一个帐户,那么,我们的每一笔业务,经济资源都是在会计主体的帐户里面流动,首先并没有流向其他人其他企业的手里,当然,可能最终它们流向了其他人或者企业的手里,但是这不关我们的事了。所有的帐户都是会计主体所有权利去控制的,但是有一些是别的单位也有权利去控制。例如:
A企业的一笔分录
借:应付帐款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这个分录就代表了资金从A企业的银行存款帐户流向了A企业的应付帐款帐户,我们认为企业都是具备这些帐户的,而最终可能应付帐款帐户的资金是支付给其他单位的,我们就认为,是其他单位有权利控制本企业的应付帐款帐户。但是,首先这个帐户是A企业拥有的,只不过其他单位对其拥有控制权而已,可以获取期中的资金而已。
那么,我们把复式记帐法统一到一个企业一个会计主体的视觉上来,认为任何交易都是资金在一个会计主体自己所具有的帐户中流动,由贷方的帐户流向借方的帐户。
为什么会计主体有权利控制的资源减少记在贷方呢,即是作为“资金来源”而存在呢?那是因为,会计主体只能让其有权控制的资源减少,不可能令到其增多,因为增多这个不是会计主体控制范围内的,也就是会计主体只能对其有权控制的资源做一个动作,就是“减少”,那么,这个是源头性的动作,之前不可能有其他动作了,它是一个产生资金用途的动作,也它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资金来源的意义,也因此,会计主体有权利控制的资源减少的时候必然是一个资金来源。而当会计主体有权控制的资源增多的时候,那么,它对于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而言必然是一个结果,而不可能是原因,必然是由其他资金来源而导致的一个资金用途的结果。我们的复式记帐法都是站在一个会计主体的角度来看的嘛。
当会计主体无权控制的资源增加的时候,那么,也是会计主体的一个本原性的动作,即是之前不会有其他动作,为什么?因为企业只能对其无权控制的资源直接做出“增加”这样的动作,不可能“减少”的,例如会计主体向另外一个单位借款100万,那么,会计主体
就要增加了100万的债务,而不能直接向另外一个单位要求减少50万债务,因为要减少债务之前必须得做一个就是从相关帐户里面提取金额去还债。也因此,企业无权利控制的资源增加记在贷方。而当企业无权利控制的资源减少的时候,就是一个结果,一个资金用途的意义,例如借款后,借款金额减少了,必然是因为企业先做了提取了还款金额这样的一个动作,先实现了资金来源的获取,然后才有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因此,我们看到了,贷方即“资金来源”有两种情况:
1、企业有权控制的资源减少
2、企业无权利控制的资源增多
而借即“资金用途”有两种情况:
1、企业有权控制的资源增多
2、企业无权控制的资源减少
(其实“有权控制”“无权控制”这样的表达是不够严谨的,希望大家意会笔者的意思就行)
了解的复式记帐法的基本情况,并且创造性地将视觉放到一个企业所拥有的帐户这样的角度上来,下面认识一下复式记帐法需要用到的基础材料: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会计上对交易内容进行分类所反应的项目名称,它是分类之后的结果,笔者这里,认为它们同时也是会计主体所拥有的帐户的名称。笔者在《帮你快速入门<易经>.》帖子中提到我们占一个卦的时候,有可能出现变卦,那么有些会计科目也很有意思的,一些科目就像是本卦,而一些科目就像是它的变卦,例如:存货和存货跌价准备、贷款和贷款损失准备等等,都类似着本卦与变卦的关系。会计科目分为六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成本类、损益类。为什么有一个损益类呢?这反应了损和益配对原则,会计往往重视的是利润有多少嘛,那么,需要考虑会计资源损的时候,也是为了得出利润的大小,那么就必然要考虑到益,同理,考虑到益,就一定要考虑到损,否则,就没多少必要考虑它们,损益是相对应的,笔者猜测,所以会计的学者们将损类和益类科目放到一起,成为一个损益类科目。会计六大要素里面有个“利润”,为什么没有一个“利润”类科目呢?笔者不能直接讲明白,但是,其实,当利润是正的时候,就自然包括在收益里面了,当利润为负的时候,就不包含在收入里面,“收入-费用=利润”这条公式就可以反映这一点,只要利润为正,它就会自然而然包括在收入里面,而且,上面也提到了,利润不但包含在收益里面,也是资金来源的一部分,如果利润出现负值的话,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间接导致公司资产的减少,如果恶化,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其实有时可以通过益类科目和损类科目的差额就可以将其计算出来。另外,会计理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的,会计科目也不例外,不久前已经出现了新的会计科目,顺便在这里也来一个新旧对比。
2
3
我们面对一笔会计业务的时候,怎样向复式记帐法、向会计科目靠拢呢?笔者在《由连续层次行为系统看形式逻辑的局限性》帖子里面提高了一个逆推法,这是应对形式逻辑的局限性的时候提出其中一个应对办法,那么,我们面对一项会计业务的时候,数字就是它的结果,我们用逆推法,推测其来源和用途,我们先把一个数字先一分为二,分为借方和贷方,然后再看看其借方涉及到了哪些科目,其贷方又涉及到了哪些科目,即是一分为二后再细分层次,分成具体的科目,这是连续层次的行为系统和逆推法的综合运用。
基本是暂时到这里了,虽然本贴还未完成,相信不少朋友都对会计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顺便转载一个笔者以前的拙作,不知道有无价值,希望大家也一起讨论。
“中国社会充满各种各样的考试,几乎谁都离不开它。考试考的主要是你知识的积累和对其运用的熟练程度,还有就是对考试相关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越大,当然越好。你的智能、个人能力、心理状态等等也会对考试起作用,但考试考的主要还是你知识的积累和对其运用的熟练程度。
考试乃人与考试相关的信息的博弈,信息情报的搜集相当重要,备考过程中,战术十分重要。下面将讨论一种“知识风暴”战术。
知识风暴战术的原型为题海战术,是题海战术的突破,但它不会排斥题海战术,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采用题海战术。这里的知识包括被自己接受了的知识、个人分析处理问题的工具、个人思想境界等等……
一、决定考试胜负的是知识不是个人主观能动性,
二、知识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相辅相成才能胜利。没有主观能动性,知识再多也没用。
考试失败有两种,一种为考试性失败,一种为非考试性失败。前者一般为知识缺乏、个人主观能动性缺乏所至,后者一般为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等等其他原因所致。
“知识风暴”战术对应付两种失败都有自身的作用,相对而言,对前者有更大的作用。笔者设定,考试的时候知识点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些知识点都是你的敌人,通过知识风暴战术,你应付各种知识点的方法都在知识风暴中实现获得,甚至超越了考试范围本身,这样,你考试自然就无往而不胜了。
知识风暴的方法就是在短时间内尽量用各种手段大量吸收有用的知识。”
未完待续…
主要参考资料:
1、《知道点儿薄记常识》(日本:山田真哉)
2、《知道点儿会计常识》(日本:山田真哉)
3、《理论会计学本源:簿记科技与周易》(邵健著)[本书较为艰深,市面上已基本绝版吧,想看的请购买超星相关服务(非广告)或者与笔者联系]
4、http://www.cskuaiji.gov.cn/ckwy/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23
附:原始资料
新旧会计科目对照表
顺序号 编号 新会计准则使用科目 原会计制度使用科目 核算内容
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 现金 企业的库存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 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企业(银行)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包括业务资金的调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和异地跨系统资金汇划、提取或缴存现金等。
4 1011 存放同业 ※ 企业(银行)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款项
5 1012 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 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6 1021 结算备付金 ※ 企业(证券)为证券交易的资金清算与交收而存入指定清算代理机构的款项。企业(证券)向客户收取的结算手续费、向证券交易所支付的结算手续费。
7 1031 存出保证金 ※ 企业(金融)因办理业务需要存出或交纳的各种保证金款项。
8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短期投资 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9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企业(金融)按照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的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所融出的资金
10 1121 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11 1122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12 1123 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 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
13 1131 应收股利 应收股利 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
14 1132 应收利息 应收利息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
15 1201 应收代位追偿款 其他应收款 企业(保险)按照原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后确认的代位追偿款
16 1211 应收分保账款 ※ 企业(保险)从事再保险业务应收取的款项
17 1212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 企业(再保险分出人)从事再保险业务确认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以及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保险责任准备金
18 1221 其他应收款 ※ 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19 1231 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 企业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
20 1301 贴现资产 ※ 企业(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出的资金。
21 1302 拆出资金 ※ 企业(金融)拆借给境内、境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
22 1303 贷款 ※ 企业(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
23 1304 贷款损失准备 ※ 企业(银行)贷款的减值准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贴现资产、拆出资金、客户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和垫款等.
24 1311 代理兑付证券 ※ 企业(证券、银行等)接受委托代理兑付到期的证券。
25 1321 代理业务资产 ※ 企业不承担风险的代理业务形成的资产。
26 1401 材料采购 物资采购 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27 1402 在途物资 在途物资 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28 1403 原材料 原材料 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
29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 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
30 1405 库存商品 库存商品 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31 1406 发出商品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企业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32 1407 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33 1408 委托加工物资 委托加工物资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的实际成本。
34 1411 周转材料 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企业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35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 ※ 企业(农业)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36 1431 贵金属 ※ 企业(金融)持有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存货的成本。
37 1441 抵债资产 ※ 企业(金融)依法取得并准备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的实物抵债资产的成本。
38 1451 损余物资 ※ 企业(保险)按照原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后取得的损余物资成本
39 1461 融资租赁资产 ※ 企业(租赁)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取得资产的成本。
40 1471 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存货的跌价准备
41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 ※ 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42 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 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
43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44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持有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45 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46 1521 投资性房地产 ※ 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
47 1531 长期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 企业的长期应收款项。
48 1532 未实现融资收益 ※ 企业分期计入租赁收入或利息收入的未实现融资收益。
49 1541 存出资本保证金 ※ 企业(保险)按规定比例缴存的资本保证金。
50 1601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 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
51 1602 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 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52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
53 1604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 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
54 1605 工程物资 工程物资 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
55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清理 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等。
56 1611 未担保余值 ※ 企业(租赁)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出资产的未担保余值。
57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 ※ 企业(农业)持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原价。
58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 企业(农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
59 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 ※ 企业(农业)持有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60 1631 油气资产 ※ 企业(石油天然气开采)持有的矿区权益和油气井及相关设施的原价。
61 1632 累
二、负债类
70 2001 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 年以下(含1 年)的各种借款。
71 2002 存入保证金 ※ 企业(金融)收到客户存入的各种保证金。
72 2003 拆入资金 ※ 企业(金融)从境内、境外金融机构拆入的款项。
73 2004 向中央银行借款 ※ 企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的款项。
74 2011 吸收存款 ※ 企业(银行)吸收的除同业存放款项以外的其他各种存款。
75 2012 同业存放 ※ 企业(银行)吸收的境内、境外金融机构的存款。
76 2021 贴现负债 ※ 企业(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入的资金。
77 2101 交易性金融负债 ※ 企业承担的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
78 211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 企业(金融)按照回购协议先卖出再按固定价格买入的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所融入的资金。
79 2201 应付票据 应付票据 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80 2202 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 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81 2203 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 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
82 2211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工资 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本科目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
83 2221 应交税费 应交税金 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84 2231 应付利息 应付利息 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
85 2232 应付股利 应付股利 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86 2241 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付款 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长期应付款等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
87 2251 应付保单红利 ※ “企业(保险)按原保险合同约定应付未付投保人的红利。“
88 2261 应付分保账款 ※ 企业(保险)从事再保险业务应付未付的款项。
89 2311 代理买卖证券款 ※ 企业(证券)接受客户委托,代理客户买卖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有价证券而收到的款项。
90 2312 代理承销证券款 ※ 企业(金融)接受委托,采用承购包销方式或代销方式承销证券所形成的、应付证券发行人的承销资金。
91 2313 代理兑付证券款 ※ 企业(证券、银行等)接受委托代理兑付证券收到的兑付资金。
92 2314 代理业务负债 ※ 企业不承担风险的代理业务收到的款项,包括受托投资资金、受托贷款资金等。
93 2401 递延收益 ※ 企业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94 2501 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 年以上(不含1 年)的各项借款。
95 2502 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 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
96 260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 企业(保险)提取的非寿险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97 2602 保险责任准备金 ※ 企业(保险)提取的原保险合同保险责任准备金。
98 2611 保户储金 ※ 企业(保险)收到投保人以储金本金增值作为保费收入的储金。
99 2621 独立帐户负债 ※ 企业(保险)对分拆核算的投资连结产品不属于风险保障部分确认的独立账户负债。
100 2701 长期应付款 长期应付款 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
101 2702 未确认融资费用 ※ 企业应当分期计入利息费用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102 2711 专项应付款 专项应付款 企业取得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
103 2801 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 企业确认的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亏损性合同等预计负债。
104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长税款 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三、共同类
105 3001 清算资金往来 ※ 企业(银行)间业务往来的资金清算款项。
106 3002 货币兑换 ※ 企业(金融)采用分账制核算外币交易所产生的不同币种之间的兑换。
107 3101 衍生工具 ※ 企业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形成的衍生资产或衍生负债。
108 3201 套期工具 ※ 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包括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
109 3202 被套期项目 ※ 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
四、所有者权益
110 4001 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股本) 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应将本科目改为“4001 股本”科目。
111 4002 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 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112 4101 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 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113 4102 一般风险准备 ※ 企业(金融)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
114 4103 本年利润 本年利润 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115 4104 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 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116 4201 库存股 ※ 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
五、成本类
117 5001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
118 5101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119 5201 劳务成本 劳务成本 企业对外提供劳务发生的成本。
120 5301 研发支出 ※ 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121 5401 工程施工 ※ 企业(建造承包商)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122 5402 工程结算 ※ 企业(建造承包商)根据建造合同约定向业主办理结算的累计金额。
123 5403 机械作业 ※ 企业(建造承包商)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机械站和运输队使用自有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包括机械化施工和运输作业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六、损益类
124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125 6011 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 企业(金融)确认的利息收入。
126 602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企业(金融)确认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27 6031 保费收入 ※ 企业(保险)确认的保费收入。
128 6041 租赁收入 ※ 企业(租赁)确认的租赁收入。
129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130 6061 汇兑损益 ※ 企业(金融)发生的外币交易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益。
131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132 6111 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 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133 620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 企业(再保险分出人)从事再保险业务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保险责任准备金。
134 6202 摊回赔付支出 ※ 企业(再保险分人)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
135 6203 摊回分保费用 ※ 企业(再保险分人)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
136 6301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 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137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138 6402 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139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140 6411 利息支出 ※ 企业(金融)发生的利息支出
141 6421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 企业(金融)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各项手续费、佣金等支出。
142 6501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 企业(保险)提取的非寿险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再保险合同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43 6502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 企业(保险)提取的原保险合同保险责任准备金。
144 6511 赔付支出 ※ 企业(保险)支付的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和再保险合同赔付款项。
145 6521 保单红利支出 ※ 企业(保险)按原保险合同约定支付给投保人的红利。
146 6531 退保金 ※ 企业(保险)寿险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时按照约定应当退还投保人的保单现金价值。
147 6541 分出保费 ※ 企业(再保险分出人)向再保险接受人分出的保费。
148 6542 分保费用 ※ 企业(再保险接受人)向再保险分出人支付的分保费用。
149 6601 销售费用 营业费用 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150 6602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 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151 6603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 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152 6604 勘探费用 ※ 企业(石油天然气开采)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发生的地质调查、物理化学勘探各项支出和非成功探井等支出。
153 6701 资产减值损失 ※ 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154 6711 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 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155 6801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 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156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
说明 ①本表列示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科目对照情况仅供参考。②各科目的确认、计量、报告及披露要求参见新企业会计准则。③附注:※为新科目与旧科目无对应的科目。
深圳国信泰会计师事务所
整理人:高进迪 杜忠英
四、所有者权益
110 4001 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股本) 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应将本科目改为“4001 股本”科目。
111 4002 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 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112 4101 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 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113 4102 一般风险准备 ※ 企业(金融)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
114 4103 本年利润 本年利润 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115 4104 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 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116 4201 库存股 ※ 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
五、成本类
117 5001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
118 5101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119 5201 劳务成本 劳务成本 企业对外提供劳务发生的成本。
120 5301 研发支出 ※ 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121 5401 工程施工 ※ 企业(建造承包商)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122 5402 工程结算 ※ 企业(建造承包商)根据建造合同约定向业主办理结算的累计金额。
123 5403 机械作业 ※ 企业(建造承包商)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机械站和运输队使用自有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包括机械化施工和运输作业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六、损益类
124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125 6011 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 企业(金融)确认的利息收入。
126 602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企业(金融)确认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27 6031 保费收入 ※ 企业(保险)确认的保费收入。
128 6041 租赁收入 ※ 企业(租赁)确认的租赁收入。
129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130 6061 汇兑损益 ※ 企业(金融)发生的外币交易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益。
131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132 6111 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 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133 620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 企业(再保险分出人)从事再保险业务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保险责任准备金。
134 6202 摊回赔付支出 ※ 企业(再保险分人)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
135 6203 摊回分保费用 ※ 企业(再保险分人)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
136 6301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 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137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138 6402 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139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140 6411 利息支出 ※ 企业(金融)发生的利息支出
141 6421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 企业(金融)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各项手续费、佣金等支出。
142 6501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 企业(保险)提取的非寿险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再保险合同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43 6502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 企业(保险)提取的原保险合同保险责任准备金。
144 6511 赔付支出 ※ 企业(保险)支付的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和再保险合同赔付款项。
145 6521 保单红利支出 ※ 企业(保险)按原保险合同约定支付给投保人的红利。
146 6531 退保金 ※ 企业(保险)寿险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时按照约定应当退还投保人的保单现金价值。
147 6541 分出保费 ※ 企业(再保险分出人)向再保险接受人分出的保费。
148 6542 分保费用 ※ 企业(再保险接受人)向再保险分出人支付的分保费用。
149 6601 销售费用 营业费用 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150 6602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 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151 6603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 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152 6604 勘探费用 ※ 企业(石油天然气开采)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发生的地质调查、物理化学勘探各项支出和非成功探井等支出。
153 6701 资产减值损失 ※ 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154 6711 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 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155 6801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 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156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
说明 ①本表列示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科目对照情况仅供参考。②各科目的确认、计量、报告及披露要求参见新企业会计准则。③附注:※为新科目与旧科目无对应的科目。
深圳国信泰会计师事务所
整理人:高进迪 杜忠英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43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