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这几个细节来评价课堂教学?
2007-05-16 08:20, 郑金洲, 902 字, 5/525, 原创 | 引用
“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同学们在上课时要注意听讲,不要走神,要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类似的语言,我们在听课时时常会听到,不许、不要、不能,在课堂上不绝于耳。这样的语句有没有可替代的可能,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合适?
同学们课上不许(不要、不能)------
郑金洲
“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同学们在上课时要注意听讲,不要走神,要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类似的语言,我们在听课时时常会听到,不许、不要、不能,在课堂上不绝于耳。这样的语句有没有可替代的可能,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合适?
不许、不要、不能,这样的说法大多体现在法律规范、行政管理、制度规定等语言中。用这些语言,可以明确被约束对象的行为底线,以及超越这些行为底线相应的惩罚条款。这样的规定,内容清晰,一目了然,每个被规范的对象都有相对较为明晰的概念。
不许、不要、不能,这样的语言也大多体现在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的人群用语之中。使用这样的语言的人,高高在上,有时还位高权重,盛气凌人。他们与下属或下代有着地位、权利上的区别,自觉有资格来调教、指导下属或下代,常常借助于这样的语言来体现自身的权威与地位。
这样的语言,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外在于被约束对象的,极少去考虑被约束对象的内心感受,也不会切身去考虑被约束对象间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外在力量对人行为和内心的干预,强制性地要求对方服从相关的规定。
教学情景不同于行政管理情景,教师与学生也不需要保持鲜明的上下关系。教学不是行政管理,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没有科层结构的相关要求,不用一级对一级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性的带有行政约束色彩的语言也就不太适宜了,至少不应再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中经常使用或出现。教师与学生在今天应该构成的是一种非强制性关系,教师需要走进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文化特征,体会学生的生存境况,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切实起到引导性作用。既然如此,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往时,就要少一些行政性语言,少一些颐指气使的言论。变“不许”为温文尔雅的提示,变“不要”为体贴入微的导引,变“不能”为循循善诱的教诲,在今天尤为必要。规范容易,引领困难;约束容易,提示困难;框定容易,诱导困难。在这方面,我们教师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43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