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学位论文时需要注意的形式介绍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由其内在的质量和外在质量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内在质量是指论文的学术水平,只要包括论文研究的题目、观点、研究方法、逻辑结构、资料和语言文字等方面。外在质量不仅仅是指印刷、装帧等物质载体方面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指论文的形式与格式。论文的形式与格式虽然不直接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但是却体现出论文作者的学术修养和文化教养。因此很自然地就会成为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合格的论文在形式上体现着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我国学位条例和培养单位对学位论文管理的各项具体要求。二是学术著述的一般规范。它是学术界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在学术成果方面的体现,作为接受学位教育的研究生必须懂得并自觉地遵守。三是所有正是出版物共同遵守的文字印刷的规范。它不仅是一些通行的习惯做法,其中许多东西已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以文件条例的形式作了正式规定。因为它代表着整个中国文化在当代最正式的表达形式,因此每个受过教育的有文化的中国人都应该遵循。
一、学位论文的构成要件
尽管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但是它有一个与一般学术成果不同的最大特点,这就是需要一整套程序严格的审查才能过关。既然是过关,就不能象一般学术成果一样,只要是一得之见,不论社会是否承认都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是必须得到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和培养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认可,才能通过。因此,学位论文在形式上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学位条例和培养单位管理部门的规定,除了有明显规定的论文构成要件之外的东西,最好一概不多加,免得画蛇添足,招致本不应有的麻烦。
一般来说,学位论文包括论文正文和中、外文(通常是英文)摘要。论文的正文由于篇幅较长,通常前面要有一个目录,后面必须附有参考文献。培养单位对于学位论文的构成要件、论文和摘要的字数、封面格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二、学位论文的写法问题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解决或者提出了一个科学问题。从文体的角度讲,学术论文是论说文的一种。论说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和结论。所谓论点,就是提出文体,论据就是所使用的论文工具和资料,论证就是对该文体的研究分析过程,结论则是作者的观点。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是论文的中心,观点是论文的灵魂。
从形式上,一篇论文必须并且只应有一个中心,也就是应当围绕着一个问题的研究展开论述。这是论文写作的一个基本常识。将虽然相关但是不同的问题写在同一篇文章里,作为学术论文在写法上是失败的。有些问题之间虽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其实质并不是同一个问题,因此就不应在同一篇论文里同时加以研究。将交织在一起的相关问题彼此区分剥离开来,则是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问题。
论文在写作上并不要求对有关问题研究得全面完整,而是要求紧紧围绕着所研究的问题层层深入,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新见解。特别是对于已经被普遍接受而成为常识和学术界公认的观点,就没有必要再从头叙述一遍,而是应当从自己所要加以解决或者要提出的研究问题开始起笔。论文在这一点上与教科书不同。教科书的功能主要是传播理论知识,而不是创造新知识,因此它的写作以规定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为基本特点。同时由于它的重点在于介绍已经得到学术界普遍承认的理论,因此,一方面要从最基本概念谈起;另一方面,一般只作正面叙述,而不进行讨论和评述。学位论文如果仿照教科书的写法,从基本概念或本学科人所共知的东西写起,一味追求全面系统,就失去或冲淡了学术论文理论创新的意义,因此是不适宜的。
为了提出自己的观点,就要对与问题有关的情况和前人的观点进行梳理,对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对不同观点的分析、比较和讨论,即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评价,甚至辩论、驳论一般是不可缺少的。这与工作报告不同。工作报告,一般是对以往工作的总结和对今后任务的说明,其内容往往是面面俱到,而不是只集中于某一个中心问题;在写法上,一般也只是作情况的说明和对任务的正面阐述,而不进行分析、论证,特别是不进行讨论和辩论。从以上两种文体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如果以写工作报告的方式来写论文,就失去了论文的基本特征,因此是不合适的。在论文的写法上出现问题最多的情况是平铺直叙,没有自己的见解、结论和观点。在职干部学员在这方面出现问题较多,主要是把学位论文写成了工作报告或者教科书,也有的论文没有中心,在一篇论文里写了二个或者几个不相关的不同问题。在校学生中常见的则是后一类问题。
三、论文的导论和摘要及其区别
摘要是学位论文构成要件之一,而论文的正文部分一般都有导论或绪论。一些研究生既不明白论文摘要和导论的意义,也分不清二者之间的区别与关系,将二者混淆为同一个东西,彼此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互相重复,只是分别放在论文中的两个地方而已。
论文摘要是对论文的一个简要介绍,目的是使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对论文有一个简单而又清晰的全面了解,因此它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学位论文的摘要主要是有利于论文评阅人和大家委员会以及学位评定委员会在较短的时间里对论文水平作出评价,同时也有利于今后其他读者进行检索、查阅。好的摘要应该反映出:(1)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目的和意义;(2)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3)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4)论文的主要贡献,即有创新之处,包括选题、研究的角度、研究思路、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资料等方面的创新。英文摘要实际是中文摘要的缩写。
论文中设一个导论的主要目的是对所研究的问题和与其有关的背景以及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事项作个交待。导论虽然是正文的一部分,但它是研究还未进入正题之前的准备,具有引言性质。导论通常包括:(1)问题及其意义;(2)论文使用的论文工具和研究方法;(3)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4)关于文献资料、论文所使用的符号、计算公式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人们翻阅学位论文,一般都是先翻看论文摘要和导论,因此,这二者都可以看作是学位论文的门面。门面装修得好坏,直接决定着这篇学位论文的第一印象,因此应当给予足够充分的重视。
四、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注释
文献资料是反映论文学术水平和作者治学态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对文献资料的掌握和使用情况主要是通过论文的参考文献目录和注释表现出来的。一篇学位论文应当既有参考文献目录,又有注释。
参考文献目录可以反映出作者掌握了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主要的、最新的、甚至是全部资料,因此是评价论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参考文献越多,反映作者利用的资料越多。但论文开列出的参考文献目录应是那些在本篇论文的研究和写作中直接利用的,或者有直接帮助和有启发作用的文献资料,而不是看过的全部文献。如果参考文献罗列得很庞杂,反而使人感到作者并没有真正掌握什么是最主要的资料。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不能只列著作而不列有关的论文,因为,著作出版周期较长,而论文发表则较快。如果参考文献中没有论文,可能说明作者没有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凡是研究涉外问题的论文,或者研究国外在学术上领先问题的论文,参考文献都应有外文文献。参考过的著作、论文和其他文字材料统称参考文献,既包括参考过的著作、论文等理论资料,也包括统计资料、工作报告等事实材料,还包括没有正式出版和发表的内部资料。文献目录的编排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以便读者查阅。
学位论文应当附有参考文献,对这一点人们似乎没有异议,而对于注释的意义,许多人并不理解。本人认为学位论文必须有注释。参考文献与注释的作用和意义各不相同,不能因为有参考文献而不加注释,也不能相反,只有注释而无参考文献。注释的直接和主要作用在于标明论文直接使用过的那些文献资料的出处。注释是论文科学性的重要表现,它反映着论文作者的研究是否严肃认真,反映着论文中的分析、判断和提出的观点是否有理论和事实的根据,反映着论文作者对前人所做工作的承认和尊重,也是避免引起知识产权纠纷的需要。
注释的范围通常包括:(1)所有直接引证的引文都要加注,说明其出处;(2)所有引用的数字和事实材料都要加注,说明资料来源;(3)没有直接引用,而是用自己的话转述的别人的观点,也应加注交待其出处;(4)其他需要补充说明,又不便在正文中说的,也可以加注释说明。
学位论文的注释往往较多,有的注释也较长,所以一般采用脚注,即页下注的形式。由于排版和印刷方面的原因,也可采取文末注,或章末注的形式,但是一般不宜采用文中注形式。我国传统的注释格式是在正文页下划一条半线,在线下依次为注释的顺序号、作者名、资料的篇名、发表的刊物名、出版年份和期号。如果是著作则应写明出版单位和出版年份。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则是,在正文需要注释的地方加一括号,括号内只写引证资料的作者名,出版年份和页码,资料全名则一律列入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中,不再另加注释。
(根据 周冰,“撰写学位论文的形式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缩写。该文发表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年第2期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44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