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fan.com - 路饭网

搜索: 您的位置主页 > 网络频道 > 阅读资讯:基督教与佛教有什么样的差异?

基督教与佛教有什么样的差异?

2016-04-03 08:34:10 来源:www.45fan.com 【

基督教与佛教有什么样的差异?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经典观
 
作者简介- 神佛观- 罪恶观- 救赎观- 来世观- 鬼魔观-地狱观- 世界观- 人生观- 仪礼观- 圣职观- 经典观-节日观-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在各宗教中,经典占极重要地位,不单是一教的教义根源,也是信徒日常生活的规范。本篇中,我们要看看基佛两教的经典内容如何。
 
基督教的经典
 
圣经(Holy Bible)由「旧约」及「新约」两部份构成。「旧约」原系犹太人所奉经典,但其中所载,均与预言耶稣基督及基督教的信仰息息相关。「新约」则以记载耶稣生平事迹及阐扬耶稣救恩为主要。耶稣及使徒时代,基督教会与犹太人一样,祗有一部成文的圣经,即是今日所称的「旧约」,因当时教会初立,新约圣经尚未写成。但当时的基督徒是用基督新启示的信仰与眼光去读旧约,这点,可从希伯来书及以后新约中所引旧约各处经句中清楚看出。约在主后二百年,教会才通用「旧约」这个名称。旧约新约的「约」字,英文为 Testament,原由拉丁文的 Testumentum 一字而来,原意为「遗嘱」(Will)。但在新约圣经中,「约」字作为「契约」(Covenant)之意。马太福音廿六章廿八节:「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另见可十四 24;路廿二 20;林前十一 25;林后三 6 等处。
 
一、旧约圣经,共三十九卷,可分四编。
 
1、律法书,计五卷:(1)创世记,以上帝造人类万物为始,探索历史上的各种起源而至以色列人成为一个民族为止。(2)出埃及记,记载从约瑟死后起至以色列人于旷野西乃山建设神治国为止。(3)利未记,是祭司及人民敬拜真神耶和华的律例纲要。(4)民数记,记载以色列人在旷野至将入迎南时止的卅八年历史。(5)申命记,扼要记载已经颁定的律例,而附以劝导与警戒。以上五卷,称为「摩西五经」,作者为摩西,约成书于主前一三○○年左右,是以色列人在信仰上最重要的经典。尤其是「创世记」一书,对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甚至全世界人类都有莫大影响。
 
2、历史书,共十二卷:(1)约书亚记,记述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后的初期历史。(2)士师记,记载从约书亚死去后至撒母耳时两百年间的以色列历史,上帝不断拣迅士师」统管以色列人。(3)路德记,本书为补足大卫世系的缺漏,并表明大卫出于敬虔之族,及其祖先与摩押人的关系。(4)撒母耳记上、下各一卷,以先知撒母耳的历史为环扣,记述以色列王国的建设。(5)列王纪上、下各一卷,继「撒母耳记」后,纪述以色列王室的历史,从所罗门王登位圭以色列分为南北两国,最终被亚述及巴比伦所灭为止。历时约四百多年,是记以色列人的全史书。(6)历代志上、下各一卷,以祭司的观点叙述以色列的历史,从亚当起直至波斯古列王下诏释放以色列人回国,本书可说是一部祭司敬拜史。(7)以斯拉记、尼米记各一卷,以祭司的观点,叙述以色列人复国后的普通历史。(8)以斯帖记,叙述上帝如何眷顾保护祂寄居异国的子民,并说明犹太人重要节期普珥日的起源。
 
3、诗体书,共五卷。(1)约伯记,说明上帝何等威荣,世人何等微小,人如能认罪自责,必蒙上帝宽恕且获赐福。(2)诗篇,共一五○篇,分为五卷。按内容可分为国事诗,咏史诗。君尊诗,悔罪诗,咒诅诗(咒诅以色列的仇敌),哈利路亚诗,称谢诗,哈利诗(The Halle)。自一一三至一一八篇,为逾越节,住棚节………等节日时所唱之诗。(3)箴言,是宗教的,及个人立身处世与伦理上的一些格言。(4)雅歌,又称所罗门歌(The Song of Solomon),如用预表法来解释,本书的所罗门预表基督,书拉密女预表基督的新妇教会,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5)传道书,叙述世上虽有许多不平之事,但当知上帝的作为深奥难测,人只要敬畏上帝,必蒙赐福。
 
4、先知书。以色列历史中,曾出现先知,年代久远,数目甚多(撒上十 5),关于年代,从撒母耳先知起至玛拉基先知止(主前一○四五–四六○年),约有一千年之久。关于数目,如单根据旧约圣经著作,约有十数人之多。先知们的主要任务有二:(1)预言弥赛亚降生,即基督教的耶稣。(2)劝导人民远离偶像,应拜耶和华真神,并宣扬人伦道德生活。
 
先知书有以赛亚书,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以西结书,但以理书。以上四人被称为四大先知,所谓『大』,多半是指他们的工作及著书较多而言,非指职位的大校除此外,另有十二小先知书,计有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拿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
 
当主前二世纪初叶,旧约经典的大部份已被定为正典,编纂完成。综观旧约圣经,有三个主要思想。1、世界万物都由上帝造成。2、个人或国家如信上帝,遵祂旨意行事,必蒙赐福,不然,必遭灭亡。3、上帝最后要差弥赛亚降世救人。这一点,基督教确信弥赛亚就是耶稣。
 
旧约的每一卷又分许多章,如「创世起即有五○章,以赛亚书有六十六章之多,全部旧约共有九二九章。
 
二、新约圣经:自耶稣复活升天后,基督教迅即向地中海沿岸诸国发展,由于教会内部生活的需要,以及外界环境的逼迫,使徒及初代的基督徒们,遂深感必须尽快整理记下主耶稣的教训,以作为众人信仰的根据。其次,使徒们因着圣灵所感,也曾分别先后致函各地方教会,勉励信徒并同时解答各种教义及日常生活上的问题。这些记载及书信,成为教会中的权威著作,最后被定为基督教正典的一部份。约主后一八○年,据穆拉多利正典所载,被认为正典的已有四福音书,使徒行传,保罗的十三封书信,犹大书,约翰一书及二书,启示录等书。第一次明载新约正典为二十七卷的,是作于主后三六七年的亚他那修的第三十九节期书。以后经过几次教会审查会议,到了四○○年左右,现有的新约二十七卷已正式被教会定为正典了。
 
按照内容,新约可分为五类:1、福音书;2、使徒行传;3、保罗书信和希伯来书通常列入此类:4、古教会公函:5、启示录。
 
1、福音书?(1)马太福音,使徒马太所作。全书目的欲证明旧约圣经的预言已如何应验在基督身上(参一 22,二 15、17、23,四 14,八 17,十二 17,廿七 9 等处),作书时间约在主后七五至八○年之间,于罗马帝国东部。(2)马可福音,使徒彼得的传道助手马可所作,目的为要宣扬耶稣基督的福音(一 1),本书浅显易懂,似为慕道友而写。作于主后七十年前后于罗马或较远地产。(3)路加福音,使徒保罗传道时的伴侣,医生路加所作。目的是把此书献给一位有权势者提阿非罗大人。使其明白耶稣救人的福音(一 1~3)。作于主后七○至八○年间,地点不详。(4)约翰福音,使徒约翰所作。目的是叫人相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因信祂而得永生(廿 30、31)。作者也有意补充前三福音书所缺的材料。作于第二世纪初叶,地点在以弗所。以上四部福音书是记载耶稣一生事迹及其教训最重要的经典,作者都系耶稣的直系弟子(使徒)或使徒的亲信传道助手,所以一切资料均甚正确可靠,只是成书年代稍有异说。
 
2、使徒行传?作者路加,亦即作路加福音之同一人。作书目的亦为献与提阿非罗,使其了解初期教会在各地传道情形。作者有意使人知道福音如何先由犹太传至撒马利亚,最后终于到达世界大城罗马。全书只记载保罗、彼得和约翰等少数使徒传道事迹,是研究基督教会成立及其初期历史的最重要典籍。
 
3、保罗书信?保罗生在基利家的大数,为犹太人,先祖属于便雅悯支派。早年曾就学于犹太拉比迦玛列门下,及长,热心于犹太教信仰。某次在赴大马色路上,在异象中见到耶稣而忏悔归正,成为基督徒。以后曾赴地中海沿岸各国传道,著书立说,广建教会,尤其于罗马被囚期间,曾写不少书信致教会或个人,对传道大有裨益。约于主后六十四、五年,殉道于罗马。保罗的后半生事迹可歌可泣,其思想与信仰对基督教之教义建立具有莫大影响。对拓展海外布道,使基督教以后终于成为世界性的一大宗教,保罗曾有最大贡献。
 
保罗的书信有十三封,现都被列入新约圣经中,书信的正文大都可分为教义部份与伦理部份两大类。他的书信按性质可分成三类。(1)一般书信:罗马书,论教义最详细的昼。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劝勉哥林多人及答复各种问题。加拉太书,激励信徒,坚守信仰,勿再受迷惑。帖撒罗尼迦前书、帖撒罗尼迦后书,论及耶稣再临时情形,劝勉信徒儆醒谨守。(2)监狱书信:在罗马监狱中所写,属于劝勉性质。有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腓利门书。(3)牧师书信:这些书信中的教诲多适用于牧师及教会领袖,有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和提多书。另有「希伯来书」一书,未具作者姓名,有人以为亦是保罗所作,书之目的为勉励从犹太教归信基督教的信徒。
 
4、古教会公函?由耶稣之弟雅各、犹太,及使徒彼得与约翰所写,属劝勉范围,有雅各书、彼得前后书、约翰一、二、三书和犹大书。
 
5、启示录?使徒约翰在拔摩岛见异象后写成,书中境况均属预言世界末日,耶稣再临之事,是新约中惟一的预言书。
 
综观圣经之特征如下:一、圣经都由每一作者借着圣灵,从上帝的默示而写成(提后三 16)。二、旧约与新约共六十六卷正典,自古时审定以来,从未再有增减,任何其它信徒名著,都不能列入圣经。三、圣经著作历史悠久。自公元前一千三百年起至公元后百余年止,历时一千四百年左右。虽然各书年代不同。作者不同,但全部圣经却有一贯中心思想,即上帝如何计划拯救人类,耶稣如何降生实践,以及使徒们如何完成建立教会。四、圣经中除一、二卷故意隐名,不知作者姓名外,其余各经都极清楚地具有著作者的姓名,甚至能知其身世。五、每卷圣经,或追溯记述昔日历史人物,或针对当时社会、或教会实际需要,或从个人信仰体验所发而写成。因此,都是实在可靠的资料。六、新约作者都是当时耶稣的直系弟子。或曾亲眼遇见耶稣,或曾追随使徒者,所以他们的记载都是第一手资料,十分可信。
 
佛教的经典
 
释迦牟尼于公元前四八六年(有异说)在印度去世后,教团即呈分裂。为欲保存释迦生前教训起见,弟子们分成两派,在两处各自「结集」,所谓结集,是由某弟子回忆佛陀生前的言行,用口诵传授方法令大众牢记于心(不用文字记载)。当初次结集时,据说由比丘摩诃迦叶领导比丘五百人诵出四部阿含经及八十诵律等。另有师婆(或作须跋)在另处也诵出经、律、咒禁等。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又有二次结集。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时,据说又百第三次结集,公元前二世纪迦腻色迦王时,锡兰王 Vattagamani 才命人将数百年来佛教的口传结集,正式用文字写出记于书册。佛经由于「口传」时间太久,难免发生错误,以致佛经中的不少处已失原来面貌。
 
当公元前后,大乘佛教思想在印度兴起,渐即成立了大乘教团,对抗原有佛教僧伽,把对方变成了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也开始收集资料,撰写佛经,以适应本宗信徒信仰需要。这些大乘佛经大约产生自公元前一、二百年起至公元后六、七世纪为止,数目甚多,内容极其复杂。
 
印度佛教在公元前后,经过葱岭、西域,传入我国,小乘与大乘思想及经典也一齐来到,由于当时我国佛教徒尚无固定佛教宗派信仰,加上缺乏辨识能力,所以祗要来自外国(印度、西域、波斯等国),一律相信。但以后中国佛教徒有了较深的佛教智识后,终于摒弃了小乘,而专信大乘佛教。佛教从汉朝传入开始至元朝左右的千余年间,中国与外国佛教徒曾从梵文、西域文等译出了许多佛经,再加上中国佛教徒所写的不少论着、游记……等等,而形成了今日所存的汉译大藏经。从后汉的迦叶摩腾起至元代的安藏为止,共有译经者一百七十三人之多。
 
佛教的经典主要内容共分三部份,叫做「三藏」。一、经藏,或称法藏,记载释迦的教训。每经首页都有「如是我闻」之句,表示系由释迦亲口所说。二、律藏,集录佛教戒律之经典。三、论藏,大都集录对于「经藏」的解释,亦即一种注释。律与论藏无「如是我闻」句。经藏与律藏中所收诸经典,都无作者姓名,不知何人所写。论藏因是注释,有作者名字。由以上三藏构成一套佛经,叫做「大藏经」。所谓「藏」,指「藏一切文义教理」之意。
 
大藏经中,收录较完备者,当推日本「六正新修大藏经」(大正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台湾佛教界曾于十年前,民国四十八年三月在台影印出版。全套共计一一○册,价约新台币壹万贰仟元至伍仟元左右(一元美金合台币四十元)。此「大正藏」共有佛经三○五三部,一一九七○卷(图像与总目录除外)。内容如下:
 
经藏:(1)阿含部(第一、二卷),原始佛教经典,内有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一阿含,杂阿含经等四部,是研究根本原始佛教的心读经典。此处的所谓第一、二「卷」,系指佛经开始的总卷数目,非指小卷的一卷二卷。例如长阿含经本身便有二十二卷(小卷)之多。其次,佛经有不少是单独的成卷,例如「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虽称一卷实在祗有二百六十字。(2)本缘部(第三、四卷),关于释迦之传说。(3)般若部(第五一八卷),有一般若经六百卷,被称为经中之最大经典。(4)法华部(第九卷),妙法莲花经及天台宗、日莲宗等所依奉经典。(5)华严部(九、十卷)。包括各种大方广佛华严经。(6)宝积部(第十一、二卷)有大宝积经、胜鬘经和净土三经等,后者系净土宗所依奉经典。(7)涅盘部(第十三卷),有大般涅盘经等。(8)大集部(第十三卷),有大集月藏经,般舟三味经等。(9)经集部(第十四–七卷)有解深密经,维摩经等诸经。(10)密教部(第十八–廿一卷),有大日经等真言宗(密宗)所依奉之经典。
 
律藏:(11)律部(第廿二–四卷),有四分律、五分律和十诵律等有关律之经典。
 
论藏:(12)释经论部(第二十五,六卷)、十智度论及其它。(13)昆昙部(第二十七–九卷),有大毗婆娑论,六足论等。前者为小乘有部之根本经典。(14)中观部(第三○卷),中论,百论及其它。(15)瑜伽部(第三○,一卷),瑜伽师地论,唯识论等。(16)论集部(第三十二卷)大乘起信论,成实论等各种论着。以上自第一卷起至第卅二卷止,均被信为在印度撰述之经典。
 
以下各经典从卅三卷至五十五卷止,多数系由中国佛教徒(含僧人)撰成。时代从东晋至明代。也有少数朝鲜及日本佛教徒的著作在内。(17)经疏部(第三十三–九卷),经藏之注疏。(18)律疏部(第四○卷),律藏之注疏。(19)论疏部(第四○–四卷),论藏之注疏。(20)诸宗部(第四十四–八卷)收录有关净土宗、禅宗……等各宗著作。(21)史传部(第四十九–五十二卷),释迦谱,阿育王传……等史记方面著作。(22)事汇部(第五十三、四卷),经律异相,梵语十宇文……等著作。(23)外教部(第五十四卷下),收入老子化胡经、摩尼教经和景教经典等。(24)目录部(五十五卷),收入历代诸佛经目录。
 
从五十六卷至八十四卷各种论疏,多系日本佛教徒的著作。另有第八十五卷部份为古逸部及疑似部,收录敦煌发掘,近世发现之经典,以及一些疑作。以上所收经典总计三○五三部,一一九七○卷。但台湾影印出版之大藏经,只出到第五十五卷目录部止。「续大正新修大藏经」日本部份未影印在内。
 
佛教重要经典有阿含经、华严经、般若经、法华经、涅盘经、维摩经、阿弥陀经、大日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诸经。佛经虽多,但都不外讲三个思想1、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涅盘静寂(详见「佛教学研究」第四十六页)以及劝人信奉释迦牟尼佛及西方阿弥陀佛,后者为净土宗信徒所专信者。密宗系统经典则强调大日如来佛。
 
佛经特征可总括如下:一、除论藏作品外,经藏与律藏经典均无著作者姓名,不知何人所写。因此,汉译佛经中只有译者姓名。二、英中、日三地后世佛教徒所写各种批注书以至游记(如大唐西域记)等都被收入于大藏经中,且其数目甚多,因此佛经才会变得如此庞大。三、每隔一个时期,大藏经中又能再加入佛教徒著作,而变成佛经的一部份。如大正藏中即收有明代佛教徒的著作。如下次我国佛教界再编经,清朝及民国时去世佛教徒的名著,无疑地要被收入藏经中。因此,佛经祗是有增无减。四、大藏经中也收入佛教以外宗教的经典,如景教的三威蒙度赞,序听迷诗所经,景教碑颂,以及摩尼教、波斯教经典与老子化胡经(见大正藏第五十四卷下)。下次再增编时,也许会把基督教的福音书也列入佛经「外教部」内亦未一定呢!五、佛经中的思想不统一,显得太散漫,前后常有重复及冲突之处。讲来讲去,还是那些老问题缺少扼要的重点。六、佛经似重「量」而不重「质」,看似甚多,其实有不少卷祗用几句话便能说完。
 
佛教徒张澄基先生在「我们急切需要一部佛教圣经」中感叹地说:「据我个人的经验与观察,认为佛教不能普及,佛法之所以衰微,最大的原因,乃是教义太深、太难、太广、太繁的缘故……基督教能够普遍全球,其原因固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有一部代表基督教义的圣经!是他们宗教的全部重心,有了这个重点,当然就容易宏传了,试问佛教有没有这样一部书呢?……又云「至于选藏和译藏问题就麻烦了,选藏,究竟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台湾佛教觉生月刊,一九五七年四月一日)所谓选藏是指挑选一些有价值的经典,编入「佛教圣经」内。据我所知,台湾佛教僧伽并未出版什么「佛教圣经」。杨秀鹤居士虽曾出过一本「佛教圣经」,但似未受佛教僧迦重视。
 
作者简介- 神佛观- 罪恶观- 救赎观- 来世观- 鬼魔观-地狱观- 世界观- 人生观- 仪礼观- 圣职观- 经典观-节日观-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本文地址:http://www.45fan.com/a/question/44705.html
Tags: 比较 佛教 基督教
编辑:路饭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App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