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fan.com - 路饭网

搜索: 您的位置主页 > 网络频道 > 阅读资讯:基督教与佛教之间有什么样的文化差异?

基督教与佛教之间有什么样的文化差异?

2016-04-07 09:03:08 来源:www.45fan.com 【

基督教与佛教之间有什么样的文化差异?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佛教常识简介
 
作者简介- 神佛观- 罪恶观- 救赎观- 来世观- 鬼魔观-地狱观- 世界观- 人生观- 仪礼观- 圣职观- 经典观-节日观-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僧伽部份
 
比丘:梵文 Bhikkhu,又作苾篘,比呼。意译乞士、董士、破烦恼、除馑。满二十岁,受了具足戒的男子称作比丘(俗称和尚)。比丘需守二五○条戒律。比丘的称呼原指印度婆罗门教的修行者,佛教以后袭用这个名称。 比丘尼:梵文 Bhikkhuni 又作苾雏尼、比呼尼、尼、除女、董女、沙门尼,俗称尼姑。满二十岁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称为比丘尼。尼姑需守的戒律甚多,统称五○○条(各戒本都有出入)。中国第一个比丘尼是检净。在东晋升平元年(三五七年)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了比丘尼。 沙门:凡丢弃原姓名,离开家庭,剃去须发,身穿袈裟。勤修佛道的男人,都叫做沙门。沙门两字的原文也许是从西域地区(今之新疆省)的龟兹国语 Sarmane,或于阗语的 Ssamana 而来。初期中国佛教的不少术语是从西域传来的。沙门又作桑门、沙门那和丧门。意译勤劳、息心、修道、乏道、贫道。沙门尼即是比丘尼的另一称呼。 沙弥: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俗称「小和尚」。人若想成沙弥,需受十戒。凡小孩出家,叫做沙弥。再者,人若过了七十岁,便不准受具足戒,祗能受沙弥戒,做沙弥,而不能正式成为比丘。沙弥的原语也可能从龟兹语的 Samane or sammir 或于阗语的 Ssamana 而来。
 
沙弥及沙弥尼应守的十戒是:不杀戒、不盗戒、不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离高广大床戒、离花鬘等戒、离歌舞等戒、离金宝物戒、离非时食戒。比丘及比丘尼应守的具足戒,在诸律中数目颇有出入,有比丘戒二二七条,二五○条;比丘尼戒三一一条,五○○条等说。凡要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必须先受过沙弥戒。年满二十岁至七十岁者,身体康健,剃去须发,披上袈裟,遵行数百条戒律,而受过受戒仪式的人,才正式成为比丘(尼)。 和尚:和尚两字也可能是从龟兹语的 Pwajjhaw 或回纥语的 Xosang 而来。又作和上、温社、乌社、和阇。意译近诵、亲教师、力生、依学。凡成为受戒人师表者才被称为和尚,亦即戒和尚,原来的地位甚高。但今日中国民间竟统称所有出家人为和尚了。在西藏喇嘛教的阶位中,和尚高居最上的第四位,拥有极大权力,任诸大寺之住持。 法师:梵文 dharma-bhanaka,又译说法师。凡能演讲佛经的出家比丘,称法师。所以,释迦及其弟子也都是法师。唐朝的玄奘因精通三藏,被称为三藏法师。但在今天中国民间,大概为了尊敬出家人或根本不懂「法师」两字的意义,凡见了出家人,甚至小沙弥,不管对方有讲经资格与否,竟都称他为法师了。 大师:梵文 Sastr 意为大师范、大导师。释迦被尊称为「三界之大师」。在中国起初只称有高德之出家人为大师,但以后大师两字专用作追赠死去的高僧的谥号了,例如天台宗的创立者智顗被称为智者大师、慧思为南岳大师、吉藏为嘉祥大师。?觊觊顽顽 住 持:意为久住护持,又称住职,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唐朝时,禅宗兴盛,门徒日众,百丈怀海禅僧始立住持制度,以维持寺院秩序。 方丈:意为「方一丈」,详称方丈室,或称丈室。印度的僧房只有方一丈大小,方丈原指寺院中客厅。但今天转用成敬称住持为方丈或丈室了。 僧:梵文 Samgha,详称僧伽,意为众、大众、团契。僧伽是一群依佛法的出家人所组织的一个宗教团体。中国人称「僧」,是由僧伽简称而来。有的出家谦称自己为「小僧」、「贫僧」,实欠妥当,因为一个人不能成为僧伽(至少应有四人)。再者,称僧伽为「泄,为「贫」,也是不对的。佛教界惯用「高僧」,不用「名僧」,据说「名僧」两字的意义多指坏的方面。 优婆塞:梵文 Upasaka,在家信佛的男子叫做优婆塞,又译乌婆塞、伊蒲塞、优婆婆柯。意译近善男、善宿男、清信士、清信等。凡受了三归依及五戒的人,称为满分优婆塞。我国大都用「居士」一语来代替优婆塞,也许「优婆塞」三字叫起来不容易也不好听的缘故。 优婆夷:梵文 Upasika,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凡受了三归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但我国现在都称她们为女居士。 居士:梵文 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毘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在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法器部份
 
念珠:又名珠数、诵珠、咒珠。佛教徒为欲除去烦恼,安定心念,或称颂西方阿弥陀佛,而用念珠诵念佛号。念珠以一○八颗为基本,另有五十四颗、二十七颗、十四颗(均减半)、也有四十二颗、二十一颗的,更有一○八○颗为最上品的。
 
珠数的多少,据说都含有意义在内。一○八颗表示除去一○八个烦恼。一○八○颗表示金刚界的一○八尊。五十四颗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及四善根因地的五十四位。四十二颗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四十二位。二十七颗表示十八学人与九无学。十四颗表示观音的十四无畏。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以及佛果的二十一位。念珠的材料有金制、银制、赤铜制、水晶制、珊瑚制……玻璃制、木制、木【木患】子等。现在台湾所售化学念珠(一○八显)仅十五元。特号星月菩提念珠(一○八)约一一○元。 锡杖:僧人携带的道具,比丘乞食时,只能用此杖击地出声,请人出来,故又名声杖。此杖原有三个目的。1、为驱逐野兽害虫用。2、为年老人用。3、为保卫自己。此杖头部用锡,中部用木,下部用牙或角制成。僧人持杖往外云游时叫做「飞锡」,住下某处叫做「留锡」或「挂锡」,外出布教时叫做「巡锡」。佛教举行宗教仪式时,有时也用短锡杖,一面挥动此杖,一面口唱梵呗。在锡杖上以后又加添各种装饰,变得更庄严了。 朱伞:又称朱盖、朱柄散大桑用油纸染上朱色而成。在举行佛教仪式游行等时,祇有高阶层僧人才许可被撑用,有人在其后打伞遮之,是由印度传来的风俗。 拂子:尺余长,前端束以兽毛的道具,印度比丘原来用作赶逐蚊蝇。但中国佛教界在举行仪式时。却把它作为驱魔赶恶的东西了。 钵:僧人所用的食器,有瓦钵、铁钵、木钵等。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现今泰国等南传佛教僧人,仍于每日凌晨沿门托钵。 木鱼:有两种:一、呈圆形鱼鳞的小雕刻物,诵读经文时叩用,许多佛教家庭都有。二、用大木头雕成鱼形、内空、挂于库堂,吃饭及其它时击之出声,通知众人。据说,鱼昼夜不眠常醒,刻木鱼形击之,以取警惕作用,使行者昼夜忘眠,精进修行。 梵钟:寺院钟楼中的大钟(吊钟)。据说,借着钟声,使人开启心眼,而破烦恼。梵者,清净之意。因系有关佛事,故称梵钟。
 
佛事部份
 
法名:又称戒名,凡信佛教,从皈依师所得之名,叫做法名,因为从师受戒,故又称戒名。凡受过戒的在家或出家佛教徒都有法名。 法会:说法及供佛施僧的佛教聚会叫做法会。聚会的场所,叫做法场(即道场)。在法场中所行的法会也叫佛事。一般来说:「做法事」多指为追荐亡者所做的供佛施僧聚会。法会,则多统称讲经说法等的聚会。 命日:亦即忌日,祖先父母和亲友等死去之日,延僧诵经追念。 牌位:原为儒教所用,中国佛教从宋代起予以采用,在牌位上书写死者法名,置于佛坛或某处,表示祭祀死者之灵。 中阴:佛教说,人死后以至往生轮回某一道为止的一段时期,共有四十九天。此时期亡者的灵体叫做中阴(Antrabhara),据说如童子之形一般。佛教以为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中,延请僧人为亡者做佛事,则亡者能得益。如此,每七日为一期,叫做「做七」。「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净土」(随愿往生经)。「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梵纲经下)。关于超荐有用与否,请阅拙著「答妙贞十问」。
 
寺庙部份
 
寺:寺在我国古时原为官司之名,罗壁志余称:「汉设鸿胪寺待四方宾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国,馆摩腾法兰于鸿胪寺。次年敕洛阳城西雍门外立白马寺,以鸿胪非久居之馆,故别建处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为西方之客,若待以宾礼也,此中国有僧寺之始。」另见清一统志。外国僧人原住我国招待外宾之鸿胪寺,以后别建住所,亦以「寺」为名,此为佛教称寺的由来。 寺院:寺为僧园之总称,而寺内之别舍则称作「院」,总称寺院。 庙:我国古代有王室祀祖的宗庙,士大夫祀祖的家庙,庙不单祭祖,也可敬神。佛教传入后,僧人与祭祖祭神之庙发生关系,以后竟把佛教的道场或比丘所居之处称为庙了。在日本,佛教各宗宗祖(该宗创立人)被祭祀之处才称为庙,没有任何寺院称为庙的。 庵:庵,原是一种草名,叫做庵闾,老了之后可以盖屋。中国僧人在静僻处盖屋时,也常用庵闾,成为一座小小茅棚,日子久了,便称这些小屋子为「庵」,庵字以后又变成「庵」,据说是用瓦盖屋之故。今日尼姑所住之处多称「庵」,俗称尼姑庵。和尚住处多为寺院。 精舍:佛教修行者的住处,释迦时,有竹林精舍,祗园精舍,祗树给孤独园,鹿野苑等精舍。精舍的面积不分大小,不一定是小的地方才称为精舍。 阿兰若:梵名 Arinya,原意是寂静处或闲静处,稍离人间热闹处之地,有些房子可供修道者居住静修之用,或一人或数人。 僧伽蓝:梵名 Samgharama,是许多僧人所住之处,亦即中国佛教的寺院。 丛林:梵名 Vindhyavana,僧侣聚集、修道之处,亦即寺院,但丛林特别指禅宗的寺院而言。
 
作者简介- 神佛观- 罪恶观- 救赎观- 来世观- 鬼魔观-地狱观- 世界观- 人生观- 仪礼观- 圣职观- 经典观-节日观-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本文地址:http://www.45fan.com/a/question/45219.html
Tags: 比较 佛教 基督教
编辑:路饭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App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