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居轩的内容介绍和赏析
度心术
唐李义府
度心第一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
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
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民之所畏,吏无惧矣。
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
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御心第二
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无生则乱,仁厚则安。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人忌吏贪,示廉者智也。
众怨不积,惩恶勿纵。
不礼于士,国之害也,治国固厚士焉。
士子娇纵,非民之福,有国者患之。
士不怨上,民心堪定矣。
严刑峻法,秦之亡也,三代盛典,德之化也。
权重勿恃,名高勿寄,树威以信也。
擒心第三
德不悦上,上赏其才也。
才不服下,下敬其恕也。
才高不堪贱用,贱则失之。
能傲莫付权贵,贵则毁己。
才大无忠者,用之祸烈也。
人不乏其能,贤者不拒小智。
智或存其失,明者或弃大谋。
不患无才,患无用焉。
技显莫敌禄厚,堕志也。
情坚无及义重,败心矣。
欺心第四
愚人难教,欺而有功也。
智者亦俗,敬而增益也。
自知者明,人莫说之。
身危者骇,人勿责之。
无信者疑,人休蔽之。
诡不惑圣,其心静焉。
正不屈敌,其意谲(jue)焉。
诚不悦人,其神媚焉。
自欺少忧,醒而愁剧也。
人欺不怒,忿而再失矣。
纵心第五
国盛势衰,纵其强损焉。
人贵势弱,骄其志折焉。
功高者抑其权,不抑其位。
名显者重其德,不重其名。
败寇者纵之远,不纵之近。
君子勿拘,其心无拘也。
小人纵欲,其心惟欲也。
利己纵之,利人束之,莫以情易耳。
心可纵,言勿滥也。
行可偏,名固正也。
构心第六
富贵乃争,人相构也。
生死乃命,心相忌也。
构人以短,莫毁其长。
伤人于窘,勿击其强。
敌之不觉,吾必隐真矣。
贬之非贬,君子之谋也。
誉之非誉,小人之术也。
主臣相疑,其后谤成焉。
人害者众,弃利者免患也。
无妒者稀,容人者释忿哉。
逆心第七
利厚生逆,善者亦为也。
势大起异,慎者亦趋焉。
主暴而臣诤,逆之为忠。
主昏而臣媚,顺之为逆。
忠奸莫以言辩,善恶无以智分。
谋逆先谋信也,信成则逆就。
制逆先制心也,心服则逆止。
主明奸匿,上莫怠焉。
成不足喜,尊者人的也。
败不足虞,庸者人恕耳。
夺心第八
众心异,王者一。
懾其魄,神鬼服。
君子难不丧志,释其难改之。
小人贵则气盛,举其污泄之。
穷堪固守,凶危不待也。
察伪言真,恶不敢为。
神褫(chi)之伤,愈明愈痛。
苛法无功,情柔堪毕焉。
治人者必人治也,治非善哉。
屈人者亦人屈也,屈弗耻矣。
警心第九
知世而后存焉。
识人而后幸焉。
天警人者,示以灾也。
神警人者,示以祸也。
人警人者,示以怨也。
畏惩勿诫,语不足矣。
有悔莫罚,责于心乎。
势强自威,人弱自惭耳。
变不可测,小戒大安也。
意可曲之,言虚实利也。
诛心第十
诛人者死,诛心者生。
征国易,征心难焉。
不知其恩,无以讨之。
不知其情,无以降之。
其欲弗逞,其人殆矣。
敌强不可言强,避其强也。
敌弱不可言弱,攻其弱也。
不吝虚位,人自拘也。
行伪于谶(chen),谋大有名焉。
指忠为奸,害人无忌哉。
止学
隋文中子
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
智不及而谋大者毁,智无歇而谋远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饰智,以智止智,智也。
势无常也,仁者勿恃。势伏凶也,智者不矜。
势莫加君子,德休于小人。君子势不于力也,力尽而势亡焉。小人势不惠人也,趋之必祸焉。
众成其势,一人堪毁。强者凌弱,人怨乃弃。势极无让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势或失之,名或谤之,少怨者再得也。势固灭之,人固死之,无骄者惠嗣焉。
惑人者无逾利也,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天贵于时,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无独据,远有兴衰,存畏警焉。
物朴乃存,器工招损。言拙意隐,辞尽锋出。
识不逾人者,莫言断也。势不及人者,休言讳也。力不胜人者,勿言强也。
王者不辩,辩则少威焉。智者讷言,讷则惑敌焉。勇者无语,语则怯行焉。
忠臣不表其功,窃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隐,人恶,谤贤者固小人矣。
誉存其伪,谄者以誉欺人。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赞。贪巧之功,天不佑也。
赏誉勿轻,轻则誉贱,贱则无功也。受誉知辞,辞则德显,显则释疑也。上下无争,誉之不废焉。
人无誉堪存,誉非正当灭。求誉不得,或为福也。
情滥无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神鬼莫测。
上无度失威,下无忍莫立。上下知离,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反殃。小人之荣,情不可攀也。
情存疏也,近不过己,智者无痴焉。情难追也,逝者不返,明者无悔焉。
多情者多艰,寡情者少难。情之不敛,运无幸耳。
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事变非智勿晓,事本非止勿存。天灾示警,逆之必亡;人祸告诫,省之固益。燥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莫阻害之蔓焉。
视己勿重者重,视人为轻者轻。患以心生,以蹇(jian)为乐,蹇不为蹇矣。
穷不言富,贱不趋贵。忍辱为大,不怒为尊。蹇非敌也,敌乃乱焉。
世之不公,人怨难止。穷富为仇,弥祸不消。
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名不正而谤兴,正名者必自屈焉。惑不解而恨重,释惑者固自罪焉。私念不生,仇怨无结焉。
宽不足以悦人,严堪补也。敬无助于劝善,诤堪教矣。
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不求于人,其尊弗伤。无嗜之病,其身靡失。自弃者人莫救也。
苦乐无形,成于心焉。荣辱存异,贤者同焉。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忧患弗加矣。
仁者好礼,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显其心哉。
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纳言无失,不辍亡废。小处容疵,大节堪毁。敬人敬,德之厚也。
诚非虚致,君子不行诡道。祸由己生,小人难于胜己。谤言无惧,强者不纵,堪验其德焉。
不察其德,非识人也。识而勿用,非大德矣。
罗织经
唐 来俊臣
阅人卷第一
人之情多娇,世之俗多伪,岂可信乎?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耻其匿怨而友人也。
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败事委其过,且圣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多欲则贪,尚私则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惩,吏之惧祸,或以敛行;但有机变,孰难料也。
为害常因不察,致祸归于不忍。桓公溺臣身死家哀;夫差存越,终丧其吴。
亲无过父子,然广逆恒有;恩莫逾君臣,则莽奸弗绝。
是以人心多诈,不可视其表;世事寡情,善者终无功。
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幸念。此道不修,夫庸为智者乎?
事上卷第二
为上者疑,为下者惧。上下背德,祸必兴焉。
上者娇,安其心以顺。上者忧,去其患以忠。顺不避媚,忠不忌曲,虽为人诟亦不可少为也。
上所予,自可取,生死于人,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窥上意,愚者固持己见,福祸相异,咸于此耳。
人主莫喜强臣,臣下戒怀妄念。臣强则死,念妄则亡。周公尚畏焉,况他人乎?
上无不智,臣无至贤。功归上,罪归己。戒惕弗弃,智勇勿显。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诚如是也,非徒上宠,而又宠无衰矣。
治下卷第三
甘居人下者鲜。御之失谋,非犯,则篡耳。
上无威,下生乱。威成于礼,恃以刑,失之纵。私勿与人,谋必辟。幸非一人,专固害。机心信隐,交接靡密,庶下者知威而畏也。
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下有所求,其心必进,迁之宜缓,速则满矣。上有所欲,其神若亲,礼下勿辞,拒者无助矣。
人有所好,以好诱之无不取,人有所惧,以惧迫之无不纳。
才可用者,非大害而隐忍。其不可制,果大材而亦诛。
赏勿吝,以坠其志。罚适时,以警其心。恩威同施,才德相较,苟无功,得无天耶?
控权卷第四
权者,人莫离也。取之非易,守之尤艰;智不足弗得,谋有失竟患,死生事也。
假天用事,名之顺也。自绝于天,敌之罪也。民有其愚,权有其智。德之不昭,人所难附焉。
乱世用能,平则去患。盛世惟忠,庸则自从。名可易,实必争;名实悖之,权之丧矣。
嗜权逾命者,莫敢不为;权之弗让也,其术乃极。
机为要,无机自毁;事可绝,人伦亦天。
利禄为羁,去其实害;赏以虚名,收其本心。
若此为之,权无不得,亦无失也。
制敌卷第五
人皆有敌也。敌者,利害相冲,死生弗容;未察之无以辨友,非制之无以成业。此大害也,必绝之。
君子敌小人,亦小人也。小人友君子,亦君子也。名为虚,智者不计毁誉;利为上,愚者惟求良善。
众之敌,未可谓吾敌;上之敌,虽吾友亦敌也。亲之故,不可道吾亲;刑之故,向吾亲亦弃也。
惑敌于不觉,待时也。制敌于未动,先机也。构敌于为乱,不赦也。害敌于淫邪,不耻也。
敌之大,无过不知;祸之烈,友敌为善。使视人若寇,待亲如疏,接友逾仇,纵人之愚余,而避其害,何损焉?
固荣卷第五
荣宠有初,鲜有终者;吉凶无常,智者少祸。荣宠非命,谋之而后善;吉凶择人,慎之方消愆(qian)。
君命无违,荣之本也,智者舍身亦存续。后不乏人,荣之方久,贤者自苦亦惠嗣。官无定主,百变以悦其君。
君有幸臣,无由亦须结纳。人孰无亲,罪人慎察其宗。人有贤愚,任人勿求过己。
荣所众羡,亦引众怨。示上以足,示下以惠,怨自削减。大仇必去,小人勿轻,祸不可伏。喜怒无踪,慎思及远,人所难图焉。
保身卷第七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君子惜名,小人爱身。好名羁行,重利无亏。名德不昭,毁谤无损其身;义仁莫名,奸邪不以为患。阳以赞人,置其难堪而不觉;阴以行私,攻其讳处而自存。
庶人莫与官争,贵人不结人怨。弱则保命,不可作强;强则敛翼,休求尽善。罪己宜苛,人怜不致大害。责人勿厉,小惠或有大得。
愚无定议,莫以恶为恶者显;善无定评,勿以善为善者安。自怜人怜,自弃人弃。心无滞碍,害不侵矣。
察奸卷第八
奸不自招,忠不自辩。奸者祸国,忠者祸身。
无智无以成奸,其智阴也。有善无以为奸,其知存也。
智不逾奸,伐之莫胜;知不至大,奸者难拒。
忠奸堪易也,上所用者,奸亦为忠;上所弃者,忠亦为奸。
势变而人非,时迁而奸异,其名难恃,惟上堪恃耳。好恶生奸也。人之敌,非奸亦奸;人之友,其奸亦忠。
道同方获其利,道异惟受其害。奸有益,人皆可为奸;忠致祸,人难以为忠。奸众而忠寡,世之实也;言忠而恶奸,世之表也。
惟上惟己,去表求实,奸者自见也矣。
谋划卷第九
上不谋臣,下或不治;下不谋上,其身难晋;臣不谋僚,敌者勿去。官无恒友,祸存斯须,势之所然,智者弗怠焉。料敌以远,须谋于今;去贼以尽,其谋无忌。欺君为大,加诸罪无可免;枉法不容,纵其为祸方惩。
上谋臣以势,势不济者以术。下谋上以术,术有穷者以力。臣谋以智,智无及者以害。事贵密焉,不密祸己;行贵速焉,缓则人先。其功反罪,弥消其根;其言设缪,益增人厌。行之不辍,不亦无敌乎?
问罪卷第十
法之善恶,莫以文也,乃其行焉;刑之本哉,非罚罪也,乃明罪焉。
人皆可罪,罪人须定其人。罪不自昭,密而举之则显。上不容罪,无谕则待,有谕则逮。人辩乃常,审之勿悯,刑之非轻,无不招也。或以拒死,畏罪释耳。人无不党,罪一人可举其众;供必无缺,善修之毋违其真。事至此也,罪可成矣。
人异而心异,择其弱者以攻之,其神必溃。
身同而惧同,以其至畏而刑之,其人固屈。怜不可存,怜人者无证其忠。友宜重惩,援友者惟招其害。
罪人或免人罪,难为亦为也。
刑罚卷第十一
致人于死,莫逾构其反也;诱人以服,非刑之无得焉。刑有术,罚尚变,无所不施,人皆授首矣。
智者畏祸,愚者惧刑;言以诛人,刑之极也。明者识时,顽者辩理;势以待人,罚之肇也。
死之能受,痛之难忍,刑人取其不堪。士不耐辱,人患株亲,罚人伐其不甘。
人不言罪,加其罪逾彼;证不可得,伪其证率真。刑有不及,陷无不至;不患罪无名,患上不疑也。
人刑者非人也,罚人者非罚也。非人乃贱,非罚乃贵。贱则鱼肉,贵则生死。人之取舍,无乃得此乎?
瓜蔓卷第十二
事不至大,无以惊人。案不及众,功之匪显。上以求安,下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
荣以荣人者容,祸以祸人者祸。荣非己莫恃,祸惟他勿纵。罪无实者,他罪可代;愚无彰者,人恶以附。心之患者,置敌一党;情之怨者,陷其奸邪。
官之友,民之敌;亲之友,仇之敌,敌者无常也。荣之友,败之敌;贱之友,贵之敌,友者有时也。是以权不可废,废则失本,情不可滥,滥则人忌;人不可密,密则疑生;心不可托,托则祸伏。智者不招己害,能者寻隙求功。饵之以逮,事无悖矣。
权谋残卷
明 张居正
智察卷一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事虽殊,其理一也。惟善察者能见微知着。
不察,何以烛情照奸?察然后知真伪,辨虚实。夫察而后明,明而断之、伐之,事方可图。察之不明,举之不显。
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实。
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进可以全国;退可以保身。君子宜惕然。
察不明则奸佞生,奸佞生则贤人去,贤人去则国不举,国不举,必殆,殆则危矣。
筹谋卷二
君子谋国,而小人谋身。谋国者,先忧天下;谋己者,先利自身。盖智者所图者远,所谋者深。惟其深远,方能顺天应人。
守之伐之,不如以德伏之。宜远图而近龋见先机,善筹划。
圣王之举事,考之于蓍(shi)龟,不如谛之于谋虑;炫之以武,不如伐之以义。
察而后谋,谋而后动,深思远虑,计无不中。故为其诤,不如为其谋;为其死,不如助其生。羽翼既丰,何虑不翱翔千里。
察人性,顺人情,然后可趁,其必有谐。
所谋在势,势之变也,我强则敌弱,敌弱则我强。倾举国之兵而伐之,不如令其自伐。
勇者搏之,不如智者谋之。以力取之,不如以计图之 。攻而伐之,不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或雷霆万钧,令人闻风丧胆,而后图之。
实以虚之,虚以实之,以其昏昏,独我昭昭。
人皆知金帛为贵,而不知更有远甚于金帛者。谋之不深,而行之不远,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未雨绸缪,智者所为也。
用人卷三
为政之道,在于辨善恶,明赏罚。倘法明而令审,不卜而吉;劳养功贵,不祝而福。
贤者立而国兴;小人立而邦危。有国者宜详审之。故小人宜务去,而君子宜务进。
大德容下,大道容众。盖趋利而避害,此人心之常也,宜恕以安人心。故与其为渊驱鱼,不如施之以德,市之以恩。
而诱之以赏,策之以罚,感之以恩。取大节,宥小过,而士无不肯用命矣。
赏不患寡而患不公,罚不患严而患不平。赏以兴德,罚以禁奸。使下畏罚而利赏,下也;好德而恩进,上也。天下无不可用之材,唯在于所用。
事上卷四
事上宜以诚,诚则无隙,故宁忤而不欺。不以小过而损大节,忠也,智也。
不欺上,亦不辱君,勉主以体恤,谕主以长策,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外,天下称孝焉。荣辱与共,进退以俱,上下一心,事方可济。骄上欺下,岂可长久?
攻城易,攻心难。故示之以礼,树之以威,上也。
上怨报之以德,上毁报之以誉,上疑报之以诚。隙嫌不生,自无虞。事君以忠,不涓细流。待人以诚,不留小隙。
为上计,不以小惠,而以长策。小惠人人可为,长策非贤者不能为之。故事之以谀,不如进之以忠。助之喜,不如为之忧。
思上之所思,而虑其无所思;为君谋利,不如为君求安。思之深,而虑之远。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避祸卷五
廓然怀天下之志,而宜韬之晦。牙坚而先失,舌柔而后存。柔克刚,而弱胜强。人心有所叵测,知人机者,危矣。故知微者宜善藏之。
考祸福之原,察盛衰之始,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此为上智。祸之于人,避之而不及。惟智者可以识其兆,以其昭昭,而示人昏昏,然后可以全身。
君臣各安其位,上下各守其分。居安思危,临渊止步。故易曰潜龙勿用,而亢龙有悔。夫利器者,人所欲龋故身怀利器者危。
宜示之以无而去其疑,方无咎。不矜才,不伐功,不忘本。为人以谦,为政以和,守其常也。
有隙则明示之,令其谗不得入;大用而谕之小用,令其毁无以生。
不折大节,不弃小惠。进退有据,循天理而存人情,此所以为全身之术也。
必欲图之,勿以小惠,以大德;不以图近,而谋远。
恃于人者不如自恃。自恃者寿,自足者福。顺天应人,故常在。
自爱者重。危房不可近,危邦不可入。明珠必待识者,宝剑只酬壮士。
以贤臣而事昏主,危矣。故明主则谏,昏君则去。不去而隐于朝,宜也。知其雄,守其雌。事不可为而身退,此为明哲保身之道也。
度势卷六
势者,适也。适之则生,逆之则危;得之则强,失之则弱。事有缓急,急不宜缓,缓不宜急。因时度势,各得所安。
避其锐,解其纷;寻其隙,乘其弊,不劳而天下定。
势可乘,亦可造。致虚守静,因势利导。敌不知我而我知敌,或守如处子,或劲如脱兔。善度势者乘敌之隙,不善度势者示敌以隙。知其心,度其情,察其微,则见其势矣。
观其变而待其势,知其雄而守其雌,疲之扰之,然后可图。
势可乘乎?势不可乘乎?智者睹未明,况己著乎,惟在断矣。智无识不立,无胆不行。
为谋,所重者胆,所贵者智;胆智兼备,势则可为。
见宜远而识宜大,谋宜深而胆宜壮。军无威无以立,令无罚无以行。威慑之,智取之,胆胜之,则何敌不克,何坚不攻?正胜邪,直胜曲。浩然正气,而奸佞折。
功心卷七
城可摧而心不可折,帅可取而志不可夺。所难者惟在一心。攻其心,折其志,不战而屈之,谋之上也。
攻心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义,服之以威。
君子好德,小人好利。辨之羞之,耻之,驱之于德。
移花接木,假凤虚凰,谋略之道,唯在一心。乱其志,折其铎,不战自胜。
治不以暴而以道,胜不以勇而以仁。故彼以暴,我以道;彼以勇,我以仁;然后胜负之数分矣。
攻心之术多矣。如武穆用兵,在乎一心。乱之扰之,激之困之,俟之以变,然后图之。欲得之,先弃之;欲扬之,先抑之。畏之危之,其心必折,计然后可用。
虚予而实取之。示之以害,其必为我所用。欲得其心,莫若投其所好。君喜则我喜,君憎则我憎,我与君同心,则君不为我异。
权奇卷八
善察者明,慎思者智。诱之以计,待之以隙。不治狱而明判,不用兵而夺城,非智者谁为?
夫欲行一事,辄以他事掩之,不使疑生,不使衅兴。此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事有不可拒者,勿拒。拖之缓之,消其势也,而后徐图。
假神鬼以立威,而人莫辨真伪。伪称天命,其徒必广。将计就计,就势骑驴,诡之异之,以伏其心。此消彼涨,此涨彼消,其理一也,不诡于敌而诡于己,己之气盛,敌气必衰。
意欲取之,必先纵之;意欲除之,必先骄之。然后乘其势矣。
敌强则弱之,敌实则虚之。弱之虚之,不我害也。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妙手空空,弥祸患于无形。釜底抽薪,上楼撤梯,虽曰巧智,岂无大谋?
人构我,我亦构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反客为主,后发制人。
必欲使人为某事,威逼之,刑罚之,利诱之。由远及近,从小至大,循序渐进,然后可用。
谬数卷九
知其诡而不察,察而不示,导之以谬。攻子之盾,必持子之矛也。
智无常法,因时因势而已。即以其智,还伐其智;即以其谋,还制其谋。
间者隙也,有间则隙生。以子之伎,反施于子,拨草寻蛇,顺手牵羊。
彼阴察之,我明示之。敌之耳目,为我喉舌。借彼之口,扬我之威。
机变卷十
身之存亡,系于一旦;国之安危,决于一夕。唯智者见微知著,临机而断。因势而起,待机而变。机不由我而变在我。故智无常局,唯在一心而已。
机者变也。惟知机者善变。变则安,不变则危。
物必先腐而蠹生,事必有隙而谗起。察其由,辨其伪,除其隙,谗自止矣。
知机者明;善断者智。势可度而机可恃,然后计可行矣。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见机行事,以计取之,此大将之风也。
将错就错,以讹传讹,移花接木,巧取豪夺。敌快我慢,以智缓之;敌强我弱,以计疲之。釜底抽薪,此消彼长。敌缓则我速,敌弱则我强。此亦机变也。
危在我,而施于人。故我危则人危,人不欲危,则必出我于厄难。
讽谏卷十一
讽,所以言不可言之言,谏不可谏之谏。谏不可拂其意,而宜恤其情。谏人者宜为人谋,不为己虑。
或激之勉之,以证其不可行也。谏不宜急而宜缓,言不宜直而宜曲。
嬉笑之中蕴乎理,诙谐之中寓乎道。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
中伤卷十二
天下之至毒莫过于谗。谗犹利器,一言之巧,犹胜万马千军。
谗者,小人之故伎。口变淄素,权移马鹿。逞口舌之利剑,毁万世之基业。
或诬之以虚,加之以实,置其于不义;或构之以实,诱之以过,陷其于不忠。宜乎不着痕迹,欲抑而先扬,似褒而实贬。
随口毁誉,浮石沈木。奸邪相抑,以直为曲。故人主之患在于信谗,信谗则制于人,宜明察之。然此事虽君子亦不免也。苟存江山社稷于心,而行小人之事,可乎?
小人之智,亦可谋国。尽忠事上,虽谗犹可。然君子行小人之事,亦近小人,宜慎之。
美色卷十三
乱德则贤人去,失政而小人兴。国则殆矣。
美色置于前而心不动者,情必矫也。然好色不如尊贤。近色而远贤臣,智者所不为也。
孰谓妇人柔弱?一颦一笑,犹胜百万甲兵。
智者借色伐人,愚者以色伐己。
色必有宠,宠必进谗,谗进必危国。然天下之失,非由美色,实由美色之好也。
借美以藏其奸,市色而成其谋,千载之下,绵绵不绝。人主宜详审之。
圣贤事业,非大志者何为?故色贤之分,知其所取舍。是以齐桓晋文,犹为霸主;汉武唐宗,不失明君。
荣枯鉴
五代 长乐老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 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闻达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校悦伤者荣,悦下者蹇。
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
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
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本也。
富贵有常,其道乃实。福祸非命,其道乃察。
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无羁无耻,荣之义也。
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
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解厄卷三
无忧则患烈也。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
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
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余庆弗绝。
上下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
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
道义失之无惩,祸无截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
交结卷四
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
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焉。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弗止。
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智不结缘,仇者无惧其智。
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阳不致的。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节仪卷五
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
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位高节低,人贱义保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明鉴卷六
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福祸先知,事尽济耳。
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
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
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
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变则存矣。
私人惟用,其利致远。天恩难测,惟财可恃。以奸治奸,奸天自安。伏恶勿善,其患不生。
计非全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
谤言卷七
人微不诤,才庸不荐。攻其人忌,人难容也。
陷其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设其恶言人弗辩,谤之成也。
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谤而强辩,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
失于上者,下必毁之;失于下者,上必疑之。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示伪卷八
无伪则无真也。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辩。
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顺其上者,伪非过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
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无失。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
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
降心卷九
以智治人,智穷人背也。伏人慑心,其志无改矣。
上宠者弗明责,上怨者休暗结。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
理不直言,谏非善辩,无嫌乃及焉。情非彰示,事不昭显,顺变乃就焉。
仁堪诛君子,义不天小人,仁义戒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揣知卷十
善察者知人,善恩者知心。知人不惧,知心堪御。
知不示人示人者祸也。密而测之,人忌处解矣。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结左右以观情,无不知也。置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
韬晦术
明杨慎
隐晦卷一
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处晦卷二
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
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
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方得事势之正。
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不失。
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
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
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
福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宜用心焉。
养晦卷三
夫明晦有时,天道之常也,拟于人事则珠难形辩。
或曰:“‘君子以自强不息’何用晦为?”此言虽佳,然失之于偏。
天有阴晴,世有治乱,事有可为不可为。知其理而为之谓之明智,反之则为愚蠢。
晦非恒有,须养而后成。善养者其利久远,不善养者祸在目前。
晦亦非难养也,琴书小技,典故经传,善用之则俱为利器。
醇酒醉乡,山水烟霞,尤为养晦之炉鼎。
人所欲者,顺其情而与之;我所欲者,匿而掩之,然后始可遂我所欲。
君子养晦,用发其光;小人养晦,冀逞凶顽。晦虽为一,秉心不同。
至若美人遭嫉,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
愚者人嗤,我则悦安,心非悦愚,悦其晦也。
愚如不足,则加以颠。既愚且颠,谁谓我贤?养晦之功妙到毫颠。
谋晦卷四
若夫天时突变,人事猝兴,养晦则难奏肤功,斯即谋晦之时也。
晦以谋成,益见功用,随匪由正道,却不失于正,以其用心正也。
谋晦当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
夫事有不可行而又势在必行,则假借行之势以明不可行之理,是行而不行矣。
破敌谋、挫敌锋,勇武猛鸷成不如晦之为用。
至若万马奔腾、千军围攻,我困孤城,勇既不敌,力不相侔,惟谋惟晦,可以全功。
晦者忌名也,以名近明,有亢上有悔之虞。
负君子之重名,偶行小人之事,斯亦谋晦之道也。
己所不欲,拂逆则伤人之情,不若引人入晦,同晦则同欲,无逆意之患矣。
人欲不厌,拒之则害生,从之则损己,姑且损己从人,继而尽攘为己有。
居众所必争之地,谋晦以全身,谋晦以建功,此又谋晦之大者也。
诈晦卷五
诈虽恶名,亦属奇谋。
孙子曰:“兵不厌诈。”施之于常时,人亦难防。
运诈得理,可以成晦焉。
直道长而难行,歧路多而忧亡羊,妙心辩识,曲径方可通幽。
诈以求生,晦以图存。非不由直道,直道难行也。
操以诈而兴,莽以诈得名,诈之为术亦大矣,随贤人有所不免。
厌诈而行实,固君子之本色;昧诈而堕谋,亦取讥于当世。
是以君子不喜诈谋,亦不可不识诈之为谋。
人皆喜功而诿过,我则揽过而推功,此亦诈也,卒得功而无过。
君臣之间,夫妇之际,尽心焉常有不欢,小诈焉愈更亲密,此理甚微,识之者鲜。
诈以非易为也,术不精则败,反受其害,心不忍不成,徒成笑柄。
避晦卷六
易曰:“趋吉避凶。”
夫祸患之来,入洪水猛兽,走而避之则吉,逆而迎之则亡。
是故兵法三十六,走为最上策。
避非只走也,其道多焉。最善者莫过于晦也。扰敌、惑敌,使敌失觉,我无患焉。
察敌之情,谋我之势,中敌所不欲,则彼无所措手亦。
居上位者常疑下位者不忠,人之情不欲居人下也,遭上疑则危,释之之道谨忠而已。
如若避无可避,则束身归命,轻则伤身,不可不深究其理也。
古来避害者往往避世,苟能割舍嗜欲,方外亦别有乐天也。
避之道在坚,避须避全,勿因小缓而喜,勿因小利而动,当执定深、远、坚三字。
心晦卷七
心生万物,万物唯心。时世方艰,心焉如晦。
鼎革之余,天下荒残,如人患赢疾,不堪繁剧,以晦徐徐调养方可。
至若天下扰攘,局促一隅,举事则力不足,自保则尚有余,以晦为心,静观时变,坐胜之道也。
夫士莫不以出处为重,详审而后决。出难处易,以处之心居出之地,可变难为易。
廊庙枢机,自古为四战之地,跻身难,存身尤难。
惟不以富贵为心者,得长居焉。
古人云:“我不忧富贵,而忧富贵逼我。”人非恶富贵也,惧富贵之不义也。
兴利不如除弊,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无事者近乎天道矣。
用晦卷八
制器画谋,资之为用也,苟无用,虽器精谋善何益也。
沉晦已久,人不我识,虽知己者莫辩其本心。用晦在时,时如驹逝,稍纵即逝之矣。
欲择时当察其几先,先机而动,先发制人,始可见晦之功。
惟夫几不易察,幽微常忽,待其壮大可识,机已逝于九天,杳不可寻矣。
是故用晦在乎择时,择时在乎识几,识几而待,择机而动,其惟智者乎?
处世悬镜
南北朝傅昭
识之卷一
天地载道,道存则万物生,道失则万物天。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炎炎之火,天期近矣。
自知者智,自胜者勇,自暴者贱,自强者成。
不矜细行,终毁大德。
夫用人之道,疑则生怨,信则共举。
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识无胆,述而无功;有胆有识,大业可成。
柔舌存而坚齿亡,何也?以柔制胜。
见一落叶,而知秋临;睹洼中之冰,而晓天寒。
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岁寒乃见松柏本色,事险方显朋友伪贤。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草木春秋,亦枯亦荣。
智莫难于知人,痛莫苦于去私。
君子之生于世也,为其所可为,不为其所不可为。
胆劲心方,虽弱亦强。
以势友者,势倾则断;以利友者,利穷则散。
谄(chan)谀逢迎之辈,君子鄙之。何以货利而少舛(chuan)?上之需也。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龋
金玉满堂,久而不知其贵;兰蕙满庭,久而不闻其香。故,鲜生喜,熟生厌也,君子戒之。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一贵一贱,乃知世态;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纵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
行之卷二
欲成事必先自信,欲胜人必先胜己。
君子受言以明智,骄横孤行祸必自生。
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时者,机遇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故君子得道,小人求利。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非知之实难;惟行之,艰也。
令行生威,威而有信,信则服众。
蓄不久则著不盛,积不深则发不茂。
学贵有恒,勤能补拙。
宁忍胯下之辱,不失丈夫之志。
当断不断,必有祸乱;当断则断,不留祸患。
精于理者,其言易而明,粗于事者,其言浮而狂。故,言浮者亲行之,其形可见矣。
五岳之外,尚有山尊;至人之上,亦有圣人。
止之卷三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靡俗不交,恶党不入,可以立身;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逆道者,患之将至。
恩不可过,过施则不继,不继则怨生;情不可密,密交则难久,中断则有疏薄之嫌。
不贪权,敝户无险;不贪杯,心静身安。
直木先伐,全璧受疑;知止能退,平静其心。
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廉莫善于止贪。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潭之鱼,忘于芳饵。
外贵而骄,败之端也;处富而奢,衰之始也。去骄戒奢,惟恭惟俭。
钱字拆开,乃两戈争金,世人应晓其险也。
廉于小者易,廉于大者难;廉于始者易,廉于终者难。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改过宜勇,迁善宜速。迷途知返,得道未远。
藏之卷四
有大而能谦者豫;有才而恃显者辱。
山以高移,谷以卑安,恭则物服,骄则必挫。
蝼蚁之穴,能毁千里之堤;三寸之舌,可害身家性命。
德行昭著而守以恭者荣,功高不骄而严以正者安。
聪明过露者德薄,才华太盛这福浅。
自高者处危,自大者势孤,自满者必溢。
人情警于抑而放于顺,肆于誉而敕于毁。君子宁抑而济,毋顺而溺;宁毁而周,毋誉而缺。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不显。
持盈履满,君子兢兢,住不宜显,过显则危。
柔之戒,弱也;刚之戒,强也。
忍之卷五
和者无仇,恕者无怨,忍者无辱,仁者无敌。
忍一言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心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千尺之松,不蔽其根者,独立无辅也;百里之林,鸟兽群聚者,众木威济也。故,贤者聚众而成事,恕众而收心。
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容人,勿使人容我;宁亏己,勿使我亏人。此君子之为也。
与人当宽,自处当严。
不制怒,无以纳谏,不从善,无以改过。
不期而遇,时也,无利而助,诚也,助而无怨,是为君子之德。
容人者人容,治人者人治。
狭路行人,让一步为高,酒至酣处,留三分最妙。
信之卷六
宽则得众,恭者宜人,信则信人,敏者功成。
厚德可载物,拙诚可信人。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诡谲(jue),此乱道之根也。
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
巧伪似虹霓,易聚易散;拙诚似厚土,地久天长。
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已;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修学不以诚,则学浅;务事不以诚,则事败。
友者,温不增华,寒不改叶,富不忘旧,历夷险而益固。
坚石碎身,其性不易,君子素诚,其色不改。
夫信天地之诚,四时生焉,春华秋实;夫信人之诚,同尔趋之,霸业兴焉。
君子不失信于人,不失色于人。
君子行法,公而忘私;小人行贪,囊私弃公。
曲之卷七
水曲流长,路曲通天,人曲顺达。
豪夺不如智取,己争不如借力。
山势崇峻,则草木不茂;水势湍急,则鱼鳖不生。观山水可以观人矣。
屈己者和众,宽人者得人。
自重者生威,自畏者免祸。
用心而志大,智圆而行方,才显而练达,成事之基。
渊深鱼聚,林茂鸟栖。
处大事贵乎明尔能新,处难事贵乎通而能变。
择路宜直,助人宜曲;谋事宜秘,处人宜宽。
圣人不能为时,而能以事适时,事适于时者其功大。
山,水绕之;林,鸟栖之,曲径可通幽也。
处君子宜淡,处小人当隙,处贼徒当方圆并用。
厚之卷八
兵不厌诈,击敌无情。
在上者,患下之骄;在下者,患上之疑,故,下骄,上必削之;上疑,下必惧之。
人心叵测,私欲惑尔,去私则仁生。
糜情羁足,疑事无功。
毒来毒往,毒可见矣。
蜂虿之毒,可伤肌肤;人心之黑,可弥日月。
无欲则生仁,欲盛则怀毒。
君子怀德养人,小人趋利害人。怀德者德彰,趋利者利显。
行事审己,旨在利弊。
有奇思方有奇行,有奇举必有奇事。成大事者,鲜有循规蹈矩之行。
舍之卷九
伐欲以炼情,绝欲以达志。
大勇无惧,命之不惜,何足惧哉?
穷思变,思变则通;贵处尊,处尊则担
逐利而行多怨,割爱适众身安。
将欲扬之,必先抑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君子不为轩冕失节,不为穷约趋俗。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富贵生淫欲,沉溺致愚疾。
溺财伤身,散财聚人。
退以求进,舍以求得。
2006.9.13 20:47 作者:蛰居轩主收藏 | 评论:0
野鹤的难题
分类:默认栏目
当年给555拜师的,坛子上捞起一大片。鹤老出了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
人家凭什么收你做徒弟?
将心比心。我想能给出自己的答案了。
除非想从期货退休,或者开山立派,一般顶尖的炒手估计都没有收徒的愿望。因此能在门下学习的,靠的都是缘分和运气。不像古代的时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除了希望徒弟学好炒单外,不会对徒弟指望什么。既然一切都在无私奉献之下,做徒弟的只有做好自己的本分。
所谓本分,首先是做人。不要学了一点皮毛,就自以为是。凡事要老老实实地学、勤勤恳恳地做。能够在小事上帮到师父的,一定要亲力亲为。也千万别拿一点小事就跟别人抱怨老师对己有所不公。这是重德。
第二点就是学习。学习要悟。看着师父做单,尽量多看多想,少说少问。悟这一关除了自己是谁都帮不了你的。在学习过程中,假如以前学过一点东西,千万别拿自己的微末知识来说事。以前学的那些垃圾千万要忘干净。师父教的,就是必须记注参透的。到了火候自然就明白各种做法的缘由。同时也要有信心,本来这样的学习就是脱胎换骨的过程,肯定会遇到特别不习惯,特别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想进一切方法克服它。畏难心态是要不得的,否则进步一定很慢。
另外,有了第一点就不会有第三点--学成之后的问题了。
2006.8.16 22:38 作者:勘书娃收藏 | 评论:0
论可以做与不可以做
分类:默认栏目
伟大的道氏理论提出,市场分为四类走势。长期。中期。短期。日间杂波。短期与日间杂波最容易受人控制。中期可以影响。长期不可能。对于期货市场天生风险承担者而言,就需要好好考虑,做什么样的波动才能不输钱。所谓“胜兵先求胜而后战”,假如愿意打一个没胜算的仗,下场不言而喻。既然短期与日间杂波最容易受人控制,最好别做。日内的对冲交易另当别论。隔夜,没隔上十天半月的最好也别做。单次的隔夜基本都是大户对着散户的仓位做文章。难道还有胜算?不信可以做燃油,试试看。因此,持有仓位在一个月以上的才会有赢钱的机会。因为做的是中期的走势。人为的因素相对较少。亏钱也就不容易。
日内而言,只有当你的成交回合越多,越有赢钱的机会。维克多在《专业投机原理》提到,他当年就是做option的对冲,每天的回合都在30次以上。而且他将日内对冲与趋势投机完全分立开来。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原理在于,日内杂波是最不易捉摸,最容易受到控制的波动。想从这种波动里赚小钱,最大的前提就是控制每一单的亏损。以小博大。每一次开仓代表想参与的机会,机会越多,盈利的可能就越大。基本要求是单子一下,两个点以内知道对错。做到这样可以保证不被放干血而死。记得有人说过,期货只有极端才能赚钱。越短,越长越能赚。不长不短的死得最快。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4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