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管理者自身需要哪些素质?
古今中外,历来都非常重视人才问题。唐太宗李世民说过,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毛泽东同志有个著名论断: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斯大林同志在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时指出,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邓小平同志也曾经告诫全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掘、正确选拔、合理使用各类人才,尤其是领导人才,是加速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从事人才管理人员的根本职能之一。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要管好人才,首先就要提高人才管理者自身的素质。
要有“众才之长”。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才管理者的品质优劣、才识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被选拔对象的品质和才识。自己在实践中也有切身体会,在考察干部中,往往考核与自己专业知识结构相接近的干部时,识别其水平高低就较容易,而在考察与自己“隔行”的干部时,就较难摸准对方的“功底”。因此,人才管理者虽说不是“全才”,但在德、才、勤、绩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优势,对政治、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的表现要比其他干部要求更严。
要有“爱才之心”。有爱才之心,才有重才之举。作为人才管理者,对干部不仅要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而且还要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报国之志变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
要有“容才之量”。陈云同志曾经指出,用人者要“气量大”,也就是说要容得下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个别同志缺乏用人气度,有的考虑自己的“发展”,唯恐“后来者居上”,宁可用低才,而不愿用高才;有的从个人恩怨出发,不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才一道工作;还有的以自己的好恶亲疏选人用人等等;一个开明的人才管理者,对类似这些问题,,要时刻引起警觉,采取措施,严加防范。要从大局着眼,切实按干部“四化”标准选贤任能,从多方面保证人才辈出和成长。
要有“选才之胆”。正确大胆地选拔人才是合理使用人才的前提。为此,人才管理者应力争做到三戒:一戒:任人唯亲”。在人才选拔中,历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一个是“任人唯亲”。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必须认真贯彻;后者是不正确的路线,必须坚决反对。二戒“任人唯资”。选拔干部论资排辈,是封建世俗观的反映,严重阻滞干部队伍新老交替的流程。人才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合理起用德才兼备的年轻人。三戒“任人唯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考核和任用干部,应力戒求全责备,坚持“扬长避短”。
要有“用才之道”。人才的使用是人才的发现、识别、选拔的目的。用人之道,贵在知人善任。一是用当其“才”。古人云:“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每个干部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扬长避短,则无无用之才;求全责备,则无可用之人。二是用当其“时”。每个干部都有他一生中的“最佳时期”,对看准了的人才,使用不能贻误时机,最好在他才华横溢之际选用到适合的岗位上,那种因没有“空位”而误才,因个别领导“爱才”不放而误才,‘因“求全责备”而误才的现象,都应尽力避免。三是用当其“位”。能级原理告诉我们,干部的才能是可以分出级次的,使用干部要看他的能级适合做多大范围的工作;使人才能级与岗位能级相对应,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相吻合。大才小用,小才大用,对个人对事业都是不利的。四是用而不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人才使用上的一条重要原则。对德才兼备、符合干部“四化”标准的各类人才,都应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不被一些流言蜚语所迷惑,不给心术不正的人以可乘之隙。这样,才有利于干部队伍的稳定,产生“最佳心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4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