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十大怪的介绍
陕 西 十 大 怪
陕西十大怪,有说是关中十大怪,其实全国各省区都有怪,少数民族多的怪就更多,汉人出旅,觅异乡之情趣,见怪不怪,实为各地的民俗,组成了情趣盎然的风情画卷。我祖居浙江,生长在西安,是喝浐河水、吃秦川小麦长大的。对身边所谓的十大怪早已熟视无睹见惯不惊。因喜欢摄影,故将陕西十大怪首次按真人实景列出,聊供话资。
1.房子一边盖
行走关中,偶然能看到民国时期的农家庄院,两侧为陡峭高耸的单面斜坡房,叫做房子一边盖。外墙并无窗口,与世隔绝。当然对防火防盗颇有益处。那年月封建闭塞,也许隔断女眷闺女与外界男人联络亦未可知。两侧厢房有厨房、寝室、杂物间。后面叫上房,一般一明两暗。中间的设为客厅,两侧为卧室,多为长辈居祝简单的为连锅炕,冬季做饭烟道通过炕洞采暖,炕洞口设在院里,供捡拾苞谷杆等柴禾烧火采暖。其房屋冬冷夏热,采光不好。窗户开在院内。现在已不多见。
2.烙饼赛锅盖 此种烙饼厚大,一般直径1尺余大孝厚可1寸余,陕西人叫做锅盔。著名的有乾县锅盔。幼年时常在西安骡马市口看到。烙饼的大师傅先将墙壁掏洞,擀杖一头塞进小洞一头握在手中挤压发酵的面团,掺进很多面粉,并揪下一小撮用力揉白,再将此揉过面团压扁包裹未揉过面团擀开,用擀杖压出菱形花纹,立即搁进用木炭火双层铁鏊。翻腾数次,并用铁签插眼烙熟。可恶那人终日边烙饼边用短擀杖有节奏敲击案板,那熟食的香味那声音常令我馋涎欲滴。
3.面条像裤带
陕西人在民国时期招待上宾的饭食为捞面条。此地话叫粘(音然)面、biangbiang面。那字颇难写,我致力文学40余年,尚不曾写过。有童谣为证: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东一扭,西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坐个马大王,月字旁,心字底,留个勾勾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估计不是仓颉造的。面条擀好,随便用菜刀划开寸许宽,好像裤腰带,煮熟浇上酱油醋、油泼辣子,咔嚓咔嚓就着生蒜瓣大口吃进。那粗瓷大碗直径一般有1尺大小,有的干脆用盆。下苦人吃一顿颇耐饥。若有上海小资情调女人看到必会大惊失色,大叫:乖乖隆滴东!
4.大姑娘不对外
民国时期陕西人相对保守,希冀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闺女就近择婿而嫁。岳母思念闺女走动起来也方便,也防备远嫁遭婆家人欺负,婆媳矛盾古来有之,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但仅仅局限于泾阳县、三原县、高陵县、周至县、户县。此5县土地肥沃旱涝保收,有的还受益于泾惠渠,曾声名远播,以富裕出名。关中民谣:白菜心、泾三高。金周至、银户县。穷乡僻壤的姑娘巴不得嫁入富裕地区,以期吃到捞面锅盔。旧俗还讨彩礼,被外地人讥笑:姑娘当驴卖。
5.辣子是道菜
那年月人穷,并非不想山珍海味4素8荤汤菜俱全饕餮。记得在70年代有个爱好文学的女人曾告诉我,她一辈子最羡慕的就是林家铺子的日子,4菜1汤。那年月人真是穷,没啥吃,吃辣子下饭省钱而已。所吃的辣子是秦椒,俗称线辣子,红透后用线编成串挂在厨房门前,做菜下锅。很多陕西人把辣椒面掺盐,用滚油泼浇,吱吱乱响香气四溢,就叫油泼辣子,拌凉菜、捞面,夹锅盔是陕西人的嗜好。我曾受妻子蛊惑,也一度吃辣子,如今肠胃不好,已忌口戒辣子了。李咏曾说民谚: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
三千万懒汉高吼秦腔,
端一碗捞面喜气洋洋,
没放辣子就嘟嘟囔囔。
6.帕帕头上戴
走进关中乡村,无分冬夏春秋,还能看到老年妇女头上戴着大号手绢,一般素色浅色为主。这里有个缘故,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戴手绢能遮挡尘土,以免天天洗头,也没那条件。但手绢是洗的极干净、用大茶缸盛开水熨平的。手绢还曾是男女间的定情物,当然是从贾宝玉处学来,林妹妹感动拟诗云: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哪得不伤悲。我中学生时代害单相思,曾给一女生送了手绢,伊丝毫不感动,也没写诗回赠,直接交给班主任了。随着时代的进步,手绢基本上销声匿迹,取代的是苍白的餐巾纸。
7.泡馍大碗卖
羊肉泡馍是西安的特色小吃。当然南方人也许吃不惯。记得郭沫若旅陕期间,被招待吃了顿羊肉泡馍,当年他不会写掰字,懒惰未查字典,就写成把面饼用手碎裂。吃的大汗淋漓,然后1周胃口不开。当年的羊肉泡馍老孙家最著名,旧址在东大街端履门口,粗瓷蓝花大碗真的很大,碗口将近1尺,能泡进2两面饼10个8个。叫做水围城的肉烂汤宽,叫做干绷的收火无汤,以牛羊肉汤汁、粉丝、葱花调味味精食盐,佐以糖蒜辣酱,味道极佳。我此次归国后立即先走进泡馍馆子杀馋。
8.秦腔吼起来
地方戏是各地人的所爱。我们35年前上山下乡后也曾唱过。田间地头,荒腔走板,拼命大吼黑头花脸唱腔。陕西的秦腔虽流行于西北五省区,记得30年代曾被鲁迅诋毁过。秦腔确系北方人独有,雄壮悲凉,不是17岁养娘杨柳岸晓风残月所能理喻的。
以下图片为陕西秦腔百年小生陈妙华、著名主持人陈爱美、秦歌手十三郎。
我幼年时曾被父亲抱去西安易俗社看秦腔。冬天时,我曾注意过舞台两侧伴奏的乐手,因他们特逗人,都剃着光头,戴黑瓜皮帽,鼻子上支着圆片铜架的石头老花镜,裸身穿黑粗布棉袄,袖子明晃晃的是擦汗擦鼻涕的缘故,不穿罩衣,大裹裆的黑粗布棉裤,裤脚用四指宽的带子扎紧,蹬一双家做的灯芯绒圆口棉鞋,西安当地叫棉窝窝,后脖子上斜插着黄铜玛瑙嘴的旱烟锅,有的鼻子尖上坠着一滴清鼻涕,个个聚精会神摇头晃脑,击钹敲边鼓、敲锣打梆子、吹笛吹唢呐、拨月琴三弦,拉板胡京胡二胡,全身心地沉浸在戏文里。而在戏前彩排的间隙,他们就呼呼喝喝,自嘲地唱一曲自编的乱弹:
我从小唱秦腔名扬四海,
上台来不小心把嘴咧歪,
台下的观众们无法忍耐,
砖头块瓦渣蛋全撇上来。
9.有板凳不坐蹲起来
蹲在板凳、椅子上的陕西乡下人过去常能看到,如今就少了。我曾询问过,回答是:不窝耶(舒服)、坐不惯。我颇惊异。我自己腰圆腿粗,根本不耐蹲,稍时就会腿僵脚麻难以施展。而陕西乡下人有老碗会习惯,饭口端1老碗饭食,聚合在村口老柳树下穷聊,彼此一蹲就是半天,实在叫我佩服。
10.盆碗分不开
大碗吃饭是陕西人的旧习。那年月没啥副食,主食也就是瓜菜杂粮,出力下苦者不得不拼命大吃,以捱到下顿。所以很多陕西人至今还用大碗,包括我。那碗一般直径将近1尺,能盛2-3斤干饭,有时大碗盛不下就用盆。有次老友来访,错过饭口,只得煮了2斤挂面,盖浇了一大碗豆腐菜肉,最后用洗菜搪瓷盆盛出。曾看到小女孩也用盆吃饭,猜测是父母习惯的沿袭。
小结
还有大裆裤子没腰带、说话吵架分不开、老少无聊把杠抬、旱烟锅子脖子塞、闹起洞房胡乱来、吃面涎水倒回来、生冷憎倔性格怪、婆娘上树比猴快、若有屎尿憋回来、男女拉屎用土块、婆媳吵架骂八代、婆娘御敌解裤带等等等等。很多陋习皆因过去贫穷而来,如今大部分已消遁寻不见了。据说陕西有10大怪、36中怪、72小怪。不胜枚举。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5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