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fan.com - 路饭网

搜索: 您的位置主页 > 网络频道 > 阅读资讯:杜郎口旋风精彩导读的详细介绍

杜郎口旋风精彩导读的详细介绍

2016-07-14 06:52:21 来源:www.45fan.com 【

杜郎口旋风精彩导读的详细介绍

2007-06-22 16:46, 刘效禹转贴, 8597 字, 1/64, 收藏 | 引用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06-10-25
 
杜郎口中学教改深度报道
 
《杜郎口“旋风”》序
 
腾纯
 
长久以来,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常常处于素质教育与升学率不能协调的两难境地。我常听到一些一线教师感叹,素质教育的道理谁都明白,但升学率的弦也不能不绷紧,因为前者是很难在较短的时期显示其意义的,而后者则是社会评价学校最有力的数学指标。我还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许多出身农村的考生往往能以高分考入名牌大学,但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却在不同于中小学的教学体制中乱了方寸,不仅缺乏创造思维能力,毕业时成绩也平平,泯然众矣,让人痛心。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素质教育的缺失,孩子们的心理并不成熟。这几年,当给孩子们“减负”成为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时,人们大都忽略了其实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减负”。因为农村的孩子囿于师资等条件的限制以及改变人生轨迹的现实压力,往往更易于沦陷于题海战术,苦学苦练的负担之中,素质教育对他们而言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命题。在这个意义上,杜郎口中学的横空出世便体现出非同一般的价值意义,其本土性、原创性与时代性是非常值得全国的教育工作者思考、学习、借鉴的。
 
杜郎口最有特色的是它的课堂。三面全是黑板的教室,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大胆张扬的青春个性,人头攒动的听课场面都让人叹服不已。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我们对农村孩子木讷、内向的习惯印象有多么偏颇。英雄莫问出处,杜郎口虽然是扎根乡土实践的教育典型,但我想,它的示范意义应该是更广泛的,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不管是中学还是小学。
 
马克思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这个经典论述对我们深刻理解课堂的本质具有指导意义。一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12年间在课堂上课的时间大约有13000节课时之多。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初期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每一节课是一个教学单位的时间。在每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是“积极存在”还是“消极存在”,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这决定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杜郎口中学课堂改革的价值就在于激活了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里的“积极存在”,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品德、体力得到了全面发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敏感的青春期,解决了初中阶段“两极分化”的难题,实现了“三无”:无厌学生,无学困生,无辍学生。杜郎口中学是继洋思中学后的另一个奇迹。该校办学条件简陋,根本没有任何现代化教学设备。杜郎口的成功,是对城市里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到牙齿(连校门都是智能化的)的学校的挑战。
 
从杜郎口参观回来后,我一直心潮澎湃,那种激动之情是只闻其名而未见其实的教育同仁们难以体会的。如何总结和推广杜郎口中学的课改经验是我最近思考的一个热点。现在好了,《中国教师报》的李炳亭先生编写了这部书稿。《杜郎口“旋风”》这个书名已经充分体现出了杜郎口中学课堂改革的锐气和锋芒,而书中大量第一手的采写资料以及附录的杜郎口课堂教学实录等内容,对于读者认识杜郎口改革的背景,师生筚路蓝缕的艰辛,以及课堂改革的具体思路等有很大的帮助,也大大方便了那些因为条件限制而一时无法亲自去杜郎口考察的校长和教师们。
 
课堂改革的UFO:
 
10+35模式
 
10+35,即一堂45分钟的课,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10+35课堂模式,意味着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意味着教师角色从根本上的转变。
 
10+35,要求教师要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陈述,或者说教师应该完全不涉及对教材内容的陈述,活动时间不允许超过10分钟,其余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
 
从形式上看,似乎改革只是把一节课的时间重新分配了一下,可教学理念却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在教学活动中必备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毅力、学习动力全由学生个人主宰,而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和评价,教师完全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由前台退居到了幕后。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个大胆的改革决定一经公布,在整个校园内立即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人人争相议论“10+35”,就像议论神秘的UFO。
 
10+35,要求多层面开展课堂推进,规定领导班子要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的教师上过关课。
 
他们还多层次地对课堂把关,组织校领导班子搞“校委调度课”,对各学科不定时抽听课,以便了解掌握各学科的课改进展情况;学校每天都搞一堂“学科促进课”,促进教师的课堂成长;对较弱教师搞“督促课”,组织年级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一起听课、会诊、加强指导;组织班主任的“坐班保底课”,杜郎口中学的班主任和其他地方的班主任不同,他们除了要管理本班级外,还对担任本班级的其他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和业务考核;考评组组织的教师“考核课”,学校每学期至少对每个教师进行两次听课打分和考核。
 
10+35的宗旨是倡导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为了保证不“走样”,学校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强化参与意识。
 
课堂组织由原来的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变成以“小主持人”为主、教师为辅的组织模式。不仅如此,他们还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以及解答、评价、批改、板书等也全部交由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勇敢表现、主动积极的性格,取消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名学生的做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花样繁多的评选,朗读秀、写作秀、小勇士、奇思妙想智多星等,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尝试到参与和赞赏的快乐。
 
(2)感受学习的快乐。
 
杜郎口中学把“激励、唤醒、鼓励”当做教师组织课堂的三大法宝。他们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要求教师在课堂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挖掘各科教材的兴趣点。在实践中,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手段新招叠出,他们归纳整理了诸如:情感激励法、唤起注意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竞赛评比法、小品表演法、分组结对法、擂台比武法,等等。
 
(3)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他们明确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五个字“读、思、问、议、评”。读:做到不多字,不丢字,不读错音,不破句,不断句,并且能准确表达语气和文意;思:边读书,边思考每一句话;问:对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会质疑;议:讨论时能说出自己的见解;评: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发言,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能够加以区别。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会听: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地听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精力集中;勤思: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答情况,要在学习过程中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敢说:上课要大胆发言,敢说话,敢大声说话,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观点;善问: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反馈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要善于问。
 
10+35课堂模式促进了教师工作重心的变革,比如他们以前备课琢磨的是教材,是教法。而现在精心研究的是学生,是学法。面对已经开放的学生,杜郎口中学教师面临的课堂挑战越来越大,需要潜心做的工作越来越多,否则,他们难免会随时遭遇被学生难倒的尴尬!
 
翻阅教师的教案,他们记的都是预习课如何处理,反馈课如何补充,一条条、一项项备得很细,他们的教案普遍是“学生行为”写得多,而知识结构写得少,这就是杜郎口课堂改革带来的教学观念的变化。
 
快乐课堂我称帝
 
初一(二)班的李环环同学坐在记者对面,“刚来的时候,我的成绩在班里是倒数第七名,现在,我已经是前四名。”
 
记者问她为什么进步这么快,她沉吟了一下,然后说:“我觉得,这首先得益于老师们先进的教学方法,让我们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她又顿了顿,继续说:“以前在小学的时候,老师把课文讲完了,就让我们每天背复习题,背得我们头昏眼花,一上课就盼着下课。每次稀里糊涂考完试,我们就只有唉声叹气。现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们老师发明了新的教学方法,把每课都分成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三种类型,每次课要解决的问题都有所不同,我们感到新鲜有趣,课堂学习效率特别高,往往是在不知不觉当中,下课铃就响了,真的感到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李环环所讲的“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的三种课型,正是杜郎口中学教改的三大模块,被外界和媒体一致誉为是“以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勇气与意志,以八年不遗余力的求索,终于构建起来的具有‘革命性’的‘划时代’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预习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的重点、难点,老师联系与课文相关的背景、场景、情感、过程与方法,先进行集体备课,然后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中统一用双色笔作预习笔记,通过自主学习与组内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各学习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讨论本课学习目标,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经过长时期这样的训练,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对学习重点、难点的把握,都已经相当熟练。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之后,教师将重点、难点的学习任务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一个小组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然后在班上进行综合。学生在对文本思想内涵与情感的体验中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以诗词、朗诵、歌曲、相声、小品、舞蹈、图画等形式,个性化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收获。对于一题多解的学习内容,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找到各种简便易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大开阔了解题的思路。
 
展示课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现、交流,又是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提升。在展示课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展示课主要进行“展现提升”与“穿插巩固”的工作。通过生生、师生、组组充分互动的过程,主要由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升华的感悟,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学习与思想境界。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各组的同学积极参与进来,在提问、质疑、讨论的快乐情境中,在所谓“兵教兵”、“兵练兵”的合作学习中,达到对学习任务的整体把握。从而奇迹般地达到了“大容量”、“快节奏”教学的理想效果。在展示课中,教师更多地体现了导演的特点,教师既是课堂中平等的一员,又有着特殊使命,他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学生展示的机会,尊重、鼓励每个学生,及时根据课堂展现与互动出现的新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确保课堂展示的正确方向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反馈课通过对学生在预习与展示课上的认知、体验、感受进行总结与反思,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反馈课教师要特别注重“弱势群体”——学习困难学生,让他们说、谈、演、写,检查他们是否落实了三维目标,不能让一个弱者掉队。课堂上同学们可以自愿结对,互助互学。练习方式也丰富多样:可以在黑板上演示,可以趴在地上扎堆,也可以蹲在地上用粉笔在地板上演算。脑、眼、耳、口、手并用,思维活跃,方法灵活。通过反馈课的检测练习,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李环环同学特意告诉我们:“你们大概不知道,我们学校早就取消了任何形式的家庭作业,我们都感到很轻松。”
 
我们在杜郎口中学采访的一周时间里,听了20多节课,与许多教师和学生交谈。我们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这里的学生普遍呈现出昂扬向上、积极进娶不甘落后、爱学乐学的精神面貌,而自卑,气馁,抱怨,消沉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改革就意味着“超常规”
 
“杜郎口模式”提倡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为”,而是更进一步强化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学生的“稚嫩”和思维“漫游”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凸显。
 
这种超越常规的课堂,要求教师的功夫在“展示课之外”。仅仅一堂课,在如此之小的时间单位里,如此大密度的群体参与,学习如此大容量的内容,教师起到的“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点拨和开悟作用,展示的随机应变、即兴发挥的能力,都是常规课堂难以见到的。
 
杜郎口的课堂不再是“唯课本”,而是以课本为基本依托,进行多方面的深度延伸。其中,既有内容的延伸、知识点的扩展,也有过程的展示,思维的发散。学生们连珠炮式的发言,各种各样的感悟,多信息的采集和运用,甚至会让每一个听课的教师发出疑问,这是些农村的孩子吗?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能力让每一个人禁不住发出这样的疑问。他们的奇思妙想,他们的思想交锋和掌握知识的深博,令很多人大为震惊。
 
杜郎口中学善于打破常规,还体现在他们的管理理念上,比如他们一直倡导的“一谈二警三停”的惩戒措施上。
 
所谓“一谈”,就是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崔其升本人或者学校其他领导先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听课仍然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学校为其安排专人作辅导教师,被停课者一边听优秀老师的课,一边研读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
 
崔校长在听课中发现,有一位生物老师对课堂整体调控不恰当,讲课思路不十分明确,想到哪讲到哪,走到哪算哪,有时候放开之后收不回去,缺乏周密的课堂设计,提的问题全班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会回答,一堂课就如同放羊。听过两次课都不满意,崔校长便与他进行交谈,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事隔半月之后,崔校长再听课,感到他有了明显的提高,问题的安排比较有条理,检查学生也有目的性,对学生的要求也明确了。
 
杜郎口中学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为了适应课堂改革的需要,崔校长只有借助学校的机制和体制,在短时间内“催生”他们的成长。对于时下流行的“拜师模式”,杜郎口中学认为这还是师道尊严的东西,拜师永远无法超越老师。他们打破常规,认为学校人人是老师,他们的拜师,是拜每个学生为师,拜课堂为师。
 
“杜郎口理论”说:所有学生的智慧点点滴滴加起来,就会形成一池水。
 
杜郎口还打破对学生的评价常规,认为所谓好学生,就是指在某一个学段获得一个或几个终身受益习惯的学生。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是获得知识的习惯。
 
他们打破理念常规,给好学校重新定义,认为好学校是让学生建立起一生自信的地方,因为中华民族需要的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人。
 
改革就是从形式到内容:砸台设“坛”
 
崔其升是一个惯于思考的人,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彻底把课堂还给学生,断绝教师想讲的念头?
 
崔其升偶然听人说起美国的课堂民主教学,脑子里灵光一现受了启发:何不砸掉讲台,搬走讲桌,咱也搞一回课堂“民主”?
 
砸讲台,撤讲桌。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
 
孩子们欢呼雀跃,像迎接自己的节日。
 
他改变了千百年来学生面对先生的课桌摆放形式,孩子们新鲜地围坐在一起,心口里的那只小兔子按捺不住地一下一下就要拱出来了。他们相互嘀嘀咕咕,像急切地等待着一场电影的放映,又像等待着“大餐”开宴。
 
除了在课堂形式上的改革外,他还明文规定,一旦再在课堂上发现教师有讲课行为,除了其本人要接受重罚外,班主任、年级主任和学科组长也要一并捆绑受罚。老师们相互戏言:“咱可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
 
因为别的教师讲课而自己受“株连”,恐怕杜郎口中学开的是全国教育的先河。
 
崔校长说,搞的就是一刀切!既然不让讲,那就任何人一律不能讲。0+45,罚人不是目的,封的就是老师的那张“嘴”!罚的就是不“长”记性!
 
杜郎口强制推行的“0+45”课堂模式,从根本上“剥夺”了教师“神圣”的权利,既然教师不讲了,又怎样保障课堂效果?
 
——搞业务论坛!
 
他们砸掉的是讲台,设立的是教师论坛。
 
论坛每周六下午都拿出四个课时,要求每个人都“论”都“谈”,讲一周的收获和教训,反思自己的课堂,总结自己的心得,大则大到纵横捭阖,细就细到和风化雨……
 
他们用“名师”带动教师的全员发展,既有拜师学艺,也有课堂比武,突出“科研”二字。
 
茌平县教育局教科所王彦华所长对记者说,崔其升对教育最大的贡献,正在于通过业务论坛等一系列手段,将这样一支杂牌军转化成科研性精锐教师队伍!
 
杜郎口中学的论坛不是校长的一言堂,而是全体老师的群言堂。论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堂上的体会、感悟、反思、教训,以学科组为单位,叫“自由论坛”;第二种是针对近期发生的一些现象,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讨论分析。比如听课之后的课评,要求必须是一针见血。一开始被批评的老师脸上难免挂不住,不高兴。论坛就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如何看待自己的不足的问题。这类论坛叫“主题论坛”。
 
论坛评课针对问题较多的老师,一般情况是由学科主任决定先让其停课,令其反思、学习;有了认识再去听别的老师的课,然后再准其上课;由考评组再对其听课、评课,直至过关。他们说这不是惩罚,而是督促发展。崔校长说,用发展的鞭子赶着他,不允许一个老师掉队。他还说,发展是教师最大的福利,严格是对教师最大的关爱。
 
说课,也是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或选择“课力”较弱的老师,或抽选某位老师,在上课前说课。每周各学科还要举办公开课,由比较好的、进步大的教师上。
 
崔校长对记者说,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特色是学校的风景线。
 

本文地址:http://www.45fan.com/a/question/57256.html
Tags: 精彩 旋风 杜郎口
编辑:路饭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App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