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理性对待困境?
内容提要:当前教育存在的腐败现象,应试教育带来的对学生的误导,德育教育的苍白,智育的片面,以及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给教师带来的压力,面对这种种存在问题,教师要学会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教育当成一种事业,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来追求,树立自己的教育信念,成为一个快乐的教师。
关键词: 教育腐败,教育的无奈, 做快乐的教师
有言道,“做老师的心情常常是压抑的,但你应该努力营造快乐的环境,让学生快乐。你也得找到让自己快乐的窗口,让你每天都快乐,因为快乐的核心就是你自己。只有你真正快乐了,你才不会在这世界上留下太多的遗憾,只有你真正快乐了,你才无愧于你的职业。”(1)这句话的作者意思是,教师要保持快乐的心态,才能既利于融洽师生关系的营造,又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作者奉告做教师的要保持快乐心境,恰恰是因为“做老师的心情常常是压抑的”,可是,处在目前这个教育的社会大环境下,学校的小环境中,做老师的,尤其是对我们的教育现状充满忧虑的教师,到哪里可以寻找到真正的快乐呢?面对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出路在何方,快乐在何处?
一、存在问题
(一)教育腐败
1.教育创收
《读者》有一篇文章报导,教育成了政府的创收重点对象,在农村,每年学校必须向政府上缴“利润”,这钱从哪来的,当然是 “羊毛出在羊身上”,上级向学校伸手,学校就只有向学生伸手了。校长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只好改姓 “钱”,想尽一切办法搞创收。名义上是义务教育,免学费,可是,学费之外的“苛捐杂税” 可谓名目繁多,择校费、赞助费、补习费、资料费、旅游费、课间餐费、校服费,甚至校鞋等等。教育部门非但没有下拨足够的教育经费,还让学校成为其“创收”的源泉。可怜我们的校长除了应付上头,给老师发奖金也是他们任务。有一位校长在收到教师投诉学校小卖部卖零食,造成制止学生上课吃零食有困难后,无奈地问,你们还要不要发奖金埃除此之外,我们的校长还得在每年过年过节时宴请教育局的领导,给他们送礼物、红包
2.学生入学
如今,大到读博士、硕士,小到上幼儿园, 无处不存在“赞助费”、“择校费”,且不论这些摆上台面的收入,那些私下收受红包的校领导干部,如何面对自己的学生。每年高考刚过,就是对家长的“考试”。每间学校的招生办都留有“纸条生”,只要有某要职人士的批
条,或是数目不菲的人民币,那可是明码标价的,就可以低于正常录取几十分的分数进入名牌大学,而高分者反而落眩这公平在哪里?考得差的,有关系有钱就可以进大学。苦的是那些掂量到自己孩子的分数可能只略高于录取线的家长,不得不四处张罗,托人情,找关系,为确保自己的孩子不被挤兑下来。而那些个没关系没钱的,就只有削尖脑袋考高分,把对手远远抛在后面才行了。考不上的找关系,考上的也得找关系, 这到底谁从中得益?而又对谁危害最大?谁得益就不说了,可是这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产生极大危害。有一
(1)参见《做教师的二十二条军规》
则网上的消息,上海某名牌大学开除了七十几名学业不及格的一年级新生,原因是他们沉迷
于电脑游戏,试问这些沉迷与游戏中的学生当初是怎么考进名牌学校的?
除了升学,转学也要交纳“择校费”以及给某领导的数额不小的“好处费”。有一次,跟班上一位学生聊天,他原来在一所贵族学校上学,后因父亲病故,家中无力交纳昂贵的学费。 当无意中聊到如何转入本校时,他很轻蔑地说,给了某某主任若干人民币就行了。不难想象,这件事对于一个仅十三岁的孩子产生的后果。他对学校的老师产生了鄙视的心理,对学校存有偏见,其他教师的教育会大大折扣。也许有人可以责怪家长,为何把这种真相告诉孩子,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阻止他的发生呢?
3. 教师评职称
评职称送红包可能还不能算普遍现象。但是花钱发表论文是早已司空见惯。因为中学评职称要交论文,而且要获奖,这是硬指标。 但是获奖论文是怎么来的呢? 在《不跪着教书》一书中,吴老师讲到,只要交了文章和评审费就有得奖。一般论文评比,要假模假样地翻上三五天,才把奖定下来。某市教科所长嫌钱来得太慢,为和教研室、教育学会抢生意,想到不能守株待兔,便带着大印上门服务,收到钱后,在空白证书上敲一下就能收到费用若干。(1)这样评出来的奖,与学生考试作弊的高分又有什么两样?用这样的论文评到的职称又有多少含金量?评职称的另一个重头戏是述职,在述职报告中,每个人都极尽吹牛之能,要会“艺术”地把自己“合理”讲述为教学能手,劳动标兵。试问,如果我们的一级教师、高级教师都具备了如此崇高的教育道德,如此高水平的业务素养,每个人都能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都跟论文里头说到的那样进行教学实验,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还有什么困难可言?
(二) 教育的无奈
1. 德育的苍白
每周一学校都要升国旗、唱国歌,可是,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这仪式到底有多
分量?且看学生的眼神,只有应付的神情,单个学生唱国歌的声音也许就像蚊子哼唱,上千人的歌声你也只能走到旁边才能听清。这升旗仪式就只是一个仪式而已。接下来的德育训话,就更不用说了,全校领导干部轮流“坐庄”,对学生进行教育。一个学期观察下来,还能让学生中引起反应的也就只有保卫干部对某某和某某在某处打架,某某因违反交通,不幸遭遇车祸等等这些惊心动魄的事例“报导”了。至于班会课,班主任强调得最多的是本周课堂纪律表现,成绩是否有进步。如果班主任是主科教师,多半这班会课就是语文或是数学课了。是不是我们的学生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不需要任何德育教育了?班主任不上班会课,不进行说教,是因为他们感到到这样的德育教育效果很脆弱,很苍白无力。本来德育是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而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必须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即能创造自然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2)可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就连每学期仅有一次,可以让学生接近大自然,把学生置身与自然环境和自然活动中进行教育的春、秋游活动,也变了味道。多数学校把旅游活动推给旅行社承担,带队教师得到一次免费的旅游,看管孩子的职责给了导游。老师是省了心,可我们的孩子,交了几十甚至一百多块钱,得到的就是“王七到此一游”而已。而且出行的地点是由教师决定,教师的决定有可能还是由“创收”多少而定,学生六年小学,三年初中有可能重复去了同一个地方多次,已完全没有新鲜感可言。但是不得不去,因为这是“集体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什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呢?
(1) 参见吴非《不跪着教书》187页
(2) 参见 朱永新 《新教育之梦》(第6--7页)
2. 智育的片面
曾经有一位初三级的学生,经常在上课的时候睡觉。可是他周围的学生想找他说小
话。他感到不耐烦。有一天睡觉时,便在衣领上插了一张纸条,“本人睡觉,勿打扰。”上课的老师发现后,大发雷霆,认为学生太过分,竟公开向他挑衅, 一气之下把学生拎到教导处进行处分。学生违反纪律是应当受到处分,这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如果一天上七节课(事实上初三学生加晚自习,一天要上至少10节课),而且没有一门课是他能听得懂的,这个中滋味,让你来试试,你就不会这样对待睡觉的学生了。我惊讶于学生的“睡功”,便询问了不少这类学生,猜猜看,这“功”怎么来的?绝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整夜不睡觉,玩游戏机。问为什么要这样,说睡着了时间好打发呀。课堂纪律要求不准讲小话,不准玩游戏机,不准看课外书,只能“鸭子听打雷”一样的听老师讲课,谁受得了埃
教师是应当受到责备的。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不应该因为学生不愿学
习便去鞭挞他们,因为学生不愿学习,那不是别人的过错,而是教师的错处,他或则不知道怎样使学生能接受知识,或则根本便没有这样去做。(1)可是,很多教师并不是不想这样去做,而是不敢这样去做。中考的标准的横竿就在那里,班里五十几位学生,水平差异性很大;教学进度要赶,老师敢放慢进度吗?其他学生考差了怎么办?而且,最关键的是,后进的学生早已经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现在,学生的差异从幼儿园已经开始出现,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学了不少东西。有些从进小学就成了差生,在我们的教育方式下,有很多并不苯,甚至很聪明的孩子,由于不够“乖”,不够“刻苦”,从小学起就成了差生。在初中升学考中将被刷下来,只能上职高、中专。可是这是他们愿意的吗?而教师的苦衷是教育局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学校以学生成绩评价老师。没有谁会因为你没有善待每一位学生而责备你,相反,如果你教的班级成绩不如人家,学校会怀疑你的 教学能力。
面临着这种种困惑,教师怎么样才能找到快乐呢?我认为要“思变”因为思变促使
教师去学习,去看书,只有学习,才能让教师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职业道德,使自己站到更高的层面,从而跳出困境,更全面地审视自己的教育价值取向,放下无谓的烦恼。虽然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无力改变外界环境,但是,至少可以改善自己的心境。找到自己的快乐。
二、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读书和工作中找到快乐
1. 成为学习型的老师
有些老师每天都很努力的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可是自己除了教参书和课本外什么书都不看。老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首先做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才有资格要求学生热爱学习。早在十七世纪,夸美纽斯就提出,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他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晦涩的镜子晦涩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影象的田地,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木板粗糙到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2)这使我们懂得,相信教育才能办好教育。学生教不好,肯定是我们的教育的过程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应该冷静下来思考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人才是多种多样的。就像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合适的加以训练,是可以成为最好的良驹的。我们也应该像驯马一样,根据学生的禀性来调教他们。这样也就不会让自己只会围着学生的分数转,为着改变不了的事情苦恼。
(1)参见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01页
(2)参见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47页
2, 努力成为事业型的老师
教师把教育看作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教师要学习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使自
己有更高的驾驭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还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学会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发挥学生集体中的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让不断的学习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源泉。干事业是没有一帆风顺的,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要靠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来完成。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如果能够认识到教育无小事,准确地了解教育的本质,在自己的工作当中努力地身体力行,首先把自己铸造成“学者型”的教师,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目前存在的问题。
3. 成为理想的播种者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英国有一个名叫布罗迪的退休教师,在家中发现了一叠发黄的
旧练习册,他们是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学生的作文。作文的题目是:《未来的我是----》, 31个孩子有31个梦想,有想当总统的,有想当内阁大臣的,有想当驯狗师的,有想当领航员的……。布罗迪萌发了一个奇想: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的手中,让他们看看是否实现了50年前儿时的梦想。一年后,布罗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维的本子。他写在作文本中的梦想是当一名内阁大臣。正当布罗迪猜测着各种可能,准备放弃的时候,他收到英国内阁教育大臣的来信,在信中他说他就是戴维,他感谢布罗迪还为他保存着儿时的梦想。这个梦想一直在他脑子里,没有一天放弃过。老师在盲童的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理想的种子,戴维用行动证明了追寻理想的价值。(1)
教师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学好,也要相信只要自己采取合适的方法,也一定能教好学生。有理想的学生才能成为优秀的学生,有理想的老师,才能微笑着面对困难,在困境中前进。
(1)参见朱永新《新教育之梦》第2页
参考书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吴非: 《不跪着教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朱永新: 《新教育之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57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