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家与中医都喜爱的养生经
诸子百家养生经之四
纵横家
鬼谷子,纵横家代表人物,晋平公时人,姓王,名翊,因隐居鬼谷,号称鬼谷子,是我国战国时代著名的养生家。他天性“凝神守一,朴而不露”,以“黄老心术”论世事,讲求内外损益、养生持身之道。
鬼谷子养生说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养生理论之一,他的“养德安神,调摄心态”、“人动我静人言我听”、“贤能明达之士善于把握时机”都与中医理论殊途同归。
鬼谷子养生
是中国最早的养生理论之一
以鬼谷子为祖师的纵横家们都是现实主义者。“时有可抵,则为之谋”。“世无可抵,则深隐以待时”,世称纵横家。在“世无可抵”的安居之时,纵横家们便是山中宰相、世外高人。这时他们既是著书立说、教徒授艺的理论家,又是服食引导修身养性的仙家。鬼谷子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传说他常入云梦山采药,颜如少童。他们选择的隐居之所都是人迹不逢、飞尘罕至的人间仙境。
而历来谈养生者,无不言老子、庄子,而很少有人提及纵横家鬼谷子。然而,鬼谷学派的养生学说无论系统性,还是实用性,都不在老、庄之下。而真正能代表鬼谷子学派养生理论的,主要是《本经阴符七术》。《本经阴符七术》与《鬼谷子》其他部分的风格截然有别。
鬼谷学派的养生理论本属于朴素的经验总结,鬼谷养生的主要观点是精神与物质并用,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鬼谷子养生说是中国最早的养生理论之一。
鬼谷子:“人动我静人言我听。”
“仙鹤神清因骨老,鸳鸯头白为情多”,若情欲激动过度,则可导致内脏功能失常,气血不调而发生疾病,唯有心志平和,性淡平易,才可以免忧虑,避外邪,才可以“怀天心,施德养”。
鬼谷子在漫长的修炼和洞察世事中总结出“人动我静,人言我听,知性则寡累,知命则不忧”,“心平则仁义著矣”的养生法则。若违背了这个法则,就犹如“草木之术不得时”,“江河无雨润泽之”。鬼谷子提倡“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志意实则威势不分”。这就是鬼谷子的“全生”之道,这种清静无为,忘我无欲,恬淡虚无的养生观,这种注重修养,保持乐观的养生之道,在今天看来,对养生祛病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点评
闭目养神有助恢复精力
“这与中医理论的静可以养神不谋而合,”从《内经》开始就非常重视以静养神,认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而《淮南子》曰:“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
“这都充分说明了以静养神的道理和必要性,通过静养以消除纷繁复杂的环境或烦乱的心境带来的影响,闲暇时刻的短暂闭目养神对精神和体力的恢复都是非常重要的。”
鬼谷子:“贤能明达之士善于把握时机。”
鬼谷子注《阴符经》说:“天、地、人三者之间是互相侵害的关系。饮食可以治疗百病,但饮食不当就会生百病;运动可以平复万物,但运动不当就可以伤害万物。所以把握时机是最关键的,不能有一点差错,早了会太过,晚了又不及。所以贤能明达之士善于把握时机,不肖者只会保命。”
中医点评
不同年龄有不同养生特点
“‘贤能明达之士善于把握时机’用在中医理论上谈到的就是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应把握好该阶段的特点进行养生,称为‘因人制宜’。”张诗军介绍,人有职业、职务、工种等多种不同,人有胖有瘦之分、体质差异,性别不同,在养生时应区别各种情况,有针对性实施,这些都是“因人制宜”。
以人的中年时期举例,此阶段白领中由于社会责任重大,工作任务繁忙,还肩负着家庭重任,人际关系比较复杂,是人生压力最大的时期,所以这一阶段的神补尤为重要。“在神补要注意做到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 处世要豁达、谦让和善,不为琐事劳神,不患得患失。”
另外,他提醒,人们在工作中做到劳而勿过:古语曰“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即要适当活动,又要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最好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节律,建立适应环境变化的新的生活秩序。
“在房事方面,则宜节欲保精。因为古语说‘壮不可因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肾气。
“贤能明达之士善于把握时机”还表现在及时补充必要营养,他说,人的中年时期也是体内能量消耗最多的时期,需要充分的营养物质保证人生这一阶段历史任务的完成,同时为老年期的生活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矗
鬼谷子:“养德安神,调摄心态。”
养德,即温养阴德,指道德修养而言。纵横家将道德修养放在养生的首位,有“德之为人,养神之所归诸道,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的理论,认为道德是培养人心、肝、脾、肺、肾等五种脏器的根源,也就是追求养生的根源,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心境高远,不谋私利,则精神内守,五脏安和,自然身体健康长寿;反之,如果欲求过多,思虑过甚,造成神不守舍,日不得食,夜不得寐,导致精神和躯体功能失调,因而发生疾玻
中医点评:
七情过度就会耗精伤神
“如何养神或形神兼养,这是中医的一门大学问,和鬼谷子将神视之为一身之主宰是非常共通的。”张诗军说,《内经》重视调情安神,认为七情过度会耗精伤神,从而指出:“怵惕思虑者则伤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恐惧者,神惮散而不收”。因此,我们要时常保持精神愉快、乐观开朗,“戒怒”、“慎思”,避免各种不良精神刺激。
《内经》还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也就是说,养生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必须重视修身养性、调节饮食、锻炼身体、节制性欲、调整睡眠生活规律,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鬼谷子:“春季耕种、夏季生长、秋季收割、冬季储藏,是天时的正常运行。”
《持枢》中说:“春季耕种、夏季生长、秋季收割、冬季储藏,是天时的正常运行。”纵横家认为,决不可改变和违背这些规律。违背了这些规律即使暂时成功了最后也要失败。
中医点评
不同时节择时养生
鬼谷子注重天时运行和自然规律,中医更加讲究根据时节不同而择时养生。张诗军表示,四季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医范畴里极其丰富,最重要的是“顺时养生”。
“例如冬至而阳生,由春至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而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造就了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他举例,《内经灵枢·本神篇》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张诗军说,视和生是延长生命、不易衰老的意思。为何能延长生命?是因为僻邪不至——病邪不能侵袭,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养生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养生长寿的法宝。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也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记载“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指出生物钟在疾病的变化规律上也有所表现:患者的病情,早晨逐渐减轻,中午稳定,傍晚开始加重,深夜病情最重的周期性变化,现代医学在临床上也观察到这种现象。随即指出:“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规律是自然界生长变化的基本法则,人们也要根据四季变化的特点采取春夏保养阳气、秋冬保养阴精的养生方法。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57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