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切教育的关键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讲述了一位平凡的母亲兼教师李圣珍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以及如何将“问题孩子”教育成人的故事。这本书与其说是教育孩子的,不如说是教育父母的。
这本书通过真实的故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没有秘诀,如果说有秘诀,那就是一个字:“爱”;教育也没有捷径,如果说有捷径,这条捷径就是爱之路。李圣珍接手教育的孩子,大部分被认为已经没有“改造”的可能了,因为他们不听大人的话、不好好学习,有的甚至患有精神并或者桀骜不驯甚至徘徊在犯罪的边缘。但是,李圣珍老师接受了他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细心呵护。正如李老师所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看待。这就说到了教育最重要的内涵:孩子究竟是谁?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被错误地“定位”:
有的孩子被当成是父母的“下级”,因此他们必须听从父母的一切命令,让好好读书就好好读书,不许乱说乱动,孩子成了父母的私有财产,可以随便处置。无论是冷漠还是溺爱,都会对他们贻害终身。
有的孩子被父母当作“商业伙伴”。父母教育孩子完全用物质刺激来展开,这回你考了100分,我奖你100元钱,下回没有考好,就打屁股,这种唯成功论往往导致孩子们的智力畸形发展,使他们的品格无法与智力同步成长发育。
有的孩子是父母的“储蓄所”,父母待孩子好的原因是给未来“种”福利,父母常常告诫子女,“我们待你这么好,将来你怎么报答?”这样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可以给自己光耀门楣,否则就白养了。这种教育方式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交易甚至是不平等对待的财产型教育方式,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很压抑,难以舒张个性。
而有些孩子则沦为父母的“出气筒”,甚至是许多心灵不健康的大人肆意羞辱、发泄、虐待的对象,这样的孩子是最悲惨的,他们往往身心备受摧残以至于无法成为正常的人。
此外,在一些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有的由于难以获得全部的父母之爱而情感人格残缺,导致自卑、自闭,心灵无法健康成长。
与上述五种对待孩子的方式相反,李老师全身心地去爱孩子,她从来不去想要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时时琢磨着孩子们需要什么,然后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们。
孩子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性的东西,还应有心灵上的爱抚,他们只有在爱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相对于物质的满足,孩子们更需要心灵上的满足。他们缺乏的是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缺乏的是来自父母心灵深处安宁的熨帖和精神上的支持。李圣珍接手的孩子无一例外地存在着情感饥渴,而只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才能发现他们的这种饥渴,在面对孩子们的情感饥渴时不会手足无措。李圣珍用自己的心去体察孩子们的感觉,搜索孩子们的需求,她也用心去反馈孩子们的需要,用具体、细微的行动去摩抚孩子们受到创伤的心灵。
长期以来,我们这个社会培养了大批不合格的父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他们大多缺乏基本的文化教育更遑论人格教育。将李圣珍老师的教育实践推广到千家万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要让那么多的父母知道自己需要用心学习,这本身就很艰难。但愿普天下的父母看到这本催人泪下的心灵之作,能够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孩子的人格是否应该独立?李圣珍老师教育的真正对象究竟是孩子还是他们的父母?如果我们还能够回忆起鲁迅先生80年前那句痛切的话:“中国少有合格的父母”,那么在父母们高喊“救救孩子”之前,还是先救救父母们自己吧!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57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