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fan.com - 路饭网

搜索: 您的位置主页 > 网络频道 > 阅读资讯:男人处世的六种范型有哪些?

男人处世的六种范型有哪些?

2016-07-17 11:03:16 来源:www.45fan.com 【

男人处世的六种范型有哪些?

男人处世的六种范型
 
―《万历十五年》的启示
 
经历过战火和西学双重洗礼的黄仁宇,站在太平洋的彼岸,凭着良知和悟性,写下了经典巨著《万历十五年》。男人的宏大不在于身高与体重,也不在于口袋里金钱的分量,而是他思想的宏阔与深邃,就象太阳朗照金风轻送,改变了沧桑的大地和大地上欢笑的女人。
 
男人应该如何活着,应该有什么样的处世原则,是每个健康的男人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需要反思的一个难题。小时候,父母亲人们灌输我们的是男孩不哭,男人膝下有黄金等坚强品德的教育。学生时代,书本上精选的历代英豪们前仆后继的动人事迹告诉我们,男人要以国事为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毕业之后,经历了多次求职遇挫,才明白男人其实也不坚强,纵然这样,很多单位拒绝招收女生的怪现象让男人感到了作为男人的自豪和责任。工作多年,在职场或者官场商场的厮杀中,男人慢慢失去了当初的单纯,男人之间是一场明争暗斗的博弈,当初的家国之念,救世壮怀渐行渐远。某个落日当楼的黄昏,或者晨曦微明的马路,男人突然悲从中来,不能自已,感怀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只会从家到职场来回奔竟的甲克虫。
 
其实,男人也不必如此感伤。只要在早年明了世事,知道男人该如何依据自己的脾性喜好和个性特长,找准了若干做人做事的模式,其苦恼就会减小几分,成年之后的失落也就会淡一些。生于斯长于斯的男人,读着陈旧的古书和被改版多次的文史哲课本,很难走出传统道德的窠臼。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年轻的一代总是在反叛着长辈,而待到自己年老的时候,又会同样地被自己的下一代反叛着。我们这个民族似乎越来越没有了一以贯之的道德和做人的信条,总是在不断地打断现存的道德和情感链条,冲刺的人们以自己无知者无畏的蛮荒之勇,在从事着自己都搞不清对错的事情。因此,男人该以怎样的面孔出现在人世,对自己对家庭乃至对整个民族的精神走向都有着潜在的影响。
 
黄仁宇离开故乡,弃戎从文,扎进美国宁静的国土,从此成了一个仰望星空的思想者。他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也越发深入,大历史观的提出给国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索模式。就象80年代突然听到邓丽君的歌声,惊奇于天下竟然还有这么好听的音乐,继而感到有点害怕,这样的音乐会不会腐蚀我们的心灵?事实证明,世界上好东西多的很,只是我们宥于故土而没有仰望的时机。黄氏著作,大处构架,小处勾勒,好似霍金的黑洞说一般,从极大与极小两个维度揭示自然和社会的真相。有明一朝的兴衰演进,于斯尽显。笔者揣度良久,感叹黄氏用笔老到,思想深刻,他在揭示治国之道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世上男人的众生相,当然,他眼中的男人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以不同的身份登上历史大舞台的风云人物。
 
其一,万历皇帝九岁登基,在皇太后、内阁首府张居正老师和大伴冯保的教导下,萌生了励精图治做一个好皇帝的凌云壮志。从少不更事到张居正的暴毖的十几年里,他只是一个木偶,是张老师的代言人。这样的人生对于男人来说,尤其是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来说,确实有点窝囊,谁愿意做一个木偶?他的心里其实早就有秘密的反抗。因此,在老师辞世不久,在潮水般的谗言之下,他流着眼泪对恩师进行鞭尸。从这里,可以看出,万历皇帝离开了辅佐老师,一下子开始失重,由超重到失重,对于一个缺少定力的男人来说,是一场浩劫。这是一种忘恩负义的倒行逆施行径,政治家不能如此轻狂,为一己之气,坏一国之形象。事实证明,解了气的他随后遇到了在立太子一事上的多重阻碍,他更是以几十年逃避朝事来与满朝大臣进行对抗,堪称帝王史上的奇观。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一个男人本身没有主心骨,还不如依靠思想强大的男人,那样纵使自己受了一点委屈,总不至于危害百姓,祸及朝野。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做皇帝其实也简单,只要用对了人,有了一些得力的文臣武将,即使自己大脑先天有几分不足,也有可能缔造出一个盛世。
 
其二,张居正是中国古代不多见的擅长挽狂澜于既倒的宰相。他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其自身的智慧胆识和历史赐予的机遇,被他完美地把握住了,才有了晚明难得的治世。一般的历史书上,对张氏的评论多是他兴利除弊,推出一条鞭法,强力要求各地在土地使用中尽量将税收上报中央,一时间,朝廷仓禀充实,国力大增。这些财富是从众多大小地主口袋里撅出的,他们又把这些负重转嫁给了老百姓,所以,张氏彪炳史册的改革最终还是由老百姓买单的。张居正不仅治国有术,其用兵亦然。戚继光的传奇更多是仰赖于张阁老的提携,才有了戚家军的神奇。可能是英雄惺惺相惜,朝中惟有张氏一枝秀挺,其他人难以与其摩肩,他只有向另一个山头仰望,发现了铁铸的将军戚继光,于是,他们在心灵深处拥抱了。后来的张首府生活有点腐化了,可能是他难以拒绝戚继光花重金买来送给他的歌妓吧,这一污点为他日后带来了撅墓鞭尸的厄运。英雄是孤独的,英雄也是爱仰望的。有的向天空,有的向高山,有的视线穿越了数朝乃至百年,张居正至少看到了另一座高峰。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成就大业需要自己的资质胆识还要有机遇。人一旦站到了一个高峰就容易孤独,孤独之后就会脱离了大地,却又看不清天空,只能悬在半空。张居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臧否人物,尤其是复杂的人物,标准很难厘定,究竟是自私霸道还是为国为民孤身前往,不同的视点就有不同的答案。张居正生前身后天壤之别的命运遭遇,告诉我们,生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其三,力大思雄的张居正辞世之后,不温不火的申时行横空出世,跃居首府之位。他的处世原则与张居正截然不同,一个是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一个是和风细雨不偏不倚。严厉的短期容易出成效,但是人人自危,日久易使人心涣散;温和的短期内能够让百姓休养生息,但也容易养虎为患,瘟疫横行。做帝王的,懂得用人之道,喜欢一拨人上一拨人下,在矛盾中驾驭群臣,树立威信。但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智者方可,若是一个软骨头的主,事情恐怕适得其反。老成持重的申首府,混迹于内阁多年,懂得人事博弈的平衡点,关键时候,他也放弃了内心的道德律,一起加入到了倒张的洪流,利用皇帝的小心眼,巩固了自已的位置。但是,老谋深算的他最后也是狼狈而走。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男人各有各的风格,或横放杰出,或隐忍敦厚,由其个性使然,但都不影响他成就自己的梦想。学会了阴阳平衡之术,就懂得了以柔克刚的真谛。水至柔而无坚不摧,牙虽尖利而舌头永存,就是这个道理。年少气盛的男人总想在旦夕之间攻城掠池,成就大业,但是生活的法则是往往先将他打扁,让他憋气上路,慢慢找准前行的方向,最终成就自己的梦想。
 
其四,谈文官不能不谈海瑞,他成就了国人对清官的一种理想期待。在晚明艰于呼吸的时局中,竟然出现这样的奇怪人物,可以说是沉疴日久孕育出的怪胎。好像关公,忠孝至极几至于虚假了。海老爷举人出身,以其刚正不阿的作风,让他的嫉恨者也从心底里发出敬意。做人应该怎样?海瑞肯定也左右盘桓过,但是他最后认定了四书五经中先贤们训示的伦理道德,并以身家性命做抵押,怀揣圣贤的叮咛一步步向古人挪过去。海瑞的古怪在于,他认定了这样的一个道理,这个理到底正确与否,他不去考虑,他可以说是被科举异化成了一本活辞典,处处以儒家伦理纲常为准绳,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即使他多次冒犯了嘉靖皇帝,气急败坏的帝王还是放他一条生路,因为海瑞怀揣着的是最大考官皇帝的考卷进京的,可他不知道,皇帝的这些玩意压根就是对付弱势愚民的,而不是用来束缚强势群体的统治者。海瑞的古怪还在于,他能屏弃对妻儿老小的责任,一意孤行在求索真理的道路上。从这个层面来说,他又是违背了儒家的纲常,所以说他又是一个不彻底的跋涉者。不过这确实有点难为他了,尽信《书》不如无《书》,他也只能抛弃齐家而专心于治国了。打着数千年前的复古的旗号,宁穿麻鞋时光逆流,而不愿意跟现实生活靠得更近一点,这是一个因噎废食的理想主义者对理想国的盲目追索。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为理想而活的人,首先要弄明白自己遵循的价值准绳有没有问题,如果其价值本身就乏善可陈,那么越坚持越害人害己。历史上许多被树为标杆式的人物,更多的时候可能是被刷了层油漆,隐藏了本来的面貌。很多故事,乍听起来令人肃然起敬,翻开扉页就能发现其短处来。坚持真理让人敬佩,坚持谬论则令人可叹可悲。
 
其五,历史到了晚明,古老民族的苍老身影徐徐晃动。其中一个信号就是曾经多次朝拜大唐的弱小东邻日本,开始频繁骚扰东南沿海。大明王朝对之几乎没有办法,直到名将戚继光的出现,费了多年之力,方始将倭寇驱逐出去。一个老人,怎堪健壮小伙子的反复袭击,可是,他又只能看着自己的身影在夕阳下越拉越长而无力还击,偶尔倚老卖老稍一出手,则踢飞了靴子、弄歪了官帽,扭伤了脚踝,折断了手指。是戚家军还倭寇以颜色,令他们逡巡在海岸线,畏葸不敢上岸。张居正是文官中的武将,大刀阔斧兴利除弊,戚继光是武将中的文官,马上逐倭寇,马下揣人心。他知道明王朝的性格,一个满身疮胰的老者是不宜大动手脚的,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维系他的寿命。他竟然能忍受自己的部队一边拿着藤条和大刀,一边拿着火炮去作战,还能一面怜惜士卒的艰辛与他们同甘共苦,一面对稍微违犯了军规的士兵刑以割耳。在戚南唐的心里藏着多少复杂隐晦的东西,后人难以获晓,但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让他明白哪里应该举重若轻,哪里应该举轻若重。面对多年科举的聚拢而爆棚的文官集团,他知道自己无论做的多么好,也不会被他们接纳和认同。这样细密的心思难为了一个武功超强的一流军事理论家和实践家,终有明一朝无人能出其右。数百年之后,戚继光的名字,依旧能让我们的血脉滚烫。戚氏的成功和失败告诉我们,出身和职业无所谓,关键是要审时度势,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做到最好。若要做的最好,就要潜心于所从事的职业,安守现状又要超越世俗。除了自己的能力外,还要有一定的反作用力的支持,就象他的成功离不了谭纶和张居正的支持一样。阴与阳、文与武、刚与柔、内与外、敌与友、黑与白,相反相成又能相辅相成。文网密布的晚明,纵有报国志气而不谙人心,唯有徒发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叹。在文人政治的高压下,戚继光在夹缝中一样做得完美,犹如大海中的一座孤岛,与大陆遥遥相忘,他隐约望到了西洋的帆船和火炮缓缓使来而喊不出声音,英雄唯有老泪沾襟。
 
其六,文官集团臻于成熟的晚明社会,文官既享受着整个社会给予的崇高荣誉,又要承受统治集团宣教的道德定律的禁锢。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挣扎在这样的历史循环的怪圈中。李贽,一个特立独行的哲学家,晚明文官集团的背叛者,他为晚明灰色的天空抹了一缕绮霞,让我们看清了傍晚地平线上隐约的物影,可惜他背叛的还不够彻底。晚明的哲学家深受世俗浸染,活色生香的世俗生活,使得他们不愿花费太多的精力去体认朱熹的格物致知说,而只愿从自我心中去体悟自然和真理。接近于真理的人,往往是疯狂的。自古圣贤皆寂寞,谁要让自己在世俗里活的轻灵,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李贽是一个执意要和自己过不去的人,辞官归隐,抛妻别子,与友为敌,自绝人世,举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都曾让他困惑过左右为难过,但是为了心灵的自由,他终于走进了芝佛院,家人族人以及生活的负累从此远离了他。矛盾的是他试图从精神上沐浴佛光,在物质上却贪恋着世俗生活。他四处筹集善款,不断与当时的名流显宦来往,还与朋友的妻子过从甚密惹出诸多风波,辞官却没能忘记官场,抛离妻子却没能忘记女人,追逐宗教信仰却没能忘记世俗生活,举凡种种,可见行动矛盾的人思想必然也是矛盾的。张居正制定了治国纲常,海瑞铁面执行着纲常,李贽却颠覆了传统伦理纲常,他们都没能为帝王为百姓为自己找到真正的出路,没能逆挽住晚明大厦之倾颓。晚明这艘巨轮,换了舵手没有用,加固了螺丝没有用,寻求上苍的保佑还是没有用。李贽苦于俗事羁绊,毅然冲破红尘的蛛网,谁知道最后一把大火,芝佛院被当地官绅雇佣的地痞付诸一炬,烧尽了他对晚明最后的一点念想,漫漫的煎熬中,还有什么能比用剃刀自刎更痛快的事?李贽的悲剧人生告诉我们,想要做一个心灵和行动都自由的人,需要有足够强大的承受灾难的心理准备,只有真正达到无欲无念立地成佛的境界方可。如果达不到这样的境界,还一意孤行,那最后要么用疯癫来掩藏自己的龌龊,要么用毁灭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本文地址:http://www.45fan.com/a/question/58108.html
Tags: 男人 处世 六种
编辑:路饭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App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