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教育定律的详细介绍
态度觉得一切——朱永新教育定律之一 -|rongfangshi 发表于 2006-11-15 18:22:00
米卢神话虽然破灭了,但他给中国足球带来的理念不应该随之而去。
在中国足球队员的帽子上写着这样一句话:“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决定一切)。在预选赛上,中国队靠它打出了精神,打出了气势,终于冲出了亚洲。在世界杯赛中,中国队似乎把这个理念无偿地送给了韩国,在韩国队一往无前的时候,自己却大败而归。
其实,“态度决定一切”,不仅是体育的定律,更是生活的定律、教育的定律。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过程。
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以下这样几个维度。
一是对待未来的态度。一个人能否乐观地面向未来,能否用激情和诗意去追寻人生理想,能否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把所有的行为纳入自己的目标轨道,锲而不舍地向理想迈进,是是否具有积极的未来态度的体现。
二是对待工作的态度。一个人能否认真地对待工作,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处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爱岗敬业,提高效率,不断地追求卓越,是是否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的体现。
三是对待社会的态度。一个人能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有没有公正、正义感,是不是爱憎分明,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是是否具有积极的社会态度的体现。
四是对待学习的态度。一个人能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能否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我,能否在信息化与国际化的浪潮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抓住各种机遇,利用点滴时间进行学习,是是否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的体现。
五是对待他人的态度。一个人能否与他人和谐地相处,能否具有优良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否受到同事与朋友的尊重和爱戴,能否主动帮助别人,理解别人,是是否具有积极的交往态度的体现。
六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一个人能否正确地评价自己,能否拥有自信,能否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能否把握各种机会锻炼自我,是是否具有积极的自我态度的体现。
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近读到这样一则消息:
感受国外大学教育
──相比之下我们的差距在哪儿?
日前,南京外国语学校1997届毕业生朱小青回到母校,作了一次简短的演讲,国外大学的教学方式让人感觉一新。
眼前的朱小青看上去是个很文静的女孩,但一走上演讲台,她的精彩演讲便让人不得不换种眼光重新评价。朱小青说,自己原先也不是个开口就能滔滔不绝的人,但斯坦福特别重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比如有很多课程设有专门的讨论时间;在各个研究组每周的例会上,大家要轮流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介绍自己的近期研究成果。学校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表达能力,还开设了一些专门的培训,比如自己曾经选修过的一门课程,需要在课上通过模拟练习的形式针对不同场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技巧。这种考试在整个工程学院都颇具威名。老师是学戏剧的,对学生从发音到表情、站姿、手势都会一一指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不能说都不行。
朱小青感触最深的,是参加电机工程系一年一度的博士生资格考试,这种考试不仅淘汰率高达一半甚至三分之二,考试的形式也很独特,考生会被要求在一天之内会见本系研究专长不同的十名教授,与每一位教授面谈,并在十分钟内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诸位考官提出的问题相当艰深,几乎不可能在十分钟内给出圆满的答案,而教授评分的主要标准则是看考生口头回答问题的基本概念是否表述正确,思路阐释是否清晰。学生在备考的时候除了需要准备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知识,还会组成学习小组,不时进行模拟口试,专业知识、答题技巧、临场应变、表述的是否准确流畅都在“演习”之中。那一次考试,朱小青以全系第七名的成绩顺利通过。
“其实,这些‘功夫在诗外’的要求对每个南外的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朱小青说。“在南外上学时,每节小班英语课都有惯例的几分钟个人自由发言,有时语文课上也会有中文版的演讲小练习,而一年一度学生会改选时的宣传、竞癣演说则更加充满挑战。有了在南外的这些经历,备考时自己充满了信心。”
或许,重视不重视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本身就是中西教育的一个重要差异吧!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5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