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长寿需要注意什么?
战国末年,诸子各家学说出现了相互交融的局面,产生于这一时期而被后世称为“杂家”的《吕氏春秋》一书,在养生学方面显得更加成熟,养生理论也更加专门化。综观《吕氏春秋》,其养生的基本思想为:爱惜身体,保全生命。吕书曰:“大凡做事的根本,一定要首先修养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身体”,把保全生命作为要务。爱惜身体,保全生命的基本方法就是趋利避害——“有利于生命的就取用,有害于生命的就舍弃。” 从中医角度出发,时至今日,《吕氏春秋》里仍有很多观点值得提倡,比如养生长寿需早立尊生观念,比如节制欲望,提倡运动等都是养生的基本原则。
《吕氏春秋》为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集体编撰而成。这部著作虽然以探讨治国安邦、选贤任能等为主,为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典定了基础,但其中有不少篇章专门讨论养生的,其养生思想,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养生理论也更加专门化。其中,《重已》、《贵生》、《情欲》、《尽数》、《先已》、《仲夏》、《孝行》、《本味》、《达郁》、《侈乐》等篇,都有养生方面的论述。就养生思想而言,它是先秦诸子著作中内容最丰富的,其思想体系不仅承袭了道、儒两家的内容,也旁采了墨、法等家之说。全书计160篇,涉及到养生内容者,约50篇之多。
“不得擅行,必有所制”——凡事必须节制
《吕氏春秋》认为感官欲求乃是人的自然天性,但决不可听任欲望无限膨胀,而必须有所节制。在其看来,耳目鼻口等感觉器官都是服务于生命整体的,所以“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贵生》)人们的生活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物也者,所以养性也”(《本性》),决不可放纵物欲,以损害身体健康作为享乐的代价。骄奢淫逸的生活不仅是道德的堕落,同时也是健康的大敌。为此,作者在《本生》篇中提出了一条含义深刻的养生格言:“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从中医的观点出发,节欲是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过则为害”,主要表现在饮食上。饮食分五味,过酸则会伤肝,过甜则会伤脾,过咸会伤肾,过苦会伤心脏,过辛则会伤肺,所以饮食要讲究适度原则,要做到定时定量,正所谓“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对于那些“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的食物,切忌贸然入口。其次在精神方面也应该节欲,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在精神上保持平静、安详,避免过度刺激,不受“大喜、大怒、大忧、大哀”(《尽数》)等不良情绪的骚扰。
养生根本
在于顺其自然
《吕氏春秋》首先提倡的是生的基本原则,在于养性全真,顺其自然。它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这种思想代表了传统养生学说的主要倾向,认为人是自然中的个体,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变化过程,个体若顺应自然变化过程,则千变万化皆可成为有利条件,个体可自在长存;若个体违逆自然变化过程,则变化皆成害已之物,进而损害个体生存。使生命长久,并不是寿命本是短的而刻意使它延长,而是使寿命尽其天年,尽其天年的要务在于避开危害。怎样才叫避开危害呢?过甜、过酸、过苦、过辣、过咸,这五种东西充满形体,那么生命就受到危害了。过喜、过怒、过忧、过恐、过哀,这五种东西和精神接合,那么生命就受到危害了。过寒、过热、过燥、过湿、过多的风和雨、雾,这七种东西动摇人体内的精气,那么生命就受到危害了。所以凡是练习养生之人,没有比知道这个根本更重要的了,知道了养生的根本,疾病就无从产生了。
养生长寿
需早立尊生观念
《吕氏春秋》主张养生长寿的首要方法是早立尊生观念:“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奚故?论早定也。论早定则知早啬,知早啬则精不竭。”(《吕氏春秋·仲春纪第二·情欲》)认为古代得道之人生命得以长久的原因在于他们早立尊生的观念,而尊生的信念早确立,就可早预防,早爱惜生命,这样精神不会过早衰竭。一方面,尊生的信念早确立,养生者干任何事都以是否有利于生命为准绳,“害于生则止……利于生者则为”,这样能使养生者较少发生心理矛盾与冲突,始终让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淡泊恬愉的平静状态,当然有利于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尊生的信念早确立,能为养生者提供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并使养生者早一点知道爱惜自己的精力,这样也就使自己的精神不会过早衰竭,从而也对养生有利。雒晓东表示,《吕氏春秋》的这一观念吸收了老子的思想。因《老子》曾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五十九章》)养生意识之早觉,实为养生之首要先决条件。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吕氏春秋》首次提出运动养生观
《吕氏春秋》中首次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蝼”的运动养生观。《尽数》篇中就明确提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拘为聋,处目则为目蔑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处足则为痿为。”《吕氏春秋》认为“郁”是万病之源,人之精气血脉以通利流畅为贵,若抑郁不畅达,则百病由之而生。同时指出,活动形体是使体内精气流通以保障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想祛病健身,就必须坚持运动,以便达到开塞通窍,使精气血脉畅流不息的养生目的。
《吕氏春秋》提出的这种动形达郁的主张是对养生学的一个重大贡献。这跟华佗的观点不谋而合,多运动,对人体保持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运动的好处不言而喻,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利于人体心理健康、心态调整,促进人体内有益激素的分泌、提高新陈代谢,保持年轻快乐的良好状态,令人时刻散发活力且精力充沛。但需注意的是,运动也应该因各人的体质以及生活状态、工作环境、年龄状况和运动环境的情况而有所差异,要切记:运动方式要适宜,运动幅度要适度,运动时间要适中,另外适当的休息也是有效的运动调理剂。同时,注意运动前营养补充,适可而止;运动时及运动后补水要适可而止;运动后身体清洁需汗止后进行为宜。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5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