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故事介绍和赏析
创刊于1888年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至今已走过了115年的历史,这个著名的黄色方框是它在全球通行的标志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的两名飞行员在执行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任务时,不幸被日军击中,他们的飞机被迫降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们万分紧张地刚从残破的飞机里钻出来,一群服色奇异的人就围了上来,他们迅速地掏出了枪,但他们很快又轻松了下来。因为他们曾经在他们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过这个民族的介绍,它属于他们的盟国——中国。
192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梅纳德·威廉斯(MaynardOwenWilliams)在给美国《国家地理》的主编葛罗夫纳(GilbertH.Grosvenor)的信中这样写道:“最痛快的事情莫过于一个记者能够通过照片和文字,带领125万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和他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然后对他们说:尽管看吧,要不是因为我,你们无法看到这一切。”这一段话后来被《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广为引用,并成为他们激情和骄傲的工作理由。
这两个故事的价值在于,它形象地描述了《国家地理》所能给公众带来的一切:实用性。地理知识的价值,以及它被赋予的浪漫、激情。
创刊于1888年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至今已走过了115年的历史,它由美国的一家非盈利科学教育组织——“国家地理协会” (NationalGeographicSociety)创办,它的创办人之一是电话的发明者贝尔(AlexanderGrahamBell)。它问世的时候正值人类历史由于科技发明的巨大进步而揭开新的篇章之际。电话、电灯、汽车、飞机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惊奇,更是革命。诞生在这样的时代似乎注定了它永远追求革新的品质。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它的视角立足全球,从极地到内陆,从海底到月球,从草原森林中残存的原始部落,到现代化都市中奔忙的人群。它不但记录了地理的概貌,而且记录了一百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记录了人类的梦想和追求。在大多数读者眼中,《国家地理》意味着权威、科学性、准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而不仅仅是一本杂志,它更多的时候融合了历史、文学、科学和人类学,它使地球更像是一个生动而有活力的村落。
发明家贝尔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人类的交流,更在于他革新性的精神所带来的意义。这同样体现在对《国家地理》的影响上——他的两项决定为《国家地理》奠定了日后发展的基础:一是推行了会员制,将杂志卖给每一位想入地理学会的人,买杂志就是入学会、交会费,这为《国家地理》日后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创建了独一无二的模式;二是大胆起用了只有23岁的年轻教师葛罗夫纳。葛罗夫纳上任后一改《国家地理》的传统编辑模式,将版面三分之二的篇幅让给图片,精美绝伦的大图片所造成的巨大视觉冲击效果使它迅速引起读者的关注,加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朴素的自然状态,《国家地理》很快以它傲视全球的视角和广阔的思维立足于竞争激烈的杂志业。
发明家贝尔所倡导的革新精神为《国家地理》注入了永恒的活力。1910年,《国家地理》采用黑白与淡彩的照片和生动的插画;30年代,《国家地理》开始使用莱卡相机和柯达底片;1959年,《国家地理》固定用彩色照片制作封面,60年代,《国家地理》的领域开辟到了太空和海底世界。而到了70年代,杂志的领导层则再次打破了坚持几十年的传统,率领杂志迈向具有争议性的领域,开始报导化学污染、核能发电、非法野生动物买卖和人类演化等等课题。同时,唯美的风格又让它显得卓尔不凡。《国家地理》近千分之一的选片率虽然显得苛刻,但一大批充满理想和浪漫主义的优秀摄影师、记者在这里诞生,而那些有灵魂有激情的作品则往往代表了一种标准。它对文字的要求同样严格,它讲究字字珠玑,强调文字与图片的和谐。它注意带给读者的不仅是知识性,更是艺术感。创新而非迎合,唯美但绝不自赏,把握时代脉搏并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这也使它吸引的不仅仅是自然的爱好者。
这种革新的精神同样表现在其所取得的巨大的商业成功。《国家地理》的会员制使它在全世界发展了上百万的会员,它的核心品牌战略使它的产品由期刊推广到图书、印刷品、图片库及教育产品、地图、电视节目、网站、CD-ROM电子产品乃至日用品,它的淡黄色方框和 “NationalGeographic”的字样被人们所熟知。这也使美国国家地理协会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非盈利组织。它同时注重发行和国际化,在发行渠道的多元化和适应潮流的国际化方面都颇有建树。尽管不断有人强调“强势媒体”的文化侵略性,但却不能改变它日益扩张的势头——《国家地理》在全球的发行量已接近千万。
世界各地的地理杂志当然不只有《国家地理》,英国的《地理》杂志、加拿大的《加拿大地理》、德国地理杂志《GEO》以及法国的《科学与生活》,都是倡导自然和人文的刊物,但由于地域性强的特点使得这些杂志的读者群大多集中在某一地域之内。中国的地理杂志近些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最出名的当属背靠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中国国家地理》。这本脱胎于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科普刊物《地理知识》的杂志一直以科普内容作为主线,即便在改版后仍坚持着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中国国家地理》靠发行为主要收入,这使它骄傲地宣称内容的独立性,而作为第一家向海外出售版权的刊物也使它对未来的发展颇有雄心,但脱胎于科普刊物的《中国国家地理》显然在内容上科普多于人文,典藏性大于时代感。这便不难理解在美国《国家地理》和另一本中文地理杂志《文明》在如火如荼地做着伊拉克专辑时,《中国国家地理》仍然在不紧不慢地介绍着古老的圆明园。在2002年9月之后,与《时尚旅游》杂志的版权合作,已经让这个充满魅力的黄色方框出现在了中国。
没有人能否认《国家地理》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它一贯彰显和坚持的革新与唯美,这是这本杂志始终如一坚持的气质。
独家图片堪称无人能及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建之初只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科学杂志。从1979年起,该杂志开始以地理为切入点,融入了新闻、生态、环境和人文等多种因素,成为大众杂志。此后,该杂志照片水准一直很高,文字浅显易懂,同时具有文学特质。
为追求图片和文字质量,该杂志不惜巨资投入。看过美国《国家地理》的人都知道,其上刊登的照片绝不是在一般杂志中所能看到的,拍摄者往往需要亲身前往常人难以到达的环境,以特殊手法进行拍摄。例如,该杂志的摄影师要近距离拍摄凶猛的野兽,或潜入深海。
美国《国家地理》平均每年要拍摄和撰写150个专题故事,为此,在世界各地的签约摄影师旅行里程超过100万英里,每个专题都需要耗费几百个胶卷,每幅刊出的图片,都是从上千张候选照片中选出来的。至于拍摄本身,甚至可以与拍电影相提并论。
1992年,为了在西伯利亚做深水拍摄,该杂志的摄影师克里斯托夫把价值100万美元、重达15吨的摄影器材运至贝加尔湖,总共动用了171个箱子,而最终只刊出6张照片。1995年,为拍摄一个关于恐龙的报道,摄影师皮奥斯和助手托运了42个箱子,仅托运费用就高达6位数。
然而,一些评论人士也认为,尽管实力强劲,但在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时代,美国《国家地理》也仍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这也是该杂志不得不使尽浑身解数,制造“眼球效应”的原因之一。
国家地理摄影佳作赏析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6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