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壮老师之大道浅说
作者:周壮信息来源:武当太乙门点击数: 4076更新时间:2007-5-27
第一集
大道浅说
大道者,无言无名也
老子去周出关,关令尹喜迎而谓之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喜知“道”之意深,道不可言,而又要著书,故言强著书。《道德经》第一句就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不可言说的,可以言说的道,已经不是本来那个常久自然之道了。道是宇宙万物生长、变化之总根源,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广泛的、普遍规律性的意义,语言文字不足以尽其意。《庄子·知北游篇》曰:“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不同于具体事物。具体事物是有生有灭的,而道则是永恒的。具体事物是有形态的,而道则是无形的。有形物体则可用语言来表述;而无形的道则语言文字都无法表达。王弼注曰:“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物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玄宗正旨》曰:“大道无名,不可言思。总之曰妙,妙妙难窥。”
大道无言无名形,是同具体事物相对而言。具体事物都是有形体的,天地万物各有其形态,每个具体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是由于具体事物各有其矛盾的特殊性,各事物之间,才有区别。《矛盾论》说:任何事物“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椐。”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事物的特殊本质,一事物同他事物才有所区别,才有各自的名称,才能用语言文字去表述。老子认为在天地万物产生前,道就存在了。除了道之外,什么也没有,无法同其他事物相比较,自然无法用语言文字去表述。只能强为之名曰道。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注》曰:“常久之自然之道,自古固存,然无形无声,微妙难窥,故谓之常无,则欲要使人以观其微妙也。惟人也,由此道而生万物之最灵。诚能回光返视于吾身之中,悟一其体,虽至虚而非物无不备,则道之微妙可得而观矣。”道虽微妙难窥,但通过修炼还是可以得道的。
“物质“这个哲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是对宇宙万物共同特性的高度概括。你能说出”物质的具体形态吗?谁也不能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述“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事物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而抽象的“物质”则不可以。一表述,这已经不是“物质”的本来意思了。“道”在《道德经》中,也是个哲学概念。《道德经》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哲学这个角度,可以加深我们对“道”的认识。
修道在于得道。要得道,必须悟道,与道相合,心心相映。大道既然是无言无名无形,微妙难窥,那么在修炼中,切忌着意追求。武汉市一学员,炼太乙功两周,一次书面就提出25个问题,这怎么可能得道?《钟吕传道集》告诫说:“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值得我们深思。
大道者 太乙也
《太乙金华宗旨》曰:“易大传曰:神无方也,无体也。言神无方体,则名言之,而难尽矣。往来无穷……斡旋天地,转运阴阳者,在握其机而已。得其机则妙用在我,而乾坤皆范围之,而不过矣。机者何?一而已。一不可名,归之太虚,而浩浩落落一片,神行其间,变化无端,妙用不测,吾何以名之,曰太乙。噫!至矣!尽矣!”一曰太虚,曰太乙。一者,何也?《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曰:“道之初,藏在太素之中,即为一也。”《唱道真言》曰:“道者一也,不变而至常之谓也。”在《道德经》中,一和道也是同义的。《道德经》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一就是道。道变化无端,妙用不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真。”修道者,修此一也。得道者,得此一也。一者,大道也,太虚也,太乙也。故大道者,太乙也。修炼太乙大道,必须与太虚相合,才能得道。
《玄宗正旨》曰:“道本浑然于太虚,天地人物皆道所苞孕。“《唱道真言》曰:“丹以太虚为祖。”修炼者不达太虚境界,怎能能结丹?如何才能进入太虚境界呢?《玄宗正旨》曰:“求道当于浑然中求真实”,“不著于身心迹象之间,则得矣。”应在恍惚窈冥之中求真经。“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在恍惚窈冥之中,就能进入太虚境界,与道同体,则道得矣。
这些都是修炼太乙大道之秘诀,修炼者不可等闲视之。不少修炼者以追求功法的复杂为满足,好象功法越复杂就越好,而教功者教得越复杂,似乎水平就越高。这是与道相违的。《天仙正理》曰:“仙道简易。”《性命法诀明指》说:金丹大道至简至易。《悟真篇》曰:“有为之法以了命,无为之道以了性。性命俱了,道还其虚,即佛门虚空粉碎之理也。若妄自揣测,认种种法相,为无上修炼,实与先天性命合一之真道远矣。”那种追求复杂功法者,正是“认种种法相为无上修炼”,乃法不合道也。《钟吕传道集》曰:“法不合道,以多闻强识,自生小法旁门,不免于疾并死亡,犹称尸解,迷惑世人,致使不闻大道。虽有信心苦志之人,行持已久,终不见功,节序而入于泉下。呜呼!”法不合道,怎能见功?现举个实例:江苏学员陶某,年近六十,怕冷,半夜吐痰,痰中带血。为了治病和强身,开始学炼气功。炼一种功,没解决问题;又换另一种功,还是没解决问题。最后,学炼太乙功。炼功十多天,半夜吐痰就没血丝了。以前炼五种功,炼了四年多,没解决问题,而炼太乙功十多天,就解决了。炼功两月,他在总结中说:“由怕冷,变成不怕冷。无论如何受凉,都不感冒。精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充沛。”其中奥妙,值得读者深思。
大道者 虚无空也
《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曰:“道为三:一者,谓虚无空。”《唱道真言》云:“道者,虚无之体也。虚无不可立名,故圣人强之以道名之。”《太乙金华宗旨》曰:“大道以虚无为本体。”虚者,无也,空也。心中无物,就是虚,就是空。如果心在想问题,心中就有东西了。有东西就不虚,不空了。虚无空就是大道。
修炼者必须达到虚无空的境界,才能得道。《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曰:“虚无空之道,得无象、无声教、无思想、无识念之欲。”要进入虚无空境地界,必须做到“无”,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曰:“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即无,无无亦无。无无即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名为得道。”常清静,就能得道。《太上老君内观经》云:“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坐忘论》曰:“心安而虚,则道自来。”“人能虚心无为,非欲于道,道有归之。”修炼者不要去想“道”,只要虚心无为,就能得道。这些丹经真言,乃修炼之秘诀也。
为什么清静无为而道自来呢?不少人在修炼中,总想早日得道,越快越好,如速成之类。修道能速成么?事物的变化,总是由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量变质变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规律之一。所谓速成法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也是违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若修道能速成,恐怕这个有限的地球上,仅“神仙”就多得无立足之地了。急于求成,想入非非,终无所获,浪费时光。他们不知道,“大道以虚无为体”,“心不空则丹不结”,“心静则丹,心空即药”(《太乙金华宗旨》)。“药”即元气。只有在心静神定的气功态下,才能调动自身真气(元气)。这是符合人体生理发展规律的。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规律。事物就是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静和动是对立的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静和动看起来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没有静,就无所谓动;没有动,也谈不上静。静和动统一于具体事物发展过程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静和动是相互转化的。静极生动,物极必反。“静极”就是在炼功中,由静转化为动的条件。当炼到静极之时,静就会向它的对立面——动方面转化,由静则转化为动。但这种动,绝不是指手舞足蹈的肢体运动。修道者如果炼到肢体乱动,这已经走火入入魔了。当然,如果把肢体运动,作为一种体育锻炼,对身体还是有一定好处的。但这绝不是修道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阶段。我们所说的由静转化为动,是指内动。紫阳真人曰:“心静极则生动也。非平昔之所谓动也,用精、气、神于内之动也。”依法修炼,可得大道。
大道者 自然也
《太乙金华宗旨》曰:“吕祖云:自然曰道。”“当一阳初复,悠然而来,莫穷其迹,莫究其因,大地阳和已,无不潜行而默运。以为此天地之转运也,而天地不得而自主。以为此日月之进退也,而日月亦听其自然。风云变易乎上,草木萌动于下。大矣哉!时之为用也。是故言道者不离自然。即一言一动一事一物,无不可见天地之心。任阴阳剥换,时令推迁,而无思无为,终古寂静然不动。今人舍自然而谈玄说妙,则违乎时也。”《唱道真言》曰:“无为者,道之体也。”修炼中的一阳初复、天地转运、日月进退、风云变易、草木萌动等等,无不潜行而默运,听其自然,按自己的规律而自然发展变化,并没有谁去主宰它。
大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份,则是小天地。天地长久,而人则有生死。人要想长生,必须把自己融于大自然之中,使人体的变化,能适应大自然的变化,以达天人合一、长生久存。大天地的变化,是在自然中进行的,人必须效法它。《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天地之道自然,人之修炼也必然是自然,这样才合于道。《唱道真言》曰:“丹也者,天地自然之道也。”《太乙金华宗旨》曰:“金丹火候,全要行归自然。”《玄宗正旨》曰:“善根深处性根全,万法同归任自然。”这是古人千百年来修炼之总结,今人懂得自然法则者甚少。难怪不少人炼功多年而收效甚微。问曰:“天长地久,恒千古以至无穷;人寿百岁,至七十而尚希何道之独在于天地而远于人乎?”答曰:“道不远于人而人自远于道耳。所以远于道者,养命不知法”(《钟吕传道集》)。天地千古长久,而人能活七十者都很稀少,这并不是道独在于天地,而是人自己远于道。其关键在于养命不知法。养命不知法,功效自然久佳。例如,付某,成都某中学高级教师。患高血压、心脏并胆囊炎等多种疾病,药不离身。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也常常是要吃药,才能上完一节课。曾炼其他气功多年,均无效果。后炼太乙功半年,各种疾病不药而愈,而且身强体壮,并于第二年春,就只穿一件衣服了。可见,养命知法与不知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修炼者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养命知法在于自然之道。自然之道要贯彻于整个修炼过程中,无论姿势、呼吸、意念活动等等,都要遵循自然法则。姿势要以舒适自然为度,身不调而自调。如果姿势不自然,人必然不舒服,怎能修炼?呼吸要自然。炼功之初,绝不可追求呼吸的深长细匀等。如果一炼功就追求呼吸的深长细匀,起初还可以做到,时间稍长,呼吸会越来越紧迫。要做到息不调而自调,自然达到呼吸的深长细匀。意念活动也要求自然。意念不可重,似有似无,恍恍惚惚。如果意念重,会出现头昏脑胀,甚至炼出偏差。
大道者 先天太乙之炁也
《太乙金华宗旨》曰:“往古来今,只此一道,名之为金华。”“金华即光。光是何色?取象于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气。”道就是金华,金华就是光,在内就是先天太乙之真气。《性命圭旨》曰:“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总之,道就是气。
先天太乙之气就是道。气有形么,孰能言之?气有大小么,孰能言之?《钟吕传道集》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古人认为在天地万物没有形成以前,整个宇宙只存在浑然一体的大气,这就是道。《性命圭旨》曰:“原夫一气蟠集,溟溟涬涬,窅窅莫测,氤氲活动,含灵至妙,是谓太乙。是为未始之始,始也是为道也。”这个道,生育天地,运行日月,含灵至妙,变化莫测,玄之又玄。其实,不过一气耳。
所谓修道,乃修炼此炁也。炼丹,炼此炁也。丹乃精气神之结晶。精亦为气。《管子·内业》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天仙正理》曰:“精在气中,精气本是一。”丹实际上是在神的作用下,内气之结晶。《唱道真言》曰:“丹者,一气之所结。”炼丹的目的在于长生。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仙籍旨诀》曰:“万物有终,而天地长久。人民有死,真人长生。乃具阴阳交感之气也。”炼丹,就是炼阴阳交感之气,象真人一样长生。
炼丹即炼气,修炼者必须首先要得到此气。《入药镜》注曰:“崔公入药镜以气为药,故首欲人得此气。”这个气是指人体内气,即真气、元气。可见,只有炼内气的功夫,才能称为气功。目前,社会上传功者,何止千万。有的人读了两本气功书,学了那么点功法,就创宗立派,自称什么宗师、祖师、大师等等。千奇百怪。鱼目混珠,真伪难辩,愚弄广大气功爱好者。正如《钟吕传道集》所说:“以傍门小法,易为见功,而流俗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即使太上、如来现身说法,皆沉迷而不知返,非茫茫众生一浩劫哉?”学功者不得不擦亮眼睛,辩明真伪,以免受骗上当。
古人修道为了成仙,今人炼功为了防病治并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气是人体生命之源。《素问·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六节脏象论》曰:“气合而有形”。庄子曰:“人之生,气之聚也。”父母阴阳二气交合,而形成了人体生命。要想延长人体生命活动,也必须从炼气入手。有五十多岁之老妇,停经数年,在青羊宫炼武当太乙功,又恢复了正常月经。看来,道教功法的确可以延寿。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钟吕传道集》曰:“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玻”“气弱而病,气尽而死。”而气则是治病之药。《钟吕传道集》曰:“所谓药者,可以疗疾。”武当太乙气功从炼气入手,治愈了大量疑难病症。有患重病十六年而炼功半年治愈者,有癌症病人炼功三周而使恶性肿瘤消散者,炼三月治愈者。
大道者 性命也
《天仙正理》曰:“仙道简易,只神气而已。”《性命法诀明指》曰:“真道无他,只是先天真一神炁耳。”神者,性也。炁者,命也。《大丹直指》曰:“金丹之秘,在于一性一命而已。性者,天也。常藏于顶。命者,地也。常藏于脐。顶者,性根也。脐者,命蒂也。”性命也指乾坤、水火、坎离、龙虎、汞铅、日月等等。“诸般名词,千名万喻,不出性命二字,除此之外,都是诓哄愚夫之进门法耳”(《性命法诀明指》)。修炼者应切记!切记!以免被伪气功所惑。
一般气功都说炼精气神,而丹经上却只说神气,而不说精。原因何在?一般只知道肾藏精,却不知肾为气之根。《钟吕传道集》曰:“肾者,气之根也。”精气都源于肾,顺出为精,逆回是气。正如《道德经》所说:“同出而异名。”精气同出于肾,只是名称不同罢了。精气是二而一,是一而二。在道家修炼中,采用逆法,可炼精化气。精属水,神属火。精在神火的作用下,可化为气。这是性命双修最关键的一步,是生人或成“仙”的分水岭。《石函记》曰:“元阳即元精,发生于玄玄之际。元精无形,寓于元气之中,若受外感而动,与元气分判,则成凡精。”元精元气皆藏于肾,若动而顺出,则是凡精,可生人;若逆回,则是元气,可炼丹。《性命法诀明指》曰:“顺出阳关是精,能生人,逆回督脉是元气,能作丹。”《天仙正理》曰:“顺行随其自然之变化则生人,逆而返还修自然之理则成仙。”具体如何修炼,应求明师(明白修炼之师,并非有名无实之师)指点。
全真派都主张性命双修,但由于入手功夫不同,全真派又分南宗和北宗。从命功入手修炼者为南宗,从性功入手修炼者为北宗。炼命即炼精炼气,炼性即炼心炼神。北宗创始人王重阳曰:“诸贤先求明心,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无道,道外无心也。”北宗七真之一的丘处机在《长春祖师语录》中曰:“吾宗惟贵见性,水火配合其次也。”北宗把修炼心神放在首位,而南宗则把炼精炼气放在首位。南宗开山祖师张伯端的《悟真篇》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莫若炼铅先实腹,且教守取满堂金。”清代仇知几《悟真篇注》曰:“虚心是性功上事,实腹是命功上事,应先炼铅实腹,再行抱一之法以虚心。”总之,气为万物之根,修炼应先炼气,再炼心。
从南北二宗的修炼顺序看,个人认为南宗修炼较为合理。南宗从命功炼精炼气入手。精气乃生命之根本。实际上,生命乃父精母血凝聚而成。广义说,血亦为精,精亦为气。《灵枢·决气》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以为一气耳。”东汉王充《论衡·论死》曰:“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管子·内业》曰:“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灵枢·本神论》曰:“生之来,之谓精。”这些论述都说明生命来自于精气。精气是生命的基矗《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骨入于胃,脉道以通,四气乃行。”人体生长、发育、生殖、衰老,以至死亡,无不与精有着直接的关联。《金仙证论》曰:“人有精则生,人身无精则死。精者,即性命之根源。”《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气乃生命之本,要想延长人体生命活动,必须先炼精炼气。同时,元精元气乃结丹之物质基础,炼得精满气足,自然可结金丹。所以南宗把炼精炼气放在首位,是很有道理的。南宗的这种修炼程序,也影响到北宗。北宗仅在理论上,还是坚持把炼性放在首位。但在实际修炼中,也是从命功入手。从明清到近代,这种转变尤为明显。《金仙证论》和《性命法诀明指》为清代和近代北宗很有影响的代表著作,明确指出:下手炼精,转手炼气。可见,在性命双修中,先炼命功,炼精炼气,后炼性功,炼心炼神,已为全真派南宗北宗所公认,为道家正统修炼之术。
全真南宗武当太乙门在炼精炼气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太乙功以培养元气为本。外气内收,内气永固。内外气合二为一而炼之,越炼内气越足。内气就是能量,内气足则能量大。功成,可达单衣过冬;下雪天只穿短裤,立于雪地数小时,也不会感冒。确为古文化之珍品。太乙功以固精为本,精满不漏。功成,可达交而不漏之境界,被历代养生家视为至宝。保精长生。《金仙证论》曰:“精为万物之美,即养身立命之至宝。”又云:“留得阳精,神仙现成,岂不宝哉!”男炼精气,女炼气血。父母精血旺盛,子女则健壮聪明,可育超智儿。这是优生的最佳选择。目前,只提倡生一个孩子,父母花很多精力去培养自己的孩子,这是对的。但未婚夫妇却不注意先天投资,先天投资胜过后天百倍。
从理论上说,凡正统道家修炼术,都可达到气满不畏寒、精满不漏之境界。但事实上,不少人修炼数十年也达不到这种境界。唯独太乙门修炼之术,较易成功。修炼太乙功的弟子,普遍反映抗寒能力明显增强,不感冒。贾某,五十几岁,研究员,炼功半年,冬天能穿一件毛衣过冬。华西医科大学刘某,炼功两年达单衣过冬。青羊宫某道士,功炼半年,达单衣过冬。道家修炼,步步有验证,并非虚言妄语。《太乙金华宗旨》在验证章中,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其中一条是“遍体充实,不畏风霜。”就是说当修炼到一定阶段,周身内气充盈,不惧风霜,自然可达单衣过冬。这是道家修炼的必然阶段。既是结丹之前提条件,也是结丹之必然结果,还是衡量高功夫之尺度。金丹,就是元精元气之结晶。若元气不足,元精耗散,怎可结丹?反之,既能结丹,则元精元气必然充盈,自可不畏风霜。目前,社会上也有人在传所谓的金丹大道,自称高功夫者不少。但能不畏风霜,能单衣过冬者,却少之又少。若这一点都达不到,至少说明内气不足,还有什么金丹和高功夫可言?
大道者 阴阳也
《慧命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这个“一”,是指浑然一气。道与一是同义的。道就是一。《慧命经》曰:“道无非气也。”一生二,这个“二”,指气所包含的阴阳两个方面。二生三,这个“三”,指阴阳二气相结合,所产生的新物体。新物体同样包含阴阳二气,由于阴阳二气的协调作用,再产生新的物体。天地万物就这样产生了。天地万物无不含有阴阳二气,正由于阴阳二气的协调作用,天地万物才得以发生、发展。所以《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也。
人体生命也是阴阳二气相结合而产生的。父精为阳,母血为阴。生命乃父母阴阳二气相结合而产生的。古哲学家王充说:“人所以生者,阴阳气也。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医家张景岳曰:“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海”人之阴阳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就人身而言,上身为阴,下身为阳。左为阳,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脏者为阳,腑者为阴。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阳,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阴阳二气是对立的统一,阴和阳看起来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又是统一的,相反相存,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丹经上所说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正说明阴和阳不能孤立存在。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天地万物正由于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关系,才得以生存和发展。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关系,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如果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失调,阴阳的平衡关系受到影响,人就会生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玻”比如,肝火旺,肝为阳,为阳胜。阳胜阴玻大小肠为阴,大小肠就会生玻表现为大便干燥,甚至解便困难,产生便秘。治病必求其本,平衡阴阳,使阴阳彻调,保持正常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是治病之根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病阴治,阴病阳治。”阳病的病根在阴,阴病的病根在阳。便秘乃大小肠所产生的病,即为阴玻阴病阳治。《素问》曰:“阳胜则热。”治阳须去火,使阴阳平衡。在炼太乙功的学员中,就有这样一个事例。吴某,某商业系统职工。数日不大便,腹胀难忍。在医院吃泻药,只能临时解决问题。后来到青羊宫请求医治。传以泻法,当日即便。两日后,大便恢复正常。
“金丹大道,一阴一阳而已。”易真子曰:“还丹者,反复阴阳之气者也”(《周易参同契发挥》宋俞琰撰)。金丹大道,就是修炼阴阳二气。《钟吕传道集》曰:“天地之机,在于阴阳之升降。一升一降,太极相生。相生相成,周而复始。不失于道,而得长久。”“始也法效天机,用阴阳升降之理,使真水真火合而为一。炼成大药,永镇丹田,浩劫不死,而寿齐天地。”肾为水,水中生气,名曰真火。心为火,火中生液,名曰真水。肾属阴,阴中之阳为真阳。心属阳,阳中之阴为真阴。通过修炼,使心肾相交,即阴阳交媾,真火真水为一体。初炼之法,凝两眼之神光,下照丹田。两眼在头为阳,丹田在腹为阴,阴阳交媾,黄芽生。《悟真篇》曰:“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离为心,坎为肾。坎离交即心肾交也。心肾交而生黄芽。清朱元育注曰:“身心便是长生大药,两者合并,真种自生,有甘露之降自天中,黄芽之产生在土内。盖皆露从天而降,黄芽从地而生,喻言天地相合,阴阳互化,一阳生而产药也。”《钟吕传道集》曰:“内丹之药材出于心肾。”药者,先天之气也。丹经曰:“丹者,一气之所结。”元气充盈,可结金丹。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宗教学研究》1992年3—4期。
全真南宗长寿之秘初探
道教内丹派从唐末宋初,有了很大发展,以后逐渐形成南北二宗。何谓宗北宗?《道藏精华录》绪言曰:“南宗自吕祖授刘海蟾操,操授张紫阳伯端,伯端授石翠玄泰,泰授薛紫贤道光,道光授陈泥丸楠,楠授白海琼玉蟾,玉蟾授彭鹤林耜。此所谓南宗也。北宗自吕祖传王重阳喆,喆传马丹阳钰及妻孙不二,传谭长真处端、刘长生处玄、丘长春处机。此所谓北宗也。”一般人认为,王重阳先收马丹阳,后收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南宗开山祖师张伯端,北宗开山祖师王重阳。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尊为南宗五祖。马丹阳、丘处机、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被称为北宗七真。
南北二宗都自称得自吕祖真传,奉吕祖为教祖。吕洞宾,五代宋初人,生卒年岁不祥。从史料上,可看出吕祖的寿命是很长的。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41说:“关中吕洞宾者,有剑术,年百余岁,貌如婴儿,行走轻疾。”《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记载:金正隆四年(1159)王重阳在甘河镇遇吕祖师得道,是年六月,师醉于甘河镇,会二人被发披毡,其年貌同一。师讶之,从而恳求,其人徐曰:“此子可教。”因授其修真口诀。时年四十有八。故《遇师诗》云:“四旬八上始遇逢,口诀传来便有功。盖唐纯阳子吕仙翁之化身也。”1159年距吕祖的出生年代少说也有两百年。更有人说,在明清时期,还遇吕祖而得道。明代陆西星,开创内丹东派,自称吕祖降临他所居的北海草堂,达二十日之久,亲传丹法秘诀。清代李西月,自称在峨眉山遇吕祖师于禅院,秘传真旨,从而开创内丹西派。按这种说法,吕祖经历了宋元明清数个朝代,数百年。其真实程度无可考证。但《宋朝事实类苑》的记载,还是比较真实可信的。
吕祖之所以长寿,这当然是修炼的结果。仅管吕祖本人寿命很长,但属于钟吕派的南北二宗,其主要人物的寿命,却有很大的差别。
北宋开山祖师王重阳,生于1112年,于1170年逝世,享年58岁。北宗七真的寿命分别为:马丹阳生于1123年,于1183年逝世,享年60岁,丘处机生于1148年,于1227年逝世,享年79岁。谭处端生于1123年,于1185年逝世,享年62岁。刘处玄生于1147年,于1203年逝世,享年56岁。王处一生于1142年,于1212年逝世,享年70岁。郝大通生于1142年,于1212年逝世,享年70岁。孙不二生于1119年,于1182年逝世,享年63岁。
南宗五祖的寿命分别为:开山祖师张伯端生于984年,于1082年逝世,享年98岁。二祖石泰生于1022年,于1158年逝世,享年136岁。三祖薛道光生于1078年,于1191年逝世,享年113岁。四祖陈楠,出生年代不详,于1213年逝世。但有资料说他在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间擢提举道录院事。从这个史料可推算出陈楠年岁,应在一百岁以上。五祖白玉蟾,对其年岁有多种说法。但他自述,九十多岁还是童颜。《水调歌头·自述十首》曰:“虽是蓬头垢面,今已九旬来地,尚且是童颜。”《道法会元》卷108记载:“琼崖先生白玉蟾系接紫阳,隐显莫测,今百数十年,八九十岁人多曾见之。江右遗墨尤多。”可见,白玉蟾其年岁,也在百岁以上。
南宗主要人物其年岁,明显高于北宗主要人物。南宗开山祖师高出北宗开山祖师40年。南宗五祖最大年岁136岁,北宗七真最大年龄79岁,相差57岁。两宗主要人物的平均寿命,也是相差数十年。
北宗主要人物的平均寿命为65.3岁,这在古代来说,还是比较高的。解放前的旧中国,平均寿命还不到五十岁,而在古代人口平均寿命就更低了。可见,修炼的人同一般人比,寿命要长得多。
在古代,人能活到七十岁,就很不错了。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希而南宗主要人物的寿命,多在百岁以上,甚至百数十岁,这岂止是稀,简直是不可思议。即使社会发展到今天,百岁老人也是罕见的。更不要说百数十岁了。我在想,以南宗的修炼术,加上现代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人该活多少岁?
南宗长寿之迷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南北二宗的修炼术谈起。南北二宗都主张性命双修。因为:第一、修性修命就是道。白玉蟾的《无极图说》指出:“夫道也,性与命而已。”《慧命经》曰:“道之精微莫如性命。”清·刘一明《悟真篇注》曰:“盖金丹之道,为修性修命之道。”《性命圭旨》曰:“性命兼修为最上乘法。”《入药镜》原注曰:“性即神也,气即命也。性命混合,乃先天一体也。”第二,性和命是对立的统一,二者不可分割。《性命圭旨》曰:“有性便有命,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性命本不相离,道释原无二致,神气虽有二用,性命则当双修。”性命不可分,自当性命双修。吕祖曰:“只知性,不知命。此是修行第一玻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性命必须双修,这是南北二宗的共同认识。
南北二宗都主张性命双修,为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仅管都主张性命双修,但从何下手修炼是不同的。从性功入手修炼者,为北宗。为命功入手修炼者,为南宗。
北宗把修性放在首位。何谓性?性者,神也,心也。王重阳曰:“心就是道,道即是心,心外无道,道外无心。”心就是道,修道就是修心。这是北宗修炼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自然是把修性放在首位。王重阳曰:“主者是性,宾者是命。”丘处机曰:“吾宗惟贵见性,水火配合其次也。”水火,指水火既济,命功也。惟贵性功,命仅配合而已。
南宗则从命功入手修炼。何谓命?命者,气也。白玉蟾曰:“神即性也,气即命脉也。”《悟真篇》绝句说:“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莫若炼铅先实腹,且教守取满堂金。”清·仇知儿《悟真篇注》曰:“虚心是性功事,实腹是命功上事,应先炼铅实腹,再行抱一之法以虚心。”《入药镜》原注曰:“修炼之士,欲得其性根灵固,从下手之初,必采水乡铅。”铅者,肾中真气也,即元气也。张三丰曰:“行持造化功,下手调元气。”这些经典名言都说明了,修炼应从命功炼气入手。这有如下原因。
第一,有为之道以延命,无为之道以全性。命功乃有为之道,可延长人体寿命。性功乃无为之道,以道全性。有为是根基。修炼应从有为到无为。如果身体不好,甚至短寿,怎能修炼最上乘之妙道?《悟真篇》绝句四十二说:“始之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道,岂知有作是根基。”清·刘一明《悟真篇直指》曰:“盖金丹之道,为修性养命之道,修命有作,修性无为。有作之道者,以术延命也。无为之道者,以道全性也。故金丹之道必先有为,于后天中反先天,还我本来命宝,行无为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超最上一乘之妙道也。”有为炼命,无为炼性。从有为到无为,乃修炼之最佳途径也。张三丰曰:“上乘之道,从有为入无为。”从有为入无为,实乃上乘大道也。
第二,命为性之母。《入药镜》原注曰:“主者,命也。客者,性也。有身则有命,有命则有性。性依命立,命以性修。是以命为性之母,故为主。性为命之子,故为客。”身体是命和性的统一体。有身则有命,有命则有性。如果身体都没有,命和性又从何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炼命就是炼身体。身体都没炼好,炼性又有何用?身体为物质,性为精神。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特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绝不是意识决定物质。南宗先命后性的修炼顺序,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一致的,也是符合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
第三,所谓修道,实为炼气。对道的说法甚多,但都未穷尽其义。《性命圭旨》曰:“佛经五千四十八卷,也说不到了处。中庸三十三章,也说不到穷处。道德经五千余言,也说不到极处。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道就是气。《金丹集成》曰:“夫元气者,大道之根,天地之母。”古人认为,气乃万物之源,强为之名曰道。道也者,一气耳,谓之一。一气含阴阳两个方面,谓之二。阴阳二气合和,产生新物体,谓之三。新物体又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再相交,再产生新物体。天地万物就这样产生了。谓之三生万物。故《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都是气的产物,那么修道,自然就是炼气了。
第四,炼内丹者,实为炼内气。宋·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曰:“金丹大道,积精累气而成。”精亦为气。《管子·内业》曰:“精者,气之精者也。”金丹实为内气积累而成。故丹经云:“丹者,气之所结也。”可见,元气乃炼丹之药。《入药镜》傅金铨注曰:“药者,后天中先天。丹者,先天中之先天。均元气耳。”修炼者,必须首先得此元气。《入药镜》彭好古注曰:“崔公入药镜以气为药,故首欲人得此气。”作为丹母。《金丹集成》曰:“修真之士,采取先天始气,以为金丹之祖”。“炼成还丹,斯为内药,又谓之大药。实只此一气而已。”
第五,气乃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矗古人认为,人体生命,乃父母阴阳二气交合而成。《素问》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古代哲学家王充认为:“人所以生者,阴阳气也。”人的盛衰安危,无不与气有着直接的关联。《钟吕传道集》曰:“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玻”《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真气聚而不散,身体则健康。真气弱就会生玻“若以耗散真气而走失元阳,元阳尽,纯阴成,元神离体,乃曰死矣”(《钟吕传道集》)。总之,气聚而安,气弱而病,气尽而死。可见,炼气是长寿之关键。
在历史上,主张从炼气入手修炼的养生家,还是很多的,但能像南宗五祖这样,连续五代都享有高寿的,可说是独一无二的。原因何在?关键是修炼的方法各异。尽管都有是炼气,但如何炼气,是各不相同的。《钟吕传道集》曰:“天长地久,恒千古以致无穷。人寿百岁,至七十而尚稀,何道之独在于天地而远于人乎?”答曰:“道不远于人而人自远于道耳。所以远于道者,养命不知法。”知法则“命全,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其坚固,而同得长久。”
南宗有一套完整的保生养命之法。历来秘传,鲜为人知,已濒于失传。此法以修炼太乙真气为核心,谓之太乙大道。钟离权在《破迷正道歌》中指出:“如何却是道?太乙含真气。”吕祖得道于钟离权,著有《太乙金华宗旨》,被收入《道藏》。《太乙金华宗旨》曰:“一不可名,归之太虚,而浩浩落落一片,神行其间,变化无端,妙用不测。吾何以名之,曰太乙。”一名太乙,在《道德经》中一与道义同。简言之,太乙者,大道也。南宗开山祖师张伯端得其太乙大道。在《赠白龙洞刘道人歌》中说:“近来世人多欺诈,尽著布衣称道者。问他金木是何般,禁口无言如害哑。却云服气与休粮,别有门庭道路长。君不见,《破迷歌》里说,太乙含真法最良。”世上多诈伪之人,自称有道之士。还有些繁杂方法,离道甚远。太乙含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修炼方法。通过修炼,“始得玄珠有象,太乙归真,都来片饷功夫,永何无穷逸乐”(《悟真篇幅》)。修炼太乙真气,结成金丹可保无疆之寿。石泰传薛道光(号毗陵禅师),薛道光传陈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49《陈楠传》说,陈楠“得太乙刀圭金丹法诀于毗陵禅师。”这里明确指出,薛道光传给陈楠的是太乙刀圭金丹法诀。陈楠又传给白玉蟾。可见,南宗五祖长寿之秘,在于修炼太乙大道之结果。
太乙大道乃长寿之道,这不仅为古人实践所证明,同时也为现代太乙弟子的实践所证实。在青羊宫太乙气功辅导总结的学员中,有停经已久之老妇,炼太乙功恢复了正常月经,恢复了青春活力。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气功与科学》1993年第一期。
《太乙金华宗旨》释题
《太乙金华宗旨》一书,乃吕祖师所著。为道教之重要丹书,被收入道教经典宝库——《道藏》,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太乙门修炼之主要丹书之一。
《宗旨》曰:“道本无隐。”所以,《宗旨》对内丹大道直示不梧,将修道秘旨直泄不遗。正如柳守元为《太乙金华宗旨》题词所说:天仙之诀,“彻上彻下,彻始彻终,会而通之,直而示之。”“从落地,说到天上。将历历相传之必然,原原本本,真真实实,洞然于心目间,而复以之训迪后人。”本书在道教丹经中,占有非常重要之地位。《宗旨》弁言称之为“万法归宗,至尊法旨。任尔为仙佛、为人天、为山河、为六道、为鬼怪、为昆虫草木,无不承受法旨,皈命大宗。”“心心相印,法法归宗。”所以,太乙气功可容纳百家功法,是有其根椐的。
本书不仅对修炼之具体步骤层层揭明,而且每修炼一步,都有相应的功效来验证。绝不是不可捉摸的玄谈,更不是虚言妄语。而是真实可靠的,并且可以验证的。《太乙金华宗旨》曰:“静中绵绵无间,神情悦豫,如醉如裕此为遍体阳和。金华咋吐也。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黄金起屋,白玉为台。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气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尺肉团,无非金宝。此则金华大凝也。”从金华乍吐到金华大凝,层次分明,步步可验证。
特别指出的是“遍体充实,不畏风霜。”把它作为修炼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丹书中是少见的,也是太乙功的独特之处。一般气功主张“避风(寒)如避箭”,而太乙功却明确提出“遍体充实,不畏风霜。”这不仅为古人的实践所证实,也为现代太乙功学员的实践所证实。例如:江苏东台市富安中学函授学员某某,以前曾炼过全国很流行的气功五种,但并未解决“半夜吐痰含血丝”和怕冷的问题。他在炼功总结中说:“炼太乙功十多天,半夜吐痰就无血丝了。由怕冷变成了不怕冷,抗寒能力明显增强。无论如何受凉,都不感冒。精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充沛。”重庆机床厂函授学员某某,以前曾炼过全国很流行的气功两种,但仍常感冒,每月一至两次,为此才炼太乙功。炼功以来(约半年)从未感冒过。健康状况较以前大有改进。广安县小学教师某某,患鼻咽癌,长期流鼻血,经多方治疗无效。炼太乙功一周多,不流鼻血了。炼功两周多,颈部疱块消散。去年冬天,每日清晨五点多钟,只穿一件上装和一条下装,在室外静站炼功,不觉得冷,更不感冒。在太乙门入室弟子中,已有不少人,在数九寒冬,只穿短裤光着上身,在室外静站炼功。并能单衣过冬。以上事例,正是对“遍体充实,不畏风霜”的进一步验证。
太乙气功问世以来,很多人对《太乙金华宗旨》一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少学员和读者来信询问“何谓太乙金华宗旨?”现就这个问题试述如下。
何谓太乙?
其一、太乙者,大道也。《太乙金华宗旨》曰:“易大传曰,神无方也,无体也。言神无方体,则名言之,而难尽矣。往来无穷,利用出入……斡旋天地,转运阴阳者,在握其机而已。得其机,则妙用在我,而乾坤皆范围之而不过矣。机者何,一而已。一不可名,归之太虚,而浩浩落落一片,神行其间,变化无端,妙用不测,吾何以名之,曰太乙。”“一”名之曰“太一”,而“一”就是“道”。在《道德经》中,“一”和“道”也是同义的。故曰“太乙者,大道也。”
修炼者就在于握其天地之机,与天地同体。《钟吕传道集》曰:道不远于人而人自远于道耳。所以远于道者,养命不知法。所以不知法者,下功不识时。所以不识时者,不达天地之机也。天地之机,乃天地运用大道,而上下往来,行持不倦,以得长久坚固。天得乾道,以为一体,轻清而在上,所用者,阳也。地得坤道,以为二体,重浊而在下,所用者,阴也。阳升阴降,互相交合。乾坤作用,不失于道。人亦效法乾坤之道,人出生后,元阳在肾,因元阳而生真气。真气朝心,因真气而生真液。真液还元,上下往复,若无亏损,自可延年。如知时候无差,抽添有度,自可长生。若以造作无倦,修持不已,阴尽阳纯,自可超凡入圣。此乃天机深造之理,古今不传之事。公若信心而无犹豫,当且杜其根源,无使走失元阳,耗散真气。气盛而魂中无阴,阳壮而魄中有气。一升一降,取法无出乎天地,与天地同体,与日月同寿。
其二、太乙者,先天之真气(元气)也。《太乙金华宗旨》曰:“光是何色?取象于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气。”《性命圭旨·紫中道人答问》曰:其气乃虚无中来,此气姓白,唤太乙郎,名元气。此为先天之真气,即是人之至宝。《元气论》曰:“元气始谋,次为太始;形气始端,又谓太素;形气有质,复调太极;质变有气,气未分形;结胚象卵,气圆形备,谓之太乙元气。”
太乙功以炼太乙真气为本。所谓修道,实为修炼太乙之气也。《性命圭旨》曰:“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原夫一气蟠集,溟溟滓滓,窅窅莫测,氤氲活动,含灵至妙,是为太乙。”金丹大道以气为药。《入药镜》原注曰:“崔公入药镜,以气为药,故首欲人得此气。”“先天一气,无极也,无中有也。后天之气,太极也,有中无也,即此便是金丹大药。”人的生死安危皆系于气,得道入圣也在于气也。《钟吕传道集》曰:“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玻若以耗散真气而走失元阳,元阳尽,纯阴成,元神离体,乃曰死矣。”医家张景岳曰:“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人之生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海”何谓阴阳?《太乙金华宗旨》曰:“坎离即阴阳,阴阳即性命,性命即身心,身心即神气。”正如《天仙正理》所说:“仙道简易,只神气二者而已。”肾为气之根,肾藏精,精亦为气。肾在下,为阴。神藏于心,心在上,为阳。若能心肾交合,阴阳交媾,圣胎可结,金丹可成,长生有望矣!
其三、太乙者,祖窍是也。” 《太乙金华宗旨》曰:“太乙者,无上之谓也。”祖窍就具有“无上”之意。《太乙金华宗旨》曰:“吾宗名曰玄牝之门,乃天生、生地、生人、生物之玄窍。”有的丹书称之为性命之基、万物之祖、玄牝之门、天地之根、万法之都、总持之门。真可谓无上者也。
祖窍,天心也。《太乙金华宗旨》曰:“天心居日月中。《黄庭经》云:“寸田尺宅可治生,尺宅面也,面上寸田,非天心而何?方寸中具有郁罗萧台之胜,玉京丹阙之奇,乃至虚至灵之神所祝儒曰:‘虚中’,释曰:‘灵台’,道曰:‘祖土’,曰‘黄庭’,曰‘玄关’,曰‘先天窍’。”天心居日月中,在人身左目为日,右目为月,天心在左右目之中心。千峰老人曰:“二目之中心内,即是祖窍。”此人身之大关键也。《太乙金华宗旨》曰:“天心者,三才同禀之心,丹书所谓玄窍是也。人人具有。贤哲启之,愚迷闭之。启则长生,闭则短折。”长生之道就在于启开天心。如何才能启开天心呢?《太乙金华宗旨》曰:“然天心一窍,不在身中,不在身外,不可摸索而开,只可默存以俟。欲识其存,不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丹书所谓是那么,非那么,非那么,却那么。才是如如,一开永开也。而功法在于存诚两字。”“存诚妙用,尚有诀中捷诀。”另文再述。
祖窍乃元神室也。《太乙金华宗旨》曰:“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肠承之,假如一曰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至闻惊则跳,闻怒则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头上何尝微微有些动也。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动?”神有元神识神之分。元神居祖窍,乃真性,来至乾,神火也。血肉之心为识神所依,属阴火。人之私心杂念、喜怒哀乐皆识神所为。识神的作用越大,损伤元神就越大。要断除识神,以保元神。修炼中,排除杂念,虚极静笃,炼尽阴滓,以返纯乾。
其四、太乙者,北斗也。《太乙金华宗旨》曰:“周天非以气作主,以心到为妙诀。若毕竟如何周天,是助长也,无心而守,无意而行。仰观乎天,三百六十五度,刻刻变迁,而斗柄终古不动。吾心亦犹是也。心即北斗,气即群星。吾身之气,四肢百体,原是贯通,不要十分着力。于此锻炼识神,断除妄见,然后药生。药非有形之物,此性光也。而即先天之真气,然必于大定后方见,并无采法,言采者,大谬矣。”
心即北斗,气即群星。北斗不移,而群星拱卫。心静“则周身之气皆上朝。如圣王定都立极,执玉帛者万国。又如主佐同心,臣庶自然奉命,各司其事”(《太乙金华宗旨》)。按事物发展规律,静极生动,物极必反。静到极时,静就会向它的对立面——动的方面转化。由静转化为动。正如《青华秘文》所说:“心静极则生动也。非平昔之所谓动也。用精气神于内之动也。精固精,气固气,神亦可谓性之基也。”“心静则神全,神全则性现。”静到极时,就能调动先天真一之气,此即性光,也就是药。《太乙金华宗旨》曰:“心静则丹,心空即药。不著一物,是名心静;不留一物,是名心空。”又曰:“神丹为何?一切处无心而已。吾道最秘者沐浴,如此一部全功,不过空心二字,足以了之。”此乃千古不传之秘诀也。这样说,也许有人不以为然。我举个现实的例子,成都市某中学高级教师付某,男,54岁。患心脏并高血压、胆囊炎等多种疾玻药不离身,讲课时,都得把药准备好。一旦不舒服,就得赶快吃药。痛苦不堪。曾炼气功多年,但无效果。于1989年10月学炼太乙气功。初炼时,总觉得此功过于简单。在老师鼓励下坚持炼功半年,各种疾病不药而愈。于90年2月就穿一件衣服了。他说:“往年这个时候,还在穿棉衣。炼太乙功以来,从未感冒过。精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充沛。”心空就是药,可治病,可强身。
太乙者,北斗也。给人们指明了一条健康长寿之路。
太乙也是吉祥的象征,将给您带来快乐和幸福。
何谓金华?
《太乙金华宗旨》曰:“往古来今,只此一道。名之为金华,道之因也,就其初功言之也;名之为金丹,道之果也,就其成功言之也。”道之初功为金华,道之成功为金丹。
道之初功为金华。金华果何也?《太乙金华宗旨》曰:“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于金色,亦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气。”金华即光,光即先天太乙之真气。真气充足则性光现。光亦即神火,要得神火发生,必须采用回光之法。《太乙金华宗旨》曰:“诸子只去专一回光,便是无上妙谛。”“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
为什么注想天心就能神火发生性光现呢?《太乙金华宗旨》曰:“道在一身,其机在目。”“人之精华,皆上注于目。”而天心恰在二目之中心,元神所居之处。天心犹宅舍一般。光乃主人翁也。故一回光,周身之气皆上朝。“回光既久,此光凝结”,即为金丹。故“金华即金丹”也。这是指道的成功而言。
何谓宗旨?
宗旨之一:在于普渡众生。《太乙金华宗旨》曰序曰:“道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志在普渡,怀有医世鸿愿。乃体先天虚无太乙金华宗旨十字玄义,著书十有三章,以作后学医世张本。文由是成,教由是授,天尊玄旨盖如此。又曰:“观此书回光验证章所示,不可以小根小器承当,必思渡尽众生。周天章中所示,一身回旋,天地万物悉与之回旋。方寸处极小而极大,是即身即世,合内外之道。宗旨已昭著矣。无非仰体太上好生之心,期人无复辜负此生年、月、日,以成大道,以度众生。
宗旨之二:见天地之心,以成大道。《太乙金华宗旨》曰:“吕祖云,自然曰道。”顺其自然则与道合,反之则与道违。万事万物无不按自己的发展规律自然变化,并没有什么东西去主宰它。《太乙金华宗旨》曰:“当一阳初复,倏然而来,莫穷其极,莫究其因,大地阳和已。无不潜行而默运,以为此天地之转运也,而天地不得而自主。以此日月之进退也,而日月亦听其自然。风云交易乎上,草木萌动于下。大矣哉,时之为用也。是故言道者,不离自然。即一言一动、一事一物,无不可见天地之心。任阴阳剥换,时令推迁。而无思无为,终古寂然不动。今人舍自然而谈玄说妙,则违乎时也。违时则与道背驰,何时而有见道之日乎?天下之动贞,于一动变不居,何可言尽观乎?时而万变,皆在自然矣。从自然一一消归于太虚,谓之见天地之心,可谓之大道之宗旨。”应顺自然,天地之心可见,大道可成。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宗教学研究》1991年3—4期。
太乙功炼单衣过冬初探
《气功与体育》杂志八九年第四期发表了一篇采访我的文章,不少读者来信询问,炼太乙功为何能单衣过冬?现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太乙气功乃全真派南宗武当太乙门修炼之术,有着千年历史,为道教正宗传统养生内功。主张性命双修。《慧命经》曰:“道之精微,莫如性命。”《大丹直指》云:“金丹之秘,在于一性一命而已。”柳华阳又说:“不识性命,则大道无所成,佛佛祖祖莫不由此性命而为之修炼也。”可见,性命双修是修炼的必由之路。佛佛祖祖都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何况我们这些根基浅薄之人怎敢背离此道。离开性命双修,就会堕入歧途。《性命法诀》曰:“智者得真师而明,愚者被师而误。皆因不悟群书简易之妙,就是神气而已。神气即性命。性命即心肾。心肾即铅汞,铅汞即龙虎,龙虎即坎离,坎离即鼎炉。诸般名词,千名万喻,不出性命二字。除此之外,都是诓哄愚夫之进门法耳。”此言最妙,炼功者切记!切记!以免受骗上当。
全真派南北宗都主张性命双修。性与命是对立的统一,是二而一,是一而二。《入药镜》曰:“性命初非是两门,当知性命互为根。若能修命兼修性,方合金丹大道成。”《性命法诀》曰:“性无命不立,而命无性不存。先天性命浑一,道在兼修。”南北宗的分界线,在于修炼入手功夫不同。从性功下手修炼者,为北宗。从命功下手修炼者,为南宗。太乙门是南宗,从炼命入手。因为“命为性之母、”“有身则有命,有命则有性”(《入药镜》)。炼命就是炼身体,身体炼好了,再进一步炼性,这是符合人体生命活动发展规律的。
命功阶段主要是炼气。《入药镜》曰:“性即神也,即气也。”命功以培养元气为本。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气则生,无气则死。《钟吕传道集》曰:“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玻”“气弱而病,气尽而死。”育丹功中的三眼内视法,对于培养元气有着积极的意义。其功法是:站无极桩。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柔若婴儿。整个姿势以舒适自然为度。排除杂念。运用三眼之神光内视丹田。内视法即回光法,又名止观法。《吕祖先天虚无太乙金华宗旨》曰:“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无回。”此三眼内视法,就是将意念止于丹田,并用三眼神光照着丹田。止中有观,观中有止。回光法是太乙功的主要功法之一,在性命双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太乙金华宗旨》曰:“诸子只去专一回光,便是无上妙谛。回之既久,此光凝结,即成自然法身。”又曰:“宗旨妙用,惟在置心一处也。内观(即内视——作者注)即是置心一处之诀,即是心传秘旨。”
培养元气,只炼人体自身内气是不够的。还必须外气内收,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天地人三才之正气合而为一。“根源牢固,元气不损。呼吸之间,可以夺天地之正气。以气炼气,散满四大,清者荣而浊者卫,悉皆流通。纵者经而横者络,尽得舒畅。寒暑不能为害,劳苦不能为虞。体轻骨健,气爽神清。永保无疆之寿,长为不老之人”(《钟吕传道集》)。
外气内收,功法甚多,现介绍如下几种主要功法:
其一、采气法。采气法是外气内收的主要功法,也是命功的主要功法之一。例如丹田采气法。其功法是:站无极桩。第一步炼丹田开合法,为丹田采气打下基矗炼丹田开合时,呼吸、意念和手的动作要配合一致。全身要柔和,意念不可重。慢慢做到丹田自然而然地随着呼吸一开一合。第二步炼丹田采气。初炼时,要配合鼻的呼吸。慢慢忘掉鼻呼吸。好象不是鼻在呼吸,而是丹田在呼吸,随着呼吸,外气源源而来,进入丹田。
其二、丹田聚气法。丹田聚气法是育丹功的主要功法之一。其功法是:吸气时,意想周身各细胞都在吸气、皮肤、毛孔也在吸气,这当然是外气内收。呼气时,意想将周身之气聚于丹田,内气不会向外扩散,这是外气内收的另一种形式。
其三、物殊的呼吸法。太乙功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呼吸法。它是命功的又一主要功法。例如膻中吸气丹田呼气法。站太极桩。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吸气时,意想太空中的新鲜空气慢慢从膻中吸入。呼气时,意想新鲜空气从丹田慢慢呼入;初炼时,要微收小腹,有利于外气进入丹田,慢慢忘掉鼻的呼吸。好象是膻中和丹田在呼吸。随着呼吸,外气不断从膻中和丹田进入体内。吸气时,气从膻中入;呼气时,气从丹田入。总之,无论吸气或呼气,都在吸收外气。正如《证道仙经》所说:“身中之元气,不随而呼出,天地之正气,恒随吸而入。”
其四、意守法。意守法是太乙功的又一重要功法。《太乙金华宗旨》曰:“宗旨妙用,惟在置心一处也。”意守法就是置心一处的又一口诀。如意守命蒂,就是将心放在命蒂处。意在命蒂,周身之气也会慢慢凝聚于命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意到气到。”意守时,呼吸绵绵,若存若无。“出息微微,入息绵绵。内气不出,外气反入”(《证道仙经》)。这是外气内收的又一种形式。
意守法不仅炼外气内收,而且是培养元气的重要功法。太乙功是静功,其核心在于“虚静”二字。《太乙金华宗旨》曰:“吾道以致虚二字完性命全功。”“如此一部全功,不过空心二字,足以之知。”要做到空心,是件不容易的事,心须分层次修炼。心空的初级阶段,在功法上表现为“以一念代万念”,意守法就是“以一念代万念”的最佳功法。如意守命蒂,就是系意念于命蒂。以意守命蒂这个念头代替其它杂念,这也是入静的一种形式。久之,命蒂处则有温热之感觉,乃内气产生之征兆也。通过意守这个阶梯,逐步达到心空。
炼太乙功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虚静呢?《太乙金华宗旨》曰:“神丹为何?曰,一切处无心而已。”至简到明,金丹大道,在于无心而已。丹书上气功的“气”字,是这个“炁”,这个字下面的四点,乃“心”字也。“炁”字的结构是上无下心,乃无心是也。心之官则思,“无心”就是要你不想问问题,即排除一切杂念。心里没有杂念,心就空了。“虚”和“空”意同。虚者,空也。空者,无也。心中无物自然就静下来了。《太乙金华宗旨》曰:“不著一物,是名心静。不留一物,是名心空。”因为“心不空则丹不结”,“心静则丹,心空即药。”“药”即元气。也就是说,只有在入静的气功态下,才能激发人体内气。这是符合人体生理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静和动是对立的统一。物极心反,静极生动。静到一定程度,静就向它的对立面——动方面转化,由静转化为动。但这种动,绝不是指肢体的运动,而是内动。张紫阳曰:“心静极则生动也。非平惜之所谓动也,乃精、气、神于内之动也”(《青华秘文》)。静到一定时候,内气就调动起来了。
天人合一的修炼方法。宇宙乃一大天地,人乃一小天地。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具有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则具有阶级性。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又具有自然性。人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体。气功要炼到较高层次,也必须从这两方面下手。一方面,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生长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我们提倡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提倡多做好事,把自己融于社会之中,顺应社会的发展,并为之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不仅要顺应人体生理发展规律,而且要顺应自然界客观规律,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把自己同大自然界融为一体,逐步达到天人合一。
修炼天人合一,命功阶段和性功阶段的修炼方法是不同的。在命功阶段,是从炼身体方面入手。当内气比较足的时候,从热天开始,只穿短裤在室外静站炼功。直到冬天也能只穿短裤,光着上身在室外静站炼功,方为功夫。炼功时,站无极桩,先要入静。意想自己飘浮在太空之中,四周白光缭绕,遍体通明,用体呼吸法,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将天地人三才之正气聚于命蒂。随之意念减轻,慢慢把自己融于蓝天白云之中,逐渐达到与大自然浑为一体,此即天人合一也。
命功阶段是从炼气入手,越炼内气越足。内气就是能量。内气足,能量大,自然不畏风寒,单衣能过冬。在成都市青羊道观宫气功辅导站的学员中,已有不少人达此境界。例如某中学教师付某,五十多岁,炼太乙功前,身患多种疾病,药不离身。炼功半年,不仅战胜了病魔,而且在今年二月份,就只穿一件衣服了。我问他以前在初春季节穿多少衣服?他回答说:“以前这个时候,我还在穿棉衣。”铁路局工人代某,因病不能工作,长年在家治玻炼太乙五个月,不仅走上了工作岗位,而且当年冬天就脱掉了棉衣。太乙弟子郭某,拜师时,身穿羽绒服和两件毛衣。炼功两年,已是单衣过冬了。在入室弟子中,不少人能在严寒的冬天,只穿短裤在室外静站炼功。
不畏风寒,这是太乙功很明显的特点之一。一般气功都主张避风,而太乙功连霜雪都不怕,何况风乎!抗寒能力强,不畏寒风,这是检验太乙功的标准之一。《太乙金华宗旨》在“回光证验章”第六篇指出:“静中绵绵无间,神情悦豫,如醉如裕此为遍体阳和,金华乍吐也。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事实上,正宗道教气功,炼到一定阶段,都可达到单衣过冬。可惜这些功法,已濒于失传,鲜为人知。而炼成功者,更是罕见。太乙功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乃历代祖师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本人不敢隐以为私。现奉献给广大气功爱好者,共同探讨,为继承和发扬古代优秀文化作点微薄贡献。若有为妥之处,请同道批评指正。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气功与体育》1992年第二期。
太乙功治病机理初探
太乙气功属于钟吕派。吕纯阳所著《太乙金华宗旨》一书,为太乙门的主要修炼丹书之一,乃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被收入道教经典宝库——《道藏·精华》,在道教丹经中,占有非常重要之地位。《太乙金华宗旨》弁言称之为“万法归宗,至尊法旨。任尔为仙佛、为人天、为山河、为六道、为鬼怪、为昆虫草木、无不承受法旨,皈命大宗。”可见,太乙功在正统道教修炼中,地位之尊,可称首屈一指。故《太乙金华宗旨》曰:“太乙者,无上之谓也。”在道教修炼中,称之为无上大法,秘而不传,鲜为人知。今公诸于世,有缘者得之,受益终身,造福子孙。
培养元气
太乙功以培养元气为本。修炼太乙气功,就是炼太乙之气,即先天真一之气,亦即元气也。《太乙金华宗旨》曰:“吾辈功法,惟当以太乙为本。”以太乙为本者,即以修炼元气为本也。所谓修道,就是修炼先天元气。《性命圭旨》曰:“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原夫一气蟠集,溟溟涬涬,窅窅莫测,氤氲活动,含灵至妙,是谓太乙。”太乙就是道,就是先天元气。
气是人体生命之源。父母精血结合而形成人体生命。血亦为精,精亦为气,故气是生命之源。庄子曰:“人之生,气之聚也。”《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父母气血旺盛,下一代的生命力就强,反之则弱。若精气亏损太多,甚至不能生育。在所谓的“不育症”中有的并非真正得了什么“不育症”,而是精气不足之故。一旦精气补足,即可生育。培育后代,提倡优生。炼太乙功可达优生之目的。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矗从胎儿到婴儿的生长发育,直到成年,无不是元气充盛的结果。随着元气的消耗,人逐渐从成年向老年变化,直至最后元气耗尽而死亡。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从生到死,无不与元气有着直接的关系。
气是防病之本。人生之病,乃真气虚弱所致。《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钟吕传道集》曰:“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玻”病之根在于气,防病治病必求其根本。充气充足,百病不能侵。正如《素论·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虚静的气功态下,静极生动。静与动是对立的统一,静到一定时候,静就会向它的对立面——动方面转化。此动乃真气之发动也。真气越炼越足,自然不生病或少生玻
扶正祛邪
邪气胜过正气,人就生玻病后吃药当然是必要的。其实人体自身就有治病之药,这个“药”就是正气。人人具有,何必身外求哉?《入药镜》原注:“崔公入药镜,以气为药,故首欲人得此气。”这个药乃炼内丹之药。但炼内丹的过程,实际也是防病治并强身健体的过程。气既是炼丹之药,也是治病之药,乃治病之根本也。有的人病后,长期服药均无效果。例如铁路局工人代某,1972年因公受伤,身患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上下楼梯都得用拐杖。长期在家治玻十几年来,药不离身,而收效甚微。于1988年9月开始炼太乙气功,停止药物治疗。炼功四个多月,各种疾病不药而愈。这是为件么呢?
事物的发展变化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内因和外因。药物乃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个矛盾是指病人体内正气和邪恶气之间的矛盾。若正气亏损大,邪气大大胜于正气,药物是起不了作用的。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扶持正气,抑制邪气,即扶正祛邪。通过炼功,调动人体自身的内气(正气),增强抗病能力,逐渐战胜邪气,而使病痊愈。正如《素问·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太乙功就有扶正祛邪之功效。所以药物治不了的病,炼太乙功却能治好,道理就在这理。
平衡阴阳
阴阳者,阴阳二气也。平衡者,协调之意也。天地间一切变化,不外阴阳二气之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矗气分阴阳,阴阳二气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人体的生命活动受阴阳二气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支配。如这种对立统一关系遭到破坏、阴阳失去平衡,就会产生疾玻《素问》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玻”所以平衡阴阳是治病之根本也。
太乙功有平衡阴阳之功效。举个现实的例子,江苏学员陶某,体弱怕冷,半夜吐痰,痰中带血。医治无效,才学炼气功。先后炼过五种全国很流行的气功,炼数年之久,都没解决问题。于1991年2月改炼太乙气功。他说:“炼功十多天,关夜吐痰就无血丝了。炼功两月,由怕冷变成不怕冷。无论如何受凉,都不感冒。精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充沛。此人五十有五,阴气衰竭。《素问》曰:“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人到七八,肾脏皆衰,肝为阳,肾为阴,但阴中有阳,乃真阳、元阳也。肾脏衰,元阳大亏而阴气重,故畏寒也。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说:“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素问·痹论》曰:“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故寒也。”气血喜温而恶寒,遇寒气血凝滞而不流,久之气血则凝聚,故痰中带有血丝。《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寒恶,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太乙功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培养内气,肾为气之根,内气充足,肾中之元阳则充盈,故不怕冷也。同时,元阳充盈,可使气血流畅。故炼功十多天后,痰中无血丝了。
疏通经络
按中医学观点: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血不通则产生病痛,气血通泰则病痛自愈。特别是炎症尤为明显。为什么发炎?气血不通就会发炎。《灵枢》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返,故痈肿。”如果炎症不及时治疗,人体组织会因气血不通而坏死,逐渐溃烂,进而结成疱块,甚至形成恶性肿瘤,即所谓癌症。《灵枢》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雍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甚则肉腐。”可见,气血不通而成疾玻太乙气功有疏通经络,使气血流畅之功效,对于消炎、散疱块、甚至驱散恶性肿瘤,功效特别明显。
例如,资阳县学员刘某,体质虚弱,患慢性胃炎。头昏头痛。牙龈红肿,常出乌血。头部右额长一疱块,脑后也有一硬块。长期医治无效。于1988年炼太乙功半年,各种疾病不药而愈,疱块随之消散。体质增强,精神饱满。又如,广安县学员刘某,患鼻炎癌,颈部长有疱块,长期流鼻血,医治无效。于1991年1月炼太乙功一周,就不流鼻血了。炼功三周,颈部疱块消散,结合治疗,炼功三个月,鼻炎癌治愈。再如,四川大学学员刘某,或小腿因无名肿毒而行动不便,经医院治疗无效,越肿越厉害。于1991年3月,炼太乙功三天,毒除肿消。
以上乃个人拙见,有不妥之处,请同道指正。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气功与体育》1991年第六期。
《太乙金华宗旨》∴字诀释秘
吕祖师所著《太乙金华宗旨》一书,为道家修炼之重要丹书。∴字诀为太乙门太清天目功的重要功法之一。不仅可培养看气光的能力,而且是启开“天心”的重要法诀。能否启开“天心”,是修炼太乙大道之关键。
《宗旨》第一章为天心章。吕祖曰:“天心者,三才同禀之心,丹书谓之玄窍是也。人人具有。贤哲启之,愚迷闭之。启则长生,闭则短折。”这里明确指出“天心”就是“玄窍”,人人具有。正如《宗旨》序言所说:“道在目前,身体自得,何劳身外寻求哉?人身为三才合一之身,造物赋我,其用甚大。”修道者就是修炼一自身具有的“天心”,使之洞开。开则长生,闭则短折。
如何才能开“天心”呢?《宗旨》曰:“然天心一窍,不在身中,不在身外,不可摸索而开,只可默存以俟。欲识其存,不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丹书所谓是那么,非那么,非那么,却那么。才是如如,一开永开也。而功法在于存诚两字。”启开“天心”的功法,就是“存诚”两字。
应如何运用“存诚”之法呢?《太乙金华宗旨》进一步指出:“存诚妙用,尚有诀中捷诀。乃于万缘放下之时,惟恐用梵文∴字。以字中点存诸天目,以左点存左目,右点存右目,则人两目神光,自得会天目”。“人能用三目如梵文∴字然,微以意运如磨镜,三光立聚眉心,光耀如日现前。”
梵文∴(音伊)字。中点为天罡,左点为日,右点为月。在人身则为左右眼和天目。人知修炼之法,天目即开(开天目还有别法,本文不加详述)。以上乃“存诚”妙用之诀中捷诀。但诀不等于法。应如何“存”呢?是有具体修炼之法的。又如,“人能用三目如梵文∴字然,微以意运如磨镜”。这也是有具体修炼法的。
这些都是千古不传之秘功。历来为心传口授。《宗旨》道:“道本无隐,而心传极秘。非秘也,非心授心受,不能授受也。口传固妙,而领会难一,况笔乎!是以太上大道,贵乎心传。”学功者必须要有诚心、信心、一心。吕祖师曰:“赠汝以言:求道在人,入道在诚,玄元妙旨,只在专精。”《宗旨》曰:“真信纯纯,一旦机会神融,洞然豁然。或相视一笑,或涕泣承当。入道悟道,均有同然者。第或由悟而入者有诸,由入而悟者有诸,未有不由心一、心信而入得者。不一则散,不信则福散则心不聚,浮则光不凝。不能自见其心,又何能合太上所传之心。”只有心诚、心信、心一,才能合太上所传之心。若能心心相印,“非徒可以心领,且可以口授。非徒可以口授,且可以笔示。”(《太乙金华宗旨》)
太乙气功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功效(治愈了大量疑难病症。功成可达单衣过冬和“不漏”,性交也可不漏精,想射精则射,不影响生育),引起国内外气功界的极大关注,多种报刊杂志都有有关于太乙气功的报导。不少学员和读者来信询问,∴字诀之具体炼法。现奉献出来,供大家参考。
∴字诀存入法,把梵文∴字写在白纸上,将纸贴在墙上。炼功时,面对是∴字,距离三尺。用三眼(两眼加天目)盯着∴字,尽量做到不眨眼,炼数分钟。再微闭三目,意想∴字的中点,已存入天目穴内;∴字的左点,已存入左目内;∴字的右点,已存入右目内。再意想存入三目内的三点为三点气光,并意守气光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均可。
∴字诀磨镜法:即运光法,用意念运转三点气光。其路线是:从天目开始,意想将天目内的气光运到右目,再从右目将气光运到左目,又从左目运回到天目,为一圈,重复运行八圈。再从反方向运转,还是从天目开始。意想将天目内的气光运到左目,又从左目将气光运到右目,再从右目将气光运回到天目,为一圈,重复运行八圈。
眉心在三目之中心,为“三光会归出入之总户”(《太乙金华宗旨》)。依法炼之,可达三光聚眉心,光耀如日现前。在炼太乙气功的学员中,很多人能看到气光。如吉林省学员唐某,在炼功总结中说:“炼功中,有闪光现象,主要是头部,有时象在头前悬着一盏灯。”成都市学员王某,在炼功总结中说:“炼功十天后,就感到有气光从百会吸入体内。一月后在天目形成一团光环。到后来,变成一个金黄色的塔形,四周罩着一圈淡黄的光环。最近,又变成了金黄色的光球,约有黄豆大。有几次,炼功时,光球突然炸开,把大脑照得一片通明。”
炼功中,阳光发现,虚室生白,是“三光聚眉心,光耀如日现前”的又一验证。眉心,在两眉之间,名印堂,亦称明堂,是阳光发现之处。《仙佛合宗》云:“两眉间,号明堂,阳光发现之处也。阳光发之时,恍如掣电,虚室生白是也。”虚室生白是验证太乙气功的一个方面。《太乙金华宗旨·回光验证章》曰:“考证者有三:一则静中,目光腾腾,满前皆白,如在云中。此为虚室生白。”在炼太乙气功的学员中,不少人身临其境。如成都中医学院学员汪某,在炼功总结中说:“炼功中,能听到自身发出的轻微响声,全身有放电感。甚至看见满屋充满了气光,并伴随着声音向自己不断地射来,自己被包围在气光中。内视头顶时,能看到气光在头顶旋转。”西南师范大学函授学员刘某,在炼功总结中说:“多次进入气功态后,有飘渺之感觉,好象被什么东西托在空中一样。睁眼一看,满屋白光。甚至有时还看到隔壁房中的桌凳、床铺等东西。真是不可思议。”
印堂是太乙天目功的三大主要穴位之一,对于开天目,培养特异功能,有着积极意义。从印堂入内三寸处,为脑垂体,大如樱桃,以小柄悬于间脑的下方。而间脑又处于大脑之中心部位。通过炼功,可改善大脑机能,激发大脑的潜在能力,同时,脑垂体为人体最主要的内分泌腺。脑垂体分为前叶和后叶两部分。前叶能分泌多种激素,对于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性功能均有调节作用。炼功可调节和改善人体内分泌活动,从而增强人体生命力。
《太乙金华宗旨》一书,是古人心血和智慧之结晶,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之瑰宝,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实践她,研究她,正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古文化之精华,使之为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东方气功》一九九二年第二期。
第二集
论《道德经》的养生思想
在我国较早,也是较全面论道的书,莫过于《道德经》一书。其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邑县)厉乡曲里人。曾为东周守藏史。后因周朝内乱,去官,过函谷关(河南灵宝县东北);关令尹喜强为之著书,遂作《道德经》五千言,出关而去,莫知所终。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养生家。其著作《道德经》,既反映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思想,又反映了老子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还反映了老子以柔克刚、以退为攻的军事思想。特别是反映了老子以炼气为核心的养生思想。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者,一也。一者,混然一气也。老子认为,天地万物没有形成以前,宇宙太虚只存在着混然一气。天地万物均由这混然一气所产生,她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但这混然一气变化莫测,很难用语言文字去表述。于是就强为之名曰道。可以说,这就是“道”之由来。
正是由于老子对“道”的论述,玄之又玄,不可捉摸。于是有人把“道”同“神”联系起来了,认为通过修道,就可以成为神仙。在这种思想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道教,老子则被奉为教主。老子的养生修炼术,则作为道教修炼术得以继承和发展。
对宇宙太虚之气,不要说两千多年前的老子说不清楚,即使今人,恐怕也很难用语言文字去表述。大气有形状么?有大小么?有头尾么?孰能言之?难怪老子只能用玄妙之词加以表述。
其实,“道”这个名称,本身就是很勉强的。《道德经》曰:“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这还不足以表述其本意。又“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似乎也难以尽其意。又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十四章)。“希、夷、微”此三者,还是不能穷极其意,只好将此三者混而为一。这个“一”是对“道”的又一种表述。清·俞樾《老子评议》说:“道一而已”。道者,一也。
“一”就是“道”。这个“一”,乃先天混然一气也。《庄子·知北游篇》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宋·赵至坚《道德经疏义》曰:“一,元气,道之始也。古昔天地万物同得一而生。”可见,一者,气也。
道乃一,一乃气,道自然就是气了。这个气,乃天地万物之本源。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气”,这也是老子养生学思想的核心。反映了老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从而摆脱了“道”的神秘性。这个“摆脱”不是后人强加的,不过是恢复老子的本意罢了。
《道德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其意是说,混然而成的太虚之气,先于天地而存在。故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一章)。天地万物都由混然一气所产生。《道德经》对万物产生的过程,还作了进一步的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一”指混然一气,强为之名曰道。“一”即“道”也。此为“道生一”也。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曰:“道一而已,故曰道生一也。”混然一气包含阴阳两个方面,谓之二。即一生二也。由于阴阳二气相交合,便产生了新物体,此即二生三也。新物体也包含阴阳两个方面,阴阳再交合,又产生其他新物体,天地万物就这样产生了。此为三生万物也。天地万物无不是阴阳冲和之气的产物。
有人对“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很不理解。有和无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立的,其实又是统一的。有和无都统一于“道”。“有”指混然一气,即“一”,亦即“道”也。“道”也是“无”,因为天地万物没有形成以前,“道”就存在了,所以说“道”又是“无”,“有”和“无”都是对“道”而言。这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是一致的。“有”和“无”的关系,即是“一”和“道”的关系。是二而一,是一而二,是对立的统一,皆统一于道。所以《道德经》说:有和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章)。
道既然是指先天混然之气,那么,所谓修道,自然就是修炼先天元气了,这并非神秘之事。《道德经》总结出了一整套修炼方法。松、静、自然是修炼的总法则。
修炼中,要放松,要柔和。“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十章)要像婴儿那样柔和。因为越柔和,周身气血越通泰。
修炼中,要自然无为,不可强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自然”是“道”的体现,可以说,自然就是“道”。天地之所以长久,正是由于天地效法了“道”的自然法则。《道德经》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五章)。天地任万物自相治理,任其自然发展,故能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七章)。天地不追求自己长生,顺其自然,所以能长生。人要想长生,就必须效法天地,自然无为,与道相合。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曰:“道法自然而然也。”“清静无为,循乎自然,此天地人之正也。”总之,天地人都要以自然无为为法则,这才是正道。我在青羊宫传功,常对太乙弟子说:“谁对‘自然’二字悟得越深,功效就越好。”只有这样,人心才合于道心。否则便是反其道而行之,怎会有功效?
修炼中,要排除杂念,以达高度的入静状态。眼耳最易走神。所以《道德经》说:“塞其兑,闭其门”(五十二章)。闭塞其眼耳鼻口。何也?晋·王弼《道德真经注》曰:“目说于色,耳说于听,鼻说于香,口说于味,皆济于一心。故塞其耳目鼻口之说,以闭其一心之所欲,则神明不出”。说者,悦也。塞兑闭门有排除干扰、断绝欲念、定心安神之作用,以求入静。《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注①〕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注②〕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虚者,空也。心中无物谓之空,心中若有念头,不能称为空。心里什么也没有,无思无为,就就是“虚极”境界。也就是高度入静的境界。虚是静的前提条件,而静又是虚的必然结果。心虚则能静。静而守之。当静到一定程度,人体内气就会发动起来,周身内气涌动,即所谓“万物并作”也。动由静生,静为动之根。内气发动之后,慢慢由动又回复到静。即所谓“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也。这里包含着两个转化。其一,是静极生动。由静转化为动,从虚无转化为有,无中生有。其二,是动极则生静。由动转化为虚静,由有转化为无,有中生无。这种动静之转化、有无之相生的对立统一关系,正是道的体现。常者,常久自然道也。如果不明白常久自然之理,妄作,不仅不能成功,而且会带来灾难。
当归根又回复到虚静状态之后,体内真气越炼越足,甚至有明显的感觉。《道德经》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从这一章的生动描述,可看出老子本人,对修炼是深有体会的。根据我自己在修炼中的体会,十六章是对炼小药景象的描述,二十一章则是对炼大药景象的描述,层次分明。
随着修炼层次的提高,可以达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四十七章)。“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注③〕。兵无所容其刃”(五十章)。“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五十五章)。这些描述,应该是炼成大道的必然结果。也可以说是检查真假炼成大道的标准。没有达到这种境界,那就是假的。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是真的。绝不可自欺欺人,害人害己。那是很不道德的。
要炼成功,确非易事。必须持之以恒,勤修苦炼。《道德经》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四十一章)。最聪明的人,为求道之真谛,而勤奋修炼。同时,还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道德经》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发生质变。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种追求什么速成之类的想法,既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也是很不现实的。简单说,是根本不能实现的。修道若能速成,这个有限的地球,仅仅是“神仙”,就会多得装不下了。
修炼大道,除炼气养生之外,还要多做善事,以养性。修身养性缺一不可。《道德经》曰:“常与善人”(七十九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经常给他人做善事,要像水一样。既有利于万物,而又不争功,处众人都不喜欢的低下地位,像水一样往低处流,顺其自然之天性,不可强求,这就几乎接近道了。行善就是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祗,长生久视之道”(五十九章)。重积德则无不胜。宋·范应元注曰:“重积吾之德,则无不胜于人欲矣。无不胜于人欲,则合于天道”。无不胜于人欲,则与道合。合于道则深根固蒂,永古长存,故能长生久视也。总之,行善积德,顺自然之天性,以克服人欲,与道相合,则可永古长存,长生久视。
《道德经》的养生思想,主要包括修道和积德两个方面。所谓修道,即炼气也。所谓积德,即行善事也。炼气在于修身,行善在于养性。修身养性是对立的统一,是二而一,是一而二。要修好身,必须养好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修身属道,养性属德。道即德,德即道。无德不能成其道,无道也无所谓德。这大概是《老子》一书,又命名为《道德经》之本意吧!
《道德经》修身养性思想,为后来养生家所接受,并加以发展,从而形成性命双修的内丹派。在内丹派中,有主张先修命后修性者;有主张先修性后修命者。因而在内丹派中,又分为南北二宗。读者若有兴趣,以后再写点这方面的文章,以飨读者。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东方气功》94年第一期。本文《道德经》不知引自何种版本,现据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一书校正:注①:原文缺一“复”字。注②:原文为“是谓”。注③:原文为“措其扑”。
南宗太乙长生大道探源
老子,东周人,后被奉为道教教主,尊为太上老君。其著作《道德经》则成为道教的最高经典。老子的养生思想,则为道教内丹派,特别是内丹南宗所继承和发展。太乙大道学说的基本思想,就来源于老子的养生思想。
秦汉时期,道教修炼的外丹术较为流行,以服食药物,而求长生。内丹派学说,还处于萌发阶段。魏晋时期,内丹派修炼术,已有所显现。隋唐时期,内丹派学说,已有所发展。从唐末宋初以后,内丹派学说,有了很大的发展。道教内炼家诸说蜂起,特别是以钟离权、吕洞宾为首的钟吕派内丹学说,对道教影响很大。从宋元时期的南北二宗,以及明清时期的东西两派,都奉钟离权和吕洞宾为祖师。
钟离权,字寂道,号和谷子,正阳子,云房先生,封为正阳真人,尊为正阳开语传道真君。五代咸阳人,曾为五代晋中郎将。统兵出征西北土番,避乱入终南山而得道。《佛祖统记》卷四三载:“钟离权字云房,自称汉时遇王玄甫,得长生之道。避乱入终南山,于石壁间得《灵宝经》,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为天地升降之理;气中生水,水中生气,即心肾交合之理,乃静坐内观,遂意能身外有身。”《金莲正宗仙源像传》还说,王玄甫“得太上之道,隐昆仑山,号东华帝君,复居五台山紫府洞天,或称紫府少阳君。后示现下于终南山凝阳洞,以道授钟离子。”又《玄门必读》载:“东华祖师王诚,玄甫、栗华子。系古仙东园公。于汉永寿元年乙未六月十五降生,得太上老君降传大道,隐于昆仑山,复居五台山紫府洞天。自称少阳帝君。后居于终南山凝阳洞,以道传授钟离正阳祖师。”史料表明,东华祖师得太上老君降传大道,后以大道传授正阳祖师钟离权。
东华祖师是个很关键的人物,上承太上老君所传之大道,又以大道下传钟吕,开创南北二宗。故《太乙金华宗旨》曰:“自太上化现,递传东华,以及南北两宗。”内丹派南宗盛行于两宋时期,内丹派北宗则盛行于金元时期。元末南北二宗,合并于全真教。这期间,陈致虚起了重要作用。陈致虚,号观吾、紫霄上阳子,元代道士。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他兼承内丹派南北二宗修炼之术。既得赵缘督北宗丹法,又得“青城老师亲传先天一气,坎月离日金丹之旨”(《金丹大要》)的南宗丹法。融两宗丹法于一体,主张南北二宗统一于全真教。统一后的全真教,奉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真人钟离权、孚佑帝君吕洞宾、明悟弘道真君刘海蟾、全真化辅极帝君王重阳为全真教五祖。而东华祖师王玄甫则位居五祖之首。
王玄甫传道于钟离权。《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一《钟吕全传》载:钟离权“首遇上仙王玄甫,得长生之诀。再遇华阳真人传太乙刀圭”。这时的华阳真人,即是王玄甫,不要误认为是两人。王玄甫,一号华阳真人。《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说:“上仙姓王、名玄甫。……一号华阳真人。……后传道与钟离觉,即正阳子钟离权。”华阳真人之得名,缘由王玄甫曾隐居于华阳山。有诗载《浑成集》,可证。其诗曰:“华阳山里多芝田,华阳山叟复延年。青松岩畔高柯下,白云堆里饮飞泉。不寒不热神荡荡,东来西往气绵绵。三千功行好归去,休向人间说洞天。”这些资料都说明王玄甫就是华阳真人。
与钟离权同一时代的施肩吾,亦称华阳真人。但传道于钟离权者,绝非施肩吾。恰恰相反,施肩吾还是钟离权和吕纯阳的弟子。《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五说:“白玉蟾跋《施华阳文集》云:李真多以太乙刀圭火符诀传之钟离权。钟离权传之吕洞宾,吕即施之师也。”施肩吾得道于钟吕。作《钟吕传道集》。
多种史料表明,王玄甫传长生之道即太乙刀圭之诀于钟离权。刀圭即金丹。长生之道即太乙金丹大道。太乙大道确为长生之道。王玄甫生于东汉永寿元年乙未六月十五日,即公元155年6月15日。钟离权为后晋中郎将,出战西北土番,独骑入山迷路,遂遇东华先生得道(载于:明·黄鲁曹《钟吕二仙传》)。这时的王玄甫至少是780岁高龄了。
钟离权又得李真多传授太乙金丹大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二载:“李真多仙人李八百之妹也。随兄修道,居绵竹(注:属四川德阳县)。老君玄古三师降授以飞升之道,先于八百白日升天。今有真多古迹犹在。”又《集仙录》载:“李真多,神仙李脱妹也。……随兄修道,居绵竹中。今有真多古迹犹在。或来往浮山之侧。今号真多化,即古浮山化也。亦知地肺得水而福真多幼挺仙姿,耽尚玄理。八百授其朝元默贞之要,行之数百年,状如二十许人耳。”李真多,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时蜀人。由此可见,李真多传道于钟离权,已是千岁以上老人了。其兄李脱,号称八百。相传蜀人历代见之。《神仙传》载:“时人计之,已有八百岁。因名云李八百。”
钟离权得长生久视之太乙大道真传。在《钟吕传道集》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体,二为用,三为造化。体用不出于阴阳,造化皆因于交媾。上、中、下列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气,气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坚固,而同得长久。”这可说是对太乙大道的总论述,同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如出一辙。
要全命保生,与天地同长久,就得合于道。要合于道,就得明达天地之机。何谓天地之机呢?钟离权曰:“天地之机,乃天地运用大道,而上下往来,行持不倦,以得长久坚固,未尝轻泄于人也。”“天地之机,在于阴阳之升降。一升一降,太极相生。相生相成,击而复始。不失于道,而得长久。修持之士,若以取法于天地,自可长生而不死。”修持之士,只要能效法天地之机,运用大道,阳升阴降,相互交合,乾坤作用,这就合于道,自可长生不死。
那么,修持之士应如何效法天地之机呢?钟离权说:“始也法效天机,用阴阳升降之理,使真水真火合而为一。炼成大药,永镇丹田,浩劫不死,而寿齐天地。如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当取日月之交会,以阳炼阴,使阴不生;以气养神,使神不散,五气朝元,三花聚顶,谢绝俗流,以归三岛。”修持之士,能使真水真火合而为一,炼成大药,就可寿齐天地。如果用功不已,可达超凡入圣,以归三岛。钟离权指出,这才是太上所传之正宗大道。可是,世人多愚昧。“法不合道,以多闻强识,自生小法旁门,不免于疾病死亡,犹称尸解,迷惑世人,互相推选,致使不闻大道。虽有信心苦志之人,行持已久,终不见功,节序而入于泉下。呜呼!”究其根源,“盖世人孽重福薄,不信天机,重财轻命,愿为下鬼。”可悲!可叹!
肾者,水也。水中生气,名曰真火。心者,火也。火中生液,名曰真水。真水、真火相交合而为一,炼成太乙金丹。由此看来,太乙金丹,不过是在神的作用下,先天太乙真气之结晶而已。所谓修道,不过是修炼先天太乙真气也。钟离权在《破迷正道歌》中说:“一气循环无阻碍,散在万物与人身,达人采得先天气,一夜雷声不暂停,……混元一气千年药,万劫常存不夜春。三千刻内婴儿象,百日功夫造化灵,十月炼成纯阳体,自然寒暑不来侵”。总之“如何却是道?太乙含真气。”
炼成纯阳之体,自然寒暑不侵。就是现代太乙弟子,对此也有感受。成都市青羊宫太乙气功函授学员赖刚,河北省宣化县人,92年6月29日来信说:“我于去年七月,函授太乙育丹功,修炼一年,已达单衣过冬。”赖文,男,现年59岁,四川某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体弱多病,畏寒。炼太乙功半年,当年冬天穿一件毛衣过冬。第二年冬天达单衣过冬。甚至有道士炼太乙功半年,达单衣过冬。黄民,江西余干县人。学生,92年7月8日来信说:“由于目前炼功的关系,使我在学习、自修各方面都感觉轻松愉快,大有相见恨晚之势。现在热天不怕热,风大不怕冷。确实没有发生过感冒。”
钟离权传太乙大道于吕洞宾。吕洞宾,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先后封为妙通真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唐末河东河中府永乐(今山西林济县)人。据北宋杨亿《谈苑》载:洞宾自言吕谓之后。吕谓唐德宗时,曾任礼部侍郎。谓有四子,即吕温、吕恭、吕俭、吕让。吕让任海州刺史。洞宾乃吕让之子。在长安遇钟离权,经过“十试”,乃授以延命之术而得道。
吕洞宾得延命之术,确也长寿。吕洞宾生于798年,卒于何年不详。但据史料推断,其寿命是很长的。据多种史料记载,吕洞宾与陈抟(871—987)交往甚密。是师友关系。他们曾同隐华山。陈抟卒于987年。陈抟死后,吕洞宾再至华山吊祭,并作诗《哭陈先生》。其诗曰:“天网恢恢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寒云去后留残月,春雪来时问太虚。六洞真人归紫府,千年鸾鹤老苍语。自从遗却先生后,南北东西少丈夫”(《吕祖志》卷四)。《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载:吕纯阳“再至华峰,希夷先生已上升,遂留诗。”说的就是这件事。根据这些史料,可看出,陈抟仙逝时,吕洞宾已是190岁高龄了。
吕洞宾得太乙大道于钟离权,著《太乙金华宗旨》。何谓太乙?太乙者,大道也。《太乙金华宗旨》自序云:“易大传曰:神无方也,无体也。言神无方体,则名言之,而难尽矣。往来无穷,利用出入,日用之而不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同其变化。至矣哉!盛德大业言之,不可终穷。拟议之而无可形,似灵文秘笈,俱归尘腐。予之定是宗旨不落名言,无从拟议。其所以干旋天地,转运阴阳者,在握其机而已。得其机,则妙用在我,而乾坤皆范围之而不过矣。机者何?一而已。一不可名,归之太虚,而浩浩荡荡一片。神行其间,变化无端,妙用不测,吾何以名之?曰:太乙。噫,至矣!尽矣!”这里的“一”即先天浑然一气,亦即大道。
何谓金华?金华者,先天太乙之真气也,金丹也,亦即大道也。
金华,先天太乙之真气和金丹,都有称之为“道”。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名称呢?这是由于修炼的层次不同,故有不同的名称。在修炼的初级阶段,修炼者可以看到气光,这个光,也叫金华。在青羊宫修炼太乙功的弟子中,很多人在修炼中能看到光。甚至有的人,在修炼中,发觉周身金光闪闪,好象全身被金光罩着一样。这些光,在人体内则是先天太乙之真气,体内真气越足,看到的光就越强。《太乙金华宗旨》曰:“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于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则是先天太乙之真气。”这仅仅是修炼的初级阶段,随着修炼层次的提高,先天太乙真气逐渐凝聚而为太乙金丹,这才算成功。《太乙金华宗旨》曰:“往古来今,只此一道。名之为金华,道之因也,就其初功言之也。名之为金丹,道之果也,就其成功言之也。”道之初功,名之为金华。道之成功,则名之为金丹。
按照吕洞宾的观点,所谓修道,就是修炼先天太乙之真气。所谓炼丹,实为炼气也。“往古来今,只此一道。”其他皆被视为旁门。“丹者,一气之所结也”(《唱道真言》)。丹乃先天真气之结晶也。若内气不足,怎可结丹?修炼金丹大道是有检验标准的,并非信口开河的虚言妄语。《太乙金华宗旨》在证验章,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检验标准。其中一条是“遍体充实,不畏风霜。”这里的遍体充实,指的是周身内气充盈。内气就是能量,内气足则能量大,自然不畏风霜,甚至可达单衣过冬。在青羊宫修炼太乙功的学员中,已有不少人达此境界。这是结丹的前提条件,也是结丹之必然结果。这是检验真假结丹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步,结丹之说,不过是空话而已。
吕洞宾传道于刘海蟾。刘海蟾,名操、玄英,字晖远、宗成,号海蟾子,封明悟弘道真君。燕地广陵(今江苏扬州。注①)人,曾事燕主刘守光为丞相。后遇吕洞宾得金丹之秘旨。遂辞官从道,隐居华山、终南山。
刘海蟾传道于张伯端。张伯端,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人称紫阳真人。北宋天台(今属浙江)人。为南宗开山祖师。曾为府吏,因触犯火烧文书律,充军岭南。随龙图阁学士陆诜,自桂林转成都。在成都遇刘海蟾授以金丹大道。其《悟真篇·后序》自述说:“伯端向己酉岁,于成都遇师授丹法。”《海琼问道集序》曰:“张得之刘海蟾,刘得之吕洞宾。”
张伯端得太上大道真传,以老子的养生思想,作为内丹派南宗修炼术的指导思想,从而为南宗修炼术奠定了理论基矗其著作《悟真篇》曰:“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又曰:“道从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这些论述,表明张伯端乃上承道教之正统也。
张伯端先命后性的内炼思想,开创内丹派南宗,成为南宗开山祖师。其《悟真篇》曰:“始之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道,岂知有作是根基。”有作之命功,乃无为之性功的根基。《悟真直指》曰:“性命必须双修,工夫还要两段。盖金丹之道,为修性养命之道。修命有作,修性无为。有作之道者,以术延命也;无为之道者,以道全性也。故金丹之道必先有为,于后天中返先天,还我本来命宝。命宝到手后,不为造化所移,于是抱元守一,行无为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超最上一乘之妙道矣。”正由于命功是性功的根基,所以必须先修命功,以延长其寿命。再修性功,以达最上一乘之妙道。
修命实为修炼先天太乙之真气,气乃炼丹之药物也。《悟真篇》曰:“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莫若炼铅先实腹,且教守取满堂金。”清·仇知几《悟真篇注》曰:“虚心是性功上事,实腹是命功上事,应先炼铅实腹,再行抱一之法以虚心。”进一步说明先炼命功,后炼性功。炼命功就是炼铅,何谓铅?《悟真篇阐幽》曰:“真铅乃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即金丹大药也。”真铅即先天一气,乃炼丹之药。炼丹无药,怎可炼丹?《悟真篇》曰:“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真种子即真铅。又曰:“不识真铅正祖宗,万般作用枉施功。”只有修炼先天太乙真气,才是正宗修炼术,其他种种,任你如何用功,也是枉施功。难怪在现代太乙功学员中,不少人炼其他功法多年,终无成效,而改炼太乙功,却立见功效。
应如何修炼呢?张伯端《金丹四百字序》曰:“恍惚之中见真铅,杳冥之内有真汞,以黄婆媒合,守在中宫。”“绵绵若存。胎气既凝,婴儿显象,玄珠成象,太乙含真。”在恍惚之中,绵绵若存。先天太乙之真气,在神的作用下,逐渐凝聚而成太乙金丹,这才是正宗的最好的修炼方法。张伯端在《赠白龙洞刘道人歌》说:“君不见,《破迷歌》里说,太乙含真法最良。”
张伯端从炼先天太乙真气入手的内炼术思想,为南宗修炼术奠定了基矗张伯端被奉为南宗鼻祖,位居南宗五祖之首。
南宗太乙大道乃长寿之道。已为古今实践所证实。我已发表多篇这方面的论文。不少读者和太乙弟子来信,希望能了解太乙大道之根源。故写此文,以答读者和太乙弟子。太乙内丹术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乃古代优秀文化之瑰宝。这是古人千百年来心血智慧之结晶,我们一定宝之!宝之!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气功与科学》93年第六期。注①:一说今河北文安县。
张三丰内丹术思想源流考
——兼谈南宗长生大道
张三丰,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道号三丰,又名玄玄子。以其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生于元正宗二年三月初九(即1247年)。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祖籍江西龙虎山,自称天师后裔。《明史》载,其人丰顾而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只一衲、一蓑,斗米一餐而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能一日千里,能知往卜来。游处无恒,或居穷山,或处井市。善于嬉谑,旁若无人。尝游武当。时五龙、南岩,紫霄诸宫皆毁于兵火,张三丰与其徒与荆棘、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并预言此山,异日必定大兴。后居宝鸡金台观,曾死而复活,其门人称之为“阳神出游”。曾入四川,在青城山、青羊宫(青羊宫原来还保存有张三丰碑)、鹤鸣山访道求真。后复入武当。或隐或显,迹踪莫测。“终莫测其存否也”。
关于张三丰内丹术思想之渊源,《张三丰全集·派考记·道派》曾有这样的记载:
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五传而至三丰先生。虽然,老子之所传亦甚多矣,其间杰出者,尹文始、王少阳。支分派别,各有传人。今特就文始而言之,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或以为隐仙派者,文始隐关令、隐太白、麻衣隐石堂、隐黄山,希夷隐太华,火龙隐终南,先生隐武当,此隐派之说也。夫神仙无不能隐,而此派更为高隐。孔子曰:‘老子其龙乎’,言其深隐莫测也,故又称犹龙派云。
按:老子之道,文始派最高,少阳派最大。少阳传正阳,正阳传纯阳,纯阳传重阳,重阳传邱长春,开北派;纯阳又传刘海蟾,海蟾传张紫阳,开南派。
再按:文始一派至麻衣而传希夷,少阳一派,刘海蟾亦以丹法传希夷,两派于斯一汇。是三丰先生谓文始也可,谓少阳派亦可。
正宗大道,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尹文始,即函谷关关令尹喜。老子过关,关令尹喜强为之著书,遂作《道德经》五千言,尹喜由此得道,这是老子的第一个传人。《玄门必读》曰:“尹喜真人,姓密,字公文,号关尹喜,河南陕州灵宝县人。”尹喜真人,亦称文始真人。以文始真人传下来的这一派,亦文始派。
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麻衣者,何人也?知道的人可能不多,我原也不知道。最近,我的一位弟子告诉我,说《道藏》里有麻衣道者的记载。《纯阳帝君神化妙道记》曰:“纯阳帝君,高尚其志,不事王侯,绰然方外,顿超物表,所以天下莫敢臣,侯王不能友。自别师后,密隐华峰羽谷四十余年,自唐末间,时人方知之。故指示李奇。奇寿百五十岁终焉。度诸仙百余人,隐显更名不一。五代时,又隐华山,号无家宫。至衣麻衣布袍,人呼为麻衣道者。以易理参同点化陈希夷。先生与燕国相刘玄英,即海蟾君也,皆师事之。”可见麻衣道者,即纯阳帝君吕洞宾也。
麻衣道者纯阳帝君传希夷。希夷即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唐末五代时,普州崇龛(今四川安岳境内)人。在后唐清泰年间,曾隐居武当山九室岩。后移居华山云台。《宋史·陈抟传》说他“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每日饮酒数杯。”“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由此看来,陈抟不仅是睡仙,一睡就是百余日不起。而且,也可称是服气辟谷之鼻祖,辟谷二十余年,真令人惊叹!
希夷传火龙。火龙真人,姓郑,名思远,号小祝融。世称神医。火龙传张三丰。老君大道,一传文始,五传而至张三丰。故张三丰可谓文始派。
张三丰亦属少阳派。《玄门必读》载:“东华祖师王诚字玄甫,栗华子。系古仙东园公。于汉永寿元年(155年)乙未六月十五日降生,得太上降传大道,隐于昆仑山,复居五台山紫府洞天。自称少阳帝君。后居于终南山凝阳洞,以道授正阳祖师、王重阳祖师。潜修正位,辅立极大道帝君,十月十六日上升。法派曰少阳派。”凡少阳帝君王玄甫传下来的这一派,称为少阳派。少阳传正阳(钟离权),正阳传纯阳(吕洞宾),纯阳传海蟾(刘操),海蟾传希夷(陈图南),希夷传张三丰。张三丰成为少阳派第六代传人。如果按纯阳传希夷,希夷传三丰,那么张三丰应是少阳派第五代传人。
张三丰继承了陈抟(陈图南)的内丹术思想,并为之感到自豪。张三丰所著的《蛰龙吟》曰:“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儿现,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静观龙虎虞场战,谙阴阳颠倒颠。人言我是朦胧汉,我却眠兮眠未眠。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乐在其中无人谙。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图南一派俦继承?邋遢道人张丰仙。”
关于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还来至于陈上阳。《道统源流》曰“陈上阳先生传张三丰,名君宝,字玄玄。元季辽东懿州人。好道善剑,与明太祖为友,在鸡足、武当等山开派。”陈上阳,名致虚,字观吾,号上阳子。江右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续文献通考》说:陈上阳“遇青城老师亲传先天一气,坎月离日金丹之旨。”此南宗修炼之丹法也。陈上阳的内丹术思想,与南宗的内丹术思想有着很深的渊源。他著的《金丹大要》说:“华阳玄甫、云房、洞宾授受以来,深山妙窟,代不乏人,其间道成而隐,但为身谋,不肯遗名于世者,岂胜道哉!复有存世传道,序传诗歌,或隐或显,宁其知乎?至于功高德重,尊居帝境,宰制劫运者,又唯备知。燕相海蟾受于纯阳,而得紫阳,以传杏林、紫贤、泥丸、海琼,接踵者至多。“陈上阳列出的这个丹道传授体系,正是南宗丹道传授的体系。他特别推崇南宗开山祖师张伯端。《金丹大要》说:“丹经妙诀,散满人间,唯紫阳《悟真篇》颇详,又得无名子诸公引而明之。”紫阳即张伯端。无名子即翁保光,翁保光得道于广益子刘永年,刘永年“即白龙洞道人,紫阳入室之徒也”(《金液还丹印证图·后叙》)。可见,陈上阳的内丹术思想,与张紫阳有着直接的关联。而陈上阳又传张三丰。张三丰亦属南宗一脉。
何谓南宗?《三馀赘笔》曰:“其南宗者,谓其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以授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岩、辽进士刘操,操授宋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陈楠,楠授白玉蟾”。南宗一派实为少阳派。
按前文所述,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来源于三大派系。其一,张三丰是文始派。但文始派并无具体的修炼术传于世。文始派二传麻衣道者吕洞宾(吕岩、吕纯阳),五传而至张三丰。而麻衣道者吕洞宾正属南宗一脉,可见,张三丰也应属南宗。其二,张三丰是少阳派,而南宗正属少阳派,可见,张三丰应属南宗一脉。其三,陈上阳传张三丰,而陈上阳亦为南宗一脉,张三丰也应属南宗。
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渊源于南宗。甚至可以说,直接来源于南宗。李远国《道教气功养生学》说:“明初武当三丰派的实际创始人,元明间著名道士张三丰,亦受南宗丹法影响。其传世之作最负盛名者《无根树丹词》,亦直接源自白玉蟾”。可见,张三丰应是白玉蟾的传人。南宗从王玄甫到白玉蟾,其间经历了九代,张三丰是南宗第十代传人。张三丰继承了南宗内丹术思想,开创武当派,流传至今。现在成都市青羊宫所传武当太乙功,实为南宗内丹术,乃南宗千古不传之长生术也。
可以说,南宗其主要代表人物,无一不长生。南宗一脉,始于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被奉为太上老君,乃道教之始祖也。楚国苦县(今河南邑县)历乡曲里人。任继愈《中国哲学史》说,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六年)。老子传东华帝君王玄甫(生于公元155年6月15日),此时的老子,应是七百九十岁了。
东华帝君王玄甫传正阳帝君钟离权。钟离权曾为五代后晋(937—947)大将,出兵土番失利,误入终南山,遇东华帝君而得道。此时的东华帝君,至少是780岁了。
钟离权传吕洞宾。《金莲正宗记》载:吕洞宾“暇日游庐山之胜迹,偶与正阳先生相遇,一语一言之间,心与心契,密授大道”。据史料记载,吕洞宾的寿命是很长的。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41说:“关中吕洞宾者,有剑术,年百余岁,貌若婴儿,行走轻捷。”吕洞宾与陈抟(871—987)交往最密,他们曾同隐华山。陈抟卒于987年。吕洞宾再至华山吊祭,并作《哭陈先生》。此时的吕洞宾,已是190岁高龄了。《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记载:金·正隆四年(1159年),王重阳在甘河镇,遇吕祖师而得道。后作《遇师诗》,诗云:“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诀传来便是功。”盖唐纯阳子吕仙翁之化身也。此时的吕洞宾,已有361岁了。明代陆西星(1520—1606),开创内丹东派。据《宾翁自记》记载:他自称于嘉端丁末(1547年)感吕洞宾降临所居北海草堂,先后二十日,亲授丹法要诀。这时的吕洞宾已750岁了。清代李西月,开创内丹西派,自称在峨眉山遇吕洞宾于禅院。密传真旨。按此说法,吕洞宾经历了唐宋元明清数个朝代,已是千岁以上老人了。
吕纯阳传刘海蟾。刘海蟾,名玄英,字宗成,号海蟾子。初名操,字晖远。燕地广陵(今江苏扬州〔注①〕)人。五代(907—960)时,曾仕燕主刘守光为相。《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刘操“后遇吕洞宾,得金丹之秘旨。自此往来终南、泰华间。”后于宋熙宁二年 酉岁(1069年),在成都授金丹秘诀于张伯端。这时刘操已是一百数十岁的老人了。据多种史料记载,刘操起码在北宋末年,尚活动于世。其寿命应在两百岁左右。
刘海蟾传张伯端。张伯端,又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北宋浙江天台山人。85岁时,在成都得道。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二月十五日上升,住世98岁(984—1082)。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在张伯端仙逝七年后,弟子白龙洞道人刘永年,遇紫阳于王屋山,留诗一章而去。
张伯端传石泰。石泰,常州人。字得之,号杏林,一号翠玄子。石泰生于真宗天禧四年(1021年),于高宗绍线二十八年(1158年)八月十五日仙逝,住世137岁。
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名式,又名道源,字太源。初为僧,法号紫贤,一号毗凌禅师。阆州(今四川阆中)人,一云陕府鸡足山人。生于1077年,于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九月初九日上升,住世114岁。
道光传陈楠。陈楠,字木楠,号翠虚。惠州搏罗县白水岩(今属广东)人。出生不详,于1213年仙逝。但有史料说,他在宋徽宗玫和(1111—1118)年间,擢提举道院录事,从这个史料可能性推出,陈楠年岁,应在百数十岁。
陈楠传白玉蟾。白玉蟾,又名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史等。对其年岁,有多种说法。但他自述,九十多岁还是童颜。《水调歌头·自述十首》曰:“虽是蓬头垢面,今已九旬来地,尚且是童颜。”《道法会元》载:“琼崖先生白玉蟾系接紫阳,隐显莫测,今百数十岁,八九十岁人多见之。江左遗墨尤多。”可见,白玉蟾年岁应在百数十岁以上。
张三丰承接白玉蟾。被丹家一致赞誉的《无根树》直接来自于白玉蟾。《无根树》作于武当山。其间尾附记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岁在甲子中和节,大元遗老张三丰自记于武当山天柱峰之草庐。”这时,张三丰已是137岁了。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永乐壬辰年(1412年),派史臣到武当拜请张三丰,三丰已出游,而不遇。此时张三丰已165岁了。《历代显迹记》载:“嘉靖末,诏求天下方书,时南京道观察清寺壁上有四绝句,款落‘隐仙张玄玄题’,常有神灯,夜照其字,后忽为雷电取去。诗见《云水集》中。”嘉靖末年,即1566年。此时,张三丰已是320岁高龄了。还记载,说张三丰峰在清代顺治、康熙(1662—1722)年间,还活动于世。这时,张三丰经历了元明清数个朝代,已近五百岁了。
吾师,清代人。他继承了三丰南宗太乙丹诀秘旨。鹤发童颜,身材修长,健步如飞,水上行走,如履平地。早已归隐深山,不问世事,与世无争。武当派属隐仙派一脉,张三丰亦自称隐仙也。
总之,南宗大道乃长生之道也。这不仅为古圣的实践所证实,也为现代南宗太乙弟子的实践所证实。青羊宫传授的南宗太乙气功,无论面授或函授学员,普遍反映,南宗太乙功不仅治病,而且强身健体,增强生命活力。新疆学员刘富贵来信说:“余年老多病,曾炼中功、真气运行法、智能功、三三九乘元功,少林一指禅等功六年,耗资三千多元,未见成效。后改炼武当太乙功,炼功仅两月余,不仅治好了我的气管炎、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肾虚、失眠多种疾病,而且使我身强体健,焕发了青春活力,越活越年轻,感谢周壮大师的太乙功,真朋妙手回春之神效。”武当太乙功,功神效奇,令人惊叹!真不愧为千古不传之神功也。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中国气功》96年第2期。
南宗太乙刀圭学说对内丹派的影响
——万法归宗
历史上,道教内丹派分为南北二宗、东西两派。南宗的兴起,早于北宋。宋代南宗就有了较大发展。南宗五祖均为宋代人。
南宗根源深厚,可上推至老聃。《三馀赘笔》载:“其南宗者,谓东华少阳君(王玄甫)得老聃之道,以授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岩、辽进士刘操,操授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陈楠,楠授白玉蟾”。东华帝君,亦称华阳真人,得太上大道,以授钟离权。《钟离权传》曰:钟离权“遇华阳真人,传太乙刀圭”。《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李真多以太乙刀圭火符诀,传之钟离权。”“李真多,神仙李脱妹也”(《集仙录》)。钟离权以太乙刀圭法诀传吕洞宾(即吕岩),吕著《太乙金华宗旨》。南宗五祖得钟吕太乙刀圭法诀真传。四祖陈楠“得太乙刀圭金丹派法诀于毗凌禅师”(《陈楠传》)。毗凌禅师,即三祖薛道光。陈楠《翠虚篇》曰:“作丹基归一论,以付学者白玉蟾,频川陈泥丸太乙刀圭之说,传诸后古云。”太乙刀圭学说,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何为刀圭?刀圭者,金丹也。何谓太乙?《性命圭旨》曰:“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原夫一气蟠集,溟溟滓滓,窅窅莫测,氤氲活动,含灵至妙,是为太乙。”先天一气,就是“道”,就是太乙。太乙刀圭学说,就是太乙金丹大道学说。修炼太乙金丹大道,就是修炼先天一气也。当然,炼丹也离不开神的作用。故丹经曰:大道者,神气也。
气乃炼丹之药物。《入药镜》曰:“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彭好古注曰:“崔公《入药镜》以气为药,故首欲人得此气。”这个气,是指人体内气,即真气,元气也。傅金铨注曰:“药者,后天中之先天。丹者,先天中之先天。均元气耳。”先天元气乃炼丹之药,修炼之士首先必须得到这个药,才能结丹,如果没有药,又怎能结丹?全阳子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曰:“金丹大道,积精累气而成。”丹乃精气积累而成。精亦为气。《天仙正理》曰:“精在气中,精亦为气。”《天仙正理》曰:“精在气中,精气本是一。”金丹实为先天元气之结晶。所以《唱道真言》曰:“丹者,一气之所结也。”
金丹之“金”,为外丹术术语,是指真铅,即先天真一之气,元气。《悟真篇阐幽》曰:“真铅乃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即金丹大药也。”《周易参同契》曰:“盖道心具有真知之情,属金,其气至刚至大,充塞天地,万物难屈,故谓金气,此气异名多端,曰金华,曰水中金,曰真铅,曰先天气。”可见,金丹即先天气所结之丹也。
内丹派南宗主张性命双修。五祖白玉蟾曰:“夫道也,性与命而已。”性命本不可分。但性和命必竟是有区别的。性指神,命指气。由于修炼层次不同,修炼的着重点,也应该是有所区别。南宗太乙刀圭学说,把修炼命功作为基矗然后,再修性功。开山祖师张伯端《悟真篇》曰:“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莫若炼铅先实腹,且教守取满堂金。”清·仇知己《悟真篇注》曰:“虚心是性功上事,实腹是命功上事,应先炼铅实腹,再行抱一之法以虚心。”清·悟元子《悟真篇直指》曰:“性命必须双修,工夫还要两段。盖金丹之道,为修性养命之道,修命有作,修性无为。有作之道者,以术延命也;无为之道者,以道全性也。故金丹之道必先有为,于后天中返先天,还我本来命宝。命宝到手后,不为造化所移,于是抱元守一,行无为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超最上一乘之妙道矣。”总之,“不识真铅正祖宗,万般作用枉施功”(《悟真篇》)。如果不修炼正宗金丹大道,任你怎样修炼,也是枉费功夫。自古以来,修炼之士何止千千万万,能有所成就者,却少之又少,道理就在这里。所以《悟真篇》说:“学仙需要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钟离权《破迷正道歌》曰:“如何却是道?太乙含真气。”张伯端《赠白龙洞刘道人歌》曰:“君不见《破迷歌》里说,太乙含真法最良。”教导人们要修炼太乙金丹大道,才是正途。
从命功入手修炼,命宝到手后,再修炼性功,直超最上一乘之妙道。太乙刀圭学说这一思想,不仅为内丹术东西两派所接受,而且也为后来的北宗所采纳。
内丹派北宗,形成于金元时期,晚于南宗。由王重阳创派。北宗也主张性命双修。丘处机说:“金丹之秘,在于一性一命而已。”但北宗修炼却偏重于性功。王重阳说:“主者是性,宾者是命。”丘处机说:“吾宗惟贵见性,水火配合其次。”甚至主张修道就是炼性。性者,神也,心也。《王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曰:“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无道,道外无心。”
从明清以来,北宗的内丹术理论,有了较大改变。逐渐采纳南宗太乙刀圭学说,先命后性的思想。明代北宗著名人物伍守阳,又名伍冲虚,为北宗龙门派第八代传人,是北宗嫡嗣。但在丹法理论上,对北宗传统功诀有较大变革。他认为精气乃长生之本,要修道成仙,首先必须要长生。他在《天仙正理》中说:“仙家修道为仙,初证则长生不死。”而精气则是长生之根本。“气为长生之本”。“气者先天气,即肾中真阳之精也。”“精者,妙物。真人长生根。”所以修炼应从炼精炼气的命功入手。“初修身中之元精,不离元气,而复还元化气,古圣谓之炼精化气。”
气是炼丹之药物。“无中恍惚,若有一气,是名道气,亦名先天气。”“以恍惚将判,言先天气,必如此时此景之气,方是虚之极,静之笃者,为至清可炼丹之药物。”这才是炼丹之药物。炼丹之药物,绝不是通过口鼻的“嗯哈”之类,炼后天的呼吸,能够得到的。也不是通过强化意识的作用,能获得的。更不是通过手舞足蹈,或随意在地上乱翻滚能得到的。因为这些炼法,绝不可能达到虚极静笃之景象,就不可能产生“至清可炼金丹之药物。”当然,各种功各有其特点,炼丹有炼丹的特点,绝不可乱标笺,名不符实,败坏大道。
修炼中达到虚极静笃之境界,是修炼金丹大道之关键。伍冲虚又说:“静极之际,正有动机,气动即有神动。即此动机,便可修仙。为生人生仙佛之分路。”虚极静笃之际,先天元气发动。此先天元气,即炼丹之药物。若不知采法,顺出则是精,可生人,逆回则是元气,可炼丹成仙。故为生人生仙佛之分路也。
药产时,要及时采龋采药要把握时机,不可采之过嫩,亦不可采之过老。采药时,“须辩药之老嫩,采之嫩,则气微而不灵,不结丹也。采之老,则气散而不灵,亦不结丹也”。
从以上论述,可看出伍冲虚主张,修仙道必先求长生,而精气则是长生之根本。所以最初要炼身中之元精元气。元气即炼丹之药物,丹乃元气所结。伍冲虚还将修炼金丹大道的过程,概括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伍冲虚的这种先命后性的内丹术思想,同南宗太乙刀圭法诀学说如出一辙。
清代,北宗著名代表人物柳华阳,北宗龙门派第九代传人。他的代表著作《金仙证论》、《慧命经》等。《慧命经》乃修炼金丹大道之丹书。何谓慧命?《慧命经》曰:“慧命者,乃如来当初所取以示人之名也,是西方之梵语,中华曰人之本源,儒谓之先天气也,是修佛之舟梯,作祖之权柄。”简言之,“慧命,即元气别名。”可见,修炼先天元气的思想,在《慧命经》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元气乃长生之本。柳华阳曰:“长生乃我之元气。悟者则生,迷者则死。”
元气乃炼丹之药物。柳华阳说:“药即吾身之元气”,“药物者,即真气也,亦名真种子。”又曰:“仙道炼元精为丹。凡炼丹下手之仙机,即炼肾中之元精。元精满则气自发生。复炼此发生之气,收回补其真气到气足,生机不动,是谓丹也。”“炼精之时,则气原在乎精中,精气本是一物。”“炼精者,即是炼气也。”要到气足,才能结丹。“已破之者,当必补完全体。且补之者,必借动机已发,往外之气收回,补不足之气,补到气足。”何谓气足?“遍体充实,不畏风霜”(《太乙金华宗旨》),可为气足之验证。如果怕冷,说明元气不足,怎能结丹。周身内气充盈,元气足,自可抗风寒,甚至单衣过冬。青羊宫传授的太乙气功,其学员达单衣过冬者甚至多。
柳华阳还说:“世尊教人修道,先修慧命。若不修慧命之纯阳起手,单修心中阴神,安有不遭楞华经阴魔之类乎!”有的功过分强调意识的作用,实际是偏重于炼心中之阴神。难怪有的人出了偏,甚至神经不正常。常有人到青羊宫来纠偏。奉劝学功者,要慎重选择功法。
柳华阳将修炼金丹大道分为两个阶段:“无为者,是养道胎,面壁,后半之法。”“有为者,即凝聚和合,修慧命,前半之法。”又曰:“无为者,乃后半之性功也。有为者,即前半之命功也。”
从以上种种论述,不难看出,柳华阳的内丹术思想,同南宗太乙刀圭学说,有着深厚的渊源,深受南宗内丹术思想之影响。
民国时期,北宗著名代表人物千峰老人赵避尘,为北宗第十一代弟子。他说:“道谓之丹,亦曰灵光,皆指先天真一之气。”那么,修道炼丹自然是修炼先天真一之气了。并说:“下手炼命”,“从有为渐入无为”。将修炼过程概括为:炼精为下手,炼气为转手,炼神为了手,炼虚空为撒手。赵壁尘的这种内丹思想,同南宗太乙刀圭学说是一致的。
南宗太乙刀圭学说,对内丹术东派也有很大影响。以明代扬州的陆西星为代表的内丹术东派,流行于江浙一带,故有东派之称。陆西星认为,金丹之道,必须阴阳相合而成。从卦象上看,男外阳而内阴为离,阳中之阴叫作精。女外阴而内阳为坎,阴中之阳叫作气。精气交合,坎离交媾而结丹。这种将修炼精气作为炼丹之药物的思想,同南宗太乙刀圭学说有相似之处。
内丹术西派以清代四川乐山的李西月为代表,西派以四川地区为活动中心,故称西派。李西月主张阴阳得类,性命双修,方能成其真灵之宝。在注《无根树》中说:“夫阴阳合中,则刀圭凝而道术全备。精气相须,性情交感,金恋木仁,木爱金义,汞去迎铅,铅来投汞,方无间隔之病,得生大药真身。”这里的性情即金木,金木即汞铅,皆精气也。精气交感而生大药。并将修炼精气,概括为三件河车,他说:“三车者,即三件河车也。第一件运气,即小周天,子午运火也。第二件运精,即玉液河车,运水温养也。第三件精气兼运,即大周天。”
从以上可见,李西月的内丹术思想,深受南宗太乙刀圭学说之影响。
在明代,张三丰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
张三丰说:“凡修行者,先须养气。”“积精累气为初候。”修炼金丹大道的初步功夫,就是炼气。“行持造化功,下手调元气。”“进气是修道第一要紧功夫。”气乃人身之宝也。“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凡修道者,应从炼气下手,因为气乃人身之宝也。
气乃炼丹之宝。张三丰曰:“若能养气忘言守,降伏身心,神归气穴,意注规中,混融一气,如鸡抱卵,如龙养珠。念念在兹,须 不离。日久功深,自然现出黍米之珠,光耀如日。”黍米之珠,即金丹也,乃混融一气之结晶。丹者,气之所结也。
气乃强身之宝。气为性命之本。炼气即炼命,也就是炼身体。张三丰说:“吾愿后之人修此正道,故直言之:修道以强身为大。”教导后人,要修此正道。“其他旁门邪径,乃实为吾道之异端也,何足道?此正道以强身为大,先却病,乃可以言修矣。”否则,一切皆枉然也。“仙道者,长生之道也。”后人修炼者,要辩其真伪。“深参造化,察其真伪。得阴阳之正气,觉汞铅之真宗。方能换骨长生,居不夜之天,玩长春之景,与天地同久,日月同明。”岂不美哉!
炼强身乃有为之命功。修炼之士应从有为之命功,到无为之性功。张三丰说“最上一乘之道,以有为入无为,以外药修内”。“内药是精,外药是气。内药养性,外药立命。性命双修,方合神仙之道。”以有为入无为,乃最上一乘之道也。
从以上可看出,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深受南宗太乙刀圭学说之影响。
综上所述,从明清以来,无论内丹术北宗,或内丹术东西两派,以及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无不受南宗太乙刀圭学说之影响,实为南宗修炼术之继续和发展。青羊宫所传太乙气功,就渊源于此。
总之,《太乙金华宗旨》曰:“太乙者,无上之谓也。丹诀甚多,总假有为,而臻无为。”“古往今来,只此一道。”“万法归宗,至尊法旨。任尔为仙佛,为人天,为山河,为六道,为鬼怪,为昆虫,为草木,无不承受法旨,皈命大宗。”
近一年多来,我在宗教学和气功学报刊上,发表了近二十篇关于道教养生术方面的论文。同时,我又在传授太乙内丹术。所以,不少读者和太乙弟子(学员)来信,希望我能写点太乙大道对其他门派影响方面的文章。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和太乙弟子的要求,才写了此文。本文以史料为依据,论述太乙刀圭学说,对其他门派的影响。若有不妥之处,请同道批评指正。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中国气功》94年11期。
道在一身 其机在目
——太乙功明目功功理浅析
太乙明目功,亦称玉清明目功。乃全真派武当太乙气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太乙功为道教内丹术气功,主张性命双修。“性者心也,发于二目。命者肾也,发于淫根。真性乃心中之灵气,发于脑仁。是以眼视正中,性光现出。炼之日久,即与命接合而为一”(《性命法诀明指》)。此为性命双修,乃养生长寿之道也。《吕祖先天虚无太乙金华宗旨》曰:“道在目前,身体自得,何劳身外寻求域哉?”“道在一身,其机在目”。玉清明目功就是从性命双修出发。以目为机枢、以养生长寿为目的的自我治病健身术。
眼睛上的疾病,多由于眼部气血不通所致。按中医学观点:通则不痛,痛则不能。《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近视眼的形成,大都是由于用眼过度,使眼疲劳,造成抵抗疾病能力下降,一遇风寒,气血则凝滞而成玻《素问·调经论》云:“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立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正如《圣济总录》所说:“气血得温利则宣流,得寒则凝泣。”可见,要根除近视眼或其他眼疾,首先必须使眼部气血流畅。玉清明目功中的捧气灌目等功法,就是以自身的内气注入眼内,以温热之气驱散眼中的虚寒病气,使眼部气血通畅。其功法:站太极桩。第一步炼怀抱太极功数分钟。第二步炼开合炼气法数分钟。第三步则炼捧气灌目法。双掌在胸前合拢,再将双掌翻开,掌心向上,呈捧物状,意想双手捧气向上灌于双目之内。两手心对准双目,两眼睁开。手心与眼的距离为三寸,手停在眼前不动。意想将手心之内气灌入眼内,灌气数分钟,还有通肝经肾经等等功效。
通过修炼太乙明目功,确实收到良好的效果。成都市新一村中学张某,左眼视力0.2,右眼视力0.3。于90年7月,炼太乙明目功,炼三月多,左右眼视力共提高1.4。刘军华,医大学生,他在炼功总结中说:“炼功前,左眼视力0.5,右眼视力0.6。于90年5月开始,炼明目功三个月双眼视力均达1.3,完全恢复视力。在此,我要为明目功叫声好!”浙江学员章杭在总结中说:“92年8月10日起炼功三天,左眼视力由0.2上升到1.0。”
太乙明目功为什么会有如此之神效呢?从阴阳学说看,人之生病,乃阴阳失调之结果。《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诀,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玻”“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可见,调和阴阳乃治病之要根本。寒气侵入眼内,使眼部气血凝滞而成疾。寒气乃阴气也,气血凝滞表现为静,静亦为阴也,此为阴盛。《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故寒也。”又《灵枢·刺节真邪》说:“阴盛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通过炼功,驱阴补阳,以达平 阴阳之目的。如各种形式的 摩法以及多种形式的运眼法等等功法,都有驱阴补阳之功效。可加速血液循 ,活跃眼细胞。这表现为动,动为阳,以动制静,消阴补阳。炼功中,眼部会产生温热感。温为阳,可去寒。这些都可达到平 阴阳之目的,从而根除眼玻
从脏腑学说看,目能视物,要 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灵枢·大惑论》曰:“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又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精,不能单纯理解为生殖之精,还包括血、津液等。精,也指精气。《管子·内业》曰:“精也,气之精也者。”精也是气,《灵枢·诀气》曰:“人有精、气、津、液、脉,余以为一气耳。”目为精之窠,用眼过度,精气消耗过多,天长日久必然造成视力下降。要提高力,必须运动脏腑之精气上注于目,使消耗的精气得以补充。
在五脏六腑中,肝肾对眼的影响作用特别大。《圣济总录》曰:“肝藏血,上注于目。若肝经虚寒,则多昏暗。”《灵枢·脉度》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辩五色矣。”肝为血之海,若肝经虚寒,血气不能上注于目,则生眼疾。玉清明目功中的运肝经法其主旨就在于使肝经血气流畅,上注于目以养眼。
肾与眼有着直接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正如《灵枢·经脉》所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肾精充足,则脑髓丰满。脑髓丰满,则神旺。神旺,则目光炯炯有神。通肾经法不仅使肾经气血流畅,有利于排除病气,更重要的是运动肾上之精气,上注于目,以补充眼所消耗的精气,使目滋润而有光泽。
炼目必须炼脑。《性命法诀明指》曰:“人之真灵在脑,发于目也。”又曰:“眼无脑气筋不能视。”炼脑的方法,在于入静以安神。入静是炼好太乙气功的核心。《太乙金华宗旨》曰:“吾道以致虚二字,完性命全功。”又曰:“万法归于静,真不可思议,此妙谛也。”虚者,空也。空者,无也。心中无物,自然达到心静神定。“致虚”之法,乃“置心一处”也。《太乙金华宗旨》曰:“置心一处,何事不办?”又曰:“宗旨妙用,亦惟在置心一处也。”意守法乃置心一处之诀。玉清明目功一开始,就要排除杂念,静站数分钟,相导入静,这是炼好玉清明目功的前提条件。本功中有多种形式的意守法,如意守太阳穴,意守耳垂等,这些都是排除杂念,利于入静的有效功法。在入静的气功态下,大脑神经细胞的消耗得到补充。这对治疗近视眼,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玉清明目功第十五节意守丹田法。丹田指藏精气、精血的男子精室,女子胞宫处。此处乃生命之源,人的生死安危皆系于此。丹田为炼丹之所。意守丹田其主旨在于将精、气、神熔为一炉而炼之,炼得精满气足神旺,何病之有?况眼疾乎!
实践证明,玉清明目功对治疗眼疾,特别是治疗近视眼功效奇特。成都市青羊宫太乙功培训中心,从推出玉清明目功以来,还没有听人说炼明目功没有效果的。一般学员炼功一个月以后,视力就有明显提高。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气功与体育》93年第6期。
神功奇效 古今罕见
太乙功为全真南宗武当太乙门修炼之术,乃古老的道教内丹术气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人心血和智慧的结晶,祖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之瑰宝。其修炼丹书被收入道教经典宝库《道藏·精华》,丹经称之为“万法归宗,至尊法旨”,“法法归宗”。“太乙者,无上之谓也。”在道教修炼中,有至尊无上之称。甚至说“往古来今,只此一道”(《太乙金华宗旨》)。可见,太乙大道在道教正统修炼中,地位之尊,可称首屈一指。
修炼太乙大道,从命功入手。命功以炼气为本。丹经曰:“性即神也,命即气也。”又曰:“崔公入药镜以气为药,故首欲人得此气。”气是炼丹之药,也是治病之药。《内经》曰:“百病生于气”。故炼气是治病之根本。太乙功在成都青羊宫问世以来,治愈了大量疑难病症,对男女慢性病疗效明显,尤其对一切慢性炎症、风湿症、腰肌痨损、遗精阳萎、失眠、坐骨神经痛、脊椎病,防治癌症、根除感冒、近视眼、高血压等功效更佳。有患遗精症多年,炼功三日治愈者;有患遗精症多年,炼功十天痊愈者;有无名肿毒,炼功三日愈者;有长期失眠,炼功七天治愈者;有患难症四十年,炼流行气功多种多年无效,而炼七天治愈者;有患癌症炼功三周,消除恶性肿瘤者;有患腰椎骨质增生、腰肌痨伤多年,背部难伸,炼功三周治愈者;治近视眼和高血压以及防治感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无效者。有炼三天,提高视力0.8者。有串高血压十七年,不能工作,炼两月而愈者。有患水肿病30多年,炼一月而愈者。有患挫骨神经痛、风湿性炎、腰肌痨损十六年,行动困难,炼三月而愈者。有长期慢性咯血,炼十多天而愈者。有子宫大出血,医院亦无法止血,服三剂中药而愈者。根除感冒者,更是不胜枚举。
炼气不仅治病有奇效,而且强身之功效更惊人。内气就是能量,内气足,能量大,自可抗风寒。功夫高,可达单衣过冬,只穿短裤,立于雪地数小时,也不会感冒。甘肃学员熊正杰,已能在零下十几度的冰天雪地里,只穿短裤炼功。有道士炼本功半年,达单衣过冬。也有炼一年或两年达到单衣过冬。功后,体温可下降到35度以下。有科学家预测,人体体温下降一度,可增寿40年。
命功以炼精为本,可达精满不漏,甚至性交也可不漏精。想射精则射,不影响生育。血亦为精,男炼精气,女炼气血。父母气血旺盛,子女则健壮聪明,可育超智儿。先天投资,胜过后天百倍,乃优生之最佳选择。有年过半百老妇,停经已久,炼功后,恢复了正常月经,重返青春。
太乙修炼术对开发智慧、培养特异功能有着积极意义。不少在校学生来信说,炼功后,思维敏捷,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在炼功中,很多人能看到气光,有的甚至炼出了透视功能和遥视功能。还有人在修炼中,阳神出壳,妙不可言。
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之功效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本功历史悠久,历代祖师不断丰富其内容,功法严密而完整,乃道教正统修炼术,古称“至尊法旨”。第二、本功乃历代师祖心血和智慧之结晶,带有历代祖师高功能之信息。第三、本功学员遍布全球,修炼中,自然同太乙宇宙场相通,接受其高功能信息。第四、通过我的炼功照(有高功能信息)可给学员输功、增功。第五、我的论文不仅可启发学员的悟性,而且也是本门重要的信息物之一。不少学员来信说:“看大师的照片和资料同炼功一样有效”、“看大师的照片和资料,自己感到信息接通了,我身上的一处疱块,还未炼功就消散了。”“在炼功中,我看到大师的高大形象,为我灌顶十分钟。”甚至还有一新生学员说,大师的阳神挽救了她的生命。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93年1月1日《气功报》。
炼功应以气为主
武当太乙气功,属内丹派南宗。从炼命入手,也就是从炼精炼气入手。张三丰祖师曰:“行持造化功,下手调元气。”精气乃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矗事实上,精气乃生命之源,生命之本。人体盛衰安危皆系于此。青年人精(血亦为精)气足,肌肉丰满,生命力强,比老年人的抗寒力也强得多。老年人气血衰弱,肌肉松驰,抗寒力弱,怕冷。
命功修炼的关键,是增强肾功能。一般人只知道肾藏精,却不知肾为气之根。《钟吕传道集》曰:“肾者,气之根也。”精和气皆源于肾,同出而异名也。精亦为气。《管子•内业》曰:“精者,气之精者也。”顺出是精,可生人,逆回则是气,可结丹。《唱道真言》曰:“丹者,气之所结也。”张三丰祖师曰:“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精气乃人身之宝也。
可是明白这些道理的人并不多。有的人却主张发放外气,并自我安慰说:发了外气,还可以收回来嘛!难怪不少有识之士,对我们的气功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不值一谈,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曾收到十多位读者来信说,他们炼什么功什么功多年,有的还说自己已经炼到高层次,好象还有点本事。但就是体质越炼越弱,经常感冒,弱不经风。问我这是为什么?我回答说:道理很简单,你们所炼的功,属于所谓开放型功法。主张内气外放。时间炼得越长,内气消耗就越多。《钟吕传道集》曰:“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玻”“气弱而病,气尽而死。”
一次,我同一位老同学李教授到成都草堂公园观赏梅花。看到公园里,有人两手平举,捏剑指,好象在发放外气,大约有半小时之久。他对我说:“老周,这人在炼气功吗?”我回答说:“他不是在炼气功,而是活得不耐烦了,在慢性自杀。”又说:“原因何在?”我把以上的道理,向他重说了一遍。我说:“教授先生,你说对吗?”他回答说:“有道理。”一会,又说:“可悲!可悲!”我接着说:“无知!无知!”朋友们!这到底是谁可悲?又是谁无知呢?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93年4月1日《气功报》。
答太乙弟子问
1、什么叫气功?气功是炼气的功夫,也就是能够调动和培养内气的功夫。目前对气功的定义众说纷纭,不少人妄自给它扩大外延,甚至将体操和舞蹈的动作编成套路,冠以气功之名,谬种流传,败坏大道。《唱道真言》曰:“丹也者,气之所结也。”《性命圭旨》云:“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入药镜》一壑居士注释说:“崔公入药镜以气为药,故首欲人得此气。”古之内丹派道士自称炼气士,就是因为炼丹就是炼气,修道的核心也就是炼气,这里有必要澄清大道与旁门小法的区别。钟离权曰:“以旁门小法易为见功,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败坏大道。”全真道南宗开山祖师张伯端曰:“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可见旁门小法攻病可以,成道无望。而要修道,须修钟吕开陈的大道。张伯端在《赠白龙洞刘道人歌》中说:“近来世上人多诈,尽著布衣称道者。问他金木是何般,禁口无言如害哑,却云服气与休粮,别有门庭道路长。君不见,《破迷歌》里说,太乙含真法最良。”欲求大道之人,应谨记紫阳真人的教诲。
2、何谓南宗?内丹派南宗,相对于北宗而言。《道藏精华录》绪言曰:“南宗自吕祖授刘海蟾操,操授张紫阳伯端,伯端授石翠玄泰,泰授薛紫贤道光,道光授陈泥丸楠,楠授白海琼玉蟾,玉蟾授彭鹤林耜。此所谓南宗。”紫阳真人张伯端开创内丹派南宗,后传道与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此五人后被南宗尊为五祖。南宗在修炼方法上,主张先“命”后“性”,性命双修。在择徒上,南宗要求特别严格,历来单传。
3、何谓北宗?内丹派北宗,相对于南宗而言。《道藏精华录》绪言曰:“北宗自吕祖师传王重阳哲,哲传马丹阳钰及妻孙不二,钰传谭长真处端,刘长生处玄、丘长春处机。此所谓北宗也。”金代大定年间,王重阳在北方创全真道北宗,先后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为徒。后来北宗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后称北五祖,奉重阳七大弟子为北七真。北宗修炼主张先“性”后“命”,认为“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无道,道外无心。”“主者是性,宾者是命。”也强调性命双修。北宗和南宗都属道教丹鼎派。
4、为什么说太乙大道是长寿之道?钟离权《破迷正道歌》曰:“如何却是道,太乙含真气。”吕纯阳得太乙大道于钟离权,著《太乙金华宗旨》。吕纯阳传刘海蟾,刘传张伯端,张开创南宗,享年98岁。其《悟真篇》曰:“太乙含真,都来片晌功夫,永保无穷逸乐。”他在《赠白龙洞刘道人歌》中说:近来世人多诈,真伪难辩,最好的修炼术,还是太乙含真。“君不见,《破迷歌》里说,太乙含真法最良。”张传石泰,享年137岁。石传薛道光(毗陵禅师),享年114岁。陈楠“得太乙刀圭金丹法诀于毗陵禅师。陈传白玉蟾。据考,陈、白享年皆在百数十岁以上。从张到白,称为南五祖,代代长寿,这在道家修炼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与南宗并称的北宗,其开山祖师王重阳,享年59岁。北宗七真中,岁数最大的丘处机享年80岁。可见,太乙大道确为长寿之道。为了继承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已濒于失传的太乙功,首次在成都青羊宫问世。有缘者得之,受益终身,造福子孙。
5、何谓太乙?太乙者,大道也。吕祖《太乙金华宗旨》自序曰:“斡旋天地,运转阴阳,在握其机,则妙用在我,乾坤皆范围之而不过矣!机者何?一而已。一不可名,归之太虚,而浩浩荡荡一片,神行其间,变化无端,妙用不可测,吾何以名之,曰:太乙。”《性命圭旨》曰:“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原乎一气蟠集,溟溟滓滓,窅窅莫测,氤氲活动,含灵至妙,是为太乙”。可见,太乙就是大道,即是变化莫测,含灵至妙浑然一气。
6、太乙大道,至尊无上。丹经称为“万法为宗,至尊法旨,任尔为仙佛,为人天,为山河,为六道,为鬼怪,为昆虫草木,无不承受法旨,皈命大宗”。“太乙者,无上之谓也”(《太乙金华宗旨》)。
7、太乙(古称太乙大道)乃全真南宗武当太乙门修炼术,天仙派一脉。《太乙金华宗旨》称太乙为“往古来今,只此一道”,“总一天仙诀也,而曰宗旨云者,则彻上彻下,彻始彻终,会而通之,直而示之,若曰吾天仙之法如是焉而已!我孚佑帝君(指吕纯阳)昔立天仙派”,“必有留传字句,询之惠觉,蒙敬述云,昔闻有二十字,曰:寂然无一物,妙合于先天,元阳复本位,独步玉金仙。”南宗一祖紫阳真人《悟真篇》指出:“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太乙功即属天仙派修炼术。
8、修炼太乙功,能成为太乙弟子,应此为荣,感到自豪。本门有其自己的特点和要求。所以要特别珍视本门各功。道家内丹修炼术,门派甚多,不能拿其他门派的东西来要求本功,这是对本门的不尊,要引起重视。太乙修炼术,丹经早有论断,用不着个别自作聪明的人妄加论断。
9、目前,说自己是道家功法的人很多,但论述道家理论的文章或书,却少之又少。我希望本门弟子,多看钟吕等祖师的书和我发表的文章。用以指导修炼,炼出成绩,为太乙门争光。
10、何谓性命双修?性者,神也,心也。命者,气也,肾也。修性即炼神,炼命即炼气。丹经曰:大道至简至易,仅神气而已。性命双修即炼神气也。
11、炼功中,杂念多,不易入静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杂念的来源,来于两个方面:①炼功中的杂念是平时自身杂念的反映;②急于求成。解决办法:(一)平时为人处世,要胸怀开阔,心平气和,对不顺心的事要看开些,对个人得失看淡些。平时杂念少,炼功中杂念自然会少。(二)按功法要求炼,这本身就是排出杂念的好办法。将心放在功法上,这叫置心一处。丹经云,置心一处,无事不办。也叫以一念代万念。
12、关于炼功的反映问题。各人的情况不一样,炼功反映也不一样。同一个人炼功,今天和昨天的反映,也可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炼功,上身同下身,左边同右边,也会有不同的反映。有时上身发热,也可能下肢发冷(冷气乃是病气)。有时气冲病灶,某部位发胀发痛等等。无论出现什么反映,都要顺其自然,要相信炼武当太乙功不会出偏。不要一炼功出现某种反映,就顾虑重重。顾虑多,说穿了就是私心重。这是炼不好太乙功的。
13、松、静、自然的问题。此三者,以静为核心。《太乙金华宗旨》曰:“大道以虚无为本体”,“吾道以致虚二字完性命全功”,“如此一部全功,不过空心二字,足以了之”。“心静则丹,心空即药。”总之,“神丹为何?一切处无心而已。” 松和自然都是为了入静。而自然又是修炼之关键。不自然,就不能放松,不能入静。《太乙金华宗旨》曰:“自然曰道”,“金丹火候,全要行归自然。”总之,谁对自然悟得越透,功效就越好。
14、关于元神识神的问题。元神者,乃先天之性也,亦称先天神,父精母血结成胚胎时,即已存在。元神不同于思想意识活动,胚胎或胎儿在母腹中,哪有思想意识活动呢!识神乃后天气质之性,亦称欲神或识神。胎儿脱离母腹后,乃后天用事。人的七情六欲、意识思维活动,皆为欲神。《太乙金华宗旨》曰:“元神居方寸(头),而识神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以致闻惊则跳,闻怒则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头上何尝微微有些儿动?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动?到动时,便不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时方动,此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结为法身,渐渐灵通欲动矣。此千古不传之秘也。”可见,识神依附于血肉心,属阴火,亦谓之阴神。元神乃真性,居天心,来自乾,属天火、阳火,亦谓之阳神。《太乙金华宗旨》又云:元神“在天心,阳也,轻清之气也。”识神“阴也,沉浊之气也。”由此看来,元神者,轻清之气也;识神者,沉浊之气也。
15、关于炼纯阳之体的问题。与纯阳之体相对立的是纯阴之体。死人就是纯阴之体,仙人则是纯阳之体。修炼金丹大道,就是要断除识神(阴神),以保元神(阳神)。《太乙金华宗旨》曰:“古人出世法,炼尽阴滓以返纯乾,不过消魄(阴神)全魂(阳神)耳。”如何才能消阴全阳呢?回光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太乙金华宗旨》曰:“回光即所以炼魂,即所以保神(阳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断识。”又曰:“回光者,消阴制魄之诀也。无返乾之功,只有回光之诀。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之也。”回光法即返照法,“圣圣相传,不离返照。”“回之既久,此光凝结,即成自然法身。”法身就是纯阳之体。
16、关于大道简易的问题。丹经曰:“大道至简至易。”学功者,多以追求其复杂功法为满足。传功者,多以将本来很简易的功法加以复杂化以显其能。其实这些都是与道相违的。何也?功法越复杂,修炼中意念活动就越多,意念活动属于阴神,意念活动越多,阴神的作用就越大,元神受的损伤就越大。这同断除识神保护元神的修炼方法完全是相反的,所以说是违道的。《太乙金华宗旨》明确指出:“人能死心,元神即活。”
17、关于轻清之气的问题。轻清之气,即纯阳之气,亦即先天之气也。此气从虚无中来,即是在高度入静的气功态下,静极生动,此动非肢体的动,而是内气之发动也。这个气就是轻清之气。与轻清之气相对立的是沉浊之气。这二者应如何区别呢?轻清之气属阳,沉浊之气属阴。轻清之气与元神有着直接的关联,而沉浊之气同识神又是连在一起的。比如活子时,采外药,在虚极静笃的气功态下,内气发动阳物勃起,是在没有欲念(即识神)的作用下,阳物自然勃起。所谓的阴阳双修、男女双修、夫妻双修之类,则是通过欲念,产生的沉浊之气,使阳物勃起,这是识神(欲念)的作用,所产生的沉浊之气即阴气。阴气不是炼丹之药。南宗五祖所传授下来的内丹修炼术,为清修派,主张清静无为,排除欲念。现在所传的武当太乙修炼术,即属南宗清修派。
18、关于阳神出壳的问题。有人认为阳神出壳是迷信,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不懂得阳神的真实含义。古人早有论断:阳神者,轻清之气也。阳神既然是轻清之气,这怎么会是迷信呢?这同迷信没有一点关系。在清静无为的功态下,轻清之气越积越多。当修炼到一定程度,轻清之气破体而出,即所谓阳神出壳也。这不仅不是迷信,也不是唯心主义,恰恰相反,这正是坚持了唯物论。《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下身上的毫毛,吹气一口,可以化为很多个孙悟空。《封神榜》中,有“老子一气化三清”的传说。这些孙悟空和三清都是气化的。古人写小说,也不是没有一点根据。
19、关于偏差的问题。太乙功主张顺其自然,不会出偏。“自然的含义,粗略讲有三层意思:其一,指自己的本来样子;其二,指自然规律;其三,指自然之道,自然即道,顺其自然,就是按照你本来的样子去修炼,顺着生理、心理等发展规律去修炼,遵循“道”的要求去修炼,当然不会出偏。否则就容易出偏。比如有的功法,强迫学员开天目,学员也全力追 求开天目,而误入歧途。有的人被弄得神魄颠倒,甚至被送进疯人医院。可笑的是:传功人还说这是修炼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奇怪的是:竟有人相信这种鬼话。成都某大学一位中层干部,就曾三番两次被送进疯人医院,他的家属到青羊宫请我纠偏,说出了事情的真像。《钟吕传道集》曰:“法不合道,以多闻强识,自生小法旁门”,“而俗流多得,互助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越强迫、越追求,识神(阴神)的作用就越大,元神(阳神)受的损伤就越大。这同修炼纯阳之体,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修炼就是要断除识神,以保护元神。《太乙金华宗旨》曰:“学人但能护元神,则超生阴阳外,不在三界中。”又曰:“人能死心,元神即活。”识神死,元神活。元神要活,才会出现神通。应怎样修炼神通呢?《太乙金华宗旨》曰:“天心者三才同禀之心,丹书所谓玄窍是也,人人具有,贤哲启之,愚迷闭之。启则长生,闭则短折。”又曰:“欲启玄窍,绝无动运法。惟在寂体,是故智者,但自栖神虚无。气机之动静,含光视之而已。”即内视法(回光法、返照法)也。吕祖曰:“圣圣相传,不离返照。”所以我们说,“坐势丹道秘功”是培养特异功能之上乘法,内视法就贯穿于整个修炼过程之中。
20、关于行善积德的问题。我们提倡行善积德,多做好事,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做好事,心情愉快,有利于健康,延长寿命。人们常说:好事做得多,要长命百岁;干坏事的人,要短命。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行善积德是性命双修的重要内容之一。把养性贯彻于日常生活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修炼。特别是修炼秘功、秘术,对于“德”的要求更高,如果“德”跟不上,功效不佳。积德和修道必须同时并举。《道德经》曰:“贵积德,几于道。”就是道果圆成,还要行三千外果。南宗四祖翠虚真人曰:“道果圆成,更积外行三千,外果园满,方能飞升。”为太乙门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就是积大德。让千千万万的人都修太乙大道,解除他们的疾病之苦,普渡众生,这是太乙弟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每位太乙弟子(学员)必须动员十人(家人亲属均可)修炼太乙功。总之,行善积德,增功添寿,道果园满。
21、坐势丹道秘功的防危问题。一般丹书都谈到了防危问题,而本门在《丹道秘本》中,却没有说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本门丹功是没有危险的。而危险的根源,却来自修炼者自身。如果修炼者自身思想品德素质高,按功法要求炼,是不会有危险的。既然无危险,还有什么防危可谈呢?如果修炼者思想品德素质低,在修炼中,处处都有会遇到危险,又怎么防得了呢?防危的根本办法,就是提高修炼者的思想素质,别无他法。
22、关于得失平衡问题。有得必有失,多得必然多失,多失才能多得。得失平衡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违背这一规律,就要出问题。我们传授太乙功,希望学员在修炼中,能有更多的收获。得失平衡是本门的基本观点。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多得必多失,多失才多得。有的人只想多得,而又不想多失,甚至提出过分的要求,这是私心重的反映,最后只能是相反的结果。
23、关于“舍”的问题。普渡众生是我们的宗旨,就是以“舍”为先。纯阳内丹站桩功是普及功法,功效好而收费低。其第一步功学费仅几十元,可达增强体质,消除感冒以及治疗多种疾病之目的,就是收得再多也不过份。太乙学员(弟子)也应该“舍”字当关,为弘扬太乙门作贡献。不少太乙弟子为太乙门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4、关于悟性的问题。悟性来至于先天和后天。有的人接受事物、理解问题较快,头脑灵活,反映快。有的人则相反。这除先天因素外,更重要的还是后天因素。提高悟性,一是在修炼过程中,悟出了某种道理。二是通过阅读丹书,特别是阅读《周壮文集》,将太乙门的基本理论,用于指导修炼,也可提高悟性。绝不可有自悲感,也不可有妄自尊大的思想。
25、关于功效的问题。首先要功法好,如果功法不对,任你怎样刻苦修炼,也是枉然。其次是修炼者的素质,正如一个班的学生,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师讲课,而学生的成绩却差异很大。有以多少天能炼成功的说法,仅仅是个概数,要正确理解。“素质”二字的含意很深,包括缘份、福份、根基、身体状况、思想状况、修炼情况等等。这些与功效都有着直接关系。这些素质对每个人来说,又是很不相同的。功效自然差异就大。有人问:我多久能炼成?提这样问的人,其素质恐怕不会很高。
26、“怕”的实质问题。有的人怕炼功出偏,还没有炼功就提出了一长串问题。东北一学员收到教材半年多,还没有正式修炼,却先先后后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以后我们只回答修炼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其他问题概不回答。丹经曰:“大道无问,问本无应。”意思说,修炼金丹大道,要顺其自然,按功法要求,顺其自然,是不会出偏的。不要怕这样,怕那样。说穿了,“怕”的实质就是“私”字。怕字当头,实为私字当关。私心重的人,怎能炼好太乙功。
27、贪心的表现问题。①有的人只追求功法的数量,不管质量。功法多而杂就是好功法。不知道“大道至简至易”的道理。②有的人总想速成,而不愿付出艰苦的修炼。③有的人本已取得良好的功效,但还不知足。一函授学员仅学第一部功,学费数十元。炼功二月,不仅治好了多年的慢性病,而且根除了感冒,身强体壮。但愿他还来信问,为什么他没有达到单衣过冬和不漏?这样的人贪心也太大了。恐怕他所取得的功效,也将因他的贪心而消失。贪心重者,是炼不好太乙功的。
28、顿法和渐法的问题。坐势丹道秘功的第一步功,为顿法。真人呼吸法,为内呼吸法,亦称体呼吸法,同胎息法一样,可炼至断鼻的呼吸,而达阳神出窍,身外有身的上乘境界。秘术中的三种速效术,亦属顿法。坐势丹道秘功中的第三部分,为渐法。循序渐进,层次分明。从炼丹而言,上一步功的境界达不到,下一步功就无法炼;从养生长寿而言,上一步达不到其境界,下一步还是可以炼。
29、辟谷的问题。①道家修炼中,有辟谷一说。辟谷是修炼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叫做气满不思食,辟谷绝不等于硬饿。也不是一切功都非要辟谷不可。②有的辟谷是假辟谷,只是不吃五谷,但可吃水果和糖开水。其实,不炼气功的人,有水果和糖开水吃,也可十天半月不吃五谷。③辟谷功法不代表修炼层次的高低,甚至也不是正统大道。紫阳真人曰:“近来世人多诈,尽着布衣称道者。问他金木是何般?禁口无言如聋哑,却云服气与休粮,别有门庭道路长。君不见《破迷歌》里说,太乙含真法最良。”只有太乙大道,才是最好的修炼方法。炼到一定时候,自然不思食。同时本门还有助长功力的辟谷丹药和神水辟谷术等。
30、什么人可以炼太乙功?本门是静功,男女老少、有病(含癌症)无病皆可炼。正在炼其他功或已炼过其他功的人,都可炼。但要以本功为主,其他功为辅。丹经曰:“万法归于静。”
31、武当太乙功同社会上流行功法有何不同?①本功乃道家传统养生术,历史悠久。流行功法,一般都是自编功法。②本功属全真南宗修炼术,历来秘传,仅此一家。丹经曰:“往古来今,只此一道。”流行的自编功法,几乎天天有新编功法出现,“大师”、“宗师”四处可见。③本功是静功,以培养内气为主,主张外气内收。张三丰祖师曰:“行持造化功,下手调元气。”又曰:“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气乃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基矗有气则生,气弱 而病,气绝而死。人活一口气,这是最简单的道理。自编功法一般都是动功,主张内气外放。动的过程,就是内气向外扩散的过程。再加上有意识地向外发功(气)。这对人的元气损伤很大(我在一篇文章中,把这称之为慢性自杀,毫不为过)。难怪不少人来信说,他们以前炼什么功,还能发功给人治病,但就是身体越炼越差,其原因就在这里。
32、南宗四祖翠虚真人,驻世两百岁,所传金丹秘诀的内容,共分九层:一降丹、二交媾、三养阳、四养阴、五换骨、六换肉、七换五脏腑、八育火、九飞升。本功无价,对太乙门贡献大者,以此功相赠送。从1996年开始实行。
33、时间紧者,应如何炼纯阳内丹站桩四部功?此功法中,多数以炼八次为准。或减少到四次。这样炼功时间就大为减少。四部功可一次炼完,每日炼一次或二次。周天功也可只炼通小周天法和通大周天法。三丹功和三关功炼一个月后,可不炼其中的几个开合法。也可减少炼功时间。
34、时间紧者,应如何选择功法?可炼秘术中的几个速效术,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功效。如果配合服本门秘传的丹药,功效更佳。
35、对附体之类可有解救办法?当然有。
36、据我了解,道家所揭示的符咒法术主要有:行神术、水上行走术、飞腾术、隐身术、灭火术、空盏取鱼术、呼风唤雨术、金木水火土五遁术、缩地术、神水辟谷术、斩妖驱邪术、佯死术、纸鹤飞术、驭云术、变物术、神水治病术、开锁术等待,可以说应有尽有。此乃道家文化之一,从不外传,只供研究,对本门发展贡献大者,可提供部分资料供本人研究,否则,必遭天遣,后患无穷。千百年来,本门秘功秘术以及法术咒语,一直掌握在本门嫡传弟子手中,而没有外人盗走,其中奥妙,值得深思。
37、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古人认为人之生老病死,盛衰强弱,荣辱祸福等等,皆受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制约。而太乙修炼术,可协调五行相克的一面,使相生的一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修炼者可逢凶(相克)化吉(相生),遇难呈祥。如果修炼到高层次,甚至可不受五行相克的制约,而成为一个完全自由的人,即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这在哲学上,即是由必然性向自由性的转化。必然性与自由性这对哲学范畴,是对立的统一,即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其转化条件就在修炼。这也为广大太乙弟子的实践所证实。很多弟子反映,炼太乙功不仅治愈了他们多年的疑难病症,身强体壮,而且心情愉快,处事顺当。
38、有人初炼太乙功,如站桩功炼的时间不长,又如意念活动还配合不好等等,不必着急,待功法熟练后,这些问题都可解决。按功法要求炼,但也不可拘泥。如果你自己觉得“那样”炼更顺当,当然也可以。总之,以顺其自然为妙。
39、本功顺其自然,不必要法器。没有道侣护持,也没有关系,还是顺其自然吧!
40、第一部功19页第3条,是对整套 功法而言。
41、凡在入静的气功态下,所产生的内气,都是炼丹的药,也是治病的药。
42、忘掉鼻呼吸,初炼时,有意识地忘 掉鼻呼吸;慢慢达到自然而然地忘掉鼻呼吸;最后若能达到完全不用鼻呼吸而进入胎息或体呼吸状态,当然更好。这是高层次功夫,不能急躁,只能顺其自然。
43、有病的人也可炼坐势丹道秘功,但必须配合炼纯阳内丹站桩四部功,白天炼站桩功,晚上炼坐功。
44、内丹站桩第四部周天功的第三节“意守祖窍法”就是收功。也可在意守祖窍后,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沿任脉下行到丹田,再意守丹田两三分钟收功。
45、本门站桩各功,无论春夏秋冬,均以室外炼为好。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在室内或阳台上炼也可以。都有功效,但要受点影响。
46、本门各功,炼功方向,都有是面对太阳的方向。具体要求见育丹功19页。
47、本门秘功秘术,不作任何解释,只回答炼功中的问题。
48、坐势丹道秘功一部功,第一、二节一次性炼完,不必分开炼。如一次炼完时间不够,需要分开炼,请自行掌握。第一节“附:百会涌泉呼吸法(站桩)”,此站桩功,可在炼育丹功后,接着炼此功,也可用其他时间单独炼。第一、二节和第二部功的第一、二节的收功,都是意守真气穴数分钟。玉液还丹和玉液炼形,一次性炼完。特殊情况,自行掌握。
49、坐势丹道第三部功,步步有验证,从炼丹角度说,如果上一步达不到其应有的功效,下一步就不能炼。如果没有产药的景象,自然不能炼产药之功。但是,如果从健康长寿的角度说,还是可以炼的。一般,第一至五节一次炼完,第五节就是收功,不必另加功法。第六节炼百日,是个概数,也可不必炼百日,当有明显的气流沿任督二脉运行时,即可炼以后的功法。第七至九节,一次炼完,不必另加功法收功。
50、关于炼丹的层次问题。金丹大道,层次分明,步步有检验标准。吕祖《太乙金华宗旨?证验章》指出:“静中绵绵无间,神情说豫,如醉如裕此为遍体阳和。金华咋吐也。”金华,在外则是炼功中看到的气光,在内则是指真气、元气。元气就是炼丹的药,丹就是元气之结晶。金华昨吐的景象,即是元气初凝而为丹的景象。炼纯阳丹内丹站桩功的第一部育丹功,即可达此境界。其中的丹田聚气法, 渐在丹田形成一热气团,此即元气初凝之金丹。有的炼数日就出现了结丹的景象,所以育丹功,又称为结丹速效术。若能配合外丹术的修炼,功效更佳。这就是炼丹第一步。
《宗旨》接着又曰:“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又云:“静中,目光腾腾,满前皆白,如在云中。开眼觅身,无从觅视,此为虚室生白,内外通明,吉祥止止也。”应炼坐势丹道秘功第一部份和育丹功,也可配合天目术修炼,就会更快达到金华正放之境界,此为炼丹第二步。
宗旨接着云:“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周身内充盈,能量大,自然不畏风寒。炼坐势丹道秘功第二部分及内丹站桩四部功和单衣过冬速效术以及不漏术(肾阳足,自可抗风寒)和房中术可达此境界。此为炼丹之第三步。
《宗旨》接着还说:“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气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尺肉团,无非金宝。此则金华大凝也。”即丹成园满也。就炼坐势丹道秘功和阳神出壳速效术。此为炼丹之第四步。
以上四步,可归纳为三阶段:第一、二步为“人仙“阶段,其检验标准,除了要有两步功的景象外,还有:体质增强,少生病或不生玻第三步为“地仙”阶段,其检验标准是:遍体充实,不畏风霜,甚至单衣过冬和不漏,根除感冒,一般不生玻第四步为“天仙”阶段,其检验标准,除达到第四步的境界外,《宗旨·证验章》还说:“静中肉身氤缊,如绵如玉。坐中若留不住,而腾腾上浮,此为神归顶天,久之上升,可以立待,”此为阳神出壳,亦为“天仙”之验证。
51、关于“丹”。丹是道家内丹术名词,有其特定的内涵。绝不可随便滥用“丹成园满”。什么叫“丹成园满”?丹成指金丹大道修成;园满指功德园满。此乃“天仙”也。有的广告说,他的数万弟子,个个丹成园满。即人人是“天仙”。你也许以前炼过他的功,你是“天仙”么?明白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人,他说他已经结了三个丹。我说你结丹前后有什么不同?他说好像没有什么不同。这说得太明白不过了。结丹会是这样么?
52、炼功入静后,有时有些晃动。如果是小动,应顺其自然。如果发现将要大动,可睁开目,就不会动了。不可大动,大动是内气向外扩散,损伤身体。
53、本门秘功秘术,不讲原理,按功法要求炼就可以了。炼功中,有疑问,当然可以问。本门各功,均无副作用。炼功中出现的热、麻、胀、气流动感,或出现冷气(病气)等等现象,均属正常。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炼功反映千差万别,不必多疑。
54、本门秘传丹(散)药,不讲药理,按要求服用即可,无副作用。并作好药效的记录,服完后交总结一份。
55、凡对本门某功或某药有疑虑者,最好不炼不服,本门各功和丹药只供心诚者修炼和服用。
56、妇女月经期间不要炼功。
57、按三阶段给弟子传丹输功的具体时间是:每年农历的一月和七月为第一阶段,二至四月和八至十月为第二阶段,五至六月和十一至十二月为第三阶段。如果你是在这三个阶段的中途才收到传丹输功的资料,比如三月或十月收到资料,那你就按第二阶段的方法去修炼。具体炼法见《玄功回春》83-85页。应将炼功效应写成总结寄来,以便疏通信息。
58、何谓放松?放松者,不紧张、不用劲、轻松柔和之意也。炼放松法时,有人会感觉到好象有东西在体内,从上向下流动。但绝不可追求,不一定人人都有此感觉。
59、青羊宫面授班:每年4至10月的双月一号开学,学一周。A免学费(仅限内丹四部功)师资班,发钢印气功师证,可在各地办辅导站,此为骨干培训班,太乙功发展的重任,将由这批骨干承担。B普通班:功法自眩C治遗精阳痿早泄班。并有常年面授班,随到随学。
60、丹田运气法的顺时针方向,即按左下右上的方向运转。运转速度,以慢为好,以自然为宜(不必按一圈多少时间)园圈与小腹平行,与地面垂直。运圈大小,其直径约为三寸,始终在这个范围内重复运行。
61、丹田内视法。三眼内视,不是第三眼天目(额正中,竖着一只眼,即天目)内视,而是三眼(两眼加天目)同时内视丹田。从外向丹田内“看”。
62、凡功法资料上没有要求的,自己不要随便加功法。比如站桩不要求舌抵上腭,不要自作聪明乱加。闭嘴,上下齿自然合拢,舌面也自然同上腭接触,这也是自然的体现。按功法资料上的要求炼功,这是总原则。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那就只有顺其自然了。
63、如何选学太乙功?本门功法甚多,凡学本功者,应先学纯阳内丹站桩功(命功)。深造者,可接着修炼坐势丹道秘功(性功)。命功和性功是本门的主体功法,性命双修,方为全功。其余功法,可根椐各人的情况选学。秘术(顿法)功法精炼,功效快。秘术中有多种功法,单项传授,每项收费标准不一样,一般选取学其中一、二项就可以了,不必全学。凡学秘术者,必须配合修炼纯阳内丹站桩功中的第一部功(本门各功之基础)。专功、专治疑难病症的功法,不同的病,传不同的功,收费标准也不同。凡学专功者,应配合纯阳内丹站桩功修炼,特别是第一步基础功。
64、如何更快提高功效?见《周壮武当太乙气功简介》第15-16页。另外,可配合修炼服用本门秘传丹(散)药。功效更佳。时间紧者,可学纯阳内丹站桩第一步功(基础功)和秘术中的速效术(顿法),还可选学神霄采气功(采气养生)、金仙发气功(多为一次即能发放外气)太乙速效法(多为一次见效)。治病健身者,可学纯阳内丹站桩四部功和坐势丹道秘功三步功(性命双修)为好。纯阳内丹站桩功为本门治病救人、健康长寿的普及功法。收费低而功效好。坐势丹道秘功为控制功法只供拜了师的弟子修炼。
65、如何炼纯阳内丹站桩四部功?《见武太乙纯阳内丹站桩功的第一部功》第6-7页。
66、修炼本功有哪些注意事项?《见武太乙纯阳内丹站桩功的第一部功》第17-21页。
67、函授学员应如何拜师?凡本门函授或面授学员,学纯阳内丹站桩第一部功的同时,就可申请拜师。函授学员拜师手续见《周壮武当太乙气功简介》第15页和《天道酬真》第58页。坐势丹道秘功和秘术、专功中的部分功法,只传本门入室弟子,拜师后方能传。见《天道酬真》第57页。
68、炼功如何配合服用本门秘传丹(散)药?见《天道酬真》第55-56页。
69、下雨可以炼功,打雷时不可炼功,以免惊功。不打雷了,又可再炼。
70、避免蚊虫咬,可擦清凉油或防蚊药水。功夫炼到一定时候,自然不存在蚊虫咬的问题。
71、不要随便提问。别人嚼烂了的东西,喂到你嘴里,吃起来也不香。提高悟性,主要靠自己。何况育丹功对有关注意事项写了几十条。加之功法资料也写得很详细。丹经曰:“大道无问,问本无应”。凡资料上有的,一律不重复回答。
72、炼功中,有时一套功法还未炼完,就进入物我两忘的虚无飘渺境界,这时应顺其自然,保持这种境界,不想炼了就可以收功。达到这种境界时,不必再想以后的功法了,更不要想自己的灵魂是不是就回不来了,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这种境界的时间不长,还可接以后的功法炼下去。
73、有时炼功入静程度较高,忘记数数,这是一种好现象,应顺其自然。
74、站桩功,以站着炼为好。如果有个别人不能站,就只好坐着炼了。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要坐或睡着炼。古人云:百炼不如一站。站桩气血易畅通。
75、学员卡,既是武当太乙功学员的标志,同时也是一种信息卡,凡太乙功学员都被子纳入太乙信息场之内,而学员卡就是纳入信息场的标志,学员卡本身也带有太乙功的信息。
76、个子矮的个轻人,可配合炼纯阳内丹站桩功,并多做两手吊在单项上的活动。
77、太乙学员或入室弟子,不能随便要求要某种功法资料,或要老师单独为其输功,甚至要老师阳神出壳为其增功。这些都有是私心重的表现。本门弟子成千上万,如果每人都提出一个要求,恐怕就是神仙也难应付。即使能满足这些欲望,也不能这样做。该得则得,不该得,就是得到了,也没有效果,甚至出现相反的结果。
78、资料上说的炼功时间、次数等等,不要硬套,要根椐自己的情况,灵活掌握。总之,以自然为好。
79、不漏术的第一部功,以24遍为好。第二部功,均改为8遍,第三部功有时间炼24遍,没有时间则炼8遍,灵活掌握。一至三部功一次炼完为好。一、二部功炼完后,可不炼收功,第三部炼完后,才炼收功。
80、育丹、三丹、三关、周天、发气、采气以及秘术和专功中的每一种功法,函授期均为三个月。坐垫丹道秘功函授期为六个月,在函授期内,辅导答疑不收费。学期满后,不再答疑。若要求长期辅导答疑,可酌情处理。辅导答疑只回答炼功中的问题,对丹经中的只言片语,或某“宗师”的说教等等,对这类问题,概不回答。
81、八字真言:“尊师、重道、贵德、心诚。”这是太乙弟子言论行为必须尊循的总则。
82、太乙弟子守则:①爱国守法,履行公民义务。②建功立业,弘扬太乙功法。③持守仁慈,普利天下众生。④戒骄戒躁,有容大海之量。⑤和气宽容,广纳九洲昆朋。⑥敬守仗义,童叟无欺。⑦合作同心,此乃成功之母。⑧自强不息,勇于知难而进。
83、太乙门工作人员守则:①尽职尽责。②无私奉献。③团结协作。④文明礼貌。⑤效率效益。⑥勤俭节约。⑦遵守纪律。⑧严守机密。
84、太乙门就是太乙弟子的家,太乙弟子就是太乙门的主人。太乙门的兴旺发达,要靠广大弟子的共同努力。发展太乙门是弟子们自己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
85、同心同德者昌,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身体健康,全家幸福。离心离德、背叛师门者,不会有好结果,祸及家人。
86、丹经曰:“古今养命之士,非不求长生也,非不求升仙也。然而不得长生而升仙者,何也?”答云:第一,“法不合道,以多闻强识,自生小法旁门,不免于疾并死亡,犹称尸解,迷惑世人,互相推举,致不闻大道。”自生小法,即自编功法。第二,“不识真铅正祖宗,万般作用枉施功。休妻漫谴阴阳隔,绝粒徒教肠胃空……总与金丹事不同。”紫阳真人注解曰:“休粮不是道,死云作饿鬼。”休粮即所谓辟谷也。真铅即先天太乙真气,如果不炼真铅,任你怎样修炼,也是枉然。第三,“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于道耳。所以远于道者,养命不知法。”
87、炼成金丹大道,寿与天齐,为什么得其真传者少之又少呢?丹经曰:第一,“非不欲开陈大道,盖世人孽重福薄,不信天机,重财轻命,愿为下鬼。”第二,“是道古人不传于世,盖缘愚人信之不笃,行之不勤,而且反生诽谤,是以秘而不传。”第三,“世人学道不得全诀全法者,皆因已有所知所能,轻师谩道,分文不施,故不得全诀全法矣。”第四,“重财之人,即无仁德,不足以言道也。”
88、最后以南宗一祖紫阳真人的话赠众弟子:“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福只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堆金如山,也买不通要命的无常。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武当太乙气功培训中心内部资料。
论内丹术的修炼层次
内丹术学说,有着悠久的历史,究其根源,上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老子的《道德经》。在内丹派发展史上,最负盛名者莫过于钟吕派。无论内丹派南宗(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称为南宗五祖,创始人张伯端)或北宗(王重阳创派,有七大弟子:马丹阳、丘处机、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称为北宗七真),东派(陆西星为代表)或西派(李西月为代表),都称得钟(离权)吕(纯阳)真传。《钟吕传道集》曰:“大道可得闻乎?”答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体,二为用,三为造化。体用不出于阴阳,造化皆因于交媾。上、中、下列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气,气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坚固,而同得长久。”这段话,可说是对内丹派学说的总论述,同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如出一辙。
何谓“道生一”?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曰:“道一而已,故曰道生一也。”一者,何也?宋·赵至坚《道德经疏义》曰:“一,元气,道之始也。古昔天地万物同得一而生。”可见,道就是“一”,“一”乃元气也。“二”者,阴阳也,性命也,神气也,心肾也,水火也。阴阳交媾、水火既济、神气合一,尽性、全命以合于道,当与天地同长久。《钟吕传道集》曰:“始也法效天机,用阴阳升降之理,使真水、真火合而为一。炼成大药,永镇丹田,浩劫不死,而寿齐天地。”《仙籍旨诀》曰:“万物有终,而天地长久。人民有死,真人长生。乃具有交感之气也。”古人之修道,实际是炼气,以求长生。从这一点来说,并非封建,亦非迷信。《性命圭旨》曰:“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明确指出:道就是气。这个气,并非后天口鼻呼吸之气,乃元气也。内丹术以修炼元气为本,可以说,这是内丹术学说的基石。元气既是治病强身之药,同时也是炼丹长生之药。而性命双修,则是内丹派学说之精华。《大丹直指》曰:“金丹之秘,在于一性一命而已。”《慧命经》曰:“不识性命,则大道无所成,佛佛祖祖莫不由此性命而为之修炼也。”可见,性命双修是内丹派必由之路,否则会堕入歧途。《性命法诀明指》曰:“智者得真师而明,愚者被师而误。皆因不误群书简易之妙,就是神气而已。神气即性命,性命即心肾,心肾即汞铅,汞铅即龙虎,龙虎即坎离,坎离即鼎炉。诸般名词,千名万喻,不出性命二字。除此之外,都是诓哄愚夫之进门法耳。”此言绝妙!希望我们不被诓进门。
吕纯阳对修炼内丹术的阶段性,作了这样的描述:“往古来今,只此一道。名之为金华,道之因也,就其初功而言之也;名为金丹,道之果也,就其成功而言之也。”道之初功为金华,道之成功则为金丹。
何谓金华?吕纯阳在《太乙金华宗旨》一书中又说:“金华即光也。……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气。”金华即光,光即体内先天太乙之真气。真气充足则光现,光亦即神火,要得神火发生,必须采用回光法。《太乙金华宗旨》曰:“诸子只去专一回光,便是无上妙谛。回之既久,此光凝结,即成自然法身。”总之,修炼内丹术,先要培养体内真气(元气),真气足,就可以看到气光,再用回光法,使此光凝结,而为金丹,内丹术就炼成功了。
是否真的炼成功了,还检受实践的检验,来不得半点虚假。吕纯阳提出了如下检验标准,《太乙金华宗旨》证验章指出:“静中绵绵无间,神情说豫,如醉如裕此为遍体阳和。金华咋吐也。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黄金起屋,白玉为台。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气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尺肉团,无非金宝。此则金华大凝也。”修炼金丹大道,层次分明,步步有验证。丹经中的这段话,可分以下四个层次去验证。
“静中绵绵无间,神情说豫,如醉如裕此为遍体阳和。金华咋吐也。”这是内丹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一层次,其检验标准是“遍体阳和”。所谓遍体阳和,即在虚极静笃的气功态下,体内真气纷纷发动,周身暖融融之意也。这就是金华咋吐之景象。这里的金华,应是体内之元气;咋吐是对真气发动的最初景象之比喻。在这个阶段,其主旨在于培养元气。正如张三丰所说:“行持造化功,下手调元气。”武当太乙功的第一部育丹功,是培养元气的好功法,既治病,又强身;特别对增强抗寒能力,防治感冒,功效奇特。陕西兴平某公司虎鱼,94年1月18日开始炼育丹功,炼一周,脱掉棉大衣。当时正是寒冬之四九,本应加衣。同时,以前体虚,常感冒;炼太乙功后,从不感冒。
“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这是修炼内丹术第二层次,其检验标准是“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这里的金华,即光也。在第一层次修炼基础上,体内真气越炼越足,可看到气光。“目光腾腾,满前皆白,如在云中。开眼觅身,无从觅视,此为虚室生白,内外通明,吉祥止止也”(《太乙金华宗旨·证验章》)。太乙功学员信远,河北邢台市教师。94年9月30日来信说:我在暗室炼功,全屋确有白光,有时眼前出现比月亮还亮的光。全身柔软,气贯全身与脏腑,非常舒服。并已达“不漏”。
“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这是修炼内丹术的第三层次,其检验标准是“遍体充实,不畏风霜。”这既是结丹之前提条件,也是结丹之必然结果,还是检验真假结丹之标准。能结丹,说明元气充足,自然不畏风霜。如果怕冷,说明元气不足,元气不足,怎能结丹?《唱道真言》曰:“丹者,一气之所结也。”武当太乙功正是以炼气为本。内气充盈,能量大,自可抗风寒,甚而单衣可过冬。学员王务,贵州福泉人,94年5月4日来信说:炼太乙功根除了感冒;治愈了扁桃炎和左睾丸常痛的后遗症。炼太乙功前,体弱怕冷,热天也不敢洗冷水。炼功后,冬天可下河洗澡,上岸后,光着身子让北风吹20分钟,也不感冒。并能单衣过冬。真是:“太乙神功出奇效,四十多岁转年少。寒冬腊月气温低,我行我素两件衣。”
“黄金起屋,白玉为台。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气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尺肉团,无非金宝。此则金华大凝也。”这是内丹术修炼金丹大道的最后阶段,其检验标准是“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气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尺肉团,无非金宝。”金华大凝,即结成金丹,丹成圆满。奇怪的事,我看到有广告,说他的数万弟子,个个丹成圆满。请用以上标准去检验一下,恐怕还差十万八千里吧!
内丹术修炼金丹大道的四个层次,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二层次,实为古代修“人仙”阶段,可炼太乙功第一部功和天目功。第三层次,实为古代修炼“地仙”阶段,可炼太乙内丹1至4部功和单衣过冬速效术、不漏速效术。第四层次,实为古代修炼“天仙”阶段,可炼坐势丹道秘功。这三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二阶段为第一部分——命功。第三阶段为第二部分——性功。乃先命后性,性命双修也。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气功与体育》96年第七期。
试论武当太乙功的抗寒功效
武当太乙功为内丹派南宗武当太乙门修炼术,乃古文化之瑰宝。历史悠久。究其根源,渊源于老子。据史料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邑县)历乡曲里人。后被奉为太上老君。《太乙金华宗旨》曰:“自太上化现,弟传东华,以及南北二宗。”太上传东华。东华者,王玄甫也,亦称王少阳。《三馀赘笔》曰:“其南宗者,谓至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以授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岩、辽进士刘操,操授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陈楠,楠授白玉蟾。”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称为南宗五祖。史料还表明,武当张三丰其内丹术思想,来至于白玉蟾。张三丰内丹术思想应属南宗内丹派。成都青羊宫所传武当太乙功,则直接来自武当太乙门。
可见,武当太乙功确为内丹派南宗修炼术,万古秘传,已濒于失传,今奉现给社会,利国利民,乃吾之愿也。
修炼金丹大道,是有其检验标准的。符合标准的,便是真,否则便是假。吕纯阳《太乙金华宗旨•证验章》指出:“静中绵绵无间,神情说豫,如醉如裕此为遍体阳和。金华咋吐也。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修炼金丹大道,层次分明,步步有验证,来不得半点虚假。丹经中的这段话,可分以下三个层次去验证。
“静中绵绵无间,神情说豫,如醉如裕此为遍体阳和。金华咋吐也。”这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一层次。其检验标准是“遍体阳和”。所谓遍体阳和,即在虚极静笃的气功态下,体内真气纷纷发动,周身暖融融也。正如《道德经》第十六章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之境地界也。陕西兴平某总公司虎鱼,94年1月18日开始炼太乙功,炼一周,脱掉棉大衣。当时正处数九寒冬之四九,冬天最冷的时候,本应加衣,炼功一周反而脱掉去大衣。炼功前,身体虚弱,年感冒十次以上,每次感冒时间,都是一周多。炼太乙以来,从不感冒。家住天津大港油田的重庆学生孙宁来信说:“总共炼功时间也就十多天。但这十几正收益非浅。我以前腹胀,现已基本好转。肝不太好,在洗内脏后,多洗这部位,感到一股热流非常舒服。肾虚也有所好转。有时候晚上看书或看电视后,头脑昏沉,炼功后,头脑清醒,眼睛也较清楚。特别感到浑身清凉,如甘露沐裕大风时炼功,更感舒服。衣服也穿滋长了。”甘肃庄浪县教师存旺,体弱,特别怕冷,春冬二季,几乎每天都处于感冒之中。93年11月11日开始炼功,从炼太乙功以来,不再感冒了。数九寒冬不再穿棉衣,只穿一件毛衣。黑龙江伊春市于军,在炼功总结中说:“炼功时,周身气感很强,并有气沿经络运行,丹田热气特别强,有外气从丹田吸入,而且时间很长。以前的慢性疾病很快好转、明目,视力提高,身体轻松,整天工作也不疲乏。伊春市是我国的最寒冷的地区之一,炼功前棉衣棉裤,炼功的第一年,只穿一件毛衣就过冬。徽州市讲师王先生,79岁,炼社会流行功法11种,11年。他在炼功总结中说,炼太乙功以前,抗寒情况、所穿衣服,与一般健康同龄老人差不多,从95年3月4日到95年5月15日,炼太乙功两月,所穿衣服与一般中青年差不多。真是:两月胜过十一年,老年变青年。
“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这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二层次,其标验标准是“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第一层次是“金华咋吐”,第二层次则是“金华正放”。所谓金华,即气光也。《太乙金华宗旨》曰:“金华,即光也,……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气。”通过修炼,体内真气充足,在修炼中,就可看到气光。《太乙金华宗旨•证验章》指出:“一则静中,目光腾腾,满前皆白,如在云中。开眼觅身,无从觅视,此为虚室生白,内外通明,吉祥止止也。”山东省淄博市刘相,在炼功总结中说:我在93年5月1日开始炼太乙功,在第十天晚上九点十分,炼功时突然见到眼前有个白色光球,能看到院内一切物品。当我收功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我用手灯仔细看了一遍,同炼功时看到的一模一样。现在零下六度左右,只穿单衣过冬。河北邢台教师信远,94年9月30日来信说:我在暗室炼功,全屋确有白光,有时眼前出现比月亮还亮的光。全身柔软,气贯全身与脏腑,尤其是头部,非常舒服,并已达“不漏”。弟子幸运得到真传,一定诚心修炼,为太乙出力。湖北当阳市教师传武94年8月17日来信说:我看了《东方气功》,先生写的“∴字诀释秘”一文后,就认定我找到了我应该找的东西。于是按文章中说的方法,开始修炼∴字诀,治好我的沙眼和鼻炎,增强了体质。在按您的磨镜法修炼时,天目果真出现光团。先象云丝,后来逐渐凝聚成团。我又把天目的光团引入脐下,顿时出现雷鸣之声,真气膨胀。出现光团。又治好了我多年胃痛玻现在我身体日益强壮。为此,我十分感谢大师的好功法,请您收我为徒,全面修炼太乙功。
“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这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三层次。其检验标准是“遍体充实,不畏风霜。“即周身内气充盈,不畏寒冷,甚到身着单衣也可过冬。“遍体充实,不畏风霜”,这既是结丹之前提条件,同时也是结丹之必然结果,还是检验真假结丹之标准。能结丹,说明元气充足。如果怕冷畏寒,说明元气不足,元气不足怎能结丹?丹经曰:“丹者,气之所结也。”宋·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曰:“金丹大道,积精累气而成。”精亦为气。《管子·内业》曰:“精者,气之精者也。”张三丰曰:“行持造化功,下手调元气。”《钟吕传道集》曰:“炼形止于住世,炼气方可升仙。”
武当太乙功正是以炼气为本。内气充溢,能量大,自可抗风寒,甚而单衣过冬。贵州福泉的王务,94年4月27日和5月4日来信说,炼太乙功,根除了感冒;发炎的扁桃体彻底好了;治愈了睾丸常痛的后遗症。炼功前,体弱怕冷,热天不敢洗冷水。炼功后,冬天可下河洗澡,上岸后,让北风吹20分钟,也不感冒,走起路来轻飘飘的。单衣能过冬。真是“太乙神功出奇效,40多岁转年少。寒冬腊月气温低,我行我素两件衣。”甘肃徽县玉石沟熊正杰,93年3月7日来信说:72年曾患伤寒症,头发脱落,几乎秃顶。干重活两腿就发酸发软。炼太乙功一年,长出了满头乌发,步履矫健有力,脚下生风,面色红润,身强体壮。已达单衣过冬,在零下十几度的冰天雪地里,也是光着上身炼功。并已达“不漏”之境界。四川石油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赖文,62岁,炼太乙功的第一年,当年冬天气管炎没有复发,衣着由过去的一件丝棉衲、二件毛衣,减少到只穿一件毛衣过冬。第二年冬天,单衣过冬。炼功中,觉有白雾罩身,后又觉得似有金光罩体,遍体金光闪闪。某庙道士宴某,炼太乙功半年,当年冬天达单衣过冬。他在炼功总结中说:“不管落雪、下雨、刮风,都不觉得冷。炼功时脚麻如电上升,身体发热,丹田发烫。一身轻松,飘飘浮福”
学员普遍反映,炼太乙功后,身体素质提高,抗寒力增强,不感冒,对太乙功充满着真挚的深情厚意。广西桂林某文管所副馆长王琳开,在炼功总结中说:炼太乙功前,每年感冒不断,95年炼太乙功以来,几乎没感冒过,或受风寒,一炼功便没事。周大师《文逊,其理甚真,其意甚深,而实习又简易,无论是强健身体,还是悟大道,都为我们指正了路线,不致入歧途。我追随周大师,全修太乙功。学员黄红,广西武鸣人,镇政府工作。总结中说:我原瘦弱、憔悴、乏力,特别令人苦恼的是,稍不留意就感冒。发痧已成顽症。曾炼多种流行功,收效不大。93年7月19日开始炼武当太乙功,半月后,不慎淋雨,若是以前定会大感冒,可如今安然无恙,惊奇万分。又近半个月,下乡归来,适逢大雨,决定以身验证太乙神功,故意淋大雨半个钟头,俱无寒意,更神奇的是,那时弟子突发奇想,默念:“太乙真气护身,蒸发掉身上雨水。“顿觉身上暖烘烘的,十分钟的无雨路程到家,上衣几乎干完,过后不感冒,不头痛脑热。现在精力充沛,已达不漏,感冒断除。我要拜师修炼,让太乙神功普渡众生。正是“识得太乙玄妙音,方晓人间有仙术。我今有缘求大道,他日修成不死生。”刘黄,轻工部工作,92年5月至8月的炼功总结说:“健良状况明显上升,抗寒能力明显提高。偶然一次感冒,炼功即愈;一次中暑,炼功就好。炼功后,精力充沛,全身力气大增。精神饱满,记忆力增强。生命活力旺盛。工作、学习和生活感到快乐、昂扬。”北京内燃机总厂朱江,身体虚弱,特别怕冷,精神不振,炼太乙功两个月。他说:身心愉快,精神状况比炼功前大有提高,也不象以前那样怕风了,也比以前有劲了。过去常听人说,炼气功忌风,有“避风如避箭”、“畏风如畏虎”的说法,现在炼太乙功感到不怕风了,说明太乙功确有十分独特的地方,是一种难得的好功法。辽宁中县刘阳,炼太乙功一月后说:以前身体非常弱,身体发冷等等,曾炼社会流行功法多种,后改炼太乙功,才一月,抗寒能力增强,效果非常强烈。太乙功是我的归宿。“世人求法真难难寻,只因福份与缘份。千古大道何处寻,青羊宫中有传人。法真气强功自出,造福世界大同仁。”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中国气功科学》96年第三期。
第三集
全民健身运动与优生优育
经国家体委批准,在有关部委的支持配合下,首届全国全民健身气功养生交流大会,于1996年12月30日至1997年1月3日,在石家庄隆重举行。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可看出国家有关门对气功界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所寄予的希望。
气功科学乃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该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精神,使气功科学积极为我们的建设事业作出贡献。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应该是作为传播气功的宗旨。传播气功就是为了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为了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传播气功应与全民健身运动相结合,这才是气功科学事业的根本,否则就会走上邪路。
提倡全民健身运动,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优生优育。优生优育是提高中华民族身本素质的根本方法,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现在提倡优生优育,优生优育的根本出路到底在哪里?
优生优育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年轻父母的素质要高。父母素质的高低,对子女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的素质,应包括身体素质,智商素质等。身体素质好,至少要没有疾病,有些病还可由父母母遗传给子女。父母要没有病,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而且还要求父母有强健的身体。如果父母体弱多病,其精卵细胞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就缺乏生命活力,对子女的影响当然很大。有病自然可以吃药,但有些病恐怕药物也解决不了问题,何况药吃多了还有副作用,特别是怀孕期间,对胎儿影响大。我传授的太乙功,近十年来,治愈了大量药物治不了的疑难病症。不仅治病,而且强身。父母智商素质提高,更不是药物、营养品和一般锻炼能解决问题的。太乙功和其他一些好的功法就可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学员反映,炼太乙功后,精力充沛,头脑清醒,记忆力增强,思维敏捷,反应灵活等等。父母的这些素质,是有遗传性的。
全民健身运动,其重点在于后天的锻炼,优生优育,其重点则在于先天素质的提高。先天素质好,再加上后天的培养和锻炼,这二者结合起来,才是提高全民健身素质最根本的道路。无论是先天素质的提高或是后天的锻炼,这二者与养生气功有着紧密联系,特别是与道家内丹术分不开。自古以来,道家养生术以其长寿而闻名中外。尤其是内丹派南宗武当太乙门,历代祖师个个百岁,乃至数百岁,这在人类养生史上,也是空前无比、独一无二的。
气是万物之母,也是人体生命之源。太乙功以炼气为本。男炼精气,女炼气血(血亦为精,精亦为气,故修道实为炼气)。父母气血旺盛,其子女则健壮聪明,可育超智儿,乃优生之最佳选取择。一般人只注意子女的后天培养,而不知道提高子女的先天素质。先天素质的提高,胜过后天培养百倍。先天素质与生俱来。所以,有的孩子,从小就身强体健,从小就聪明伶俐,而有的孩子则相反。在学生中,为什么同一个班学生,使用的是同一教材,也是同一老师讲课,而学生的成绩,却有很大的差异?
究其原因,这里就有个先天素质问题。子女的先天素质,是父母带给他(她)们的。很显然,太乙功以炼精炼气为本,修炼太乙功者,其精气神比不修炼的人,要旺盛得多。人的生命始于受精卵,即精细胞和卵细胞之结合。炼太乙功的人,其精细胞和卵细胞之生命活力,就特别旺盛,其结合而形成的小生命,同不炼功的人之后代相比,其先天素质要高得多。这是优生优育的最根本的方法,这也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智慧能力的最根本的方法。后天培养,当然也很重要。但是,如果先天素质差,后天培养的作用,也不能发挥出来。如果先天素质好,再加上后天的培养,岂不更妙!
炼武当太乙功,不仅是优生优育的最佳选择,而且也是治疗不育症的最佳方案。有的所谓不育症,往往是由于精子数量不够,或精子活力不足之故。通过炼功,不仅可增加精子数量,而且可增强精子之活力。故可治不育症。
不仅如此,甚至百岁,亦有子者。《内经》云:“帝曰:有其年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之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而修道者能却老而全形,年虽百岁,亦能有子。”我有一美籍华人弟子,黄某,96年三月四日来信说,他炼太乙功后,常有阳举现象,此乃肾气足之表现。并说,丹田常发热,丹田内有似太阳样的热气团,此乃结丹之象征。今日有缘得到武当太乙气功大师周×之鸿恩,准许参加修炼太乙大道,老年(今年七十有四)得药(元精元气),乃三生之幸也,现特拜大师为师,一心向道。”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97年4月12日《气功报》。
长生之道浅说
有长生的人,有长生大道,自然就有长生的药。内丹派南宗一祖紫阳真人《悟真篇》说:“人人自有长生药,自是愚人枉摆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鷃争知有凤巢?丹熟自然金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南宗三祖紫贤真人注曰:“甘露黄芽皆金丹之异名。天地坎离乃龙虎法象,天地氤氲,甘露自降,坎离之气交会,黄芽自生,龙虎二弦之气交媾,金丹自结矣!此般至宝家家自有,以其太近,故轻弃之。殊不知此乃升天之云梯也。”子野注曰:“黄芽甘露俱是药名。天地合,坎离交,则药生矣!凡夫愚子不知此道,自甘待终,蛙鷃不知有凤巢龙窟也。”上阳子注曰:“金丹大道,人人有之,家家有之。愚者迷而不觉,中常之人偶或闻之而不信受,互为毁谤。易之泰卦,曰天地交泰,又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其志同也。且一阴之气上升,而一阳之气下降,则降甘露。若真水润上,而真火炎下,则结黄芽。要知甘露黄芽即先天一炁,此炁才至,即结成丹。”
长生药,人人具有。只是愚人迷而不知,甚至互为毁谤,自甘待毙,实为可悲!井蛙鷃雀,不知有凤巢龙窟也。人人具有的长生药,就是指先天一炁,即人之元气、真气,比喻为甘露、黄芽。天地合,坎离交,则药生矣!
天地合,则甘露降。从卦象看,“ ”为乾卦,代表天;“ ”为坤卦,代表地。乾卦为阳,坤卦为阴。天地合,是指天地阴阳二气相交合。天为阳在上,地为阴在下。天地长久。人要想与天地长久,必须效法天地之机。天地之机,则在于阴升阳降。阳气下降,而阴气上升。阴阳二气必然相交。天地万物之生长发育,全凭此阴阳交感之气。人要长生,也靠此气也。按阴阳升降之理,天地合,其卦象应是“ ”泰卦。《易经》认为,自然界中,天地阴阳二气相交,天地万物才能生长发育,万物和畅,这就是泰,就是道。
坎离交,则黄芽生。从卦象看,“ ”为坎卦,代表水,属肾,为阴;“ ”为离卦,代表火,属心,为阳。“—”代表阳,“––”代表阴。坎离交,按天地阴阳升降之理,其卦象应为“ ”既济卦,坎卦为阴在上,离卦为阳在下。所以丹书上,常把坎离交称为水火既济。这就是水火既济之由来。坎离交,也称心肾交,阴阳交媾。坎离交,还有深一层的含义。坎“ ”中之阳“—”为真阳,离“ ”中之阴“––”为真阴。根据阴升阳降之理,离( )中之真阴(––)上升,而坎( )中之真阳(—)下降,其卦象应是“ ”泰卦。由既济卦转化为泰卦。《易经》曰卦辞曰:“既济亨。”意思是说,天地万物俱已济成,一切亨通。泰卦,也是吉祥的象征。《易》曰:“泰,小往大来,吉亨。”意思是说,小往大来,阳气下降,阴气上升,阴阳和畅,万物安泰、吉祥。人若能效法天地运转之机,运用阴升阳降之理,炼成金丹,即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
长生药就是人体自身的元气、真气。《金仙证论》曰:“长生乃我之元气,悟之者则生,迷之者则死。”又曰:“药即吾身之元气。”“药物者,即真炁也,亦名真种子。”正由于元气乃长生之药,所以修炼者绝不可随意发放外气。但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多,悟之者甚少。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功法,多为动功,也就是所谓开放型功法。不管打着什么道家功或佛家功法,也不管他们自称宗师或大师、法师。这些功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主张内气外放。有的人在炼功时,大吼大叫,或在地下乱滚乱翻,或有意识地向外发气。其实这些功与佛道完全没有关系。更重要的是,这些功耗损人体内气。我在发表的一篇短文中,把这种现象比为慢性自杀,这种比喻毫不过分。
元气乃长生之药,不仅不可耗损,风气不可外放,而外气还要内收。张三丰祖师说:“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气乃长生之宝,只能内收,不能外放。我传授的纯阳内丹站桩功和神霄采气功等,就是外气内收的最好功法。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收宇之能量,纳太虚之信息。内外气合而为一,信息能量为一体。将自身融于天地之中,法效天地,呼吸之间,可夺天地之造化。《性命圭旨》曰:“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呼吸于其内。人能效天地呼吸于其内,亦可与天地同其长久。口鼻之气往来者,外呼吸也。乾坤之气阖辟者,内呼吸也。”特别是太乙功的坐势丹道秘功,炼内呼吸,特别明显。口鼻呼吸为外呼吸,这是一般人的呼吸方法。真人呼吸则是内呼吸,乾坤之气阖辟者,即阴阳交感之气在体内运行也。《仙籍旨诀》说:“万物有终,而天地长久。人民有死,而真人长生,乃具有交感之气也。”
精也是长生药。精,也指女子的血。精,人人具有。《金仙证论》说:“精为万物之美,即养生立命之至宝。”人之生命就是来源于精——父精母血(血亦为精)之结合。《性命法诀明指》说:“人有其精则生,人身无精则死,精者性命之根源。”《金仙证论》曰:“万物最美曰□,人有其精则生,人无其精则死。所以精者,即性命之根源。”精乃长生之根本。《金仙证论》曰:“道藏经曰:精者妙物,真人长生根。”
固肾保精,乃长生之关键。《黄庭经》说:“留胎止精,可以长生。《证道仙经》说:“修长生者,首节专以保固真精为本。”《性命法诀明指》说:“修道之人,首先保固肾精。”保精长生,否则短寿。古之帝王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多为短命鬼。可是现在居然有人打着宫庭秘法的幌子骗人,即使真是宫庭秘法,也只能是短寿法诀,学者不得不明查,以免上当受害。太乙功的不漏术,确为补肾固精壮阳之妙法。
武当太乙功以补肾固精为本,治愈了大量肾病患者。比如,成都铁路局设计院李某,因患肾病,二十几年来,天天吃中药,从不间断。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中药要用大卡车装。可在他炼太乙功两月后,就停止服药了。结束了他二十几年的服药历史。他学炼太乙功,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李某全家心地善良,特别奉道,每月初一、十五,他爱人都要到青羊宫庙去烧香。一次他爱人到青羊宫烧香,一位道长给了他一张介绍太乙功的简章,他爱人回家后,立即要李某到青羊宫内去学太乙功。后来,再到青羊宫庙内寻找这位道长,始终未找到。这位道长是谁?再举一例,96年5月的一天,一女同志来到青羊宫武当太乙功培训中心,她说一道长治好了她多年不愈的难症,道长告诉她,有事可到青羊宫武当太乙功培训中心找他。这位道长又是谁?说出来,读者恐怕也未必相信。
自古以来,青羊宫有“神仙”聚会之地的传说。“老成都”也有到青羊宫会神仙“的口头禅。青羊宫历史悠久。青羊宫创建于周代,丹书称青羊宫为太上老君的第二降生地。庙内还有“降生台”和“说法台”,相传为老子降生的地方和老子给文始真人尹喜讲道说法的地方。青羊宫原有二仙庵,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成都府臬宪赵良壁去青羊宫访道求真。遇两位道长对奕,一像貌清瘦,一年少。赵精于奕,便立于旁观之,见其对奕之局,全非自己所知,甚奇,后两道长化白鹤冲天而去。后知此二道长,乃吕洞宾和韩湘子也。赵大喜,遂拿出自己的俸银,并向同僚募资,修建二仙庵。1702年12月,康熙 钦赐御书“二仙庵”和“丹台碧洞”匾额,以及《悟真篇》、《张紫阳真人赤龙黑虎诗章》。紫阳真人张伯端为南宗一祖,应是太乙功之祖师,就在成都,很可能是青羊宫得道。青羊宫与武当张三丰亦有关联,张三丰曾隐四川,原二仙庵保存有张三丰的碑,其墨迹龙飞凤舞,称为青羊宫一绝。从以上看来,青羊宫与太上所传之太乙大道,有着很深的渊源。
修长生者,必须以固精为其根本。《证道仙经》曰:“修长生者,首节专以保固真精为本。”这个道理,不仅为太乙大道历代祖师所证明,而且也为现代太乙弟子的实践所证实。湖北襄樊市函授学员李力在炼功总结中说:“自炼本功(太乙功)以来,最大的收获就是不再遗精。以前炼功(站桩,一指禅),总是精满自遗,每当炼到气感特别强时,当晚不管采用何种固精功法和睡势,总是在睡梦中遗精,搞得功力总是上不去。自炼太乙功后,再也没有遗精了。太乙功不愧为正宗道法。……再次感受谢周×大师毫无保留地把道家真传奉献出来,使我觉得有了希望,有了炼头,我将一辈子炼此功法不息。”福建函授学员赖光,94年1月20日来信说:“本人学功已十年了,这十年里,社会上流行气功炼过不少。但大多收效甚微。其中坐功(小周天)做得最多。但是每逢气感增强,会阴跳动,即会走丹,真是可惜又可怜。刚收到贵部资料时,会阴跳动(是收到信息的反映),按照往常的规律,夜晚必会出事(走丹),可一炼育丹功,夜里没事。我想第二晚必失,可第二晚照样没问题,一直到今天都没失过精。第一次就见效,且效果坚固,如此神奇效果,真使我惊奇不已。我从心里发出呼喊:太乙功是我的归宿。我坚信不疑。”后又来信说,已炼成了不漏之体。
气是长生之药,精也是长生之药,这二者之间有何关系呢?肾藏精,肾也是气之根,精和气同出于肾,是一而二,是二而一。《天仙正理》曰:“炁者,先天炁,即肾中真阳之精也。人以此炁而得生,亦修此炁而长生。唯用修而得其长生,故称修命。陈希夷所以云:留得阳精,决定长生是也。”又曰:“炁为长生本者,言先天炁即真阳之精。世人耗尽此精炁,则能丧命,返还得此精炁,则能长生。所以古云:气是添年药。又云:留得阳精,决定长生是也。我言学者要知,长生之本为先天精炁。”精气本是一物。顺出则是精,可生人;逆回则是炁,可炼丹成仙。此乃生人或成仙之分水岭也。这绝不是靠点穴一类能解决问题的。本门修炼从不用点穴手法。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气功与体育》96年10期。
从道家内丹术看长生之路
武当太乙气功,属道家正统修炼术。而道家修炼术的最高目标,是得道长生。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而已。道家经典《太平经》曰:“几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老子想尔注》曰:“归志于道,唯愿长生。”又说:“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耳。”《悟真篇》曰:“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福只贪利禄求荣显,不顾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道家认为,一个人只有一生一死,死乃大事重事。所以人要立志于道,唯愿长生。若不知长生之道,身如行尸走肉一般,纵有才干,也不算大丈夫。一生光阴像火光一闪而灭,如水泡一现而散。只是贪图利禄,追求荣华富贵,不觉形容憔悴,死亡将至,那怕堆金如山,也买不通要命的无常。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探索,试图寻求一条长生之路。远古有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想通过服食草药,以达长生。上古时,炼养家方回,尧时的隐士,尧聘为闾士。《列仙传》说:方回“炼食云母,……闭于室中,以求道,回化而云。”殷商时期的吕尚,即姜子牙,《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说:吕尚“服泽芝、地髓,且二百年而告亡。”春秋时期养生家桂父,《水经注》说:林邑城隍堑之外,“香桂成林,气清烟澄。桂父,县人也。棲居此林,服桂得道。”
有炼外丹,以求长生者。外丹以汞铅为主药,配合其他药物,放在鼎炉中烧炼而为外丹,亦称金丹。《抱朴子内篇·金丹》云: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古文龙虎经注疏》序曰:“外丹莫不以汞铅为宗。故古歌云:红铅黑汞大丹头,相符黑红是真修。红铅取精黑取髓,解得红黑药无比。将红入黑保长生,用黑入红天仙已。”外丹术曾盛极一时,特别是唐代,不少皇帝皆服食外丹。《廿二史扎记》还将唐代皇帝服食外丹的情况,载于卷19《唐诸多饵丹药》。
有赴名山或海上,寻师访道,以求长生者。传说春始皇曾派三千童男童女,乘船去东海,寻仙访道,以求长生。
有炼气养生,以达长生者。早在夏商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彭祖及其同时代的王乔、赤松子。《列仙传》曰:“彭祖者,殷丈夫也,姓篯,名鑑,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服桂芝,善导引行气。”《淮南子》曰:“今夫王乔、赤松子,吹嘘呼吸,吐故纳新,遣形去智,抱素返真,以游玄妙,上通云天。”又曰:“王乔、赤松子,去尘埃之间,离群慝之纷,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蹀虚轻举,乘云游雾,可谓养生矣。”《神仙传》说:彭祖“常闭气内息,从旦至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其体中或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心存其体面九窍、五脏四肢至于毛发,皆令俱至,觉其气云行体中,故于鼻口中,达十指末,寻即体和。”《仙赋》曰:“夫王乔、赤松,呼则出故,翕则纳新,夭矫经引,积气关元,精神周治,鬲塞通流。”三千多年前,古人就知道,导引闭气,气攻病灶,内气周行全身,疏通气血。并采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积气关元(丹田),以达却病延年、甚而长生之目的。
据史料记载:彭祖、王乔、赤松子,确有其人。而且此三人都在四川修炼得道。自古以来,就有“蜀国多仙山”的美称。《华阳国志》说:“王乔升其北山,彭祖家其彭蒙。”彭蒙即四川彭州(原彭山县)双江镇之仙女山。仙女山尚有彭祖祠和彭祖墓之遗址。《淮南子》说:“王乔武阳人也。”“武阳县郡治,有王乔、彭祖祠。”武阳在彭州境。现四川松潘县境,有赤松子观。相传为赤松子得道成仙之处。彭祖、王乔、赤松子的炼气思想,对后来内丹派(特别是内丹派南宗)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四川可以说是内丹派的发源地。成都青羊宫,丹书称之为李老君的第二降生地。庙内有老君给文始真人讲经说法的说法台,有老子降生的降生台,有纯阳真人和韩湘子显圣的二仙庵。原来还有张三丰手书的三丰碑,现已毁。张三丰继承了陈抟的内炼思想,而陈抟又恰是四川安岳人。南宗一祖张紫阳就在成都得道,传其丹法者,又是青城丈人刘海蟾。现在传授内丹派南宗丹法者,也正是成都青羊宫。
人可以长生,尤其是道家,自古以来,长生者甚多。以其长寿闻名于世的彭祖,从夏到殷末,已800岁,还自叹其不寿。上文说秦始皇派人到东海访道求真,实际是去寻找当时人称千岁翁的安期生。《列仙传》载:安期生是琅琊阜乡人,卖药于东海边。“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史记》说:“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道家善于养生,自古以来,闻名中外。关于道家的种种传说,更是引人入胜,令人惊叹!内丹派南宗修炼术,可称为长生术。
道家养生思想,乃中国古文化之瑰宝。武当太乙功属内丹派南宗修炼术,其思想渊源,来自于周代老子的《道德经》。可以说,内丹派南宗的历代祖师,代代长寿。南宗一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张三丰,吾师得张三丰真传,秘传至今。
据史料记载,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80年二月十五日)传王玄甫(生于汉永寿元年乙未六月十五日),此时,老子应是七百几十岁了。王玄甫传钟离权,这时王玄甫至少是780岁高龄了。钟离权传吕洞宾延命之术。吕洞宾确也长寿。吕洞宾生于798年,他与陈抟曾同隐华山,陈抟于987年仙逝,吕洞宾重上华山奠祭,此时,吕洞宾已190岁了。内丹派北宗创始人王重阳称,他48岁时(1159年)时,在甘河镇得吕洞宾真传,这时吕洞宾应是361岁了。内丹东派创始人陆西星自称,于嘉端丁未(1547年)得吕洞宾亲传丹法要诀,此时,吕洞宾已750岁了。内丹西派创始人,清代李西月称,于峨眉山遇吕洞宾,秘传真旨,这时,吕洞宾已是千岁老人了。南宗一脉,吕洞宾传刘操,刘操驻世应在两百岁左右。刘操传张伯端,张伯端驻世98岁。又有资料说,张伯端仙逝七年后,其弟子白龙洞道人刘奉贞遇紫阳于王屋山。张伯端传石泰,石泰驻世137岁。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驻世114岁。薛道光传陈楠,陈楠驻世百数岁。陈楠传白玉蟾,白玉蟾驻世百数十岁。武当张三丰承接白玉蟾。张三丰生于1247年4月6日,1384年作《无根树》于武当山,此时,已是137岁了。1412年明成祖派使臣到武当拜请张三丰,这时,张三丰已165岁了。清代道光(1821——1851)年间的西派创始人李西月,传曾得张三丰秘传丹法,这时张三丰应是600岁高龄了。吾师清代人,得三丰祖师真传,现隐居,与世无争。
以上这个体系,道家亦称之为少阳(王少阳)派,或称钟吕(钟离权、吕纯阳)派,还称“天仙”派。吕祖《太乙金华宗旨》道藏辑要本按语曰:“谨按:此经乃性命双修‘天仙’之秘决也。”又曰:“我孚佑帝师,大布慈悲,普施法力,将‘天仙’妙道,于此处拈出。”紫阳真人《悟真篇》曰:“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此派也称“隐仙”派。张三丰就自称“隐仙”。
太乙长生大道渊源于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被子尊为太上老君,道教之鼻祖。楚国苦县历乡曲里人。生于公元前580年二月十五日。曾为东周守藏史,后去官,西行过函谷关。关令尹喜,强为之著书。遂作《道德经》五千言。出关而去,莫知所终。
关令尹喜,本有根基,一日静坐,发现紫气东来,便知有高人将至。于是亲临关前,准备迎接。果见一白须白发老者,骑在青牛背上,冉冉而来。来人正是老子,遂拜之为师。尹喜由此而得道。后尊为文始真人,开创文始派,亦称尹真人派。尹喜可说是老子的第一个弟子,故史料称文始派最高。
老子临行前,与尹喜约定,千日后,在成都市青羊肆相会。千日后,尹喜会老子于青羊肆。青羊肆即成都青羊宫,宫观始于周代,初名青羊肆。三国之际,改名青羊观。唐代改名玄中观,唐僖宗曾避乱于玄中观,并将“观”改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时,改名青羊宫,直至今日。
“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何谓道?《道德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万物没有形成以前,宇宙间只存在着浑然一气,她不受任何支配,按照自己的规律,默默地、永恒地、周而复始地运行着。这混然一气,就是天地万物之根源。她没有名称,勉强称之为大,字之曰道。这混然一气就是“道”,亦称太乙。尹真人高足弟子撰写的《性命圭旨》说:“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原夫一气蟠集,溟溟涬涬,窅窅莫测,氤氲活动,含灵至妙,是谓太乙。”太上大道,亦称太乙大道。所谓修道,不过炼气而已,并非神秘之事,更非封建迷信。古之炼丹家,亦称炼气士,并非装神弄鬼者也。
太乙大道或称武当太乙气功(因吾师属武当“隐仙”一脉),以炼气为核心,其原因如下:
天地万物皆得一气而生,并各按自己的规律运行着。唯天地之长久,给人们很大的启发,认为人要像天地那样长久,就必须效法天地运行之规律。《钟吕传道集》说:“天长地久,亘千古以无穷,人寿百岁,至七十而尚希何道独在于天地而远于人乎?”答曰:“道不远于人,而人自远于道耳。所以远于道者,养命不知法。”天地可以长久地、永恒地存在下去,而人活七十岁者,就很稀少。这是不是只有天地才能得道,而人就不能得道呢?并非如此,不是道远于人,而是人自己远离道。自己不知养命的方法。养命的方法就是效法天地之机。《钟吕传道集》说:“始也法效天机,用阴阳升降之理,使真水、真火合而为一,炼成大药,永镇丹田,浩劫不死,而寿齐天地。”又曰:“天地之机,在于阴阳之升降,一升一降,太极相生。相生相成,周而复始。不失于道,而得长久。修持之士,若以取法于天地,自可长生不死。”还曰:“天地之机,乃天地运用大道,而上下往来,行持不倦,以得长久坚固。”
太上所传,以炼气为核心之太乙大道,乃内丹派南宗修炼术,现青羊宫所传授的武当太乙功,即属于南宗一脉,这就是养生长生之术、炼丹长生之道也。本功法效天机,用阴阳升降之理,炼成大药,永镇丹田,浩劫不死,与天地齐寿。从太上传道两千多年以来,南宗历代祖师,代代百岁,乃至数百岁,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养生文化史上,可说是独一无二。因此,吕祖《太乙金华宗旨》说:“往古来今,只此一道。”又说:“太乙者,无上之谓也。”并称之为“万法归宗,至尊法旨。”
走修炼太乙大道之路,就是长生之路。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气功与体育》96年11期。
肾为先天之本,气为生命之根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如果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能源断绝了,对人来说,这就是死亡。一般人,可以数日不食,但绝不可以数日不呼吸,恐怕数分钟不呼吸,也很难办到。呼吸系统的作用,就是将空气吸入肺部,再由肺泡将氧气送入血液,同时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道排除体外。如果停止呼吸,人体细胞得不到必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血液中和二氧化碳又不能排除体外,人体生命活动也会随之结束。一般人说,断气了,就是指人死了。《道枢·三住篇》曰:“人之有气,如鱼之有水,失水则死矣!”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通过修炼,人体细胞能得到充分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还更有利于排除体内废气,从而增强人体细胞的生命活力。所以修炼的人比一般人长寿,这是有根椐的。故《内经》说:“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肤若一。故能寿( ?)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善于养生的真人,能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其寿命超过天地,这就是得道长生。
武当太乙功不仅是炼呼吸精气,更重要的是炼内气,炼自身的元气、真气(亦称肾气)。肾为内气之源。《钟吕传道集》曰:“肾者,气之根。”“人以肾为根本。”“肾生气。”“肾为气海。”又说:“受胎之初父母之真气,隐于人之内肾,所谓铅者,此也。”“铅本父母之真气合而为一,纯粹而不离。既成形之后而藏在肾中。”真气与生俱来,故曰先天真气或称先天元气。在母腹内,胎儿的发育要受父母之真气的影响。出生后,肾气也同人的生长发育分不开。
《内经》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阴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人的生长发育,以至衰老死亡,都与肾气有着直接的关联。而武当太乙功正是以炼肾气为本,故可延缓衰老,以达长生之目的。
人人自有长生药,那么,人人自有治病药,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要知道什么是人身自有的治病药,首先必须弄清楚,人生疾病的根源在哪能里,自然就知道什么是治病的药了。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可见,气是百病之源。而肾又是气之根,又可以说,肾为百病之根。《钟吕传道集》说:“凡春则肝旺而脾弱,夏则心旺而肺弱,秋则肺旺而肝弱,冬则肾旺而心弱。人以肾气为根本。每时一季脾旺而肾弱,独肾于四时有损。人之多疾者,此也。”肾于四时都有损,这就是人生病的原因。肾受损,实为肾气受损。若将肾气补足,自然就没有病了。可见,肾气就是治病之药。此肾气,是受胎之初,父母之真气隐于人之内肾是也,即先天真气、元气也。此气人人具有,只是愚迷之人不知道罢了!
我常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说他们炼某某功某某功,炼功前,身体还好些,炼功后,身体越来越差。问这些什么原因?我回答说,你们炼的那些功,都是所谓内气外放的功法,内气损耗太多。元气受损,身体怎么会好得起来?能读到我写的书或文章的人,这也是一种缘分。希望对这样简单的道理还悟不透的人,是醒悟的时候了,不要同自己的身体、甚至生命开玩笑,人的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我这是善意的劝告,绝无恶意。当然身体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
真气充实,人就平安而无疾玻如果真气耗损而虚弱,人就会生玻《钟吕传道集》说:“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玻若以耗损真气而走失元阳,元阳尽,纯阴成,元神离体,乃曰死矣。”死人就是纯阴之体,而“神仙”则是纯阳之体,武当太乙功就是要炼尽阴渣,以达纯乾,这是道家正统修炼法。大千世界千奇百怪,死人的阴气最重,居然还有炼阴气的功法,阴气越炼得越重,离死人的距离就越近,据说能出功能。这种功还要到古坟中去炼,以便吸收更多的阴气。这大概是想学王重阳的修炼方式吧!这些人恐怕不知道,王重阳只有58岁(1112——1170年)就逝世了。这些人认为,身体越虚弱,就越能出功能。换言之,越走近死亡,就越能出功能。令人费解。为什么要在死亡的道路上,去追求什么功能呢?我敢断言,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哪怕是付出沉痛的代价,也出不了功能。
真气虚弱,邪气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生疾玻《内经》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邪之气侵入经脉,使经脉气血不通,则生玻而武当太乙功却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之功效,故可防病治玻清张隐菴注《内经》曰:“若使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不使形体有衰,病即无由入其腠理。”腠理,这里指皮肤表皮及毛孔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
武当太乙功以其独特的修炼方法而风寒不侵。《素问》曰:“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武当太乙功为传统养生术,是静功,常清常静。《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说:“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清静无为是调养真气的最好方法,也只能在虚静的功态下,先天真气(亦称“道”)才能调动起来。所以清静其心,则道自来。《三住篇》说:“神者,气之子也。气者,神之母也。”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而生不亡也。常清静,则肉腠闭拒,大风恶毒,不能为害。这就是得道,岂止无病,更能长生也。
清代张隐菴注《内经》曰:“此重调养元真之气,而肌腠之宜闭密也。天寒暑始伤于皮毛,风邪直透于肌腠。风者,善行而数变,入于肌腠,则及经脉,或为热中,或曾寒中,或入腑而生,或于脏而死,邪气淫佚,不可胜论。故曰:风者,百病之始也。人能顺苍天清净之气,而调摄其元神,则肉腠固密,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常人之皮肤、毛孔以及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常常张开的,最容易受到病邪之气和风寒的侵害,甚而伤其经脉和脏腑,故风为百病之始也。所以一般气功,都有“避风如避箭”的说法,以防风邪之侵害。这是一般自编功法不可避免的弱点。
唯独武当太乙功,不畏风邪。重视调养真气,内气永固,风寒苛毒不能入侵。《内经》曰:“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又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经》说:“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一般人由于内气不固,不能抵御风寒苛毒之侵害。特别是炼那种耗损元气功法的人,身体虚弱,易生病,尤其易感冒,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武当太乙功,以气为药,治愈了大量疑难病症。癌症病人刘心仁,以“太乙功克癌”为题,在《气功与体育》92年第四期上,发表文章说:“武当太乙功是癌症的克星。我是个鼻咽癌患者,1990年11月开始流鼻血,每天数次。在医院打止血针和吃药都止不祝12月底到成都。在青羊宫向周×大师学炼武当太乙功一周,就不流鼻血了。炼三周,颈部恶性肿瘤消散。医生都感到惊奇。后配合药物治疗,炼功三月,治愈了我的鼻咽癌。后经多次检查,一切正常。”又说:“太乙功不仅治愈了我的癌症,而且增强了体质。数九寒冬,早上五点多钟,我就起来炼功了。炼功时,穿一件衬衣和一条长裤,在室外静站炼功,全身暖融融根本就不觉得冷。看的人都惊叹不已,谁会相信我是一个癌症患者呢!”江苏函授学员陶某,以“无病便是福”为题居《气功与体育》93年第二期,发表文章说:我从小体弱多病,带着几十年的病,从86年开始炼气功,学过五种功法,炼了五年,总觉得还学得理想。91年2月,又接受周×老师传授的太乙功。该功法不象其它功法有许多“特异功能”那样,让人变成‘神通广大’的一些令人摸不着的诱人的东西,但却实实在在地给人的身体带来了实惠。”接着谈了四点:一、我炼太乙功才十多天时间,夜里吐痰时发现,几十年有血丝的现象没有了。炼其它功五年没有解决的事,太乙功十多天就解决了,不能不谓之神速。二、以前头时有晕转现象,眼眶有时发黑,一看书头就发昏。炼太乙功后,头部无不正常感,头脑清醒,看书自如,令人舒畅。三、太乙功的抗寒和防感冒果然名不虚传。本人过去是最怕冷的了,可是炼太乙功才两个多月,我冷天畏寒的现象没有了。四、以前四十多年的溏便,现在也正常了。江西退休教师刘彬,看了陶某发表的文章,很受启发,也开始学炼太乙功。他在炼功总结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我炼功只有十六天,止住了我三十多年出血不止的弊端。太乙功真是无价之宝,是个好功法,可惜见之恨晚。
增强抗寒力,这是太乙学员的普遍反映。陕西兴平函授学员袁虎,94年1月18日开始炼太乙功。炼功一周,脱掉大衣。这时正是农历的腊月,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常人得加衣,而他却脱掉棉衣。不仅不感冒,而且以前的多种疾病,都得到了明显的治疗。云南函授学员何军,1996年5月26日来信说:“我在95年4月2日收到贵部寄来的二部三丹功函授教材。学习之后,功效奇佳,当年冬天就达单衣过冬。我的朋友也想学习太乙功,要我帮他介绍。”
肾为先天之本,气为生命之根。“悟者长生,执迷者夭折。广大太乙弟子,不可不悟。
【录入者按】:本文摘录自《中国气功科学》96年11期。
武当太乙功的抗寒功能
太乙气功乃全真派南宗武当太乙门修炼之术,有着千年历史,为道家正宗内丹派传统养生内功。不畏风寒,这是太乙功很明显的特点之一。一般气功都主张避风,而太乙功连霜雪都不怕,何况风乎6太乙金化宗旨》在“回光验证章”第六篇指出:“静中绵绵无间,神情悦豫,如醉如裕此为遍体阳和,金华乍吐也。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事实上,正宗道教气功,炼到一定阶段,都可达到单衣过冬,不畏风霜。
丹经中这段话可分以下三个层次去验证:“静中绵绵无间,神情悦豫,如醉如裕”这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一层次,标准是“遍体阳和。”
“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 这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二层次,标准是“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
“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 这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三层次,标准是“遍体充实,不畏风霜。”即周身内气充盈,元气充足,不畏寒冷,甚至身着单衣也可过冬。
太乙功在命功阶段主要是炼气。命功以培养元气为本。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矗《钟吕传道集》曰:“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玻”育丹功中的三眼内视法,对于培养元气有着积极的意义。其功法是:站无极桩。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柔若婴儿。整个姿势以舒适自然为度。排除杂念。运用三眼之神光内视丹田。也就是将意念止于丹田,止中有观,观中有止。
培养元气,只炼人体自身内气是不够的。还必须外气内收,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天地人三才之正气合而为一。外气内收,功法甚多,现介绍如下几种主要功法:
其一、采气法。采气法是外气内收的主要功法。如丹田采气法。其功法是:站无极桩。第一步炼丹田开合法,为丹田采气打下基矗炼丹田开合时,呼吸、意念和手的动作要配合一致。全身要柔和,意念不可重。慢慢做到丹田自然而然地随着呼吸一开一合。第二步炼丹田采气。初炼时,要配合鼻的呼吸。慢慢忘掉鼻呼吸。好象是丹田在呼吸。随着呼吸,外气源源而来,进入丹田。
其二、丹田聚气法。是育丹功的主要功法之一。其功法是:吸气时,意想周身各细胞都在吸气,皮肤、毛孔也在吸气,这是外气内收。呼气时,意想将周身之气聚于丹田,内气不会向外扩散,这是外气内收的另一种形式。
其三、物殊的呼吸法。太乙功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呼吸法。如膻中吸气丹田呼气法。站太极桩。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吸气时,意想太空中的新鲜空气慢慢从膻中吸入。呼气时,意想新鲜空气从丹田慢慢呼入;初炼时,要微收小腹,有利于外气进入丹田。慢慢忘掉鼻的呼吸。好象是膻中和丹田在呼吸。随着呼吸,外气不断从膻中和丹田进入体内。吸气时,气从膻中入;呼气时,气从丹田入。总之,无论吸气或呼气,都在吸收外气。
其四、意守法。意守法不仅炼外气内收,而且是培养元气的重要功法。太乙功是静功,其核心在于“虚静”二字。意守法就是“以一念代万念”的最佳功法。如意守命蒂,就是以意守命蒂代替其它杂念,是入静的一种形式。久之,命蒂处则有温热之感觉,乃内气产生之征兆也。通过意守逐步达到心空。意在命蒂,周身之气也会慢慢凝聚于命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意到气到。”意守时,呼吸绵绵,若存若亡。“出息微微,入息绵绵。内气不出,外气反入”。
其五、修炼“天人合一”使人体生理规律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把自己同在自然融为一体。在命功阶段,是从炼身体方面入手。当内气比较足时,从热天开始,只穿短裤在室外静站炼功。直到冬天也能只穿短裤,光着上身在室外静站炼功。炼功时,站无极桩,先要入静。意想自己飘浮在太空之中,四周白光缭绕,遍体通明,用体呼吸法,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将天地人三才之正气聚于命蒂。随之意念减轻,慢慢把自己融于蓝天白云之中,逐渐达到与大自然浑为一体。越炼内气越足,能量越大,自然不畏风寒。
修炼太乙功的学员已有不少人能达到抗寒冷的境界。例如在我国最寒冷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学员于军炼功前穿棉衣棉裤,炼功的第一年,只穿一件毛衣就过冬了。贵州福泉的王务,炼太乙功不但治好了疾病,且炼功后冬天可下河洗澡,上岸让北风吹20分钟,也不感冒,能单衣过冬。但他炼功前,不仅体弱怕冷,而且热天都不敢洗冷水呢。甘肃徽县熊正杰,1972年曾患伤寒症,头发脱落,几乎秃顶;干重活两腿就发酸发软。炼太乙功一年,长出满头乌发,步履矫健有力,脚下生风。面色红润,身强体壮。已达单衣过冬,在零下十几度的冰天雪地里,也是光着上身炼功。四川石油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赖敬文,62岁,炼太乙功的第一年,当年冬天气管炎没有复发,衣着由过去的一件棉袄、二件毛衣,减少到只穿一件毛衣过冬。第二年冬天,单衣过冬。太乙功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用历代祖师心血和智慧的结晶现奉献给广大气功爱好者,共同探讨。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中国气功科学》1996年第三期。
武当太乙功抗寒实证
周×大师四十年代得武当高人真传,现出山在道教发祥地——成都青羊宫传功,弟子遍及海内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台湾出版了专著。近几年来,已发表论文数十篇,近十家报刊发表了采访周×大师的文章。周壮×大师传的武当太乙功,历史悠久,乃祖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并以其独特的功效,轰动海内外,引起海内外广大气功爱好者的极大关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修炼周×太乙功,可达风寒不侵之境界。周×太乙功为什么会有如此之神效呢?
周×太乙功以修炼元气(即真气)为本。周×太乙功的第一部功名为育丹功。育者,培育、培养之意也。“丹者,一气之所结也”(《唱道真言》)。贵阳《气功报》96年6月5日、8月25日、9月5日,连续刊登了《气功哲学》一书的作者王紫因(沈阳人,著名气功师)所撰写的“太乙育丹功研究”一文,对育丹功作了多方面的论述,但就其根本而言,还是培育元气。周×太乙育丹功,不仅炼自身内气,而且还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将大自然的能量纳入丹田,内外气合而为一,融为一体,再运用回光法,下照丹田,而逐渐形成内丹。所以周×太乙育丹功,可称快速结丹术。
为什么能快速结丹呢?这第一部育丹功中,就有高层次的功法,如内视法,就是高层次功法。《太乙金华宗旨》曰:“诸子只专一回光,便是无上妙谛。回之既久,此光凝结,即成自然法身。”可见,只炼回光法,也可达到上乘境界。光,在身体内,就是指先天太乙之真气,即元气。医家张景岳说:“真气,即元气。”光(即真气)之凝结,即是内丹。既能结丹,自然界风寒不侵。有不少学员,只炼命功,也能风寒不侵而单衣过冬。
梅全,男,29岁,四川省级机关工作。91年10月初,开始学炼周×太乙育丹功,当年冬天达到单衣过冬。炼功十个月以来,从不感冒。炼功时,有明显的气流感,常常看到气团,特别是在丹田,有热气团。热气团即是丹。此人已结内丹,当然不畏风寒。
刘山,男,29岁,武汉市工人。炼太乙功前,时有感冒,冬天要穿棉衣。为了防止感冒,才炼周×太乙功的。炼太乙功效果很好,进入无为气功态后,有飘渺感觉,天目穴有一个光团,有时白光,有时又是紫色气光。此光团在体内则是真气团,这既是结丹的前兆,也是开天目的预兆。他还说:现在我的天目穴,可以感觉到太乙功资料中,带有的信息和能量。现在健康状况良好,炼功数月,无感冒发生。目前,本地区的气温已是5度左右,我还只穿一件单衣。
辽宁省大洼县葛明来信说:我确实感到太乙功很好,自炼功以来,没有得过感冒,抗寒能力大提高。浑身有劲,记忆力增强,不再落头发了,头发更黑,有光泽,牙齿不再痛了,而且坚固。在十度左右的气温下,早上我光着上身在外面炼站桩功,觉得比穿衣服效果还好。晚上睡觉不盖被子,光着身子睡,也不感冒。以前我炼过几种功法,到冬天时,还是特别怕冷。炼太乙功很能增强抗寒能力。我将学完太乙全部功法,为太乙功作出无私的奉献。
朱江,男,28岁,北京市工作。炼太乙功前,身体虚弱,精神不振,特别怕冷、怕风。炼太乙功后,身心愉快,精神振奋,腿比以前有劲多了,全身有力,也不怕风了。我才炼太乙功两个月,就有如此之功效。一般气功都主张“避风”有“避风如避箭”,“畏风如畏虎”的说法。现在炼太乙功不怕风了,说明这种功法,确有十分独到的地方,是一种难得的好功法。
黄西,男,20岁,海南三亚市人。从88年5月开始,炼社会上流传的气功,还是体弱多病,易感冒,怕冷,一冷就感冒。92年3月底,开始炼太乙功。炼功仅两个月,身体比以前好多了。炼功以来,从不感冒,受凉也不感冒,抗寒能力明显增强。炼功时,身体暖融融的,很舒服。气感强,觉得下丹田处,似有滚烫的热气团,如小球一般。这就是“丹”。结了丹,抗寒能力自然就增强了,而不感冒。
石存旺,甘肃省庄浪县教师。在炼功总结中说:原身体虚弱,怕冷,经常感冒,特别是冬春二季,几乎每天如感冒一般,五心烦热,做恶梦,急燥不安、稍遇热就流汗不止。从93年11月11日开始炼太乙功后,身体越炼越好,情绪稳定,肤色有光泽,睡眠好,胃病和牙龈出血治愈。现已是三九第五天了,未再穿棉衣,不再感冒了。炼功时,只要入静,气团运转自如。气团即是“丹”。由于太乙功的神奇功效,引起了全家和亲朋好友以及同事们的注意。现在他全家六人,都在炼太乙功。他的亲朋好友和同事,有二十几人在炼周×太乙功。
杨仲,男,55岁,成都工作。他在总结中说:一年四季,经常感冒,打喷嚏、鼻塞,每逢阴天遇冷总是如此。91年炼太乙功约十月,功效很好。过去只能洗热水浴,现在一直在冷水裕丹田部位有温热感,只要留神丹田部位,即觉丹田温暖,意念将热感带向全身,即可淋冷水而不觉冷。抗寒力大大加强,不再感冒了,偶有感冒,炼功即愈。功后体温下降,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的能量也减少,对延长人体寿命,是大为有益的。
黄红,广西武鸣人。在炼功总结中说:我原体弱、憔悴、乏力、精神萎靡。尤其令人苦恼的是,稍不注意即患感冒,发痧已成顽症。曾炼过社会上的流行气功多年,一无所获。93年7月19日开始炼周×太乙功,是在成都市青羊宫太乙气功培训中心函授的。炼功两三日,即有气感,半月后,一次不慎淋雨,若是以前,定会大感冒,可如今安然无恙,惊奇万分。又近半个月,下乡归来,适逢大雨,决定以身验证周×太乙神功,故意淋大雨半个钟头,俱无寒意。更神奇的是,那时弟子突发奇想,默念:太乙真气护身,蒸发掉身上雨水。顿即身上暖烘烘的,十分钟的无雨路程到家,上衣几乎干完,过后不感冒,不头痛脑热。现在精力充沛,从不感冒,并达不漏之高境界。正是:
识得太乙玄妙音,方晓人间有仙术。
我今有缘求大道,他日修成不死身。
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关键在于人体自身的能量要充足,而人体内气(或称真气、元气)就是人体能量的源泉。周×太乙功修炼的核心就是炼人体内气,所以凡认真炼太乙功者,抗寒能力都会有明显的增强。增强抗寒能力,这是太乙功学员的普遍反映。
先天真气也是炼丹的药,周×太乙功为武当内丹派,属内丹派南宗修炼术,以炼内丹或称金丹为其主旨,所以周×太乙功就是太乙金丹大道。修炼周×太乙功的过程,就是修炼金丹大道的过程,也是修炼人体内气的过程。为什么叫先天真气?先天真气在哪里?如何炼先天真气?对这样一些修炼金丹大道的实质性问题,在当今气功界,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以后若有机会,再请周×大师谈谈他修炼金丹大道的亲身体验和有关问题。
太乙功有非常明显的抗寒功效,抗寒功效正是人们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反映。身体素质全面提高,免疫能力增强,邪气不侵,就能不生病或少生玻《内经》曰:““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钟吕传道集》曰:“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玻若以耗散真气而走失元阳,元阳尽,纯阴成,元神离体,乃曰死矣。”太乙功中的内视法,就是精神内守法。真气从之,自然就不会生玻太乙功中的聚气等法,就是将真气聚于丹田,炼成内丹,则无病痛之灾。如果真气不足,就会生玻如果耗散布真气,元阳尽,这就是死。《内经》曰:“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予人夭殃。”岂不悲乎!
中华武当太乙功培训中心供稿
【录入者按】:本文摘录自《中国气功科学》97年2期。
附录三篇:
内丹南宗太乙大道考
吕洞宾著《太乙金华宗旨》。何谓太乙?太乙者,大道也。
何谓金华?金华者,先天太乙真气也,金丹也,亦即大道也。
金华,先天太乙之真气和金丹,都称之为“道”。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名称呢?这是由于修炼的层次不同,故有不同的名称。在修炼的初级阶段,修炼者可以看到气光,这个光,也叫金华。在青羊宫修炼太乙功的弟子中,很多人在修炼中能看到光。甚至有的人,在修炼中,发觉周身金光闪闪,好象全身被金光罩着一样。这些光,在人体内则是先天太乙之真气,体内真气越足,看到的光就越强。《太乙金华宗旨》曰:“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于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则是先天太乙之真气。”这仅仅是修炼的初级阶段,随着修炼层次的提高,先天太乙真气逐渐凝聚而为太乙金丹,这才算成功。《太乙金华宗旨》曰:“往古来今,只此一道。名之为金华,道之因也,就其初功言之也。名之为金丹,道之果也,就其成功言之也。”道之初功,名之为金华。道之成功,则名之为金丹。
按照吕洞宾的观点,所谓修道,就是修炼先天太乙之真气。所谓炼丹,实为炼气也。“往古来今,只此一道。”其他皆被视为旁门。“丹者,气之所结也”(《唱道真言》)。丹乃先天真气之结晶也。若内气不足,怎可结丹?修炼金丹大道是有检验标准的,并非信口开河的虚言妄语。《太乙金华宗旨》在验证章中,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检验标准。其中一条是:“遍体充实,不畏风霜。”这时的遍体充实,指的是周身内气充盈。内气就是能量,内气足则能量大,自然不畏风霜,甚至可达单衣过冬。在青羊宫修炼太乙功的学员中,已有不少人达此境界。这是结丹的前提条件,也是结丹之必然结果,还是检验真假结丹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步,结丹之说,不过是空话而已。
吕洞宾传道于刘海蟾。刘海蟾,名操,玄英,字昭远、宗成,号海蟾子,封明悟弘道真君。燕地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曾事燕主刘守光为丞相。后遇吕洞宾得金丹之秘旨。遂辞官从道,隐居华山,终南山。
刘海蟾传道于张伯端。张伯端,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人称紫阳真人。北宋天台(今属浙江)人。为南宗开山祖师。曾为府吏,因触犯火烧文书律,充军岭南。随龙图阁学士陆诜,自桂林转成都。在成都遇刘海蟾授以金丹大道。其《悟真篇·后序》自序说:“伯端向已酉岁,于成都遇师授丹法。”《海琼问道集序》曰:“张得之刘海蟾,刘得之吕洞宾。”
张伯端得太上大道真传,以老子的养生思想,作为内丹派南宗修炼术的指导思想,从而为南宗修炼术奠定了理论基矗其著作《悟真篇》曰:“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又曰:“道从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这些论述,表明张伯端乃上承道教之正统也。
张伯端先命后性的内炼术思想,开创内丹派南宗,成为南宗开山祖师。其《悟真篇》曰:“始之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道,岂知有作是根基。”有作之命功,乃无为之性功的根基。《悟真直指》曰:“性命必须双修,功夫还要两段。盖金丹之道,为修性养命之道。修命有作,修性无为。有作之道者,以术延命也;无为之道者,以道全性也。故金丹之道必先有为,于后天中返先天,还我本来命宝。命宝到手后,不为造化所移,于是抱无守一,行无为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超最上一乘之妙道矣。”正由于命功是性功的根基,所以必须先修命功,以延长其寿命。再修性功,以达最上一乘之妙道。
修命实为修炼先天太乙之真气,气乃炼丹之药物也。《悟真篇》曰:“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无要识心,莫若炼铅先实腹,且教守取满堂金。”清·仇知《悟真篇注》曰:“虚心是性功上事,实腹是命功上事,应先炼铅实腹,再行抱一之法以虚心。”进一步说明先炼命功,后炼性功。炼命功就是炼铅,何谓铅?《悟真篇阐幽》曰:“真铅乃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即金丹大药也。”真铅即先天一气,乃炼丹之药。炼丹无药,怎可炼丹。《悟真篇》曰:“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真种子即真铅。又曰:“不识真铅正祖宗,万般作用枉施功”。只有修炼先天太乙之真气,才是正宗修炼术,其他种种,任你如何用功,也是枉施功。难怪在现代太乙功学员中,不少人炼其他功法多年,终无成效,而改炼太乙功,却立见功效。
应如何修炼呢?张伯端《金丹四百字序》曰:“恍惚之中见真铅,杳冥之内有真汞。以黄婆媒合,守在中宫。”“绵绵若存。胎气既凝,婴儿显象,玄珠成象,太乙含真。”在恍惚之中,绵绵若存。先天太乙之真气,在神的作用下,逐渐凝聚而成太乙金丹。这才是正宗的最好的修炼方法。张伯端在《赠白龙洞刘道人歌》说:“君不见,《破迷歌》里说,太乙含真法最良。”
张伯端从炼先天太乙真气入手的内炼术思想,为南宗修炼术奠定了基矗张伯端被奉为南宗鼻祖,位居南宗五祖之首。
南宗太乙大道乃长寿之道,已为古今之实践所证实。我已发表多篇这方面的论文。不少读者和太乙弟子来信,希望能了解太乙大道之根源。故写此文,以答读者和太乙弟子。太乙内炼术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乃古代优秀文化之瑰宝。这是古人千百年来,心血和智慧之结晶,我们一定要贵之!宝之!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气功与体育》1999年第6期。
川西是内丹派的发源地
自古以来,我国古老的炼丹术闻名中外,炼丹家以追求长生为其远大目标。据史料记载,炼丹家长生者甚多。秦汉时期著名炼丹家安期生,人称千岁翁。《列仙传》记载:“安期生者,琅琊阜乡人也。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出于阜方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马一双为报,曰: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秦始皇即遣使者徐福、卢生等数百人入海。”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东巡碣石(今秦始岛一带),留有《碣石门辞》,并在碣石拜海求仙,今秦皇岛海港区东山,有秦始皇求仙入海处。秦始皇先后派徐福、卢生、候公、韩终、石生等两批方士,携童男童女入海,寻道求仙,以求长生不老。明宪宗13年一曾在现秦皇岛海港东山立“秦始皇求仙入海处”石碑,自1986年以来,考古学家又在北戴河东山一带掘出规模宏大的秦始皇行宫。《史记·封禅书》记载,李少君谓汉武帝说:“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看来,有关安期生和秦始皇求仙的传说,是真实的。
在古老的养生史中,安期生还称不上始祖。还有比安期生更早更著名者,那就是彭祖。《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记载:“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20 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龙、倕、益、彭祖,自尧时皆举用,未有分职。”彭祖在尧执政时,就是尧帝的大臣。《史记·楚世家》称彭祖为黄帝之后裔: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吴回,吴回生陆终,并记载“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汉书·古今人表八》记载:“女滨(陆终妃)生六子: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篯鑑(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列仙传》记载:“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鑑,帝颛顼之玄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喜导引行气。”《史记·三代世表》记载:“黄帝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颛顼(高阳),立,封其支庶于蜀。”《华阳国志》说:“彭祖本生蜀。”
彭祖生于蜀,其家在蜀之何地呢?《国语·郑语》补正:“封于彭城,请之彭祖。”《华阳国志》说:“彭祖家其彭蒙。”彭蒙即彭亡,彭祖亡于此,故曰彭亡。《元和志》记载:“彭亡城亦曰平无城,彭祖家于此而死,故曰彭亡。” 彭亡,山名,也是聚(乡)、城名。彭亡山,《寰宇记》称彭女山,即今彭山双江镇背后的仙女山。双江镇又称江口,即古彭亡聚,彭亡城。仙女山有彭祖祠和彭祖墓。《水经注》说:“江水自武阳东入彭亡聚……此地有彭□,言彭祖□焉。”《华阳国志·彭山》条曰:“彭祖冢及祠在此。”《四川郡县志》在转引该条下注曰:“即今江口镇北仙女山上。”现仙女山确有彭祖祠和墓。
从以上史料记载看来,彭祖确有其人,而且寿命大大超出常人。现彭祖祠正面立有一“养生始祖”之石碑,确是名副其实。长生的根本途径是修炼内丹,彭祖应是我国内丹派的始祖。《内外功图说辑要》记载彭祖修炼丹道秘诀诗一首,诗曰:“长生不在说多言,便向坎离采汞铅,炼就大丹三十两,玉皇天诏定来宣。”坎离汞铅都是内丹术术语,坎离汞铅乃修炼金丹大道之关键所在。内丹派南宗一祖紫阳真人在《悟真篇》中指出:“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紫贤真人薛道光注曰:“甘露黄芽皆金丹之异名。天地坎离乃龙虎法象。天地之气氤氲,甘露自降;坎离之气交会,黄芽自生。龙虎二弦之气交媾,金丹自结矣!此般至宝,家家自有,以其太近,故轻弃之。殊不知,此乃升天之云梯也。”上阳子注曰:“金丹大道,人人有之,家家有之,愚者迷而不觉。……一阳之气上升,而一阴之气下降,则降甘露。若真水润上,而真火炎下,则结黄芽。要知甘露黄芽即先天一气,此气才至,即结成丹。”《悟真篇》又曰:“万卷仙经语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上阳子注曰:“金丹之妙,不出汞铅二物为根宗也。”彭祖修炼丹道诀诗,说出了修炼金丹大道的根本。彭祖的内丹术思想为南宗所继承和发展。张伯端的内丹术思想,与彭祖的丹道思想如出一辙。
金丹大道,人人有之。长生之药,就在你自己身上。只是愚人,迷而不觉。彭祖懂得“天地得交会之道,故无终竟之限”(《彭祖经》)。天地之所以长存,在于得了阴阳二气交会之道。人要长生,必须效法天地交会之道。人身自我阴阳二气相交,即可激发先天一气,此气凝结即为金丹。这是彭祖长寿的根本原因。炼气是内丹派修炼术之核心,也是彭祖养生长寿之关键。彭祖炼气养生思想,对儒家也有较深的影响。荀子说:“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孟子曰:“养吾浩然之气。”彭祖擅长房中,实际是在“天地交会之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晋·葛洪《神仙传》记载:彭祖擅长房中术,殷王亲往求之。彭祖将房中术传给殷王及其心腹采女。殷王欲杀彭祖而独占此术,彭祖遁走,回居四川武阳彭祖宅。专心炼气养生。
彭祖的弟子王乔和赤松子,当时同彭祖一起在川西修炼。《华阳国志·蜀志》说:“王桥(乔)升其北山,彭祖家其彭蒙。”又说:“武阳县郡治,有王乔、彭祖祠。”北山,即彭山天柱山。《淮南子齐俗训》高诱注:“王乔蜀武阳人也,为柏人令,得道而仙。赤松子,上谷人也。病疠,入山”修炼。蜀之武阳,即今四川彭山县。《续汉志》武阳县刘昭注引《益州记》曰:“县有王乔仙处,王乔祠含在县下。”今彭山县境北平山,即王乔仙处。《无上秘要》引《正一治图》说:“北平治,上应室宿,山上有池,纵广二百步,中有芝草神药,昔王子乔得仙之处。”王乔、赤松子同在一起修炼,史书常将二人一起记载。《淮南子·泰族训》说:“王乔、赤松子,去尘埃之间,离群慝之纷,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蹀虚轻举,乘云游雾,可谓养生矣。”《列仙传》说赤松子“入水不濡,入火不烧”。今四川西部松潘县有古赤松子观,为赤松子得道成仙之处。
《性命圭旨》载有“赤松子胎息诀”,诀曰:“气穴之间,昔人名之曰:生门死户,又谓之天地之根,凝神于此,火之元气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则气畅,气畅则血融,血融则骨强,骨强则髓满,髓满则腹盈,腹盈则下实,下实则行步轻健,动作不疲,四体健康,颜色如桃,去仙不远矣!”吕纯阳祖师在《太乙金华宗旨》中说:“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气穴。”随后解释说:“律诗一首,玄奥已荆大道之要,不外无为而为四字……而机枢全在二目。二目者,斗柄也。斡旋造化,转运阴阳。其大药,则始终一水中金而已。”水中金,即肾中生气,乃先天元气也,此即金丹大药。《吕祖传道集》曰:“肾,水也,水中生气。”水中气,即水中金也。“凝神入气穴”乃修炼金丹大道之大法,由赤松子传授,为三清中的玉清所继承,又为纯阳真人所发展。还为现在周壮太乙功所发展。太乙功所传授的金丹秘功中,就有“凝神入气穴”的具体修炼方法。
赤松子的凝神入气穴的修炼大法,是彭祖的“向坎离采汞铅,炼就大丹”的修炼秘法。王乔和赤松子均跟随彭祖,在川西修道。马王堆出土的医简《十问·第六问·王子巧父问于彭祖》,王子巧父,即是王乔。“子”为男子之美称,父为男子之尊称,巧与乔音近。又如赤松子,有称赤诵子者,松与诵音近。《王子巧父问于彭祖》一书,进一步证明王乔乃彭祖之弟子也。
《太清导引养生经》载有王子乔修炼法。经曰:“勿有所念,定意,乃以鼻徐内气……气之往来,勿令耳闻鼻知,微而专之,长遂推之,伏兔股□,以省为贵,若存若亡。”很显然,这不是一般的导引术,而是内炼术,乃修炼元气之内丹术。
彭祖是我国最早的养生学派始祖,是古老的内丹派创始人。现彭山仙女山彭祖祠前,树有“养生始祖”的石碑。《抱朴子·内篇》说:“按彭祖经云,其自帝喾佐尧,历夏至殷”数百年。彭祖是五帝时代(公元前期26世纪到公元前21世纪初)人,早于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80年)一个半世纪左右,也早于释迦牟尼一个半世纪。释迦牟尼与老子为同一时代人,老子还略大于释迦牟尼。
彭祖、王乔、赤松子均在川西修炼,川西为内丹派的发源地。
彭祖、王乔、赤松子的内丹术思想,为后来的内丹派南宗所继承和发展。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国曾担任过参与内政外交的大官。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78年。他曾接受过彭祖、王乔和赤松子的内丹术学说。他在《楚辞·远游》中说:“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可悲的时俗,我愿轻身飞举而远游,样方能乘清气向上飞升呢?“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贵真人之修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要想乘清气而飞升,只有审察思想以端正德操,修炼先天正气,必须淡漠、空虚、寂静、自然无为。而道自得。我想步赤松子之清尘,继承他遗留下来的修炼法则,崇敬赤松子真人的美德,向往他的登仙,蜕化而去,人不能见,名声显赫,流传万古。端德操、求正气、漠虚静、澹无为等等,这些都是修炼内丹术必须遵循的原则。修炼中,遵循这些原则,就能象赤松子那样,蜕化登仙,万古流芳。
《楚辞·远游》还说:“春秋忽其不淹兮,奚火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餐六气而饮沆瀣兮,餐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而入粗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一气之和德。曰:道可授兮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无滑而魂兮,彼将自然。一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侍之兮,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年月不停留很快就过去了。我如何才能长久地留在故居呢?只有跟随王乔娱乐游戏,吸食六气和饮清露,沐浴朝霞,呼吸正阳之气,保持神明之纯净,精气入而浊气出。我将乘清风,随风而去。见着王乔,我恭敬地向他请教一气和德(德即道)之事。王乔回答说:道可以心领而不可言传,道可以小到无限,也可以大到无穷。神不乱,自然处之,虚心、无为。这时,一气就能大有神通,就练成了,这就是“德之门”,即道之门,修道之门。若能坚持修炼,可“留不死之归乡”。古人认为,通过修炼先天一气,就可永远留在这不死之乡。
从以上可以看出,屈原讲的是内炼丹法,又称为内丹术,其内炼思想来源于赤松子、王乔。明清之际的王夫之(1619—1692),又名船山先生。明亡,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又是著名的哲学家。他坚持唯物主义精神,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对以炼气为核心的内丹学派学说极易接受。他在《楚辞通释·远游》中指出:“此篇之旨,融合玄宗,魏伯阳以下诸人之说,此皆本于此,迹其所由来,盖王乔之遗教乎!”称道家为玄宗。魏伯阳,东汉(25—220)炼丹家,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出身高门望族,但不愿为官,一心向道。葛洪《神仙传》说,他进山修炼,服丹成仙。《历世真仙本道通鉴》说他:“得古人《龙虎经》,尽获妙旨”,作《周易参同契》,被后世尊为“万古丹经王”。魏伯阳的内丹术思想,就来源于彭祖、赤松子、王乔。王船山在《楚辞通释·远游》中还说:远游篇“所述游仙之说,已尽学元者之奥,后世魏伯阳、张平叔所隐秘密传,以姹妙解者,皆以宣泄无余。盖自彭、聃之术兴,习为淌洸之寓言,大率类此,是在求之神意精气之微,而非服食、烧炼、祷祀及素女淫秽之邪说可乱,故以魏张之说释之,无不吻合。”魏、张之说与彭、王之说完全吻合,一脉相传。
张平叔,即紫阳真人张伯端,为内丹派南宗之开山祖师,继承了彭、王之内丹术思想,写了《悟真篇》名著。《悟真篇》与被称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在丹经中,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元代陈致虚在《周易参同契分章注》中说:“丹书多不可信,得真诀者要必以《参同契》、《悟真篇》为主。”张伯端为了弘扬内丹派,而密传金丹大道,先后得道者,有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共称南宗五祖。明代著名炼丹家张三丰,继承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内丹术思想。现在成都所传“周壮武当太乙功”,乃三丰祖师之高徒李一清真人所传,与彭、王、魏、张、白、张、李乃一脉相传,为正统的金丹大道。
本文以史料为依据,所引史料为《史记》、《华阳国志》、《楚辞》、《楚辞通释》、《汉书》等,应该是真实的。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中国气功》2000年第3期。文中个别繁体字无法打出,用□示缺。
道家圣地
——成都鹤鸣山考古
道教都以太上老君(即老子)为其创始人,其实,创立道教另有其人。此人就是东汉时代的张陵(后称为张道陵),入蜀鹤鸣山学道。鹤鸣山之名,见于史志者,始于此。鹤鸣山,亦称鹄鸣山。《华阳国志·汉中志》记载: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晋·陈寿《三国志·张鲁传》记载: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后汉书·刘焉传》记载:(鲁)祖父陵,客于蜀,学道鹤鸣山。《魏书》卷一一四记载:张陵受道于鹄鸣。
张陵在鹤鸭山修道,于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年间,创立道教。道众尊称张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鹤鸣山为道教发源地。
鹤鸣山设立传道之所,曰鹤鸣化治。共设二十四治,亦称二十四化。南北朝时,称化治为馆;北周政权时,改馆称观;唐代以后,宫观并称。鹤鸣山宫观已有1800多年历史了。
太清宫,乃太上老君的道场,一般又称之为老君殿。位置在鹤鸣山天柱峰,乃鹤鸣山之顶,为汉时鹤鸣化治馆之遗址。唐时扩建为鹤鸣观,以后各朝代均有多次兴建,毁于“文革”之中。有诗赞鹤鸣山老君殿曰:“重宇矗山颠,飞梯百级悬。东西双涧合,左右数峰连。乔木含烟碧,危岩带雨妍。钟声三四杵,和月荡层峦。”清·陈而新《重建鹤鸣山太清宫碑记》曰:“建太上老君殿,系宋开宝年间重修,则创于汉唐,可知迄于元明兴废颓……老子道德之妙,惟瞻拜之。余依稀紫气东来,乘风云而上下,真莫测其犹龙乎!是为记。”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十三大邑条记载:鹤鸣观,二十四化之一化也,太清宫建在鹤顶啄。清同治大邑县志记载:太清宫在天柱峰顶,又名鹤鸣观,明代重建。
鹤鸣山以山形象鹤而得名。山即鹤,鹤即山。鹤鸣即山鸣。妙高峰、留仙峰、天柱峰,三峰品列,如飞鹤之形。妙高峰、留仙峰左右对峙,如鹤舒展之两翼,矗立于中央之天柱峰,乃鹤之顶也。其东西两涧合流处,为鹤之啄。至啄尽处,冲流屹立一巨石,为鹤衔丹书。天柱峰后,与大坪山麓衔接之低凹地带,乃鹤颈。大坪山乃鹤背。其绝顶之冠于中峰,乃鹤尾。清《大邑县志》左翘《鹤鸣观记》曰:“前望乎眉已,后枕乎绥荒。盎然而中起者背也。峗峗乎,其凌云突然而前峙者顶也。屹屹乎,其插地引以长峦若项。延伸之状辅以两嶂,如翼之舒展之形。噫嘻!此鹤莫知其忽然而来也。“清《大邑县志》卷一八载:鹤鸣山举高且秀,秀且奇者,兼而有之。鹤经曰:“鹤瘦,头露眼,顶赤,啄长,项修而寿大,足高而尾凋,凤翼翔云,毛丰,肉疏,龟背,鳌腹,短后轩前,谓之仙禽。”鹤鸣山属岷山山脉,在今四川大邑县西十二公里。大邑县属成都市管辖。
鹤鸣山有二十四大洞(应周天节候)和七十二小洞(应七十二候)。
天谷洞,在鹤鸣山天柱峰后,大坪山半岩上,为断裂岩洞。洞中高约3米,宽约2米,全长约20余米。东汉张道陵,明代张三丰,曾在此修炼。故此洞又称天师洞。
明代张景贤修鹤鸣观醮台公署记曰:“本朝洪武末,张三丰真人自宝鸡来,神游于此,后入天谷洞中。”清代《四川通志》卷三十八记载:“张三丰明洪武末,入邛之鹤鸣山(大邑属邛崃辖地)……居半载,入天谷洞不出。”张三丰还写有天谷洞炼丹诗一首,诗曰:“天谷本天性,长歌石窍鸣。栖神须此地,坐炼大丹成。”
清代同治《大邑县志》卷十六记载:“汉永寿二年,张陵自以功成道就,乃于半岩跌入石壁中,自岩顶而出,因成两洞,上曰峻仙洞,下曰平仙洞。”张陵在天谷洞修炼成功,看来似乎真有其事。
访仙岩,在鹤鸣山后。明代张景贤修鹤鸣观醮台公署记曰:“龙虎山道士吴伯理,诣蜀延访三丰。一日,山之峭壁间,见其乘虚飞步,悠然隐见,哀求久之,遗其杖履而去。”故名访仙岩也。
张三丰乃明代著名炼丹家,其修炼术为南宗内丹派。辽东懿州人,生于元定宗二年四月初九日(公元1247年),不终所终。原名全一,字君实,号玄玄,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祖籍江西龙虎山,自称天师后裔。丰姿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发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裳,一餐可食升斗,或数日不食。游处无常。明太祖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派使臣寻访之而不得。张三丰后居陕西宝鸡金台观,后游四川。《邛州志》记载:张三丰云游名山至成都,寓居青羊宫月余,遂入大邑鹤鸣山修炼。
明永乐五年,钦差礼部尚书胡源洁奉明成祖圣旨遍访名山,求访真仙张三丰真人,后上鹤鸣山拜请张三丰。永乐十五年丁酉春正月,龙虎山道士吴伯理,钦奉太宗父皇帝御旨,捧御书入蜀之鹤鸣山,于天谷洞结坛诵经,祈告山灵,迎请真仙张三丰。十八年庚子秋,于大坪山延祥观后四十余步处,建立迎仙阁。因其地位清高、林木茂盛而幽静,筑以楼台,而榜以迎仙。又五载,即宣德元年丙午冬,复于迎仙阁后,建张神仙祠三间。胡源洁和吴伯理,朝夕朝拜。一日,张三丰降临,二人喜之不尽,求其赴京,面见皇上。张三丰曰:自古天子未有成神仙者,汝还奏,惟求勤政当爱民,为太平天子,天下幸矣!二人牵裙泣恳,终不应,乃升登访仙岩,入天谷洞不出。
胡源洁和吴伯理是奉皇帝圣旨,迎请张三丰真人赴京面圣的,而张三丰不答应赴京,因此,二人都不敢回京复旨。结果,二人都老死于鹤鸣山。吴伯理死后,葬在迎仙阁后,至今墓尚存,并立有墓碑。碑文记:成祖遣龙虎山道士吴伯理,捧御书诣鹤鸣,迎请真仙张三丰不得,客死于此。葬迎仙阁后。明礼部尚书胡源洁八十九岁时,卒于鹤鸣山。卒后葬迎仙阁,在吴伯理墓后。并立碑,碑文载:老先生字源洁,武进人也,于永乐五年奉成祖旨,迎请真仙张三丰于鹤鸣山,殒迎仙阁。此碑现存迎仙阁。
明成祖迎请张三丰御书:“真仙张三丰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常遣使致香奉书,遍诣名山,虔请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体合自然,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龙虎山道士,谨致香奉书,供候云车凤驾,忽然降临,以付朕拳拳仰慕之怀。敬奉书。”明成祖迎请张三丰石刻隶书碑,在鹤鸣山迎仙阁内,毁于“文革”。
明天顺皇帝赐封诰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仙风道骨,得天地之真元秘典灵文,集阴阳之正气,顾长生久视之术,成超凡入圣之功,旷世一逢,奇纵罕见尔。真人张三丰芳姿颖异,雅志孤高,得仙籍之秘诀,饵金鼎之灵膏,去来悠忽,实得造化之机,隐显微芒,正合乾坤之妙,特封耳为通微显化真人,锡之诰命,以示褒崇。”赐封时间为天顺三年,即公元1459年。为什么封“通微显化真人”呢?据《张三丰全集》载:“天顺末,或隐或现,上闻之,封通微显化真人。”因张三丰已达超凡入圣,去来悠忽,隐显莫测,集阴阳之气,得长生久视之道。
鹤鸣山不少名胜古迹,都与张三丰有关。如访仙岩、迎仙阁、天谷洞、张神仙祠、张神仙祠堂记碑、迎仙阁记碑。还有张三丰八卦碑、八卦亭为张三丰读易经的地方,在天柱峰后,大坪山麓。民国《大邑县志》记载:明张三丰八卦亭,在鹤鸣山,本张三丰观易处,其图以太极居其中,伏羲八卦包其中,盖言阴阳消长之义,以明丹火之进退尔。
鹤鸣山三丰古柏。清嘉庆《四川通志》记载:大邑古迹(鹤鸣山古柏),在鹤鸣山迎仙阁后,相传张三丰手植,大可五十围,今仅存枯椿,内生子柏,亦近六围。
在迎仙阁后有张三丰手植古柏碑记曰:大邑鹤鸣山中,迎仙阁后,有张三丰手植柏树,大可五人围。
张三丰题鹤鸣山诗曰:“沽酒临邛入翠微,穿云客负白云归。逍遥 四神仙洞,白鹤欣然啸且飞。”又曰:“道士来时石鹤鸣,飞神天谷署长生。只今两涧潺湲水,助我龙吟虎啸声。“在迎仙阁,有张三丰题鹤鸣诗碑。
清代李元植①因思念张三丰,而写了《鹤鸣山思仙歌》:“神仙个个会骑鹤,此鹤独为张氏得。虚靖初来飞上天,三丰再遇响岩壑。不遇高真不肯鸣,一鸣便有香风生。至今五百有余载,松间眠石静无声。或是主人尚难伏,蛰藏胎息卧云谷。待他长啸入山来,便照前番应声出。平泉隐者炼丹砂,抱琴携酒踏烟霞。冷涧潺湲暄日夜,深岩窈窕藏仙家。正是幽人栖息处,四周青壁嘘云雾。八卦亭前缓缓行,迎仙阁上层层步。想见先生礼白云,一瓢一衲远尘氛。三征不至傲洪武,十年难求逃建文。变化无方谁识面,昨霄梦里曾相见。羽衣道士翩然来,唤醒仙坛瞌睡汉。”
【录入者注】①李元植,即西派祖师李涵虚,字元植。
《道藏辑要·张三丰全集》也有关于张三丰在鹤鸣山修炼的记载:“洪武末,有道人游临邛之鹤鸣山。山有二十四洞,以应二十四气。道人入山时,石鹤复鸣,人咸惊异。居半载,入天谷洞不出。洞门书三丰游此四字,时已一百余岁矣!”
张三丰与仙鹤很有缘分。据《道藏辑要·张三丰全集》记载:“三丰老仙系龙虎裔孙也,其母林氏。老仙降诞之夕,林梦斗姆元君手招大鹤止屋,长鸣三声而寤,遂就褥焉。”
张三丰先在武当山修炼,但其归宿还是成都鹤鸣山。《道藏辑要·张三丰全集》记载:“天顺末,或隐或现,上闻之,封通微显化真人,后往来鹤鸣山半年,不知所终。”
丹书称三丰祖师为老仙,此言不虚。张三丰的名著《无根树》丹词,作于武当山中。其词尾附记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岁在甲子中和节,大元遗老张三丰自记于武当天柱峰之草庐。”张三丰生于1247年4月初9日。在武当山写《无根树》丹词时,已是141岁了。
明太祖闻其名,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派使臣上武当山,拜请张三丰,此时,张三丰已是144岁了。
鹤鸣山张神仙祠堂碑(此碑存于鹤鸣山迎仙阁)记载:张神仙名通,字三丰,洪武壬申(1392年),献王召至与语,不契,遂辞入山陟鹤鸣峰顶。张三丰上鹤鸣山,已是145岁了。《蜀通志》作三百余岁。
鹤鸣山迎仙阁明代胡源洁墓碑记载:礼部尚书胡源洁于永乐五年(1407年),奉明成祖圣旨访仙人张三丰。这时张三丰已是160岁了。
鹤鸣山迎仙阁呈伯理墓碑记载: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龙虎山道士吴伯理,奉太宗文皇帝御旨,入蜀鹤鸣山天谷洞迎请真仙张三丰。此时,张三丰已是170岁了。
天顺三年(1459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此时,张三丰已是212岁了。
张三丰为什么如此长寿呢?张三丰是不是天生的神人呢?答曰:非也。《黄庭经》曰:“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长乙山人在《张三丰全集》的叙言曰:“余以为却病养生,即仙道也。”由此看来,仙道并不神,只不过是修炼精气,祛病养生。按古人的观点,由凡人到真人的过程,就是积精累气的过程,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非神秘之事。
元代陈致虚《金丹大要》曰:“大修行人所争之,非人所知,是先天一炁。”上阳子曰:“修仙作佛皆此先天真一之炁,若非是炁,不系修行,不能长生。”所以张三丰在《大道指要》中指出:“行持造化功,下手调元炁。”“积精累炁是初候”,“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功夫”,“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张三丰注《吕祖百字碑》曰:“凡修行者,先须养气。”又曰:“养得气满神全,金光出现,昼夜常明。如是则吾身内丹成。”
鹤鸣山之所以成为道家圣地,一是张道陵曾在此修炼,二是张三丰也在此修炼,三是鹤鸣山自身有其独特之处。真是人杰地灵啊!
【录入者按】:本文录自《中国气功》2000年第3期。
长寿之路何处寻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而善于养生者,莫过于道家。最长寿者,也莫过于道家。
被誉为养生始祖的彭祖(四川彭州仙女山有彭祖墓,在其祠堂前,塑有彭祖石像,并刻有“养生始祖”四字)寿800,数千年来,倍受世人敬仰。
宋代,张紫阳在成都受世外高人传授养生之道,而开创内丹派南宗。南宗开山祖师张紫阳全面继承了彭祖的养生大道,并发扬光大。将其传于石泰(1021—1158年),住世137岁。石泰传薛道光(1077—1191年),住世114岁。薛道光传陈楠。史料表明,住世百数十岁。陈楠传白玉蟾。《道法会元》记载:白玉蟾“今百数十岁,八九十岁人多见之。”以上五人为五代人,被誉为南五祖。代代长寿,举世罕见。
元明时代,著名养生家张三丰受白玉蟾亲传。《明史·张三丰传》记载,张三丰生于元代定宗二年(即公元1247年),辽东懿州人,祖籍江西龙虎山。张三丰承接白玉蟾。被丹家一致赞誉的《无根树》,就直接来至于白玉蟾。《无根树》张三丰写作于武当山。其尾附记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岁在甲子中和节,大元遗老张三丰自记于武当天柱峰之案庐。”这时,张三丰已是137岁了。明成祖永乐壬辰年(1412年),派使臣到武当山拜请张三丰,三丰已出游,此时张三丰已165岁了。三丰离武当山后,先到陕西宝鸡金台观,后到四川成都青羊宫,最后隐居在成都大邑县鹤鸣山的天谷洞。鹤鸣山现有张三丰的读易台,张三丰亲手植的三丰柏,还有迎仙阁(明御史奉皇帝诏书迎请张三丰而修建)。张三丰的部分事迹,《大邑县志》、华阳国志》有记载。张三丰应为内丹派南宗第六代传人。以上所述均有史料可查。第七代、第八代传人虽然年岁已高,但应该还健在。道家圣地青城山,就是现在也还有百多岁的高人。道家最重视养生,出现高寿并不奇怪。
南宗为什么代代长寿,其秘诀在哪里?南宗第五祖白玉蟾总结出了三条:一曰行气,二曰保精,三曰食饵。此乃长寿之秘诀也。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精血之结晶,精亦为气,生命来源于气血。气血足,自可长寿。
在这里给人们指出了一条长寿之路。这不仅有理论根椐,而且也为先辈们的实践所证实。这条路是先辈们走了几千年才走出来的,决不可等闲视之。
行气,实为炼精气神。精实为气。管子曰:“精者,气之精者也。”神依赖于精气,精气是神的载体。精气神是辩证的统一,此三者统一于人体生命之中,这就是生命的实质。
《内经》曰:“两精相搏,谓之神。”父精母血(血亦为精)相结合,便产生小生命,神就在其中了。生命来至于精气,要想延长人的生命,自然要靠精气了。我国最早的医经——《内经》,对气与人的生长发育直至衰亡的关系,阐述得非常清楚。人在成长过程中,精气也在逐渐消耗,精气耗尽,死亡就到来了。炼气是激发人的精气,使消耗的精气能得到补充,自然可以延寿。
保精,人的生命就来至于精,要想延长人的生命,自然是保精了。精为生命之根,保精就是保生命。这是至理名言,终生受益。
食饵,既包括饮食物品,也包含药物。当然,这主要是指与养生有关的药物。尤其是能补气血养精神的药物。内丹派南宗代代长寿,其中药物也起了相当作用。
行气,保精,食饵三者,是辩证的统一。它们都统一于人体生命的实质——精气神。古人对这种人体生命认识的理论,从哲学上说,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论的。
张三丰最后隐于成都大邑鹤鸣山,常出现在百姓中,给百姓治病做善事。有缘份者,还得到了张三丰的真传。使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
总之,古为今用,是我党的一贯方针,但最后还得提醒一句,行气者只能在家中个人行气,绝不可张扬。明代著名养生家伍冲虚说得非常好,他说:“气为长生之本者,言先天气,即真阳之精。世人耗尽此精气,则能丧生,返还得此精气,则能长生。”
本文地址:
http://www.45fan.com/a/question/6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