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fan.com - 路饭网

搜索: 您的位置主页 > 网络频道 > 阅读资讯:05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介绍

05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介绍

2016-08-16 09:18:34 来源:www.45fan.com 【

05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介绍

05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37段(附答案) K=ft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p-w%
 
一.(2005年上海市)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0分) =
 
郑人逃暑① R!$fM+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Tr=;>V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O/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oWF-vW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7G#7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FS[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V/P
 
9.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 6.E=8i
 
10.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分) O*%3
 
二. (2005年临沂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Mn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r*`g
 
【乙】孟子曰:“……丈夫①之冠②也,父命③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⑤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⑥,立天下之正位⑦,行天下之大道⑧;得志与民由⑨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M
 
〔注释〕①〔丈夫〕成年男子②〔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③〔命〕教导 ④〔夫子〕丈夫 ⑤〔妾妇〕妇女,这里“妾”“妇”连用 ⑥〔广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⑦〔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比喻“礼”⑧〔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⑨〔由〕遵循大道走。X&C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2
 
①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J5D 43
 
②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0HA
 
③ 往之女家 之:\tD~%
 
④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顺:JOV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8
 
①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Y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iw
 
8、甲、乙两文中,孟子各阐述了怎样的主张?(4分)i
 
答:wKSy=
 
9、甲、乙两文中,孟子论述的观点一致的地方是什么?这其中又有何差异?(3分)[Y9
 
答:m4@
 
6、①得:通“德”,感激(或恩德、恩惠) ②已:停止 ③ 之:到……去 ④顺:顺从(2分,解释对两个给1分)"Zn
 
7、①万钟的俸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它,万钟的俸禄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呢!②富贵不能惑乱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4分。每句2分,不要求与原文完全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X_
 
8、甲文: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或任何情况下人都不能“失去本心”)。乙文: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仁、义、礼(或人要坚守仁、义、礼)(4分,各2分)@O?4%s
 
9、为人处世应该讲求“义”(1分) 两文都表达了大丈夫要有追求“义”的骨气,但乙文中还体现了孟子“仁”、“礼”的主张(2分)y({KE
 
n
 
三. 2005年临沂市(课改实验区用)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2‘(+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wb
 
(节选自《伤仲永》)H2Y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a4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q@Q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A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cJ-#7o
 
①卒之为众人 卒:sl~O7N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至:+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F
 
④终无济于天下 济:((g7x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u]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1x6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gZ>,q*
 
8.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 eF>
 
具体有什么不同。(3分)Gh#
 
9.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4分)u"D
 
甲文:_1]=
 
乙文:<q
 
C79
 
6.①终于 ②达到 ③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 ④帮助(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qVo[
 
7.①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②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lVJ
 
8.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3分。答对甲文所强调的重点得1分,答对乙文所强调重点的两个方面即可得2分]QX
 
9.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4分,各2分)Osxq
 
*jAM[
 
四. (2005年南京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一10题。(11分) ’6R
 
【甲】}(QA[E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c>*hP3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i3D{?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sWE/,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K#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y8
 
孔子不能决也。t}"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乙】ay}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日:“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qV X
 
注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T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F?"
 
(1)及其日中如探汤( ) (2)元帝异之( )*!WG
 
8.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s5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Od
 
A.朋帝问何以致泣 B.告以此意,更重问之pr
 
C.皆以美于徐公 D.策之不以其道6BHdU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5IBhN
 
(1)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k+$B
 
(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译文: ‘Lq
 
10.【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 ,3K`#
 
[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 ,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 。(3分)O
 
7.(2分)(1)热水(2)对……感到惊奇(每小题1分) 8.(2分)C_#C
 
9.(4分)(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2)为什么和昨天的话不同呢?(每句翻译正确,得2分)\XC
 
l0.(3分)太阳何时距离人远(近)(1分,意思同即可) 长安和太阳哪个远(近)(1分,意v
 
思同即可) 聪慧(1分,意思同即可)\W9I<!
 
,29
 
五.(2005年南通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7题。O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址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元棠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o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 融然②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辏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q
 
注: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徽:系琴弦的绳子。t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无案牍之劳形~.1
 
A BG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Te/|
 
博学善属文 弦徽不具A
 
A BfYev2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CV%U
 
5.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0
 
A.甲文主要表现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志趣高洁;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r$jF4
 
B.甲文列举“诸葛庐”、“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其目的在于强调“陋室”不陋。<!e
 
C.乙文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陶渊明,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V}8
 
D.甲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乙文中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分别写出刘禹锡与陶渊明居所的萧条冷落。c
 
6.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_`W}R
 
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A
 
7.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5:{
 
4.B(3分) 5.D(3分) 6.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源明一点也不推辞。(4分)j}!|k
 
7.高雅脱俗、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3分)tY5):
 
.!b
 
六. (2005年无锡市)熙宁十年秋,彭城①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②。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③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④田,或翔于云表;暮则ィ素⑤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选白《放鹤亭记》)r+%_
 
[注释]①彭城:古地名,今徐州。 ②扉(fēi):门。 ③适:恰好。④陂(bēi):水边。 ⑤ィ素(sù):向,沿着。qG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B_
 
①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 ②作亭于其上r
 
③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④故名之曰“放鹤亭”*XbXhh
 
9.下列句中的“于”与“或翔于云表”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告之于帝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a}e7B
 
C.皆以美于徐公 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O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toY*Og
 
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0J#‘A_
 
11.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_4Ikr‘
 
A.文段交代了放鹤亭名称的由来,并具体描写了放鹤亭的特点。ab8Cb
 
B.文段中所写之鹤很驯顺,善于高飞远翔,自由往来。MCq
 
C文段描写了“异境”之景的开阔与变化,为写鹤设置了背景。7mdm
 
D.从文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君尽享自然之趣的人生态度。sg(gX
 
8.①第二年 ②建造 ③早晨 ④命名(各1分) 9.B(2分) N}
 
10.山岗山岭四面环绕,隐隐约约看上去像个大圆环 。(2分,意思对就行。)#<CjU1
 
11.A(2分)s
 
cA+K
 
七. (2005年武汉市)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乎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O_`&(r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C]la)
 
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有盲手道涸溪 道: ②视此省战 省:*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M_
 
①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译:8WW}?
 
②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译: Yu!|
 
14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HsJ_
 
答: 3>R]Dl
 
12.道:取道,过(或走)。省:醒悟,反剩K2jV
 
13.①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坚实的土地了(或下面就是土地了)。#$5p
 
②过了很久,(他)精疲力尽(或疲惫不堪,力气用尽)了,一松手就掉到了地上hWN
 
14.①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②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③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Kx?;
 
F/xl
 
八. 2005年济南市(课改区)王著教帝学书wAgh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ei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c{
 
【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遽:匆忙。yp
 
9、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85
 
A、百姓多闻其贤 B、其如土石何c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其一犬坐于前HqiF#
 
10、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2分)!kHm0
 
太宗益刻意临学 ___________________x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9.[
 
又以问著,对如初。}WZ,uA
 
U*w*JX
 
12、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kyr_N
 
9、CSKQb
 
10、更加;精益求精。8
 
11、(太宗)又让人拿着(新写的字)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开初一样。G>
 
12、要求严格,循循善教。(能紧扣内容答出其特点即可)。 4
 
Z?Cs@R
 
九. (2005年嘉兴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1-25题。7R
 
【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頞上革肉,巳破裂云。(蒲松龄《螳螂捕蛇》)y }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币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KB)g@
 
(选自薛福成《物性相制》)bA
 
【注释】①飚下:带着一股风跳下。②踞:趴。③盬(ɡǔ):吃。d.Q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5分)V|4TbC
 
(1)闻崖上有声甚厉 ⑵渐近临之IN)
 
(3)久之,蛇竟死 ⑷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hhv1u
 
(5)蜘蛛乃酯其脑果腹而去 s7@ 4
 
2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4分)>(p3
 
(1)之①反侧倾跌之状 ②蛇复昂首待之 Mu2
 
(2)以①以刺刀握其首 ②以首俯地 F{zJg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T-BC
 
(1)然审视殊无所见。 ⑵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f l`Z
 
2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 (4分)‘&gC
 
2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3分)A:
 
21,(1)听到(2)从上往下看(3)终于(4)曾经(5)离开7"&
 
22.(1)①的②它,指蜘蛛(2)①用②把N&rr0
 
23.(l)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2)蜘蛛仍然退回守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
 
24.甲文: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Gq3<
 
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0A"X9
 
25.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o$*-
 
<KsQ!~
 
十. (2005年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h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③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④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⑤恒满,而其门落然。F9i
 
客有诮⑥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⑦,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客闻之曰:“吾侪⑧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⑨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⑩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fI
 
(高启《墨翁传》,有删节)mlSpd
 
[注]①奚汲汲:奚,哪里。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②黧(lí):色黑而黄。③危:高。④墨沈:墨汁。⑤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⑥诮(qiào):讥讽。⑦玄圭:黑色的玉。⑧侪(chái):同辈。⑨弸(pénɡ):充满。⑩徼(jiǎo):求。kF?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X){E1b
 
A. 躬操杵臼(弯腰) B. 人望见,咸异之(感到……怪异)U |%C=
 
C. 所制墨,有定直(价钱) D. 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仿效)6v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 而以今墨售于内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O{[
 
B. 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wd-V
 
C. 视之虽如玄圭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ZV
 
D. 则是以古墨号于外 苛政猛于虎也)o<*
 
2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bWG
 
①人望见,咸异之 ②客有诮之曰 ③试之则若土炭 ④客闻之曰tk8
 
A. 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B. 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atp/U%
 
C. 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D. 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Op=
 
2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df:
 
①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vXVVQ?
 
②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d!
 
23. 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的“墨翁”与“逐利者”的区别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G|^
 
19. A 20. A B 21. C2nZs
 
22. ①经常研磨很多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W.K,qB
 
②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面对这位墨翁,难道不感到羞愧吗?n6K4
 
23. 逐利者以假冒真,迎合世俗,而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准则。c$Y{
 
$nL
 
十一. (2005年浙江省毕业生学业考试题)T!fX
 
东坡画扇(宋)何薳‘R3
 
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荆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⑧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9F|p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②陈诉:状告。 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 ④某:我。 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⑧踰:走出。⑨逋(bū):拖欠。 ?zVybJ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b_
 
(1)某家以制扇为业 (2)适父死 (3)至懊悔不胜而去4]Qny
 
2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6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 B、非故负之也(故意) k<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 D 、即以付之曰(把)j*~
 
24.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j;/0n8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zA
 
QfYA8
 
25.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3分)byiucf
 
22.(1)职业(2)适逢、恰逢、正赶上(3)离开(3分,每小题1分,意思符合即可)23.C(2分)24.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2分,意思符合即可)25.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2分,每一点给1分)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1分)V
 
Lu
 
十二. (2005年浙江省金华市)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21-25题。A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wE4Jtk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X|8_Ee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0gPX
 
⑴有一老父衣褐( ) ⑵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 ) ⑷谷年十有五( )gh5%
 
⑸是负义也( ) ⑹乃载祖归养( )5V,
 
2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EJ1rR
 
A. 良愕然,欲殴之 吾欲之南海 B. 捐祖于野 移其民于何东 ‘
 
C. 父以足受 不以物喜 D. 直堕其履圯下 其如土石何23.R}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o,
 
(1)良殊大惊,随目之y1+N/X
 
(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K
 
24.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4分)J=
 
2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HkoJ
 
21.(1)穿着 (2)回头看 (3)离开 (4)通“又” (5)这 (6)于是、就VB5bM
 
22. B 23.(1)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 (2)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eF%
 
24.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穿鞋子。 第二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Blc&
 
25.敬老爱老u2F
 
O
 
十三. (2005年温州市)!q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0{,=g
 
2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1
 
A.惟一女远适他乡 B.老者暴卒V\
 
惟吾德馨 士卒亡者过半-K
 
C.乃俱归 D.仍牢守故宅1)FCb
 
吾谁与归 彼竭我盈,故克之。Ayx`Mo
 
24.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_R#l
 
A. 猴子从家里一直哭到乡里,乡里人也跟着掩面哭泣。rY
 
B. 猴子在乡里哭了一遍又一遍,乡里人帮它一起哭。hYTQr
 
C. 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lM
 
D. 猴子一遍又一遍的哭声惊动了乡里人,大家竟然资助掩埋了(老者)<
 
25.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lxlox
 
▲ %R‘%eq
 
23.A 24.CO
 
25.例:①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义。,c+i
 
②我觉得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③文中的乡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的善良与淳朴,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此外还可以从老人或老人的女儿的角度来回答。8m
 
q,
 
十四. (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下边的古诗、联、文,表现了古代的高雅之士对自然之美、环境之美的热爱和追求。请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下边几段材料,然后答题。(本题共7小题,计14分)pu
 
【材料1】;uNMtW
 
书湖阴先生壁①□王安石~>1:6U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c_$P0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omE x
 
!
 
【材料2】d+j
 
画眉鸟 □欧阳修keB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ws{7bD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a)林间自在啼。FevnD
 
Hi
 
【材料4】l
 
养鸟有道□郑板桥S{Yit
 
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尔。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zhōu jiū),如《云门》、《咸池》之奏;及(b)披衣而起……见 (1) 扬翚振彩③,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 (2) 乐而已。大率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26m
 
——————————!^x04C
 
【注释】①这是作者题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 ②排闼(tà):意思是推门(而入)。PJfNe@
 
③扬翚(huì)振彩:扇动五彩翅膀。>
 
1. 材料1前两句诗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勤。请你也用2个字概括后两句诗的内容。(2分)m8,P
 
2. 请在材料3下联中的横线上,填写能够与上联相对应的3个字。(2分)o
 
3. 将材料4中加波浪线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用2个逗号把它断开。(2分)%tGh
 
4. 文言文中“之”、“其”、“而”、“以”……这样的词语很多,多读便能读顺口、读明白。请你凭语感,在所给的文言词中,选择2个分别填入材料4的⑴、⑵处,使文句通畅。(2分)D`HSqw
 
5. 根据上下文,分别写出材料2和材料4中加点的“及”字的意思。(2分)X$
 
6. 用名人名言、诗文名句对文章进行概括,是一种读书方法。请你在材料2中选择恰当诗句对材料4进行概括。(2分)viVp(
 
7. 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你举出一个这样的句子。(2分)G[n‘
 
1、(2分)评分说明:能用2个字概括出后两句是写自然环境美的意思即可。答案示例:“景美”或“景秀”、“境美”等,答案不必强求与“人勤”二字对仗。0.r
 
2、(2分)评分说明:不考虑平仄因素,基本能对上即可;第1个字为动词即得1分;所填内容基本符合对联意境即得全分。答案示例:“吐幽香”、“着新装”等。^;W
 
3、(2分)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评分说明:对一处得1分。1
 
4、(2分)(1)其;(2)之。评分说明:对一个得1分。^Eo
 
5、(2分)及(a):比得上;及(b):等到。评分说明:意近即可。o.cJ
 
6、(2分)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评分说明:只写出后一句得1分。43
 
7、(2分)评分说明:本题答案不唯一。考查的核心能力点:记诵积累。答案示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L
 
W/QPr
 
十五. (2005年盐城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13分)e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x2jQ4p
 
〔注〕①怠:懈担②箧:书箱。③舍:学舍,书馆。④媵人:服侍的人。$!D
 
V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2v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D)T(0
 
10.请用“| ”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2分)J71
 
(1)手 指 不 可 屈 伸 (2)夫 人 好 学S^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b9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2)以衾拥覆 衾: 33
 
(3)负笈从师 负: (4)编茅为庵 为: ,?YP
 
12.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N/0\
 
(1)录毕,走送之。 `nw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Zh
 
13.〔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T
 
=17
 
`kwz_d
 
10.(1)手指/ 不可屈伸(1分) (2)夫/ 人 好学 (画出此处即可。每小题1分)KGV
 
11.(1)汤:热水 (2)衾:被子 (3)负:背,背着 (4)为:做,做成(每题1分)D[04k
 
12.(1)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2)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或“成就事业”)?(关键词翻译准确,语言通顺)(每小题2分)qw6
 
13.都表现了从师学习时不惧险阻,不图物质享受,勤奋好学的精神。(三点“精神”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即可给3分。只答 “从师学习”,给1分)$ T‘f
 
E
 
十六.( 2005年山东省荷泽市)课外阅读。参照注释,阅读下列文言文片段,完成11、12题。(4分)(tFz
 
陈胜王凡①六月。已为王,王陈②。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③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④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入俱归。ac
 
注释:①凡:总共;一共。②陈:陈县。③宫门令:守卫宫门的长官。④遮:拦祝uz
 
11.对下列四句话中“之”字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vh~{
 
①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 ②之陈。 ③宫门令欲缚之。 ④陈王闻之。cIF
 
A.①与④同 B.①与③同 C.③与④同 D.四个都不同。<z.#R{
 
12.针对上述文言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M)_lQb
 
A.陈涉称王六个月,把陈县定为王都。^
 
B.陈涉的老朋友到陈县想见陈涉。".
 
C.守宫门的长官想把敲打宫门的那个人绑起来,不肯向陈涉通禀。nCPqi
 
D.陈王出巡,宫门令拦住去路呼叫陈涉。~+X~wJ
 
11.D 12.D$"Zo#3
 
十七. (2005年青岛市) 刺客列传(节选)**n-I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①。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d}L[g
 
齐桓公许与鲁套于柯③而罩。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令鲁城坏④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⑦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rX|
 
注:①[败北]战败。②[遂邑]令山东宁阳县。③[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④[坏]倒塌。⑤[北面]面朝北。⑥[就)趋向,回到。⑦[倍]通“背”,违背。⑧(快]快意。0~|/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R
 
①以勇力事鲁庄公。 ( )DN$6@
 
②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a1F
 
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A6
 
②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u
 
TN#H
 
12.通读全文,你认为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qon3
 
uMO"*
 
10.①替……做事(或侍奉) ②结盟(会盟或订约)(共2分,每词1分,有错别 字该小题不得分)]J
 
11.①曹沫是鲁国的将领,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 ②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 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他。(共2分,每句1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h4
 
12具有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的性格特点。(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E-MS
 
`DFeY
 
十八. ( 2005年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20题。(15分)‘VJg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UD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TP5z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YNxr
 
(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qnz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 ②笔说:论书法的书。 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 ⑤祝版:祭神的木板。.~b#
 
15.认真通读全文,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2分)T
 
今 而 用 之 使 待 成 人 恐 蔽 儿 幼 令 也。k_v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U>_,
 
(1)恐不能秘之 ( )IBd<dH
 
(2)待尔成人,吾授也 ( )TVOk1b
 
(3)不盈期月 ( )")=,
 
17.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七岁善书”中的“善”应选择的义项是 (只填序号)。(2分)lGm
 
善shàn①好,好的,善良的。《韩非子•有度》:“刑过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②友好,亲善。《战国策•秦策二》:“齐、楚之交~。”③善于,擅长。《史记•孙膑传》:“~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④爱惜。《荀子•强国》:“~日者王,~时者霸。”⑤应答之词。表示同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曰:‘~。’乃南征。”⑥副词。好好地。《左传•昭公十三年》:“子~视之。”T[
 
18.“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t%Y
 
A.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B.其夫呓语。08Cp&4
 
C.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P
 
1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dN)1
 
此子必蔽吾名!iN?C
 
jk
 
20.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4分)?D<\
 
原因: %Y?j
 
认识: ;L/
 
=qU-S
 
15.(2分)今 而 用 之/ 使 待 成 人 /恐 蔽 儿 幼 令 也。A*;
 
评分标准:每标示正确一处得1分,共2分。$bf2|
 
16.(3分)(1)严守秘密;(2)传授,教授;(3)满,到。?t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3分。8cx
 
17.(2分)③{bZ(
 
评分标准:序号选择正确,得2分。n&
 
18.(2分)CIOOn
 
评分标准:选择正确得2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38
 
19.(2分)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掩蔽(掩盖、超过)我的名声的。L\m
 
评分标准:“蔽”“名”两个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句子意思明白通顺得2分;关键词翻译欠准确,句子大意通顺得1分;关键词翻译不准确,句子不通顺不得分。k
 
20.(4分)原因:天资聪颖、喜好书法、主观努力及教导得法等。nh7
 
认识:[答案示例]在实际学习中,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羲之正是因为喜欢写字,好学上进,才成为书圣的。Jszb
 
评分标准:能概括出王羲之成功原因中的两项,意思对即可2分;联系实际谈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共4分。aZ
 
;B4-yb
 
十九. (2005年台州市)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21-25题。-3Drr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Ca
 
(节选自《晏子春秋》)0aIAWg
 
【注】①景公:齐国国君。③霁(jì):天放晴。③被:同“披”。④陛:皇宫的台阶。_bXX
 
2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_=v
 
其 实 味 不 同m\g
 
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分)vfJ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 ②晏子避席对曰( )a1w].d
 
③齐人固善盗乎( ) ④叶徒相似( )RQ
 
⑤晏子入见,立有间( ) ⑤逸而知人之劳( )q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4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m_hv
 
译文: }Asy
 
③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 }Bw‘B
 
2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分)W
 
答: _b`,R
 
2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4分)Y>7
 
答: A
 
21.其/实味/不同W3H
 
22.①捆绑②座位③偷④白白地(仅仅、徒然、只)⑤一会儿⑥舒服(安逸、安乐、安闲)(aX
 
23.①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1
 
②(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Nc
 
24.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aaeq
 
25.略。值得肯定之处提示:①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②楚王具有自知之明。③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xuI
 
zN]Z
 
二十. (2005年威海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9分)cuA[O
 
9zeIF
 
(甲)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掠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锄钩,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选自《龚遂治渤海郡》)~q16
 
(乙)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选自《鹤林玉露》)zjfpo"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zUC
 
①移书敕属县 ( ) ②开仓廪假贫民 ( )ADI^(_
 
③诘之,乃库中钱也( ) ④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 ( )}Z{Fp
 
11.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VG0W
 
①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2f
 
KToX;
 
②自仗剑下阶斩其首。a)/n^
 
`Mthz
 
12.(甲)文中,龚遂为了稳定渤海郡的社会秩序在赴任途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3分)V
 
B|488
 
8fKaf
 
13.你如何看待(乙)文中张乖崖这一人物?(2分)9kAX^
 
_!/!G
 
6
 
10.①命令 ②借 ③盘问,责问 ④竟,竟然(每字0.5分,共2分) 11.①那些拿着锄头、镰刀等种田器具的都是良民,官吏们不得查问(或追究)。②(于是)亲自提剑走下台阶,斩了那个小吏。(每句1分,共2分) 12.遣还迎接的军队;下令撤销捕吏;明确良民与盗贼的标准(答出两点给1分,三点给2分)。效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1分) 13.既可以说张乖崖防微杜渐,严惩污吏,也可以说他执法过严。(言之成理即可)(2分)br{-
 
>
 
二十一. (2005年宁波市)*C1Is7
 
(一)2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带子)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醲而饫肥羊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DSY+
 
19、解释下列加▲词的意义(4分)p"DLc
 
①吾赖是以食吾躯________________ ②洸洸乎干城之具也______________9P>s/
 
▲ ▲T‘;
 
③果能授孙吴之略耶______________ ④赫赫乎可象也__________________YmY
 
▲ ▲kZ
 
l l
 
20、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与例句中加▲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n
 
例句:峨大冠、拖长绅者T2
 
▲ME+
 
A、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B、良殊大惊,随目之Rx!H<
 
▲ ▲bE#uf
 
C、尔安敢轻吾射 D、殚其地之出Rv
 
▲ ▲rCQ
 
2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Xp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V[n
 
K@4
 
D8DTd
 
(二)FdifG
 
陆元方卖宅<9
 
a9h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置。子侄以为言,元方曰:“汝太奇,岂可为钱而诳人。”s
 
22、下面句子中加▲的“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①家人将受直 ②直不百步耳 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④系向牛头充炭直L>_[?
 
▲ ▲ ▲ ▲w}Yn]O
 
⑤直堕其履圯下 ⑥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p8
 
▲ ▲Y
 
A、①与④ B、①与⑥ C、②与⑤ D、③与⑥q@
 
23、下面句中加▲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rR)q
 
元方告其人曰 子侄以为言}
 
A、 ▲ B、 ▲P[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w"}!g
 
▲ ▲&`!S
 
曾于东都卖小宅 岂可为钱而诳人{V=lg
 
C、 ▲ D、 ▲<GV\
 
生于淮北则为枳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uiy<
 
▲ ▲N
 
24、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c
 
买者闻之,遽辞不置。rg@L
 
A、 买房子的人听了,匆忙告辞,不置换房子。s
 
B、 买房子的人听了这话,急忙推辞不买了。lb+nb
 
C、 买房子的人听后,赶紧找借口,置之不理。[o
 
D、 买房子的人听到这件事,拒绝买房。@Hio
 
25、“卖宅”一事反映出陆方元具有______________的品质。(2分)~8HC
 
19、①供养,养活 ②保卫 ③韬略,兵法 ④效法 20、Ch
 
21、现在你不去查看那些欺骗的行径,却来查看我卖的柑。$@Ra
 
22、A 23、C 24、B 25、诚实(诚信、坦诚等)imDl$]
 
=PD
 
二十二. (2005年 山东省泰安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12分)JCbwR@
 
[甲]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1*!C
 
(苏轼《上枢密韩太尉书》)D/3<B`
 
[乙]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k]
 
(《孟子 告子上》)b‘$
 
5、 解释加点的词。(4分)QW+T
 
①辙生十有九年矣 ( )RKgH
 
②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 )j$z-(
 
③通国之善弈者也 ( )m|
 
④曰:非然也。” ( )MO2"y
 
6、 翻译画线的句子。(4分)!
 
①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译:s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ucc‘m
 
译:O
 
7、[甲] [乙]两文都是谈治学的,它们提倡的治学态度却不尽相同,试比较二者的不同点。(4分)O
 
答:[甲]文: O
 
[乙]文:&` GI6
 
r>!>#
 
二十三. (2005年济宁市)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5--8题。-y]
 
(一)lCD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Q%L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AXfV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颜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V=1sJ2
 
(二)L
 
靳秋田索画(之二)k,Ap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X",
 
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b65HJ
 
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n\&nu
 
《郑板桥集》h{VShE
 
5.选文(一)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二)描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J^$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o$z
 
①亦不详其姓字 详:3?i
 
②每有会意 会意e=BnP4
 
③绝不知乐在何处 绝:y]T
 
④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慰:*ng
 
7.翻译下列句子。(4分)Ij#vg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cuV>#Y
 
zpq
 
②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BQ@
 
8.比较阅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h*L\m9
 
同点。(只谈一点即可)(3分)PBx6e
 
5.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描述作者清贫的生活,并表明作画是为给辛苦劳作的人欣赏。{
 
评分:本题4分,每问答对得2分。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6.答案:①详细地知道②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③断然,绝对(根本)④宽慰2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解释准确得1分。C$9[0P
 
7.答案:①(他)喜欢读书,不求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②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埃$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译对得2分。意思对即可。j9
 
8.答案举例:④都具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居所简陋,一个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一个是“三间茅屋”,但他们一个“晏如也”,一个“绝不知乐在何处”。 ②在文中,他们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欣喜之情,说明了他们都具有远离官场污浊,甘于退守清贫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品格。等等。,
 
评分:本题3分,意思对即可。/L
 
!SZ
 
二十四. (2005年山东省高青县)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6分)=?J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Vh[s#A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A$iL
 
14.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x&
 
(1)或谓之曰 (2)以子之长 ./
 
15.翻译划线句(2分)L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f
 
BOBQ
 
[pJ&XT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kHi*
 
A
 
14、(1)有人(2)凭f#h
 
15、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j5
 
16、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z@&V3C
 
"
 
二十五. (2005年常州市)阅读下面《曹刿论战》选段,完成19-23题。(12分)fI@
 
公(鲁庄公)与之(指曹刿)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i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oBFr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上文中的意思。(2分)^
 
(1)公与之乘( ) (2)公将驰之( )Wy^.v
 
(3)既克 ( ) (4) 望其旗靡 (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e=Dr}
 
B$
 
2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2分)JnD}1
 
gTY!n"
 
eA2
 
22.“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2分)%e
 
-{=VP`
 
0o9J/
 
23.阅读短文《用兵八法》,结合上文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è 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选自《孙子今译》)+zL]
 
(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2分)^
 
$
 
(2)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2分)M#BM
 
NpbZ|
 
19.(共同)乘车;追击;战胜;倒下。(2分,答对两个得1分。)ZHs,
 
20.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2分,意思对即可。)5R
 
21.参考:公鼓之,鲁师士气已竭。(2分,意思对即可,可用现代问回答。)U
 
22. 不设统一答案。(2分,合理解释“鼓”和“作”的意思各得1分。)X&Hv
 
23.(4分)(1)第一次与“锐卒勿攻”吻合,第二次与“佯北勿从”吻合。(2分,一点1分)Z6b
 
(2)要打败敌人,必先保存自己。(2分,意对即可。)S
 
k
 
二十六. (2005年徐州市)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则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当时著名学者)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_
 
(《王冕传》)B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hZ
 
①父命牧牛垄上 ( ) ②琅琅达旦 ( ) A/Nib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H<,0
 
(1)听已,则默记。SF!N
 
译文:T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oa?SZ
 
译文:8kG{6
 
12.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XPJUS
 
答:a0)
 
lO.①田耿田畔高地②早晨^ON
 
11.(1)王冕听完后,就默默地记住了。EY
 
(2)安阳的韩性听说他苦读的事,认为他与众不同。xVV%8A
 
12.学舍偷听读书;寺庙借长明灯读书。围绕“学习成才”这一中心言之成理即可,如: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条件差,只要努力,照样能成才;逆境出人才等。3
 
z2.51
 
二十七. (2005年江西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12分)x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间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是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三国志王粲传》lyl
 
[注]①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②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③倒屣(q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④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⑤强(qiǎng)记:记忆力强。⑥属(zhǚ)文:写文章。⑦宿构:预先谋划准备。⑧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⑨加:超过。h)!y
 
9.用“”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争取停顿。LESBL
 
时 邕 才 学 显 著。j@OC
 
10.解释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yXqgw
 
①奇: 。 ②一 。 ③识 。X%A6;?
 
11.说说文段中画线句“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的意思。(2分)<9RIX
 
Kmid
 
.=
 
12.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O
 
。$
 
13.用自己的话说出“粲至”“一坐尽惊”的原因。1:hB*
 
。bt07N2
 
14.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2分)[h`
 
07J\;
 
。`pu}
 
9.时/邕/才学显著(1分画出其中一处即该给分,其它处画线均不给分)}KZmU
 
10.①着重(以……为奇) ②全(满) ③记(各1分,意思准确的其它答案均给分)D[‘
 
11.于是让王粲背诵碑文,王粲背得不差一字。或王粲一字不差地背诵出碑文。(2分,视意思和语言酌情给分。)7V$Ru
 
12.强记默知;善算;善属文L
 
(2分,答出一个给0.5分,两个给1分,三个给2分)o
 
13.没想到蔡邕热情欢迎的客人竟是一个年幼矮小的孩子。(2分,需要说出前后两句的原因,若只说出其中一句的,给1分)ny_XmK
 
1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参考答案: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敬佩):或年轻人才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或,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2分,其它角度的合理答案,均给分。)S:+"_H
 
.Hl
 
二十八.( 2005年泰州市)(一)(10分),9By\c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7zBZ=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hx;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j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xPwk0
 
j掇:(duō)拾取,采龋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4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D$;S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2分)sN]w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7l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wV\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J"?}
 
Z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Wc=M9m
 
O:_6@K
 
17.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分)DQ-|m
 
14.(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本题2分。每小题1分)AiUI5
 
15.既 得 斯 泉 / 于 山 谷 之 间(本题1分)m1_i0P
 
16.(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p0D
 
17.与民共乐(本题2分,如答成“与民同乐”得1分)G%Wj
 
"eo
 
二十九. (2005年洛阳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17-第21题。(13分)Azm
 
[d?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Zg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Z7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己,君谓计将安出?”_hR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t,^K-
 
(1)时先主屯新野 ( )M g
 
(2)将军宜枉驾顾之( )B?
 
(3)躬耕于南阳 ( )m"R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nb?
 
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b|{
 
C.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D.君谓计将安出(徐庶)J(4
 
19.翻译下列句子:(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h2
 
译文: aN|
 
20.甲乙两段文字叙述了同一件事,从中可提炼的成语是 ,但两文段内容各有侧重,请用一句话概括乙文大意。(2分)`P3b
 
0O
 
21.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Js5?F
 
渔 家 傲 范仲淹,RX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L"4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N"BE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P,\Up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Re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4WQ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q>n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s,N(C|
 
%]A36a
 
L%8S)
 
17.(1)驻扎(2)应当,应该(3)亲自`_T?*Z
 
18.D 8
 
19.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J/]&p>
 
20.三顾茅庐;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u;j
 
21.(1)D (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
 
v+K
 
三十. (2005年浙江省绍兴市)荀巨伯探病,(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5)
 
19.解释文中加点词。(3分)ub-
 
①值: ②既: ③全:~
 
20.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R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H@390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pkk1
 
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耶?(4JU
 
@%Ny,+
 
22.用简明的语言评价荀伯的行为。(3分)wDWWge
 
;gW_>g
 
(
 
T38
 
19.①适逢 ②已经(……之后) ③保全;p{[g
 
20,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21.败坏道德来求得生存,难道是我荀巨伯的行为吗?‘%
 
22.友情重于生命 舍生取义F,Fw5
 
[评分标准]:第19题3分,每空1分。第20题2分,每处1分。第21题3分。第22题3分。_:)
 
z
 
三十一. (2005年浙江省舟山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1—25题。2I
 
【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S[R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9VW`#
 
【注释】①飙:暴风。这里指迅速。②盬(gū):吸饮。2@[--,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w5*u8T
 
⑴闻崖上有声甚厉 ⑵渐近临之 ⑶久之,蛇竟死 w\J{
 
⑷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⑸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S&*Cm
 
2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4分)em3=!g
 
⑴之 ①反侧倾跌之状 ②蛇复昂首待之P
 
⑵以 ①以刺刀攫其首 ②以首俯地Ln+-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xT
 
⑴然审视殊无所见Sl
 
⑵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H4*
 
2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最后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4分)p:A#j
 
2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JPJ
 
4W}
 
三十二. (2005年湖北省黄石市)阅读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z_m
 
贾人渡河Gm![{p
 
济阴之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Y1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h)p[HX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ljg5^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之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Gt/}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K&@
 
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Dn
 
立而观之,遂没。p*w
 
12、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2分)O%O7#
 
A、贾人渡河(gu,经商。) 栖于浮苴(qi,停留。)~hhqw
 
B、予尔十金(yu,给以。)勃然作色(bao,蓬勃。)5G9L
 
C、向许百金(xiang,刚才。) 黯然而退(an,不舒服。)-I`JY@
 
D、舟薄于石(bo,迫近。) 许金不酬(xu,答应。)C13
 
13、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号”有两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hao”,义项有:①作名词,表某一名称。②作量词,表人数及次数。③作动词:如“号脉”。一读“hao”,义项有:①拖长声音大声叫喊,②在声哭。“号”在以上文章中出现两次,请根据文意参考字典分别指出其读音并解释其意义。(1分)^f}@l
 
(1)栖于沲苴之上,号()焉。#??z
 
(2)未至,贾人急号()曰:……QYmM<\
 
14.文中“渔者载而升诸陆”一句中的“诸”与《愚公移山》一文中“”一句中的“诸”意思相同,可解释为:。“若,渔者也”一句中的“若”与《陈涉世家》一文中“”句中的“若”意思也相同,可解释为:。(2分){[
 
15.文中与“向许百金”中的“向”相对的词是:;与“舟簿于石又覆”中的“又”相呼应的语句是:。(2分)(*hli}
 
16.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用文中语作答。)w
 
对此,你的看法是: 。b)<57
 
渔者见死不救的原因是:(用文中语作答。)。(3分)&j
 
12、B(2分)5
 
13、满分1分。(1)hao,大声哭(评音和释义全对给0.5分,否则不给分。);(2)hao,大声叫喊你,(评音和释义全对给0.5分,否则不给分。)RJo
 
14、满分2分。投诸渤海之尾巴,(0.5分);之于,(0.5分);若为佣耕,(0.5分);你,(0.5分)。-k.r%$
 
15、满分2分。今(1分);渡河而亡其舟(1分)jX6Cr
 
\
 
三十三.( 2005年陕西省)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5~17题。(7分);ezR~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_ov
 
(选自《宋史•寇准传》)u:L9{
 
[注释] ① 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②严:敬重。 =a%
 
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Pz2wS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UCSW
 
(1)闻准入相 ( )-Z
 
(2)咏适自成都罢还 ( )(
 
(3)准莫谕其意 ( )Yp#?l
 
16.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0LPo
 
此张公谓我矣。w7R
 
译文: ;^qqU6
 
17.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2分)j_lQ(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8~21题。(8分).
 
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eIfVVn
 
(选自罗烨《醉翁谈录》)+b9+
 
[注释] ① 神:灵性。 ② 厮:相互。?S
 
18.请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TY>L;
 
吾 能 别 香 臭 然 后 子 可 食 故 吾 位 居 汝 上。0F~RZe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m"
 
例句: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dcTm
 
A.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7u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R`>|M
 
20.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V.0-
 
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kOc
 
译文: U6
 
21.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bGV
 
15.(3分)(1)听说、听到 (2)恰好 (3)明白Lk3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3分。VG
 
16.(2分)这是张公(在)说我呀。n8*t
 
评分标准:词语准确,句式恰当得2分;词语或句式有一项不恰当得1分。17.(2分)示例:寇准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 !‘
 
等品质。Izqq
 
评分标准: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答出两个以上要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四)(8分)}PNo
 
18.(2分) 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评分标准:每画对一处得1分,共2分。E3gX
 
19.(2分) C4
 
评分标准:选择无误得2分,选错或多选不给分。8^AY
 
20.(2分)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
 
评分标准:译文准确简练,意思表述完备即可,共2分。D
 
21.(2分)示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置于群体之中,在团结和谐的集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dJZF
 
评分标准:能够围绕语段内容,写出言之有理的启示即可,共2分。<H
 
;hpEK
 
三十四. 为 学(节选)]tX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w9G+C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4~W50=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O`42fl
 
(1)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6rXy
 
(2)越明年 明年: Ou
 
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wX
 
A.蜀之鄙/有二僧x7"N0
 
B.子/何恃而往M(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N6|/
 
D.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i:4eQ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lzoG@0
 
(1)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译文:\4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S4R@
 
译文:q_%a
 
11.上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K7m[<
 
8.①告诉,对……说②第二年z+rn}M
 
9.D(
 
10.(1)多年来我想雇一条船顺流而下,尚且(还)没能做到。(2分)(2)人立志,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和尚吗?(2分) 3rU
 
11.答案要点:为学的条件是“志”与“为”,做学问要立志更要努力行动;行事不一定要等待客观条件的成熟;聪敏不可依靠,昏庸也并非不可改变。(答出某一点并就某一点来谈即可) tL
 
3~Q
 
M*B
 
三十五.( 广东省非实验区用)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至(3)题。(6分);k
 
董行成rNw!
 
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至怀州。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人问何以知之。行成曰: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9f,
 
(选自《太平广记》)*Yq
 
(1)根据情节,请你给董行成起一个恰当的绰号:_______。(1分)S
 
(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董行成这次“策贼”的依据。(3分)tW!K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OE4
 
(3)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2分)!CiN
 
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z(
 
bc=K,>
 
①、1分 神探(或:破案高手)26?2
 
②、3分 驴走得很急且身上流汗,说明不是正常长途而是急忙赶路,不正常;赶驴看见人便牵着驴躲避,说明心里有鬼。DjUxD
 
(说出两点依据大意给2分,说得清楚给3分)jOEa
 
③、2分 捉 送 县/ 有 顷/ 驴 主 寻 踪 至/ 皆 如 其 言。 Aj&DF1
 
(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i
 
JFQ.ki
 
三十六.(太原市)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3分)@1a`73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HbB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Y*!(U
 
〔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⑤得反国。 (选自《新序》)KWPbm!
 
〔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谄谀:奉承拍马。 ‘Rpr
 
⑤卒:终于。=F
 
10.〔甲〕文论证了 的道理;〔乙〕文作者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 。(2分)CA}yI
 
1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G
 
(1)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X
 
(2)发于声,而后喻 喻: o@1D
 
(3)至于鄙 鄙: {8%h
 
(4)被服以立 被: O
 
1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语必须准确译出。(4分)/<Z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F
 
r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N
 
I
 
13.〔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请选择一点具体谈谈。(3分)qo
 
Tu}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谄谀者众+
 
(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空1分,共2分)C~9aK
 
11.(1)通“弼”,辅佐 (2)了解,明白 (3)边境或偏远的地方 (4)通“披”,穿着;
 
(结合语境理解正确即可,每小题1分,共4分)yLG=
 
(1)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这样才能有所作为。b#
 
(2)宫内和朝廷中都听不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样的境地。L(+-s
 
(大意正确1分,译出加点词语1分。每小题2分,共4分)Oy
 
13.示例1:〔甲〕〔乙〕两文都谈到了“法家拂士”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甲〕文说“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文则通过宋昭公的例子具体说明了这一点。gF
 
示例2:〔甲〕〔乙〕两文都谈及了如何对待过失的问题。〔甲〕文说“人恒过,然后能改”;〔乙〕文中的宋昭公“亡而能悟”,有过能改,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Q]a
 
(找出相通处1分,结合两文内容分别阐述2分,共3分)Be.{
 
4
 
三十七.(天津市)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文片断,回答14一18题。{14分)DA-P
 
[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g&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68;|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fD;\x
 
[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荆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①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②。”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注释:①即:如果。②用坚其意: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猜想,指让胡人相信李广是来诱敌的。Mi<9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q
 
(1)广家世世受射( ) (2)因复更射之( ){p|_Q
 
(3)吾去大军数十里( ) (4)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s
 
15.结合所学过的课文《李广》中的语句“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揣摩乙文画线句中“陈”的意思并加以解释。(2分).lnm
 
陈:SFN5
 
16.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Rm
 
(1)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Bi~zs(
 
译文:^l/qd
 
(2)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Gf)d‘
 
译文:>
 
17.从甲文的文字来看,李广不仅关爱士卒,而且武艺高强,精于;从乙文的文字来看,他还具有的性格特点。(2分)`>b+|8
 
18.乙文的叙事具体而生动,甲文也有表现这样特点的文字,请在文中用直线画出来。(2分)iH7;Bq
 
9St$
 
14.(4分)传授 它,代石 距离 跑(每空1分)LiI`m
 
15.(2分)“阵”的通假字,是布阵的意思。W64
 
16.(4分)(1)(他)执法宽大,不苛待部下,士兵因此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2)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呢?(每句2分。以小句为单位,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b2{
 
17.(2分)射术(射箭) 机智勇敢(每空1分,第二处必须答出“机智”或体现有智谋、有胆识的意思)"O
 
18.(2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每句1分,多画扣1分)sq:J&x
 
)
 

本文地址:http://www.45fan.com/a/question/63475.html
Tags: 中考 课外 05年
编辑:路饭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App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