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fan.com - 路饭网

搜索: 您的位置主页 > 手机频道 > 阅读资讯:了解电脑的基本知识(5)

了解电脑的基本知识(5)

2015-06-16 05:48:41 来源:www.45fan.com 【


进阶篇

小知识:什么是OEM?

答: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的基本含义是定牌生产合作,俗称“贴牌”。就是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和销售“渠道”,而生产能力有限,甚至连生产线、厂房都没有,为了增加产量和销量,为了降低上新生产线的风险,甚至为了赢得市场时间,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其他同类产品厂家生产,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这种委托他人生产的合作方式即为OEM,承接这加工任务的制造商就被称为OEM厂商,其生产的产品就是OEM产品。OEM的特征就是:技术在外,资本在外,市场在外,只有生产在内

小知识:硬盘的组成
答: 从物理角度来说,硬盘主要由硬盘的盘片、磁头、传动部件、主轴、PCB底层电路板以及接口等组成。

1)硬盘盘片

硬盘在电脑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存储数据,而数据最终是存放在硬盘的盘片上,而硬盘的其他部分都是为其服务的。硬盘盘片一般采用硬质合金制造,表面上被涂上了磁性物质,通过磁头的读写,将数据记录在其中。由于盘片在硬盘中要高速旋转,所以硬盘的盘片表面都十分光滑,而且耐磨度都很高,多为铝合金制作,IBM等公司也使用过其他的材料来制作盘片,如玻璃质材等。通常一个硬盘由若干张盘片叠加而成,目前一张盘片的单碟容量已经达到惊人的133GB,而总容量高达400GB。

硬盘盘片由于需要高速运转,通常都是密封在硬盘中的,此时如果有灰尘或细小的杂物沾在盘片上,将会对硬盘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我们绝对不要私自拆卸完好的硬盘。

2)硬盘磁头

如果我们把硬盘的盘片比喻成记录内容的纸张,那么磁头就相当于写字的笔。硬盘磁头是用线圈缠绕在磁芯上制成的,当硬盘盘片高速运转的时候,磁头能够通过电流的变化去感应盘片上记录的内容。最早的硬盘磁头是读写合一的,但是对于读写两种不同的速度无法取得一个平衡点,于是IBM提出将读写操作分开,这就是之后的各项异性磁阻技术(AMR)。
和我们用手写字不一样,我们写字的时候笔尖是要接触到纸张的。而磁头在读写的时候虽然和盘片的距离相当近(0.1~0.3μm),但是不能靠在盘片上,这就要求盘片旋转的时候要非常平稳,磁头和盘片的相对距离要保持得当。当硬盘在工作的时候,要尽量不去剧烈晃动它,否则很可能会造成磁头碰撞盘片从而缩短硬盘的寿命。//本文来自www.45it.com
3)传动部件

硬盘的传动部件包括传动手臂以及传动轴,在传动手臂的末端安放了硬盘磁头,进行对数据的读写。当硬盘没有工作时,传动部件将磁头停放在硬盘盘片的最内圈的起停区内。开始工作时,硬盘中固化在ROM芯片中的程序开始对硬盘进行初始化,工作完成后,主轴开始高速旋转,由传动部件将磁头悬浮在盘片0磁道处待命,当有读写命令时,传动手臂以传动轴为圆心摆动,将磁头带到需要读写数据的地方去。如果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硬盘的反力矩弹簧会自动将磁头带回起停区,防止盘片刮伤。

4)硬盘主轴

目前硬盘的众多参数中,硬盘转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而转速的高低则由硬盘的主轴决定。目前台式机硬盘的主流转速是7200转/分钟,笔记本硬盘主流转数是5400转/分钟,转速越高的硬盘读写速度也就会越快。但是随着硬盘转速的提升,带来的则是硬盘稳定性下降和巨大的噪声。目前硬盘的主轴都采用了“液态轴承马达”,这种马达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轴承,以油膜代替滚珠,有效避免了由于滚珠摩擦而带来的高温和噪音。同时,这种技术对于硬盘防震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突如其来的震动,油膜能够很好地吸收。因此,采用该技术的硬盘在运转中能够承受几十至几百G的外力。由此一来,硬盘的寿命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5)PCB电路底板

在硬盘的反面,是一块PCB电路板,上面有很多的芯片和分立元件,通过这些元器件,我们才能控制盘片转动、控制磁头读写我们需要的数据并通过接口传递出去。在硬盘的底板上,我们需要注意其中三个比较重要的芯片,它们分别是:
硬盘的主控制芯片。这个芯片在整个底板上块头最大,正方形身材,主要负责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
缓存芯片。在主控制芯片附近,会有一个长方形的芯片,这种芯片和内存使用的芯片差不多,在这里主要负责的是给数据提供暂存空间,提高硬盘的读写效率。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芯片容量有2MB和8MB,最大的达到16MB,缓存容量越大,硬盘性能越好。
硬盘驱动芯片。这个芯片也是正方形模样,比主控芯片要小很多,主要负责硬盘的马达以及主轴马达的转动。

6)硬盘接口

硬盘的接口是指硬盘和外界的联系方式,这里包括电源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硬盘的工作需要外接电源,IDE硬盘普遍采用的是4Pin的电源接口,接口截面类梯形,有效地防止了接口的反插。另外一种是SATA电源接口,这种接口使用在SATA硬盘上。

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四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SATA主要应用于家用市场,有SATA、SATAΙΙ、SATAΙΙΙ,是现在的主流。

SATA II是在SA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外部传输率从SATA的1.5Gbps(150MB/sec)进一步提高到了3Gbps(300MB/sec),此外还包括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等一系列的技术特征。单纯的外部传输率达到3Gbps并不是真正的SATA II。

SATA II的关键技术就是3Gbps的外部传输率和NCQ技术。NCQ技术可以对硬盘的指令执行顺序进行优化,避免像传统硬盘那样机械地按照接收指令的先后顺序移动磁头读写硬盘的不同位置,与此相反,它会在接收命令后对其进行排序,排序后的磁头将以高效率的顺序进行寻址,从而避免磁头反复移动带来的损耗,延长硬盘寿命。另外并非所有的SATA硬盘都可以使用NCQ技术,除了硬盘本身要支持 NCQ之外,也要求主板芯片组的SATA控制器支持NCQ。此外,NCQ技术不支持FAT文件系统,只支持NTFS文件系统。

由于SATA设备市场比较混乱,不少SATA设备提供商在市场宣传中滥用“SATA II”的现象愈演愈烈,例如某些号称“SATA II”的硬盘却仅支持3Gbps而不支持NCQ,而某些只具有1.5Gbps的硬盘却又支持NCQ,所以,由希捷(Seagate)所主导的SATA-IO(Serial AT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TA国际组织,原SATA工作组)又宣布了SATA 2.5规范,收录了原先SATA II所具有的大部分功能——从3Gbps和NCQ到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热插拔(Hot Plug)、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以及比较新的eSATA(External SATA,外置式SATA接口)等等。//本文来自www.45it.com


本文地址:http://www.45fan.com/a/luyou/11922.html
Tags: 电脑 开始 一步
编辑:路饭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App | 返回顶部